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90315发布日期:2022-09-30 22:49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阀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封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阀。


背景技术:

2.真空容器(如真空压缩袋)上通常设有抽气气阀,气阀能在抽真空后,阻止气体进入容器内。但存在的问题是:放入容器中的物体可能会有一定湿气,带有一定湿气的物体长时间保存在真空容器可能会产生异味,甚至发霉。现有一些真空容器内设有除湿袋,但存在问题是,每一个容器都需设置一个除湿袋,成本过高。另一方面,除湿袋复用时,必须将容器打开拿出除湿袋进行除湿或者氧化,以便下次继续使用,但此过程会破坏真空容器的压缩状态。
3.本实用新型就是基于这种情况做出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集抽气和除湿于一体的气阀。
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阀,包括阀座、阀芯组件、以及吸湿件,所述阀座设有连通容器内外的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设有连通容器内部的进气口、以及连通容器外部的出气口,所述阀芯组件用于启闭进气口,且所述阀芯组件和进气口之间组成常闭阀结构,所述吸湿件可拆卸连接在阀座上并用于启闭出气口,所述吸湿件内设有与进气口连通的吸湿腔;所述吸湿件关闭出气口时同时作用于阀芯组件上使得阀芯组件打开进气口。
7.为了进一步解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气阀中,所述阀芯组件和阀座之间设有驱动阀芯组件向上移动从而关闭进气口的弹性件,所述吸湿件下部抵接在阀芯组件上,且所述吸湿件向下移动关闭出气口时同时驱动阀芯组件向下移动压缩弹性件以打开进气口。
8.为了进一步解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气阀中,所述阀芯组件包括主芯体,所述主芯体和进气口之间设有第一密封结构,所述吸湿件和出气口之间设有第二密封结构。
9.为了进一步解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气阀中,所述主芯体中部设有能够连通进气口的内外两侧且只能单向向外出气的单向阀结构。
10.为了进一步解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气阀中,所述单向阀结构包括气孔,所述气孔处设有阀片或柱塞。
11.为了进一步解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气阀中,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包括设在进气口处的第一凸台、以及设在主芯体下部且能与第一凸台顶压到一起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垫。
12.为了进一步解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气阀中,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包括设在出气口处的第三凸台、以及设在吸湿件上且能与第三凸台顶压到一起的第四凸台,所述第三凸台和第四凸台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垫。
13.为了进一步解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气阀中,所述阀座上端活动连接有抵接在吸湿件上且能往下顶压吸湿件的顶盖,所述顶盖上下方向滑动连接在阀座上或通过螺纹旋接在阀座上。
14.为了进一步解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气阀中,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包括设在阀座上并环绕排气通道上端的第一密封螺纹、以及设在吸湿件上且能与第一密封螺纹配合的第二密封螺纹。
15.为了进一步解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气阀中,所述气阀还包括在吸湿件拆卸之后装在阀座上的可拆卸的保护盖。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17.1.本实用新型的气阀,内部设有可拆卸的吸湿件,将封闭、除湿的功能一体化,封闭容器之后,还能去除气阀内侧的水汽,降低容器内的湿度,使容器内保持干燥,干燥可抑制微生物生长,使容器内保存的物质尽可能的维持以前的状态,可以延长保质期限。
18.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阀芯组件和进气口之间组成常闭阀结构,弹性件向上顶压阀芯组件,使得阀芯组件关闭进气口,并且保持常闭状态。拆装吸湿件过程中,由于不存在外力顶压阀芯组件,因此阀芯组件会在弹性件弹性顶压作用下上顶阀芯组件,使阀芯组件封闭进气口,也就是进一步说明了,拆装、更换吸湿件过程中,不会漏气,即拆、装吸湿件都不会破坏容器的封闭状态。
19.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案中,在主芯体上设置单向阀,抽气时连接抽气设备就可以直接抽气,无需再去顶压阀芯组件,抽气简单方便,不容易漏气,抽气时不会破坏容器封闭状态。
