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层压机的叠料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69176发布日期:2022-12-07 06:26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用于层压机的叠料台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制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层压机的叠料台。


背景技术:

2.层压机生产正处于行业发展周期的末期,其所应用领域技术发展快,产能需求量高,但利润在逐年降低,在新的一轮的产业浪潮爆发时,产能低下,技术滞后,人工劳动力度大,人工成本逐年增高,这些劣势势必会阻碍企业的发展。
3.在实际生产中,层压工序需要将五层,每层由11块铁板累叠的层压搬运到层压机上。在进入层压机之前需要将层压板叠放在叠放平台上,但是目前的叠料装置结构较为简单,采用的是水平依次向上叠放的方式,并且在下料时也只能水平下料,导致操作难度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层压机的叠料台,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叠料装置结构较为简单,只能水平向上叠放,并且在下料时也只能水平下料,导致操作难度较高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层压机的叠料台,该用于层压机的叠料台包括:叠料架、叠料平台、挡板和旋转驱动机构;其中,
6.所述叠料平台设于所述叠料架的上端并与所述叠料架铰接,所述挡板设于所述叠料平台的端部并与所述叠料平台呈锐角;
7.所述旋转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叠料架上,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叠料平台传动连接,以使所述叠料平台可在水平状态和竖直状态之间调整。
8.进一步的,叠料平台包括设于叠料框架、设于所述叠料框架两侧的挡边、以及连接在叠料框架之间的辊轮;
9.所述叠料框架与所述叠料架铰接,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叠料框架传动连接,以使所述叠料框架可在水平状态和竖直状态之间调整;
10.所述辊轮设置为多个并沿所述叠料平台的送料方向分布,所述辊轮与所述叠料框架转动连接。
11.进一步的,挡板设置为两个并分布与所述叠料框架固定连接,所述挡板与对应的所述叠料框架之间呈锐角。
12.进一步的,挡板与所述叠料框架之间呈45
°
夹角。
13.进一步的,叠料框架的两侧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座,所述叠料架的上端向上延伸有与所述连接座对应的连接柱,所述连接座与所述连接柱通过转轴铰接。
14.进一步的,叠料框架的一端设置有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与所述叠料框架垂直,所述挡板固设于所述支撑平台上;
15.所述叠料框架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型材,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
型材传动连接。
16.进一步的,旋转驱动机构包括叠料气缸和气缸鱼眼接头,所述气缸鱼眼接头设于所述连接型材上;
17.所述叠料气缸的固定端铰接于所述叠料架上,叠料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气缸鱼眼接头铰接。
18.进一步的,挡边贴近所述连接型材的一端向外弯折形成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之间的间距沿出料方向逐渐增大。
1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叠料架、叠料平台、挡板和旋转驱动机构;其中,所述叠料平台设于所述叠料架的上端并与所述叠料架铰接,所述挡板设于所述叠料平台的端部并与所述叠料平台呈锐角;所述旋转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叠料架上,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叠料平台传动连接,以使所述叠料平台可在水平状态和竖直状态之间调整,达到了在上下料的过程中可由旋转驱动机构带动叠料平台旋转至竖直状态,使层压板以竖直状态摆放至叠料平台和挡板之间的空间或以竖直状态下料的目的,从而实现了降低层压板的上料和下料难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叠料装置结构较为简单,只能水平向上叠放,并且在下料时也只能水平下料,导致操作难度较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20.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1.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2.其中,37挡板,38挡边,39气缸鱼眼接头,40叠料气缸,41叠料架,42辊轮,43叠料框架,381弯折部,382连接型材,383连接座,384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
25.在本技术中,术语“上”、“下”、“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26.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
