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的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60089发布日期:2023-01-17 17:20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设备的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的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2.诸如商显显示装置、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在整机组装完毕后,需要进行整机性能检测,以保证电子设备的出产质量。通常电子设备需要进行多项检测,且不同检测项目所在的检测工位不同,由此需要使用搬运装置实现电子设备在不同检测工位之间的流转。
3.现有技术在进行电子设备的整机检测时,通常将电子设备固定在脚架上,并采用叉车将脚架与整机同时搬运,从而实现整机在不通过测试工位间的流转。该种电子设备搬运的方式,效率较低且人工成本较高,难以实现检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同时,叉车在搬运脚架时,可能会造成电子设备外表面的损伤,影响电子设备的出产品质。
4.因此,亟需一种电子设备的移动装置及测试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搬运装置,以提高电子设备的流转效率,降低对电子设备的损伤,提高电子设备搬运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7.一种电子设备的移动装置,包括:
8.移动小车,具备自驱动功能;
9.安装架,用于安装电子设备;
10.升降机构,连接于所述移动小车与所述安装架之间,用于带动所述安装架竖直升降。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装置,通过设置移动小车,能够实现移动装置的自主化和自动化移动,从而能够较为便利性地携带电子设备在各个检测工位之间流转,提高检测效率,提高对电子设备的搬运自动化和检测自动化;同时,通过设置移动小车,也有利于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移动小车的移动轨迹,由此能够进一步地提高检测的效率,降低人工参与程度;通过设置升降机构,能够调节电子设备的高度位置,从而适用于不同高度的电子设备的使用,也能够更好地适用于不同检测工序对电子设备的高度需求,提高检测可靠性和便利性;再者,由于电子设备在搬运时固定在安装架上,使得搬运的过程不会对电子设备造成损伤,保证电子设备的出产质量。
13.作为一种移动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架为壁挂架,所述壁挂架用于壁挂安装所述电子设备。
14.作为一种移动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升降机构可拆卸连接。
15.作为一种移动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支架、滑动支架及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固定支架的下端与所述移动小车连接,所述滑动支架的顶端与所述安装
架连接,所述滑动支架与所述固定支架滑动连接,且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滑动支架相对所述固定支架沿竖直方向滑动。
16.作为一种移动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移动装置还包括人机交互面板,所述人机交互面板设置于所述滑动支架或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及所述移动小车均与所述人机交互面板通讯连接。
17.作为一种移动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移动小车内设置有电池模组及控制单元,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及所述人机交互面板均与所述控制单元通讯连接,所述电池模组用于为所述控制单元、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及所述人机交互面板供电。
18.作为一种移动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竖直设置的固定套筒,所述滑动支架包括竖直设置的滑动套筒,所述固定套筒和所述滑动套筒能相对升降地套设,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固定套筒和所述滑动套筒的内部。
19.作为一种移动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固定套筒底部的下安装板,所述下安装板与所述移动小车可拆卸连接;
20.和/或,所述滑动套筒还包括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滑动套筒顶端的上安装板,所述上安装板与所述安装架可拆卸连接。
21.作为一种移动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动支架包括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滑动套筒底端的导向环,所述导向环具有导向面,所述滑动套筒和所述固定套筒间隔套设,所述导向面位于所述滑动套筒和所述固定套筒之间并与所述固定套筒滑动配合。
