一种建筑结构施工用提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09766发布日期:2022-08-20 03:20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结构施工用提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建筑结构施工用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2.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
3.在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工件进行提升,目前的建筑结构施工用提升装置虽然可以对工件进行提升,但是大多是通过牵引机利用吊绳将工件进行提升,这种提升方式容易导致工件在提升过程中发生转动而造成碰撞,容易造成墙面和工件的损伤,难以对工件进行稳定提升,由上可见,现有的建筑结构施工用提升装置存在难以对工件进行稳定提升的缺点,难以得到推广应用。
4.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建筑结构施工用提升装置,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结构施工用提升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建筑结构施工用提升装置,包括移动基座,所述移动基座上设置有提升组件,所述提升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移动基座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设置有第一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远离固定板的一侧活动设置有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二活动板远离第一活动板的一侧安装有放置架,所述固定板上活动设置有第一牵引辊筒和第五牵引辊筒,所述第一活动板上活动设置有第二牵引辊筒和第四牵引辊筒,所述第二活动板上活动设置有第三牵引辊筒,所述第一牵引绳一端与第三牵引辊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牵引绳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牵引辊筒与第五牵引辊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牵引绳一端与第四牵引辊筒相连接,所述第二牵引绳通过第一牵引辊筒与驱动组件相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活动板靠近移动基座的一端内活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移动基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板靠近第二活动板的一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安装有导杆,所述导杆上滑动连接有支撑滑板,所述支撑滑板与第二活动板相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10.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定安装于移动基座上;
11.收放筒,所述收放筒活动设置于安装板上并与第二牵引绳远离第四牵引辊筒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收放筒与设置于安装板上的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
12.限位模块,所述限位模块设置于安装板上并与收放筒相连接。
13.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模块包括:
14.旋转齿轮,所述旋转齿轮固定设置于收放筒的一端;
15.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通过连接块与安装板相连接,所述横杆上对称且滑动连接有移动楔形块,所述移动楔形块和连接块之间连接有弹簧;
16.限位齿条,所述限位齿条对称设置于旋转齿轮的两侧并与旋转齿轮活动啮合,所述限位齿条远离旋转齿轮的一侧通过连接杆与移动楔形块相连接;
17.楔形板,所述楔形板与移动楔形块活动配合连接,所述楔形板与设置于移动基座上的电动伸缩杆相连接。
1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基座底部设置有移动轮,所述固定板远离第一活动板的一侧安装有推手柄,所述推手柄上设置有控制器。
1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牵引辊筒和第二牵引滚筒分别设置于固定板和第一活动板远离移动基座的一端,所述第三牵引辊筒、第四牵引辊筒和第五牵引辊筒分别设置于固定板、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靠近移动基座的一端。
2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组件通过提升组件带动放置架上移,便于对工件的位置进行灵活调节,满足工件的提升需求,通过限位模块,可以对收放筒的角度进行稳定固定,防止工件提升过程中发生掉落影响定位稳定性,具备灵活稳定提升、稳定限位、防掉落和简便实用的效果。
22.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23.图1为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实用新型实施例中a的局部放大图。