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7.此外,术语“设置”、“设有”、“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8.另外,术语“多个”的含义应为两个以及两个以上。
2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30.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多层层压板叠放后整体推入提升机出料仓内,若采用水平的平台进行层压板的叠放,则需要将层压板水平抬升一定的高度,并且随着叠放的进行,层压板抬升的高度也会上升,导致层压板的叠放较为困难。同时在层压完成后下料过程中,也需要将水平的层压板一层一层的取下,下料也较为困难。
31.因此,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对叠料台5的结构进行改进,具体的:叠料台5包括叠料架41、叠料平台、挡板37和旋转驱动机构;其中,
32.叠料平台设于叠料架41的上端并与叠料架41铰接,挡板37设于叠料平台的端部并与叠料平台呈锐角;
33.旋转驱动机构设于叠料架41上,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叠料平台传动连接,以使叠料平台可在水平状态和竖直状态之间调整。
34.在本实施例中,该叠料台5由叠料架41、叠料平台、挡板37和旋转驱动机构组成,叠料平台安装在叠料架41的上端,可由旋转驱动机构带动旋转,使得叠料平台可处于水平状态和竖直状态。挡板37安装在叠料平台远离提升机出料仓的一端,并与叠料平台之间呈锐角。在上料之前通过旋转驱动机构带动叠料平台旋转使其处于竖直状态,此时可将层压板以竖直状态放置于挡板37和叠料平台之间,并靠在叠料平台上,挡板37可防止层压板倾斜而掉落。在放满多个层压板后可通过旋转驱动机构带动叠料平台由竖直状态旋转至水平状态,使得竖直的层压板变为水平叠放至叠料平台上,此时再将叠放的层压板整体推入下一个设备中,例如提升机出料仓内。在下料之前,叠料平台处于水平状态,压制后的层压板以水平状态被下放至叠料平台上,此时控制旋转驱动机构带动叠料平台旋转至竖直状态,可拨动位于前端的层压板使其靠在挡板37上,只需要逐一搬走位于挡板37上的层压板即可完成下料。本实施例通过调整叠料平台的位置,在上料和下料时利用竖直后的叠料平台与挡板37之间形成的空间,降低了层压板的上下料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35.在上料和下料的过程中,需要将在叠料平台上推动层压板,因此为降低在推动过程中的摩擦力。本实施例对叠料平台的结构做了进一步的改进:
36.如图1所示,叠料平台包括设于叠料框架43、设于叠料框架43两侧的挡边38、以及连接在叠料框架43之间的辊轮42;
37.叠料框架43与叠料架41铰接,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叠料框架43传动连接,以使叠料框架43可在水平状态和竖直状态之间调整;
38.辊轮42设置为多个并沿叠料平台的送料方向分布,辊轮42与叠料框架43转动连接。
39.在本实施例中,在叠料平台处于水平状态的上下料过程中,层压板均放置在辊轮
42上,在推动层压板的过程中与辊轮42之间处于静摩擦状态,使其摩擦力较小,便于推动层压板移动。为便于对层压板的推动过程进行导向,本实施例在叠料框架43的两侧安装有挡边38,通过挡边38对层压板的横向移动进行限位和导向。叠料框架43可采用铝型材焊接形成,其整体呈方向的框架结构。
40.为便于在上料和下料的过程中对层压板进行稳定的支撑,挡板37设置为两个并分布与叠料框架43固定连接,挡板37与对应的叠料框架43之间呈锐角。具体的,挡板37与叠料框架43之间呈45
°
夹角。
41.为便于叠料框架43与叠料架41的连接,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叠料框架43的两侧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座383,叠料架41的上端向上延伸有与连接座383对应的连接柱384,连接座383与连接柱384通过转轴10铰接。连接座383位于连接柱384的外侧,连接座383具有呈圆形的连接部,连接部内安装有轴承,转轴10与轴承转动连接。
42.在上料的过程中,叠料平台呈竖直设置,而挡板37又与叠料平台呈锐角,因此为使多层层压板的下端面能够平齐,需要设计一个位于叠料框架43和挡板37之间的结构,该结构需要与叠料框架43垂直,在上料上多层层压板的下端可平齐的置于该结构上。
43.因此,本实施例在叠料框架43的一端设置有支撑平台,支撑平台与叠料框架43垂直,挡板37固设于支撑平台上,支撑平台用于在上料和下料的过程中对层压板的下端面进行支撑,使其保持平齐;为便于旋转驱动机构和叠料框架43的连接,叠料框架43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型材382,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连接型材382传动连接。
44.如图1所示,旋转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叠料框架43绕铰接点旋转,可采用旋转电机直接驱动,也可通过气缸驱动,本实施例以气缸驱动为例进行说明:
45.旋转驱动机构包括叠料气缸40和气缸鱼眼接头39,气缸鱼眼接头39设于连接型材382上;叠料气缸40的固定端铰接于叠料架41上,叠料气缸40的活塞杆与气缸鱼眼接头39铰接。在叠料气缸40延伸时可推动叠料框架43逆时针旋转,在叠料气缸40缩回时可拉动叠料框架43顺时针旋转。
46.在下料时需要将层压板推至叠料框架43上,因此为便于将层压板推入叠料框架43,本实施例在挡边38贴近连接型材382的一端向外弯折形成弯折部381,弯折部381之间的间距沿出料方向逐渐增大,两个弯折部381形成八字型结构。
4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