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升降皮摞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54800发布日期:2023-02-21 16:55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升降皮摞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皮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升降皮摞机。


背景技术:

2.皮革,是指经脱毛和鞣制等物理、化学加工所得到的已经变性不易腐烂的动物皮。皮革行业涵盖了制革、制鞋、皮衣、皮件、毛皮及其制品等主体行业,以及皮革化工、皮革五金、皮革机械、辅料等配套行业。上下游关联度高,依靠市场拉动,产品常青,集创汇、富民、就业为一体的特点。
3.皮革在加工的时候需要使用到削匀机,削匀机在工作的时候,前面待削匀皮摞都是放在固定高度的平台上,随着削匀进度皮张逐渐减少,皮摞高度跟着下降,操作工取皮时需要弯腰才能取到,增加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
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自动升降皮摞机。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升降皮摞机,单片机能够接收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二光电传感器传输的信息,然后对第一电动气缸、第二电动气缸、第三电动气缸和第四电动气缸调控,第一电动气缸、第二电动气缸、第三电动气缸和第四电动气缸同时通过活塞杆推动升降板做向上运动,进而能够对皮革摞的高度进行调整,使升降板高度始终在最佳取皮位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自动升降皮摞机,包括底座、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升降板,所述底座为水平设置的矩形体结构,所述底座上端面居中处设有用于收纳升降板的凹槽,所述底座上端面对角处固定插接有第一立柱、第二立柱,所述升降板位于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之间,所述升降板上端面放置有皮革摞,所述第一立柱靠近升降板一侧上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二立柱靠近升降板一侧上部固定安装有与第一光电传感器配合使用的第二光电传感器;通过凹槽的设计,从而便于对升降板进行收纳;
8.所述底座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电源、控制箱、第一电动气缸、第二电动气缸、第三电动气缸和第四电动气缸,所述控制箱内设有单片机,所述控制箱与电源电性连接,单片机与控制箱电性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控制箱、第一电动气缸、第二电动气缸、第三电动气缸和第四电动气缸底端均与空腔底端内壁固定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二光电传感器均与控制箱电性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动气缸、第二电动气缸、第三电动气缸和第四电动气缸均与控制箱电性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动气缸、第二电动气缸、第三电动气缸和第四电动气缸顶端均连接有活塞杆。
13.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杆相对平行设有四组,所述活塞杆顶端穿过空腔顶端内壁垂直插在升降板上。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单片机能够接收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二光电传感器传输的信息,然后对第一电动气缸、第二电动气缸、第三电动气缸和第四电动气缸调控,第一电动气缸、第二电动气缸、第三电动气缸和第四电动气缸同时通过活塞杆推动升降板做向上运动,进而能够对皮革摞的高度进行调整,使升降板高度始终在最佳取皮位置,使操作工不用弯腰,因而能够减轻操作工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升降皮摞机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升降皮摞机的底座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升降皮摞机的控制箱电路框图。
18.图中:1、底座;2、凹槽;3、升降板;4、活塞杆;5、第一立柱;6、第二立柱;7、第一光电传感器;8、第二光电传感器;9、皮革摞;10、空腔;11、电源;12、控制箱;13、单片机;14、第一电动气缸;15、第二电动气缸;16、第三电动气缸;17、第四电动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0.如图1、图2所示,所述底座1为水平设置的矩形体结构,所述底座1上端面居中处设有用于收纳升降板3的凹槽2,所述底座1上端面对角处固定插接有第一立柱5、第二立柱6,所述升降板3位于第一立柱5、第二立柱6之间,所述升降板3上端面放置有皮革摞9,所述第一立柱5靠近升降板3一侧上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光电传感器7,所述第二立柱6靠近升降板3一侧上部固定安装有与第一光电传感器7配合使用的第二光电传感器8;
21.所述底座1内设有空腔10,所述空腔10内设有电源11、控制箱12、第一电动气缸14、第二电动气缸15、第三电动气缸16和第四电动气缸17,所述控制箱12内设有单片机13,所述控制箱12与电源11电性连接,所述电源11、控制箱12、第一电动气缸14、第二电动气缸15、第三电动气缸16和第四电动气缸17底端均与空腔10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7、第二光电传感器8均与控制箱12电性连接,单片机13型号可为mcs-51系列但不限定于mcs-51系列,单片机13提前编入参数。
