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浅井道大开门无机房货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12523发布日期:2022-09-14 11:26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浅井道大开门无机房货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货用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浅井道大开门无机房货梯。


背景技术:

2.伴随着工业化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货梯的应用行业越来越广,主要生产线间或楼层间的货物运送,物料的上线下线,大型设备装配时部件的举升,大型机床的上料下料等,货梯作为一种货物垂直位移传输设备,社会需求越来越大,它不仅减轻了劳动强度,还成倍提高了装卸的劳动效率,加快了物料的流通速度,获取了更大的经济效益。
3.现有技术中,货梯在运送小型车辆时,需要将车辆推进货梯中,然后人工在车轮处塞入垫木,防止车辆在货梯运行中滑走,比较浪费时间,运送效率较低,而且由于是运送货物,一般货梯没有安全门,使得货梯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输送车辆时需要人工塞入垫木而且没有设置安全门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浅井道大开门无机房货梯。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浅井道大开门无机房货梯,包括轿厢和导轨,所述轿厢滑动设置在导轨上,还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轿厢上的折叠门,其中,所述折叠门上转动设置有滚轮一,所述折叠门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滚轮一转动的电机一;固定设置在所述折叠门上的推板,其中,所述轿厢内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两端分别与推板和轿厢固定连接;设置在所述轿厢上的凸块,其中,所述轿厢内设置有用于驱动凸块升降的升降组件,所述凸块内设置有活塞腔,所述活塞腔与气囊通过管道一相连通,所述管道一上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活塞腔输出端设置有后挡块,所述轿厢上设置有与后挡块相配合的前挡块。
7.为了使车辆进出方便,优选地,升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轿厢内的电机二,所述电机二输出端设置有丝杠,所述凸块上设置有与丝杠相配合的螺母,所述轿厢内固定设置滑杆,所述凸块上设置有与滑杆相配合的光孔。
8.为了保护后挡块,优选地,还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活塞腔内的活塞板,其中,所述活塞板上设置有活塞杆,所述后挡块固定设置在活塞杆上,所述凸块上开设有与后挡块相配合的收纳仓,所述活塞腔上连接有管道二,所述管道二上设置有阀门。
9.为了更好的推动后挡块运动,优选地,所述轿厢内开设有输气仓,所述气囊设置在输气仓内,所述输气仓上开设有与推板相配合的导向槽。
10.为了减小轿厢与导轨之间的摩擦,优选地,所述轿厢上设置有滚轮二,所述滚轮二与导轨相配合。
11.为了保证折叠门具有稳定的运动方向,优选地,所述轿厢上设置有轨道,所述滚轮一与轨道相配合。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浅井道大开门无机房货梯,具备以下有
益效果:
13.1、该浅井道大开门无机房货梯,通过在轿厢上设置可伸缩的折叠门,一方面可以起防护作用,另一方面折叠门的门体小巧灵便,可以最大限度节约所占空间,可以保证大开门的特点;
14.2、该浅井道大开门无机房货梯,通过前挡块与后挡块相配合,可以实现自动的将车轮卡住,减少人工操作时间,提高货物输送效率;
15.3、该浅井道大开门无机房货梯,通过在输气仓上开设导向槽,推板在导向槽内滑动,可以限制推板的运动方向,能更好的推动或者牵引气囊。
16.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轿厢上设置折叠门,一方面具有防护作用,另一方面折叠门门体小巧灵便,最大限度节约所占空间,可以保证大开门的特点,通过设置前挡块与后挡块相配合,可以实现自动的将车轮卡住,减少人工操作时间,提高货物输送效率。