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丝转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75541发布日期:2022-09-28 01:56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铜丝转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铜丝生产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铜丝转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2.铜丝编织成网前,要将较多数量的铜丝从小的卷筒上收卷到大的收卷轴上,而现有设备在将铜丝从小卷绕至大卷上时,铜丝缠绕堆叠,相邻的铜丝之间相对滑动,发生错位的现象,这样收卷而成的铜丝错乱,用于下道工序编织成网时造成找不到铜丝线头的现象,不利于后续生产作业。因此,需要一种防止铜丝绕线时发生错乱的生产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丝转绕线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铜丝绕线时易发生错乱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铜丝转绕线装置,包括:机架、、滑动设置在机架上部的牵引架、转动设置在机架下部的收卷轴、用于提供动力的驱动机构;所述收卷轴端部固定设置有若干个收卷台,收卷台呈坡状,坡底侧沿收卷轴的轴向方向朝向收卷轴内侧,坡顶侧沿收卷轴的轴向方向朝向收卷轴外侧,各所述收卷台沿收卷轴的切向方向形成一完整锥台;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收卷轴转动,并驱动牵引架沿收卷轴轴向方向从收卷台坡底侧向坡顶侧移动;多根铜丝从牵引架上引入,由牵引架牵引沿收卷轴轴向方向进行移动,并绕至收卷轴上。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根铜丝从牵引架上引入,由牵引架带动从收卷台坡底侧向坡顶侧作爬坡移动,同时收卷轴不断收卷,即铜丝边缠绕至收卷轴上边沿着收卷台作爬坡移动;当铜丝覆盖在收卷台上一层时,将铜丝剪断,已覆盖的铜丝形成了新的坡面,驱动机构重新控制牵引架移动至新的坡面的坡底侧,铜丝重复边缠绕至收卷轴上边沿着收卷台作爬坡的移动;由此不断重复上述过程,不断覆盖形成新坡面,直至铜丝完全覆盖收卷轴后停止。铜丝以许多并列坡面的形式覆盖在收卷轴上,相互之间不易滑动,降低了铜丝错乱的可能性。
6.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收卷台呈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中与较大的锐角相对的直角边与收卷轴抵接,较小的锐角面向收卷轴内侧,直角面向收卷轴外侧;收卷台沿收卷轴的圆周切向方向均匀设置。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直角三角形的形状进一步保证了铜丝在缠绕覆盖在收卷轴表面时能够紧贴不错乱。
8.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动力组件、固定设置在收卷轴侧部并与动力组件驱动连接的第一传动齿轮、设置在第一传动齿轮侧部并与第一传动齿轮同轴驱动连接的第二传动齿轮、转动设置在机架上并与第二传动齿轮传动连接的第三传动齿轮、设置在第三传动齿轮侧部并与第三传动齿轮同轴驱动连接的第四传动齿轮、转动设置在第四传动齿轮上部并与第四传动齿轮传动连接的第五传动齿轮、设置在第五传动齿轮侧
部并与第五传动齿轮同轴驱动连接的第六传动齿轮;所述机架上部转动设置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和第六传动齿轮驱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上设置有与第一丝杆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与牵引架固定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卷轴被动力组件直接驱动旋转,并传递至第一丝杠处,第一丝杆与第一螺母配合,控制牵引架沿收卷轴轴线方向移动,因此,在收卷轴旋转的同时,牵引架沿收卷轴轴线方向移动,带动铜丝作爬坡移动。
10.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动齿轮齿数小于第三传动齿轮齿数,所述第四传动齿轮齿数小于第五传动齿轮齿数。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两次齿轮减速,大大降低了第一丝杆的转动速度,即牵引架的移动速度,在收卷轴转动收卷时,能收卷更多长度的铜丝,大大提高了产能。
12.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连接处设置有单向联轴器;所述机架上部转动设置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上设置有与第二丝杆螺纹连接的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与牵引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丝杆侧部设置有第七传动齿轮,所述第七传动齿轮与第六传动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七传动齿轮侧部设置有手摇轮,所述手摇轮与第二丝杆驱动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铜丝覆盖在收卷台上一层时,手动反向转动手摇轮,由于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之间是单向联轴器即单向传动,可在保证收卷轴正常转动不受影响的同时,第一丝杆、第二丝杆、第七传动齿轮、第六传动齿轮、第五传动齿轮、第四传动齿轮、第三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全部反向转动,即牵引架回退至新的坡面的坡底侧,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标记回退对应位置,提高定位的准确度。
14.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铜丝转绕线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铜丝以许多坡面的形式覆盖在收卷轴上,相互之间不易滑动,降低了铜丝错乱的可能性;