附图说明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抽气状态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除湿状态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除湿状态示意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阀座、弹性件和阀芯组件的分解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抽气状态示意图;
26.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拆除吸湿件并装上保护盖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8.实施例一:
29.如图1-图2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是一种气阀,包括阀座1、阀芯组件2、以及吸湿件4,所述阀座1设有连通容器内外的排气通道11,所述排气通道11设有
连通容器内部的进气口111、以及连通容器外部的出气口112,所述阀芯组件2用于启闭进气口111,且所述阀芯组件2和进气口111之间组成常闭阀结构,此处常闭阀结构,在无人员操作前,阀芯组件2自行封闭,封闭的力可以是弹簧提供的弹力,阀芯组件2自身的重力,或者乃至于电磁力等等,现有技术中已有较多的常闭阀门此处不作一一举例。所述吸湿件4可拆卸连接在阀座1上并用于启闭出气口112。所述吸湿件4内设有与进气口111连通的吸湿腔41,所述吸湿腔41内设有干燥剂42或其他吸湿物质,用于吸附水汽。所述吸湿件4关闭出气口112时同时作用于阀芯组件2上使得阀芯组件2打开进气口111。
30.由于所述吸湿件4可拆卸连接在阀座1上,可拆卸的吸湿件4可以用于多个需要除湿的容器,例如真空盒、真空袋、普通的瓶瓶罐罐等,提升吸湿件4应用范围。同时由于本方案中常闭阀结构的存在,拆下吸湿件4后,气阀不会完全打开,气阀安装的容器还能保持密封的状态,因此当感觉吸湿件4吸湿过多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吸湿件4取下,烘干干燥,重复利用。
31.吸湿件4和阀座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方式,采用诸如吸湿件4直接插在排气通道11中(如图1、图2)、或者吸湿件4螺纹连接在阀座1上(如图3)均可。当然,可以想到的是,还有卡接等可拆卸的链接方式。
32.由于所述阀芯组件2和进气口111之间组成常闭阀结构,因而拆装吸湿件4时,进气口111均常闭,不会漏气。
33.所述阀芯组件2和阀座1之间设有驱动阀芯组件2向上移动从而关闭进气口111的弹性件3,所述吸湿件4下部抵接在阀芯组件2上,且所述吸湿件4向下移动关闭出气口112时同时驱动阀芯组件2向下移动压缩弹性件3以打开进气口111。所述弹性件3优选为弹簧。
34.本实用新型的气阀,将封闭、除湿的功能一体化,封闭容器之后,还能去除气阀内侧的水汽,降低容器内的湿度,使容器内保持干燥,干燥可抑制微生物生长,使容器内保存的物质尽可能的维持以前的状态,可以延长保质期限。
35.更具体的说,当切换成除湿状态时,先调节吸湿件4使其向下移动,吸湿件4向下移动时也会作用于阀芯组件2,即向下顶压阀芯组件2,使得二者一起向下移动,直至吸湿件4堵住出气口112,并且同时阀芯组件2打开进气口111,这样真空容器内的水汽就可以通过进气口111,进入到吸湿腔41中,从而使得吸湿腔41中的干燥剂42将水汽吸收。
36.如图1所示,弹性件3向上顶压阀芯组件2,使得阀芯组件2关闭进气口111,并且保持常闭状态。拆装吸湿件4过程中,由于不存在外力顶压阀芯组件2,因此阀芯组件2会在弹性件3弹性顶压作用下上顶阀芯组件2,使阀芯组件2封闭进气口111,也就是进一步说明了,拆装、更换吸湿件4过程中,不会漏气,即拆、装吸湿件4都不会破坏容器的封闭状态。
37.而在除湿状态时,虽然吸湿件4会向下顶压阀芯组件2使得进气口111打开,但吸湿件4会同时将出气口112封闭,吸湿腔41与进气口111连通,真空容器内的气体只能进入吸湿腔41内,而无法逸散到容器外部,仍然是不会漏气的。即除湿时也不会破坏容器的封闭状态。
38.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除湿过程中,所述吸湿件4和阀芯组件2之间具有联动关系,即吸湿件4能够上下调节,吸湿件4下端还顶压在阀芯组件2上并能驱动其向下移动,当吸湿件4顶压到阀芯组件2上时,吸湿件4上用于密封出气口112的结构(下文所述的第四凸台43)和阀芯组件2上用于密封进气口111的结构(下文所述的第二凸台211)这两个结构
之间在运动时满足联动关系,一个打开,另一个就要关闭:当吸湿件4将阀芯组件2向下顶压至进气口111打开时,在同时所述吸湿件4必须能够将出气口112关闭,以减少漏气。
39.作为该实施例更具体的一种方案,所述阀芯组件2包括主芯体21,所述主芯体21和进气口111之间设有第一密封结构,所述吸湿件4和出气口112之间设有第二密封结构。由于上述的吸湿件4和阀芯组件2的关系,当第二密封结构处于密封状态时,第一密封结构必然处于通气状态,这是为了使得气阀内侧空间的湿气可以顺利进入到吸湿件4的吸湿腔41。
40.作为该实施例更具体的一种方案,所述主芯体21中部设有能够连通进气口111的内外两侧且只能单向向外出气的单向阀结构。