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浅井道大开门无机房货梯的主视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浅井道大开门无机房货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浅井道大开门无机房货梯的俯视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浅井道大开门无机房货梯图3中b部分的放大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浅井道大开门无机房货梯凸块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轿厢;101、输气仓;102、滚轮二;103、轨道;104、导向槽;2、折叠门;201、推板;202、电机一;203、转轴;204、滚轮一;3、凸块;301、活塞板;302、活塞杆;303、收纳仓;304、活塞腔;305、螺母;306、光孔;4、气囊;401、管道一;402、管道二;5、前挡块;6、后挡块;7、导轨;8、电机二;801、丝杠;802、滑杆。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5.参照图1-5,一种浅井道大开门无机房货梯,包括轿厢1和导轨7,轿厢1上设置有滚轮二102,滚轮二102在导轨7上滑动,一方面可以减小轿厢1与导轨7之间的摩擦,另一方面导轨7还可以限制轿厢1的运动方向,防止轿厢1在运行过程中摆动,还包括:滑动设置在轿厢1上的折叠门2,轿厢1上还设置多个门架,每个门架上都安装有轮子,折叠门2和门架之间由铰接成平行四边形的连杆相连接,通过在轿厢1上设置折叠门2,一方面具有防护作用,另一方面折叠门2的门体小巧灵便,可以最大限度节约所占空间,可以保证大开门的特点,其中,折叠门2上转动设置有滚轮一204,轿厢1上设置有轨道103,滚轮一204在轨道103内滑
动,可以使折叠门2具有稳定的运动方向,折叠门2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滚轮一204转动的电机一202,折叠门2上转动设置有转轴203,滚轮一204有两对且分别设置在转轴203的两端,电机一202输出端连接有斜齿轮一,转轴203上设置有与斜齿轮一相啮合的斜齿轮二;固定设置在折叠门2上的推板201,其中,轿厢1内设置有气囊4,气囊4两端分别与推板201和轿厢1固定连接;设置在轿厢1上的凸块3,轿厢1上开设有用于存放凸块3的凹槽,通过凸块3与凹槽相配合,当车辆进入轿厢1内时,凸块3处于凹槽内,凸块3顶面与轿厢1底板面平齐,方便车辆进出轿厢1,当车辆完全进入到轿厢1内,轿厢1开始运行时,凸块3从凹槽内升起,卡住车轮,其中,轿厢1内设置有用于驱动凸块3升降的升降组件,凸块3内设置有活塞腔304,活塞腔304与气囊4通过管道一401相连通,管道一401上设置有控制阀,活塞腔304输出端设置有后挡块6,轿厢1上设置有与后挡块6相配合的前挡块5。
26.通过在轿厢1上设置折叠门2,折叠门2一方面具有防护作用,另一方面折叠门2的门体小巧灵便,可以最大限度节约所占空间,可以保证大开门的特点,通过前挡块5与后挡块6相配合,可以实现自动的将车轮卡住,减少人工操作时间,提高货物输送效率。
27.参照图1,升降组件包括设置在轿厢1内的电机二8,电机二8输出端设置有丝杠801,凸块3上设置有与丝杠801相配合的螺母305,轿厢1内固定设置滑杆802,凸块3上设置有与滑杆802相配合的光孔306,通过丝杠801与滑杆802相配合,可以实现将凸块3平稳推出与拉回,结构简单,运动可靠。
28.还包括滑动设置在活塞腔304内的活塞板301,其中,活塞板301上设置有活塞杆302,后挡块6固定设置在活塞杆302上,凸块3上开设有与后挡块6相配合的收纳仓303,活塞腔304上连接有管道二402,管道二402上设置有阀门,当后挡块6已经车轮相抵,而折叠门2还没有完全闭合,此时气囊4内多余的空气可以从管道一401上的控制阀排出,或者经过管道二402上面的阀门排出,可以使活塞腔304内的气压保持不变,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气囊4或者活塞腔304损坏。
29.轿厢1内开设有输气仓101,气囊4设置在输气仓101内,输气仓101上开设有与推板201相配合的导向槽104,通过在输气仓101上开设导向槽104,推板201在导向槽104内滑动,可以限制推板201的运动方向,能更好的推动或者牵引气囊4。
30.本实用新型中,在使用时,工人将车推到轿厢1上,当车辆前轮与前挡块5前低时,停止推动,人员从轿厢1上下来,启动电机二8,丝杠801转动,凸块3一端通过螺母305与丝杠801相连接,另一端通过光孔306套设在滑杆802上,此时,可以将凸块3从凹槽内推出并使凸块3保持不动,然后,启动电机一202,电机一202带动滚轮一204在轨道103内滚动,折叠门2开始关闭,此时固定在折叠门2上的推板201推动气囊4,将气囊4内的气体经过管道一401挤压进活塞腔304内,推动后挡块6向车辆后轮移动,直到后挡块6与后轮相抵,此时如果折叠门2还未完全闭合,为了避免气囊4或者活塞腔304损坏,可以将气囊4内多余的空气从管道一401上的控制阀排出,或者经过管道二402上面的阀门排出,要使活塞腔304内的气压保持不变,这时轿厢1开始运行,当轿厢1到达指定楼层后,启动电机一202反向运转,折叠门2打开,推板201牵引着气囊4,将活塞腔304内的空气吸回,后挡块6开始远离车辆后轮,到后挡块6完全进入到收纳仓303内,启动电机二8反转,凸块3将重新落入凹槽内,而折叠门2还未完全打开时,气囊4可以从管道一401上的控制阀吸入空气,或者经过管道二402上面的阀门吸入空气,当折叠门2完全打开后,工人可以将车辆从轿厢1上推出。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