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输电杆塔接地电阻检测的新型放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94205发布日期:2022-09-21 04:32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输电杆塔接地电阻检测的新型放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杆塔接地电阻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输电杆塔接地电阻检测的新型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电力系统中的输电线路和杆塔数量日益增多,为保证输电线路遭受雷击时输电杆塔放电通道畅通,避免雷击跳闸,保证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需定期检测杆塔连接的接地电阻,并在雷雨季节来临前对不合格的接地网进行改造,以保证良好的接地耐雷性,防止因接地电阻不合格导致输电线路雷击跳闸。因此,输电杆塔接地电阻的检测是输电线路运行维护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可以为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提供重要依据。
3.在输电线路杆塔接电阻的检测过程中,电压电流检测数据线布设后须分开0.2-0.5米,防止相互干扰造成检测数据偏差,采用传统放线盘的弊端如下:1、传统放线盘只有一个绕线盘,使用时需要来回放线两次,放线收线不畅影响检测进度;2、电压电流检测线缠绕在同一放线盘上,易造成检测数据偏差;3、检测数据线不是整齐盘绕与绕线盘上,通常会因绕线习惯堆积于绕线盘上的某一位置处,当绕线盘放置于杆塔下会导致检测数据线凌乱打结。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输电杆塔接地电阻检测的新型放线装置,其收放线效率高、检测数据准确且能够避免检测数据线凌乱打结。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用于输电杆塔接地电阻检测的新型放线装置,它包括支架、引导组件、绕线盘、驱动装置及锁紧组件,两个绕线盘首尾相连安装于支架两侧之间;引导组件包括往复丝杆和安装于其上的两个滑块,往复丝杆与绕线盘组轴向平行安装于支架两侧之间,绕线盘上盘绕的检测数据线分别穿过对应位置处的滑块;驱动装置安装于支架一侧,同时驱动绕线盘和往复丝杆以不同转速转动;锁紧组件安装于支架另一侧,通过锁紧组件实现绕线盘与支架的可拆卸连接。
6.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的左右两侧及中间位置处皆设置有轴承座,各轴承座轴向同心,且右侧轴承座为半圆形设计;支架顶部设有挂环,可用于安装背带。
7.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两个绕线盘的侧板上设有插座,两个绕线盘分别为主动绕线盘和从动绕线盘,主动绕线盘的两端轴向中心设有转轴,其中一端转轴的末端段为多边形插接段;从动绕线盘一端的轴向中心开设多边形槽口,另一端的轴向中心设置转轴。
8.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主动绕线盘两端的转轴通过轴承与所述支架左侧及中间的轴承座装配;所述从动绕线盘的槽口与主动绕线盘的插接段装配,其转轴
通过轴承与支架右侧的轴承座可拆卸连接。
9.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块的底部设有导向孔,其顶部设有过线环,与所述从动绕线盘相对滑块的过线环设有开口。
10.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引导组件还包括有导向杆,导向杆穿过两个所述滑块的导向孔后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
11.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传动箱、设于传动箱中的齿轮传动组件及手柄,手柄与传动组件的驱动齿轮连接;传动箱与支架安装固定,传动齿轮组件的输出齿轮与所述绕线盘连接,其输出带轮与所述往复丝杆连接。
12.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齿轮传动组件通过传动比设置,使得所述绕线盘转动一圈时所述滑块的移动距离与所述检测数据线的直径相同。
13.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锁紧组件包括固定块、扣环和活动块,固定块的内侧设置有弹性插销,其顶部对称设置有安装板,扣环为半圆环形,其顶部末端伸出有压接段,扣环的中部与安装板的顶部可转动连接,活动块开设有插接孔,其外侧对应插接孔位置处设置弹性顶针,活动块的上端与扣环的底部末端可转动连接,固定块的弹性插销插于活动块的插接孔中,活动块与固定块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
14.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右侧,所述扣环的压接段扣于所述从动绕线盘转轴的轴承上。