22.作为一种移动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移动小车包括车架和驱动轮机构,所述驱动轮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车架底部的至少一对驱动轮和驱动所述驱动轮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车架的内部。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装置的侧视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小车的主视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小车的侧视图;
26.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装置的仰视图;
27.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升降机构及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升降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9.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向环的结构示意图;
30.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向环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31.图9是图8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32.图中标记如下:
33.1、移动小车;11、车架;12、驱动轮;13、驱动电机;14、摄像头;15、距离传感器;16、控制单元;17、电池模组;
34.2、升降机构;21、固定支架;211、固定套筒;212、下安装板;2121、下安装孔;2122、穿线孔;22、滑动支架;221、滑动套筒;222、上安装板;223、导向环;223a、半环体;2231、底板部;2232、围板部;2233、内凸台部;2234、插接环槽;2235、第一连接结构;22351、弹性卡臂部;22352、卡凸部;2236、卡口;2237、卡接槽;2238、导向面;23、升降驱动机构;
35.3、安装架;31、安装口;
36.4、人机交互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3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9.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40.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4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移动装置,其可应用于电子设备的检测系统中,以携带电子设备移动至各个检测工位上进行整机的质量检测,从而提高电子设备检测的效率和自动化。可以理解的是,移动装置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需要对电子设备进行搬运的场所。
42.具体地,移动装置包括移动小车1、安装架3及升降机构2。其中,移动小车1具有自驱动功能,以携带电子设备进行自动运输;安装架3用于安装电子设备;升降机构2连接于移动小车1和安装架3之间,用于带动安装架3竖直升降。
43.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装置,通过设置移动小车1,能够实现移动装置的自主化和自动化移动,从而能够较为便利性地携带电子设备在各个检测工位之间流转,提高检测效率,提高对电子设备的搬运自动化和检测自动化;同时,通过设置移动小车1,也有利于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移动小车1的移动轨迹,由此能够进一步地提高检测的效率,降低人工参与程度;通过设置升降机构2,能够调节电子设备的高度位置,从而适用于不同高度的电子设备的使用,也能够更好地适用于不同检测工序对电子设备的高度需求,提高检测可靠性和便利性;再者,由于电子设备在搬运时固定在安装架3上,使得搬运的过程不会对电子设备造成损伤,保证电子设备的出产质量。
44.如图2至图4所示,移动小车1包括车架11、驱动轮机构及控制单元16,车架11形成移动小车1的整体外形结构,驱动轮机构包括驱动轮12和用于驱动驱动轮12转动的驱动电
机13,驱动轮12转动设置于车架11的底部,且至少设置一对,一对驱动轮12包括沿车架11的宽度方向间隔的两个驱动轮12。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轮12设置有两对,两对驱动轮12沿车架11的行进方向间隔设置。
45.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13对应每个驱动轮12均设置一个,即四个驱动轮12均可被对应驱动电机13单独驱动转动,以更好地实现移动小车1的前进、后退、转弯及掉头等操作。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仅一对驱动轮12设置有驱动电机13,且驱动电机13可以同时驱动一对驱动轮12中的两个驱动轮12转动,也可以是每个驱动轮12分别设置驱动电机13。驱动轮机构的设置及其在车架11上的安装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46.控制单元16安装于车架11的内部并与驱动电机13通讯连接,控制单元16用于控制移动小车1的运行。为更好地实现移动小车1的运行控制,车架11的四周安装有若干个距离传感器15,以识别车架11与周围障碍物的距离,距离传感器15与控制单元16通讯连接,且控制单元16能够根据距离传感器15的检测信号控制驱动轮机构运行或停止,以进行及时的避障。距离传感器15可沿车架11的四周间隔设置有多个,且优选于车架11的每侧均设置有至少一个,以提高避障精度,距离传感器15优选为激光测距传感器,以提高检测精度。
