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张力器的张力放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87809发布日期:2022-11-23 00:55阅读:62来源:国知局
带有张力器的张力放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帘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带有张力器的张力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2.工字轮作为钢帘线的卷绕部件被用在钢帘线周转工序中,工字轮放线过程中存在速度的波动,当速度突变较大时,容易跳线,以及放线的不均匀,并且也影响整体的放线速度,目前一般是通过摩擦片控制工字轮的转速,但是不容易控制摩擦力的大小,仍不能做到速度平缓的变化,依旧存在放卷不均匀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放线装置的缺陷与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通过设置到工字轮表面的压辊反馈工字轮上放线的张力,可根据张力的变化反馈到磁阻尼器,控制工字轮放线的阻尼力。
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带有张力器的张力放线装置,包括:
5.连接到放线轴的工字轮,所述放线轴上连接有第一同步带轮;
6.磁阻尼器,被设置到所述放线轴的一侧,所述磁阻尼器的轴线与所述放线轴的轴线平行,所述磁阻尼器的输出端设有第二同步带轮,所述第二同步带轮和所述第一同步带轮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所述磁阻尼器的控制端设有摆动部件;
7.其中,所述摆动部件一端连接有贴附在所述工字轮表面的压辊,当所述工字轮转速变化时,工字轮表面的钢帘线驱动所述摆动部件摆动,使所述磁阻尼器的阻尼力发生变化。
8.优选的,所述摆动部件包括摆杆、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摆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压辊连接到所述摆杆的第二端,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连接到所述磁阻尼器的第二端。
9.优选的,所述磁阻尼器包括至少两个挡位,在第一挡位时的阻尼力大于第二挡位时的阻尼力,所述磁阻尼器被设置成当所述第二齿轮逆时针转动时,由第二挡位切换至第一挡位。
10.优选的,所述磁阻尼器被设置成当所述压辊被向远离所述工字轮中心的方向弹开时,所述磁阻尼器由第二挡位切换至第一挡位。
11.优选的,所述压辊与所述摆杆转动连接,所述压辊的长度等于所述工字轮的宽度。
12.优选的,所述摆杆呈z形,所述第一齿轮和压辊的轴线平行。
13.优选的,所述压辊为表面光滑的金属辊。
14.优选的,所述工字轮的一侧设有过线辊和过线轮,所述过线辊位于所述工字轮的上方,所述压辊设置在所述工字轮远离所述过线辊的一侧。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6.本实用新型在工字轮的表面设置了压辊,压辊通过摆杆反馈到磁阻尼器,当工字轮转速突变时,压辊压在工字轮表面,可以反馈到放线的张力变化,速度变快时,则张力增大,摆杆发生摆动,控制磁阻尼器增加阻尼力,依次抑制工字轮速度的突变,减少跳线的发生,使放线过程均匀平缓。
附图说明
17.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示的带有张力器的张力放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示的带有张力器的张力放线装置的传动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更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
21.结合图1所示,放线轴7上套设有工字轮8,放线轴7和工字轮8之间通过键或销实现轴向固定,放线轴7通过轴承连接到机架,使放线轴7可以自由转动,工字轮8上卷绕钢帘线,在放卷工序中,需要将钢帘线从工字轮8上抽出,并绕过过线辊12和过线轮13,工字轮8作为被动元件,其速度不可控,因此,存在速度的波动,本实用新型旨在抑制波动的产生,使放线过程平缓,以提高放线效果。
22.结合图1所示,所述带有张力器的张力放线装置主要包括工字轮8、磁阻尼器3、摆动部件以及压辊9,工字轮8和磁阻尼器3传动连接,通过磁阻尼器3可控制工字轮8自由转动时的阻尼力,以应对速度的突变。
23.其中,磁阻尼器3呈圆筒形,其一端为输出端,连接有带轮,另一端为控制端,当控制控制端的拨钮转动时,则可控制磁阻尼器3输出轴的阻尼力。
24.进一步的,压辊9和磁阻尼器3之间通过摆动部件传动连接,且摆动部件连接到磁阻尼器3的控制端,其中压辊9设置在工字轮8的表面,用于压在钢帘线上,感受钢帘线的张力,可以理解的,当钢帘线放卷速度突变时,尤其是变快时,钢帘线的张力变大,此时,压辊9在短时间内被向远离工字轮8轴心的方向弹开,通过摆动部件控制磁阻尼器3增加阻尼力。
25.结合图1-2所示,具体的,放线轴7上连接有第一同步带轮6,磁阻尼器3被设置到放线轴7的一侧,磁阻尼器3的轴线与放线轴7的轴线平行,磁阻尼器3的输出端设有第二同步带轮4,第二同步带轮4和第一同步带轮6之间通过同步带5连接。
26.如此,放线轴7转动时带动第一同步带轮6转动,第一同步带轮6与第二同步带轮4之间通过同步带5传动,磁阻尼器3给第二同步带轮4一定的阻尼力,使放线轴7在转动时始终受到磁阻尼器3阻尼力的作用,且同步带5不会打滑,不会产生速度的波动。
27.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摆动部件包括摆杆10、第一齿轮1和第二齿轮2,第一齿轮1与摆杆10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压辊9连接到摆杆10的第二端,第一齿轮1和第二齿轮2啮合连接,第二齿轮2连接到磁阻尼器3的第二端。
28.第一齿轮1、第二齿轮2、摆杆10可转动的连接到机架,摆杆10呈z形,第一齿轮1和压辊9的轴线平行,压辊9与摆杆10转动连接,压辊9的长度等于工字轮8的宽度,如此,可弯
曲覆盖在工字轮8上卷绕的钢帘线表面。
29.优选的,压辊9为表面光滑的金属辊。
30.如此,结合图1所示,当压辊9在短时间内被向远离工字轮8轴心的方向弹开时,摆杆10向左侧摆动,使第一齿轮1顺时针转动,第二齿轮2逆时针转动,控制磁阻尼器3增加阻尼力,形成反馈,并在速度回落后返回至原阻尼力。
31.通过放线张力的增加,控制阻尼器阻力的增加,抑制速度的突然增大(在放线过程中,引起速度突变的主要是速度突然变快)。
32.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磁阻尼器3包括至少两个挡位,在第一挡位时的阻尼力大于第二挡位时的阻尼力,磁阻尼器3被设置成当第二齿轮2逆时针转动时,由第二挡位切换至第一挡位。
33.进一步的,第二齿轮2上还设有扭簧,扭簧的一端连接到机架,另一端连接到第二齿轮2,扭簧被设置成当驱动力消失时,使第二齿轮2返回至原位置。
34.更进一步的,摆杆10和第一齿轮1之间连接有卡套11,卡套11与摆杆10固定连接,仅当摆杆10快速转动时,才会带动卡套11转动,当工字轮8上的钢帘线放卷而使直径减少的过程中,不会造成第一齿轮1转动。
35.具体的,摆杆10在卡套11内部的位置设置卡齿结构,利用快速转动的离心力将卡齿甩出,卡在卡套11的内壁,当速度较慢时,卡齿不会和卡套11内的卡槽卡合,其原理与安全带的卡合结构相似,仅当安全带被快速拉出时有卡合作用。
36.结合以上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在工字轮的表面设置了压辊,压辊通过摆杆反馈到磁阻尼器,当工字轮转速突变时,压辊压在工字轮表面,可以反馈到放线的张力变化,速度变快时,则张力增大,摆杆发生摆动,控制磁阻尼器增加阻尼力,依次抑制工字轮速度的突变,减少跳线的发生,使放线过程均匀平缓。
37.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