15.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两个首尾相连的绕线盘,在放线收线过程中两个绕线盘通过驱动装置实现同轴转动,不需要单独操作,操作便捷,收放线效率高;两根检测数据线分别盘绕于主动绕线盘和从动绕线盘上,从动绕线盘通过锁紧组件可拆卸安装于支架上,检测时可将从动绕线盘拆卸后分开摆放,避免了相互干扰造成的检测数据偏差;设置有引导组件,通过驱动装置同时驱动绕线盘和往复丝杆以不同转速转动,检测数据线通过滑块引导整齐盘绕于绕线盘上,避免检测数据线凌乱打结。简言之,本实用新型收放线操作便捷,检测数据准确且能够避免检测数据线凌乱打结。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中支架及引导组件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1中绕线盘组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未包含传动箱外盖)。
20.图5为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图5中锁紧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这种用于输电杆塔接地电阻检测的新型放线装置,它包括支架1、引导组件2、绕线盘组3、传动箱4和锁紧组件5。
23.支架1采用金属杆件焊接而成,其左右两侧及中间位置处皆设置有轴承座,各轴承座轴向同心,且右侧轴承座为半圆形设计,便于轴承沿其径向脱离。支架1的顶部设置有挂环,可用于安装背带,方便工作人员携带。
24.引导组件2包括往复丝杆21、滑块22和导向杆23。
25.往复丝杆21设置有两段的螺纹槽,一对滑块22安装于往复丝杆21的螺纹槽位置处,滑块22的顶部设置有过线环,用于穿过检测数据线,其底部设置有导向孔,导向杆23穿过滑块22的导向孔与往复丝杆21平行。
26.引导组件2与支架1装配时,往复丝杆21的两端通过轴承与轴承座安装于支架1的左右两侧之间,导向杆23的两端与支架11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当往复丝杆21转动时,滑块22左右往复移动。
27.绕线盘组3包括主动绕线盘31和从动绕线盘32。
28.主动绕线盘31与从动绕线盘32皆为哑铃形,包括中间的绕线筒及其两侧圆盘形的挡板,主动绕线盘31与从动绕线盘32的其中一侧挡板上分别设置有插座,用于电压/电流探针与检测数据线的连接。
29.主动绕线盘31两侧圆盘挡板的轴向中心伸出转轴,其右侧转轴末端段为六边形插接段;从动绕线盘32的左侧圆盘挡板的轴向中心开设六边形槽口,其右侧圆盘挡板的轴向中心设有转轴。
30.绕线盘组3与支架1装配时,主动绕线盘31两端的转轴通过轴承与支架1左侧及中间的轴承座装配,从动绕线盘32的左端通过槽口与主动绕线盘31的插接段装配,其右端的转轴通过轴承与支架1右侧的轴承座可拆卸连接。应注意的是,绕线盘组3的转轴相对于轴承座两侧设置轴用卡簧,限制绕线盘组3左右移动。
31.通过绕线盘组3盘绕检测数据线时,检测数据线的一端与插座连接后进行盘绕,另一端穿过对应滑块22的过线环。应注意的是,从动绕线盘32所对应滑块22的过线环设有开口,当从动绕线盘32拆卸时,其上盘绕的检测数据线可通过过线环的开口脱离。
32.传动箱4中设置有齿轮传动组件41,齿轮传动组件41的驱动齿轮连接手柄42,通过手柄42实现动力输入。
33.传动箱4安装于支架1的左侧,齿轮传动组件41设置有两个动力输出轮,其中输出齿轮与主动绕线盘31连接,输出带轮与往复丝杆21连接。通过齿轮传动组件41的传动比设置,使主动绕线盘31与往复丝杆21的转速比为四比一。
34.应注意的是,往复丝杆21上螺纹槽的螺距为10mm,检测数据线的直径为2.5mm。当主动绕线盘31转动一圈时往复丝杆21转动四分之一圈,滑块22移动2.5mm,移动距离与检测数据线的直径相同,由此可将检测数据线紧密整齐盘绕于绕线盘组3上。
35.锁紧组件5包括固定块51、扣环52和活动块53。
36.固定块51的内侧设置有弹性插销,其顶部对称设置有安装板。扣环52为半圆环形,其顶部末端伸出有压接段,扣环52的中部与安装板的顶部可转动连接。活动块53上开设有插接孔,其外侧对应插接孔位置处设置弹性顶针。活动块53的上端与扣环52的底部末端可转动连接,活动块53与固定块51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固定块51的弹性插销插于活动块53的插接孔中。为保证美观,本实施例的固定块51与活动块53外围套设保护外壳。
37.锁紧组件5与支架1装配时,固定块51固定连接于支架1的右侧,扣环52的压接段扣于从动绕线盘32右侧转轴的轴承上,将其固定于轴承座上。当需拆卸从动绕线盘32时,将活动块53的弹性顶针按下顶出弹性插销,活动块53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同时带动扣环52转动,使一对扣环52的压接段相互分离形成开口,解除对从动绕线盘32的限位。
38.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使用过程如下:
39.首先将检测数据线与输电杆塔连接,并携带本装置移动,移动时绕线盘组3在检测数据线的拉力作用下转动放线,当到达第一检测点时,通过锁紧组件5解除限位将从动绕线盘32拆卸;然后,携带本装置继续放线移动至第二检测点,通过电压/电流探针分别与从动绕线盘32和主动绕线盘31的插座连接,进行测量工作;测量完成后,将从动绕线盘32安装完成,转动手柄42带动绕线盘组3和往复丝杆21转动,将检测数据线紧密整齐盘绕于绕线盘组3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