25.图3为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牵引辊筒的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1-移动基座、2-固定板、3-第一活动板、4-第二活动板、5-滑槽、6-导杆、7-支撑滑板、8-放置架、9-移动轮、10-支撑杆、11-第一牵引辊筒、12-第二牵引辊筒、13-第三牵引辊筒、14-第四牵引辊筒、15-第五牵引辊筒、16-安装板、17-收放筒、18-驱动电机、19-旋转齿轮、20-限位齿条、21-连接杆、22-连接块、23-横杆、24-弹簧、25-移动楔形块、26-楔形板、27-电动伸缩杆、28-推手柄、29-控制器、30-第一牵引绳、31-第二牵引绳。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8.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2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3,所述一种建筑结构施工用提升装置,包括移动基座1,所述移动基座1上设置有提升组件,所述提升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移动基座1上的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一侧设置有第一活动板3,所述第一活动板3远离固定板2
的一侧活动设置有第二活动板4,所述第二活动板4远离第一活动板3的一侧安装有放置架8,所述固定板2上活动设置有第一牵引辊筒11和第五牵引辊筒15,所述第一活动板3上活动设置有第二牵引辊筒12和第四牵引辊筒14,所述第二活动板4上活动设置有第三牵引辊筒13,所述第一牵引绳30一端与第三牵引辊筒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牵引绳30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牵引辊筒12与第五牵引辊筒1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牵引绳一端31与第四牵引辊筒14相连接,所述第二牵引绳31通过第一牵引辊筒11与驱动组件相连接。
3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基座1底部设置有移动轮9,所述固定板2远离第一活动板3的一侧安装有推手柄28,所述推手柄28上设置有控制器29,所述第一牵引辊筒11和第二牵引滚筒11分别设置于固定板2和第一活动板3远离移动基座1的一端,所述第三牵引辊筒13、第四牵引辊筒14和第五牵引辊筒15分别设置于固定板2、第一活动板3和第二活动板4靠近移动基座1的一端,所述控制器29与驱动组件电性连接,通过移动轮9,可以对装置的位置进行灵活移动,将工件放置于放置架8上,驱动组件带动第二牵引绳31收卷,第二牵引绳31通过第一牵引辊筒11带动第四牵引辊筒14上移,第四牵引辊筒14通过带动第一活动板3上移的方式带动第二活动板4上移,同时,由于固定板2的位置不变,第一活动板3带动第二牵引辊筒12上移,第一牵引绳30通过第二牵引辊筒12的上移带动第三牵引辊筒13上移,第三牵引辊筒13带动第二活动板4上移,第二活动板4带动放置架8上移,从而实现工件的提升操作。
3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述第一活动板3靠近移动基座1的一端内活动设置有支撑杆10,所述支撑杆10与移动基座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板3靠近第二活动板4的一侧设置有滑槽5,所述滑槽5内安装有导杆6,所述导杆6上滑动连接有支撑滑板7,所述支撑滑板7与第二活动板4相连接。
32.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支撑杆10和第一活动板3之间的滑动连接,可以对第一活动板3的升降运动进行稳定导向,通过导杆6和支撑滑板7之间的滑动连接,可以对第二活动板4的升降运动进行稳定导向。
3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2,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板16,所述安装板16固定安装于移动基座1上;收放筒17,所述收放筒17活动设置于安装板16上并与第二牵引绳31远离第四牵引辊筒14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收放筒17与设置于安装板16上的驱动电机18的输出轴相连接;限位模块,所述限位模块设置于安装板16上并与收放筒17相连接。
34.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18驱动收放筒17旋转,收放筒17对第二牵引绳31进行收卷操作,第二牵引绳31远离收放筒17的一端带动第四牵引辊筒14上移,从而实现放置架8的提升,在放置架8提升至合适高度时,限位模块工作,可以对收放筒17进行固定,从而对放置架8的高度进行固定。
3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2,所述限位模块包括旋转齿轮19,所述旋转齿轮19固定设置于收放筒17的一端;横杆23,所述横杆23的两端通过连接块22与安装板16相连接,所述横杆23上对称且滑动连接有移动楔形块25,所述移动楔形块25和连接块22之间连接有弹簧24;限位齿条20,所述限位齿条20对称设置于旋转齿轮19的两侧并与旋转齿轮19活动啮合,所述限位齿条20远离旋转齿轮19的一侧通过连接杆21与移动楔形块25相连接;楔形板26,所述楔形板26与移动楔形块25活动配合连接,所述楔形板26与设置于移动基座1上的电动伸缩杆27相连接。
36.在本实施例中,初始位置时,限位齿条20与旋转齿轮19相啮合且弹簧24处于原长,当工件提升时,电动伸缩杆277伸长并推动楔形板26上移,楔形板26通过斜面的贴合连接推动两端的移动楔形块25分别向横杆23的两端移动,弹簧24受力收缩,移动楔形块25通过连接杆21带动限位齿条20同步移动,从而解除限位齿条20和旋转齿轮19之间的啮合连接,便于收放筒17的旋转,当需要对工件高度进行固定时,电动伸缩杆27收缩并带动楔形板26下移,弹簧24推动移动楔形块25相互靠近,移动楔形块25通过连接杆21带动限位齿条20靠近旋转齿轮19,实现限位齿条20和旋转齿轮19之间的啮合连接,从而对工件的高度进行固定。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