41.作为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单向阀结构包括气孔212,所述气孔212处设有阀片213或柱塞。如图1-图2所示,阀片213具有弹性,所述阀片213和气孔212二者就组成了只能单向向外出气的单向阀结构。这样,抽气的时候,可以连接抽气设备,直接向外抽气,无需向下顶开第一密封结构(即第一凸台12和第二凸台211),即在负压作用下,阀片213边缘自动向上翘起,从而导通主芯体21上下空间,实现排气通道11的畅通,进而进行抽气。当本方案用于真空袋时,当真空袋完成抽气后,在进气口111处形成负压,阀片213在外部大气压的作用下,紧贴密封阀芯组件2,持续的密封真空袋。如此设置无需将吸湿件4取下亦可完成抽气工作,方便使用者抽气。
42.本实用新型在主芯体21上设置单向阀,抽气时连接抽气设备就可以直接抽气,无需再去顶压阀芯组件2,抽气简单方便,不容易漏气,抽气时不会破坏容器封闭状态。
43.作为该实施例更具体的一种方案,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包括设在进气口111处的第一凸台12、以及设在主芯体21下部且能与第一凸台12顶压到一起的第二凸台211,所述第一凸台12和第二凸台211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垫13。如图1所示,在弹性件3的作用下,主芯体21向上移动,直至其第二凸台211顶压到第一凸台12上,二者顶压到一起形成密封,从而堵住进气口111。所述第一凸台12和第二凸台211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垫13,用于加强密封作用,减少漏气。
44.作为该实施例更具体的一种方案,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包括设在出气口112处的第三凸台14、以及设在吸湿件4上且能与第三凸台14顶压到一起的第四凸台43,所述第三凸台14和第四凸台43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垫15。如图2所示,吸湿件4向下移动,带动阀芯组件2向下移动,直至吸湿件4上的第四凸台43顶压到第三凸台14上,二者顶压到一起形成密封,从而堵住出气口112,这样气阀内侧空间的气体可以进入到吸湿件4的吸湿腔41,且不会漏气到外界。所述第三凸台14和第四凸台43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垫15,用于加强密封作用,减少漏气。
45.为了简化结构,所述第一凸台12和第三凸台14优选为同一凸台,从排气通道11侧壁向中心位置凸出,第一密封垫13固定在其底面,第二密封垫15固定在其顶面。
46.作为该实施例更具体的一种方案,所述阀座1上端活动连接有抵接在吸湿件4上且能往下顶压吸湿件4的顶盖6,所述顶盖6上下方向滑动连接在阀座1上或通过螺纹旋接在阀座1上。顶盖6具有保护气阀内部结构、以及调节吸湿件4高度的作用。如图2所示,在将气阀调节成除湿状态的过程中,手动调节顶盖6使其向下移动即可,顶盖6下端会往下顶压吸湿件4,同时向下顶压阀芯组件2、压缩弹性件3。
47.当然,顶盖6上设有通气的通孔,不会阻碍抽气。
48.此外,所述顶盖6与吸湿件4可以是分体的,也可以是固定连接或一体式连接的。
49.当然,所述顶盖6优选通过螺纹旋接在阀座1上,这样能够使得顶盖6能停在上下极限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即能控制抽气时抽气速度,还能允许顶盖6、吸湿件4和阀芯组件2等有一定尺寸误差。
50.若顶盖6滑动连接在阀座1上,所述顶盖6和阀座1之间优选设有限制顶盖6脱离的结构,如图1、图2所示,阀座1上端设有环形凸台,所述顶盖6套在该环形凸台上,且顶盖6下端和该环形凸台上端均设有限位凸起61。
51.在该实施例中,无论是抽气过程还是除湿过程,顶盖6都无需拆除,因此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52.实施例二:
53.如图3-图6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与上述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
54.在该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抽气排气的时候,需要先将吸湿件4拆卸下来,然后将真空抽气设备或工具连接在阀座1上进行抽气。抽气过程中,真空抽气设备安装上去后会先向下顶压阀芯组件2(如图5中所示的力f是真空抽气设备的向下顶压阀芯组件2产生的力),就会使得阀芯组件2打开排气通道11,排气通道11畅通,气阀内侧气体(容器内部气体)就能被真空抽气设备抽走。
55.当然,在该实施例中,也可以在阀芯组件2上设置如实施例一所述的单向阀结构(阀片213和气孔212),这样在抽气时,就不需要真空抽气设备向下顶压阀芯组件2。
56.作为该实施例更具体的一种方案,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包括设在阀座1上并环绕排气通道11上端的第一密封螺纹16、以及设在吸湿件4上且能与第一密封螺纹16配合的第二密封螺纹44。即将吸湿件4向下旋紧时,出气口112密封,吸湿件4刚好会顶开阀芯组件2,进气口111畅通,从而使得气阀内侧空间和吸湿件4的吸湿腔41连通,从而进行除湿。
57.作为该实施例更具体的一种方案,如图6所示,所述气阀还包括在吸湿件4拆卸之后装在阀座1上的可拆卸的保护盖5。在即不抽气又不除湿的时候,吸湿件4是拆除的,但此时阀座1内部的阀芯组件2会暴露在外,容易进灰。因此在吸湿件4拆卸之后,在阀座1上装上保护盖5,就可以很好保护气阀内部结构,避免进灰、进水等污染。
58.当然,为了进一步简化结构,保护盖5优选可拆卸安装在第一密封螺纹16上。
59.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