47.进一步地,车架11上还设置有摄像头14,摄像头14与控制单元16通讯连接,摄像头14用于拍摄地面上的地面标识,控制单元16根据拍摄的地面标识对地面标识进行识别,以判断移动小车1的移动路径,从而提高移动小车1运行路径的准确性。在本实施例中,摄像头14于车架11的前后两侧各设置一个,在其他实施例中,摄像头14也可以设置于车架11的底部。
48.车架11的前侧面还设置有防撞条(未示出),防撞条凸出车架11的前侧面,且优选由橡胶或硅胶等弹性材料制成,以提高移动小车1的防撞性能。车架11底部还设置有电池模组17,控制单元16及驱动电机13均与电池模组17连接,以使电池模组17可以为控制单元16及驱动电机13提供电源,增强移动小车1的续航能力。
49.如图1、图5及图6所示,为简化升降机构2与安装架3及移动小车1的连接,升降机构2包括固定支架21、滑动支架22及升降驱动机构23,固定支架21和滑动支架22均沿竖直方向延伸,且固定支架21的下端与移动小车1的车架11连接,滑动支架22的顶端与安装架3连接,滑动支架22与固定支架21滑动连接,且升降驱动机构23用于驱动滑动支架22相对固定支架21沿竖直方向滑动。通过设置固定支架21和滑动支架22,使得升降驱动机构23能够安装于固定支架21和滑动支架22上,并直接作用于滑动支架22,而不会直接作用于安装架3,有利于提高升降机构2与安装架3的连接便利性,且提高升降机构2的模块化程度。
50.固定支架21包括竖直设置的固定套筒211,滑动支架22包括竖直设置的滑动套筒221,固定套筒211与滑动套筒221能相对竖直升降地套设,升降驱动机构23位于滑动套筒221和固定套筒211的内侧。固定套筒211和滑动套筒221的设置,可以实现滑动支架22沿竖直方向的滑动导向,保证滑动支架22滑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固定套筒211和滑动套筒221套装设置,也能够增强升降机构2的整个结构强度和刚度,提高升降机构2的结构稳定性;再者,升降驱动机构23设置于固定套筒211和滑动套筒221的内侧,能够对升降驱动机构23进行保护,避免升降驱动机构23外露,提高升降机构2及移动装置的整体外形美观性和使用安全性。
51.在本实施例中,滑动套筒221套设在固定套筒211的外侧,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
是滑动套筒221插设于固定套筒211的内部。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套筒211和滑动套筒221的横截面均为矩形,有利于在增大内腔空间的同时,减小升降机构2的整体占地空间,且提高外形美观性。
52.进一步地,固定套筒211两端开口,固定支架21还包括连接于固定套筒211下端的下安装板212,下安装板212封堵固定套筒211的下开口并与移动小车1的车架11可拆卸连接。通过设置下安装板212,使得固定套筒211可以呈两端开口的结构,即固定套筒211可以直接由方钢切割形成,利于加工。且通过设置下安装板212与车架11连接,能够提高固定支架21与车架11的连接便利性和连接稳定性。
53.下安装板212与固定套筒211优选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以方便对固定套筒211内部的升降驱动机构23进行检修和拆装,可拆卸连接方式优选采用螺钉连接。
54.下安装板212上开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下安装孔2121,车架11的顶部开设有下螺纹孔,下安装孔2121与下螺纹孔一一对应设置,下安装板212与车架11通过穿设于下安装孔2121与下螺纹孔中的螺钉连接。优选地,下安装板212呈矩形结构,四个下安装孔2121分别开设于下安装板212的四角处。
55.升降驱动机构23优选与控制单元16及电池模组17通讯连接,由此使得控制单元16能够控制升降驱动机构23的运行,且电池模组17能够为升降驱动机构23提供电源。为提高升降驱动机构23与控制单元16及电池模组17的连接便利性,下安装板212上贯通开设有穿线孔2122,升降驱动机构23的连接导线穿过穿线孔2122并与车架11内部的控制单元16及电池模组17电连接。
56.滑动套筒221为两端开口的套筒状结构,滑动套筒221的顶端可拆卸连接有上安装板222,上安装板222封闭滑动套筒221的上开口,且上安装板222与安装架3可拆卸连接。通过设置上安装板222,能够使得滑动套筒221可直接由方钢切割形成,提高滑动套筒221的加工便利性;且上安装板222与安装架3可拆卸连接,能够提高升降机构2与安装架3的连接便利性;再者,上安装板222与滑动套筒221可拆卸连接,也有利于升降驱动机构23的拆装和检修。
57.如图5-图9所示,为提高滑动支架22的滑动顺畅性,滑动套筒221的下端连接有导向环223,导向环223具有位于滑动套筒221内侧的导向面2238,导向面2238与固定套筒211的外壁面滑动配合,滑动套筒221的内壁与固定套筒211的外壁间隔设置。由此使得在滑动支架22滑动过程中,滑动套筒221与固定套筒211不接触,从而能够减小固定支架21与滑动支架22的接触面积,进而降低滑动支架22滑动时的摩擦力,提高滑动支架22滑动的顺畅性。
58.可以理解的是,当滑动套筒221插设于固定套筒211内侧时,导向面2238位于滑动套筒221的外侧,即导向面2238位于滑动套筒221的外壁与固定套筒211的内壁之间。
59.为提高导向环223与滑动套筒221的安装便利性,导向环223上开设有插接环槽2234,插接环槽2234的开口朝上并位于导向面2238的外侧,滑动套筒221的下端插设于插接环槽2234中并与插接环槽2234的槽底和槽壁抵接。通过设置插接环槽2234,能够实现导向环223与滑动套筒221的安装定位,由此提高导向环223与滑动套筒221的装配效率和装配精度。