16.2、收卷轴正常运转收卷铜丝时,降低了牵引架的移动速度,可使更多长度的铜丝缠绕在收卷轴上,大大提高了产能。
附图说明
17.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铜丝转绕线装置的主视图。
18.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铜丝转绕线装置的收卷轴的侧视图。
19.附图标记说明
20.1-机架;2-收卷台3-牵引架;4-收卷轴;5-驱动机构;501-第一传动齿轮;502-单向联轴器;503-第二传动齿轮;504-第三传动齿轮;505-第四传动齿轮;506-第五传动齿轮;507-第六传动齿轮;508-第七传动齿轮;509-第一丝杆;510-第一螺母;511-第二丝杆;512-第二螺母;513-手摇轮;。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22.请参阅图1至图2。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
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23.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铜丝转绕线装置,包括:机架1、、滑动设置在机架1上部的牵引架3、转动设置在机架1下部的收卷轴4、用于提供动力的驱动机构5;收卷轴4端部固定设置有若干个收卷台6,收卷台6呈坡状,坡底侧沿收卷轴4的轴向方向朝向收卷轴4内侧,坡顶侧沿收卷轴4的轴向方向朝向收卷轴4外侧,各收卷台6沿收卷轴4的切向方向形成一完整锥台;驱动机构5驱动收卷轴4转动,并驱动牵引架3沿收卷轴4轴向方向从收卷台6坡底侧向坡顶侧移动;多根铜丝从牵引架3上引入,由牵引架3牵引沿收卷轴4轴向方向进行移动,并绕至收卷轴4上。多根铜丝从牵引架3上引入,由牵引架3带动从收卷台6坡底侧向坡顶侧作爬坡移动,同时收卷轴4不断收卷,即铜丝边缠绕至收卷轴4上边沿着收卷台2作爬坡移动;当铜丝覆盖在收卷台2上一层时,将铜丝剪断,已覆盖的铜丝形成了新的坡面,驱动机构5重新控制牵引架3移动至新的坡面的坡底侧,铜丝重复边缠绕至收卷轴4上边沿着收卷台2作爬坡的移动;由此不断重复上述过程,不断覆盖形成新坡面,直至铜丝完全覆盖收卷轴4后停止。铜丝以许多并列坡面的形式覆盖在收卷轴4上,相互之间不易滑动,降低了铜丝错乱的可能性。
24.收卷台2呈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中与较大的锐角相对的直角边与收卷轴4抵接,较小的锐角面向收卷轴4内侧,直角面向收卷轴4外侧;收卷台2沿收卷轴4的圆周切向方向均匀设置。直角三角形的形状进一步保证了铜丝在缠绕覆盖在收卷轴4表面时能够紧贴不错乱。
25.驱动机构5包括:动力组件、固定设置在收卷轴4侧部并与动力组件驱动连接的第一传动齿轮501、设置在第一传动齿轮501侧部并与第一传动齿轮501同轴驱动连接的第二传动齿轮503、转动设置在机架1上并与第二传动齿轮503传动连接的第三传动齿轮504、设置在第三传动齿轮504侧部并与第三传动齿轮504同轴驱动连接的第四传动齿轮505、转动设置在第四传动齿轮505上部并与第四传动齿轮505传动连接的第五传动齿轮506、设置在第五传动齿轮506侧部并与第五传动齿轮506同轴驱动连接的第六传动齿轮507;机架1上部转动设置有第一丝杆509,第一丝杆509和第六传动齿轮507驱动连接;第一丝杆509上设置有与第一丝杆509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母510,第一螺母510与牵引架3固定连接。收卷轴4被动力组件直接驱动旋转,并传递至第一丝杠处,第一丝杆509与第一螺母510配合,控制牵引架3沿收卷轴4轴线方向移动,因此,在收卷轴4旋转的同时,牵引架3沿收卷轴4轴线方向移动,带动铜丝作爬坡移动。
26.第二传动齿轮503齿数小于第三传动齿轮504齿数,第四传动齿轮505齿数小于第五传动齿轮506齿数,进行两次齿轮减速,大大降低了第一丝杆509的转动速度,即牵引架3的移动速度,在收卷轴4转动收卷时,能收卷更多长度的铜丝,大大提高了产能。
27.第一传动齿轮501和第二传动齿轮503连接处设置有单向联轴器502;机架1上部转
动设置有第二丝杆511,第二丝杆511上设置有与第二丝杆511螺纹连接的第二螺母512,第二螺母512与牵引架3固定连接;第二丝杆511侧部设置有第七传动齿轮508,第七传动齿轮508与第六传动齿轮507传动连接;第七传动齿轮508侧部设置有手摇轮513,手摇轮513与第二丝杆511驱动连接。当铜丝覆盖在收卷台2上一层时,手动反向转动手摇轮513,由于第一传动齿轮501和第二传动齿轮503之间是单向联轴器502即单向传动,可在保证收卷轴4正常转动不受影响的同时,第一丝杆509、第二丝杆511、第七传动齿轮508、第六传动齿轮507、第五传动齿轮506、第四传动齿轮505、第三传动齿轮504、第二传动齿轮503全部反向转动,即牵引架3回退至新的坡面的坡底侧,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标记回退对应位置,提高定位的准确度。
2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铜丝转绕线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多根铜丝从牵引架3上引入,由牵引架3带动从收卷台2坡底侧向坡顶侧作爬坡移动,同时收卷轴4不断收卷,即铜丝边缠绕至收卷轴4上边沿着收卷台2作爬坡移动;当铜丝覆盖在收卷台2上一层时,将铜丝剪断,已覆盖的铜丝形成了新的坡面;手动反向转动手摇轮513,由于第一传动齿轮501和第二传动齿轮503之间是单向联轴器502即单向传动,可在保证收卷轴4正常转动不受影响的同时,第一丝杆509、第二丝杆511、第七传动齿轮508、第六传动齿轮507、第五传动齿轮506、第四传动齿轮505、第三传动齿轮504、第二传动齿轮503全部反向转动,即牵引架3回退至新的坡面的坡底侧,铜丝重复边缠绕至收卷轴4上边沿着收卷台2作爬坡的移动;由此不断重复上述过程,不断覆盖形成新坡面,直至铜丝完全覆盖收卷轴4后停止。铜丝以许多并列坡面的形式覆盖在收卷轴4上,相互之间不易滑动,降低了铜丝错乱的可能性。
2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铜丝以许多并列坡面的形式覆盖在收卷轴上,相互之间不易滑动,降低了铜丝错乱的可能性;收卷轴正常运转收卷铜丝时,降低了牵引架的移动速度,可使更多长度的铜丝缠绕在收卷轴上,大大提高了产能。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30.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