22.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电动气缸14、第二电动气缸15、第三电动气缸16和第四电动气缸17均与控制箱12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气缸14、第二电动气缸15、第三电动气缸16和第四电动气缸17顶端均连接有活塞杆4,所述活塞杆4相对平行设有四组,所述活塞杆4顶端穿过空腔10顶端内壁垂直插在升降板3上,第一光电传感器7为光电信号发射器,第二光电传感器8为光电信号接收器,单片机13接收第一光电传感器7、第二光电传感器8传输的信息,然后对第一电动气缸14、第二电动气缸15、第三电动气缸16和第四电动气缸17调控,第一电动气缸14、第二电动气缸15、第三电动气缸16和第四电动气缸17同步运动,第一电动气缸14、第二电动气缸15、第三电动气缸16和第四电动气缸17同时通过活塞杆4推动升降板3做向上运动,进而能够对皮革摞9的高度进行调整。
2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自动升降皮摞机,在使用的时候,首先将皮革摞9放置在升降板3上,第一光电传感器7为光电信号发射器,第二光电传感器8为光电信号接收器,单片机13接收第一光电传感器7、第二光电传感器8传输的信息,然后对第一电动气缸14、第二电动气缸15、第三电动气缸16和第四电动气缸17调控,第一电动气缸14、第二电动气缸15、第三电动气缸16和第四电动气缸17同步运动,第一电动气缸14、第二电动气缸15、第三电动气缸16和第四电动气缸17同时通过活塞杆4推动升降板3做向上运动,直至使第一光电传感器7、第二光电传感器8能够检测到皮革摞9的位置,然后第一电动气缸14、第二电动气缸15、第三电动气缸16和第四电动气缸17停止运动。
2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升降皮摞机,包括底座(1)、第一立柱(5)、第二立柱(6)和升降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为水平设置的矩形体结构,所述底座(1)上端面居中处设有用于收纳升降板(3)的凹槽(2),所述底座(1)上端面对角处固定插接有第一立柱(5)、第二立柱(6),所述升降板(3)位于第一立柱(5)、第二立柱(6)之间,所述升降板(3)上端面放置有皮革摞(9),所述第一立柱(5)靠近升降板(3)一侧上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光电传感器(7),所述第二立柱(6)靠近升降板(3)一侧上部固定安装有与第一光电传感器(7)配合使用的第二光电传感器(8);所述底座(1)内设有空腔(10),所述空腔(10)内设有电源(11)、控制箱(12)、第一电动气缸(14)、第二电动气缸(15)、第三电动气缸(16)和第四电动气缸(17),所述控制箱(12)内设有单片机(13),所述控制箱(12)与电源(11)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升降皮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11)、控制箱(12)、第一电动气缸(14)、第二电动气缸(15)、第三电动气缸(16)和第四电动气缸(17)底端均与空腔(10)底端内壁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升降皮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7)、第二光电传感器(8)均与控制箱(12)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升降皮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动气缸(14)、第二电动气缸(15)、第三电动气缸(16)和第四电动气缸(17)均与控制箱(12)电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升降皮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动气缸(14)、第二电动气缸(15)、第三电动气缸(16)和第四电动气缸(17)顶端均连接有活塞杆(4)。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升降皮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4)相对平行设有四组,所述活塞杆(4)顶端穿过空腔(10)顶端内壁垂直插在升降板(3)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升降皮摞机,包括底座、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升降板,所述底座为水平设置的矩形体结构,所述底座上端面居中处设有用于收纳升降板的凹槽,所述底座上端面对角处固定插接有第一立柱、第二立柱,所述升降板位于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之间,所述升降板上端面放置有皮革摞,所述第一立柱靠近升降板一侧上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二立柱靠近升降板一侧上部固定安装有与第一光电传感器配合使用的第二光电传感器。第一电动气缸、第二电动气缸、第三电动气缸和第四电动气缸同时通过活塞杆推动升降板做向上运动,进而能够对皮革摞的高度进行调整,使升降板高度始终在最佳取皮位置。始终在最佳取皮位置。始终在最佳取皮位置。


技术研发人员:庄君新 闫洪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辽宁富新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11
技术公布日:2023/2/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