60.导向环223优选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部2231和沿底板部2231的外侧周缘垂直设置的围板部2232,底板部2231为环形结构,且底板部2231的内侧面形成导向面2238。底板部
2231上凸设有内凸台部2233,内凸台部2233与围板部2232间隔设置,且内凸台部2233和围板部2232之间形成上述的插接环槽2234。优选地,内凸台部2233位于导向面2238与围板部2232之间,以避免内凸台部2233与固定套筒211接触,进一步减小导向环223与固定套筒211的接触面积。
61.为进一步地提高导向环223与滑动套筒221的连接便利性,导向环223包括两个拼接设置的半环体223a,每个半环体223a上均设置有插接槽,两个半环体223a的插接槽共同形成上述的插接环槽2234,且每个半环体223a上均设置有上述的底板部2231、内凸台部2233及围板部2232,两个半环体223a的对应端部扣合连接。
62.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滑动套筒221的横截面为矩形,半环体223a为开口朝向另一半环体223a的u型结构,每个半环体223a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每个半环体223a的第一连接结构与另一半环体223a的第二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以提高两个半环体223a的连接便利性。
63.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卡接,以提高两个半环体223a的拆装便利性。具体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沿半环体223a的宽度方向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个弹性卡臂部22351,弹性卡臂部22351的一端与半环体223a的主体结构连接,弹性卡臂部22351的另一端在背离另一弹性卡臂部22351的一侧设置有卡凸部22352。第二连接结构包括开设在半环体223a上的卡接槽2237,卡接槽2237在半环体223a宽度方向的两侧槽壁上分别开设有卡口2236。弹性卡臂部22351能够插入卡接槽2237中,并使卡凸部22352卡入卡口2236中,即实现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的卡接。
6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连接于内凸台部2233的端部,卡接槽2237和卡口2236均设置于内凸台部2233上,以简化半环体223a的加工过程。优选地,每个内凸台部2233均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个筋板及连接于两个筋板末端的连接板,以使两个筋板及两端的连接板合围形成上开口的空腔结构,卡接槽2237与上述空腔结构连通,且卡口2236开设于相对的两个筋板上。
65.在本实施例中,升降驱动机构23安装于上安装板222和下安装板212之间,且升降驱动机构23的固定端和驱动端中的一个可拆卸设置于上安装板222上,另一个可拆卸设置于下安装板212上,由此使得升降驱动机构23与固定支架21和滑动支架22的配合结构集中在上安装板222和下安装板212上,固定套筒211和滑动套筒221仅起到保护及导向的作用,有利于简化升降驱动机构23的连接结构,且利于升降驱动机构23的拆装和维修。
66.优选地,升降驱动机构23为电动推杆,其电机固定安装于上安装板222上,其推杆的末端连接于下安装板212,由此当升降驱动机构23运行时,电动推杆的电机随上安装板222同步升降。在其他实施例中,升降驱动机构23也可以是电机固定在下安装板212上,且推杆的末端连接于上安装板222上。
67.电动推杆可采用市场上的成熟成品,成本较低。但可以理解的是,升降驱动机构23还可以采用现有其他能够结构形式,只要能够实现滑动支架22相对固定支架21的竖直升降即可。
68.如图1所示,优选地,安装架3为壁挂架,其用于实现电子设备的壁挂式安装,以提高安装架3的适用性及电子设备在安装架3上的安装便利性。安装架3优选与升降机构2的滑动支架22可拆卸连接,以根据不同的电子设备的类型进行更换,以提高搬运装置的适用性
和通用性。
69.安装架3的优选开设有安装口31,滑动支架22的上端伸入安装口31并与安装架3可拆卸连接。通过设置安装口31,能够在安装架3的高度不变时,降低安装架3的重心,从而能够提高安装架3的设置稳定性。
70.可以理解的是,图示的安装架3的结构仅为示例性结构,现有技术中能够实现电子设备壁挂安装的壁挂架的结构均可应用于本实施例中。
71.如图1所示,移动装置还包括人机交互面板4,人机交互面板4设置于滑动支架22或固定支架21上,升降驱动机构23及移动小车1均与人机交互面板4通讯连接。通过设置人机交互面板4,使得检测人员能够通过人机交互面板4控制移动装置的运行,从而提高检测便利性和搬运便利性。
72.进一步地,人机交互面板4与控制单元16及电池模组17通讯连接,电池模组17用于为人机交互面板4供电。检测人员可以通过人机交互面板4向控制单元16发出控制指令和输入控制参数,以控制移动小车1和/或升降机构2的运行。
73.进一步,人机交互面板4包括触控屏和控制按键,控制按键和触控屏均与移动小车1内的控制单元16通讯连接,检测人员可以通过触控屏触控输入控制指令的方式控制移动装置的运行,也可以控制按键控制移动装置的运行。控制按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开关机按键、上升按键、下降按键等。其中开关机按键用于控制整个移动装置的开关机操作,上升按键用于控制升降机构2以使安装架3升高,下降按键用于控制升降机构2以使安装架3下降。
74.人机交互面板4的结构可以及实现的控制原理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
75.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