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转向的吊索结构及滑车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61297发布日期:2022-11-29 21:00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转向的吊索结构及滑车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滑索移动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转向的吊索结构及滑车组。


背景技术:

2.吊索滑车是一种常用的输送装置,其多用在物流输送领域,现有的吊索通常由吊索固定装置固定在固定桩上,但是,当滑车在行走至吊索固定装置处时,其通过性通常会存在较大问题,尤其是当需要在固定桩处进行转弯时,现有的做法是在转弯处采用转弯轨道进行过度,但是当滑车从绳索运行到转弯轨道上时,由于行走轮被强行转向,会存在颠簸和脱轨的事故,并且也无发生进行小转弯半径的转向动作。
3.在申请号为“cn20192228195.6”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式电缆转向滑车,包括滑车组本体,所述滑车组本体内部包括有固定架,且固定架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固定架内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内部活动安装有定位块,且定位块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片,所述第一安装片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圆轴,且第一圆轴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导向辊,所述安装架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片,且第二安装片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圆轴,所述第二圆轴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二导向辊。其通过使整体方便对整体进行位置的调节,增加了整体的灵活性,且使整体可以对线缆的压力进行调控,增加了整体的实用性和稳定性。但是,该转向装置仅仅是通过增加辅助轮提升了滑车转向时的稳定性,但是绳索固定处依然是采用传统的转向方式,因此依旧解决不了小半径转弯,防止滑车脱落以及提升通过时平顺性的问题。
4.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技术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转向的吊索结构及滑车组,从而克服现有的滑车在通过绳索固定装置时,存在无法实现小半径转弯,容易脱出以及平顺性差的缺陷。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转向的吊索结构,包括吊索固定部和连接在所述吊索固定部上的绳索,所述吊索固定部包括连接部和轨道组件,所述轨道组件设有相对的上轨道和下轨道,所述下轨道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一段和具有一定坡度的第二段,所述第二段的端部向所述下轨道的一侧偏转并与所述第一段之间形成小于180度的夹角,所述上轨道位于所述第一段的上方;所述绳索的端部从所述下轨道的一端穿入至其下方,然后再从所述下轨道的另一端穿出。
7.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轨道开设有向内凹陷的轨道槽。
8.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段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段的底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与所述轨道槽连通。
9.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轨道的底部设有卷绳索组件,所述绳索能够穿过
所述第一通孔卷绕在所述卷绳索组件上,再从所述第二通孔穿出,并通过转动所述卷绳索组件将所述绳索的两端回收。
10.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卷绳索组件包括:固定座,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段的底部;卷线轴,其以可转动的方式设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卷线轴的侧部设有若干根向外凸出的绕线柱;棘轮组件,其包括相互匹配的棘轮和卡臂,所述棘轮与所述卷线轴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所述卡臂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弹性转动连接,所述卡臂的另一端与所述棘轮的轮齿咬合;套筒,其与所述卷线轴的另一端同轴连接,贯穿与所述套筒的侧部设有若干个加力孔;所述绳索能够同时卷绕在所述卷线轴和所述绕线柱上。
11.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轨道的底部还设有滑轮组,所述滑轮组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段的底部的滑轮座,所述滑轮座上设有可转动的滑轮,所述绳索能够从所述滑轮的外周绕过。
12.另一方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还供了一种滑车组,其包括如上所述的可转向的吊索结构,还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设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设于所述绳索上并能够沿其移动,所述移动组件能够在所述上轨道和所述下轨道之间通过。
13.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架,其与所述车体的顶部转动连接;行走轮组,其共有两组,所述行走轮组包括轮座和与所述轮座转动连接的行走轮,所述轮座与所述移动架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行走轮的外周设有与所述绳索相匹配的轮槽;驱动部,其设于所述轮座上并与所述行走轮的端部连接,所述驱动部能够驱动所述行走轮转动;蓄电池,其安装在所述移动架上并与所述驱动部电性连接。
14.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若干个转向轮组,所述转向轮组包括悬臂,所述悬臂的一端与所述轮座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悬臂的另一端向所述轮座的外周延伸并设有可转动的转向轮。
15.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罩壳,其与所述移动架固定连接,贯穿于所述罩壳的两端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两端设有宽度逐渐增大的导向口,所述导向槽的两侧分别设有若干个可转动的辅助导轮,所述上轨道能够从所述导向槽中穿过且其侧部能够与所述辅助导轮的侧部抵接。
16.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1. 本实用新型中的转向的吊索结构及滑车组通过在吊索固定部使绳索从下轨道的下方穿过,通过下轨道自身的轨道槽使车体进行转向,车体在转向时由行走轮组切换到转向轮组进行工作,使其具有更大的转弯半径,通过上导轨的设置能够起到防止车体在转向时倾斜和限位的作用,避免了脱落的情况发生,并且具有一定坡度的下导轨也能够使滑车通过下导轨时更加平顺。
18.2. 本实用新型中的卷绳索组件能够使绳索安装布设时更加方便,并且同时设置有卷线轴和绕线柱两组卷线结构,从而能够使绳索固定时更加稳定,当其中一段绳索发生断裂后,不会造成整条绳索的脱落,对滑车车体起到了一定的保护的作用。
19.3. 本实用新型中的移动组件的罩壳的导槽两端分别设置有喇叭形的导向口,该导向口能够使上轨道更容易地驶至导槽中,提升了滑车通过时的平顺性。
20.4. 本实用新型中导向槽的两侧设置有多个辅助导轮,当其通过上轨道时,能够使移动组件与上轨道之间构成滑动摩擦,从而提升了车体通过时的顺滑程度。
附图说明
21.图1是实施例1中的吊索固定部和绳索的结构图。
22.图2是实施例1中的卷绳索组件的结构图。
23.图3是实施例1中的下导轨的结构图。
24.图4是实施例2中的车体及移动组件的结构图。
25.图5是实施例2中的移动组件去掉罩壳后的结构图。
26.图6是滑车组的总装图。
27.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28.1-吊索固定部,11-连接部,12-轨道组件,121-上轨道,122-下轨道,123-第一段,1231-第一通孔,124-第二段,1241-第二通孔,125-轨道槽;
29.2-绳索;
30.3-卷绳索组件,31-固定座,32-卷线轴,33-绕线柱,34-棘轮组件,341-棘轮,342-卡臂,35-套筒,351-加力孔;
31.4-滑轮组,41-滑轮座,42-滑轮;
32.5-车体;
33.6-移动组件,61-移动架,62-行走轮组,621-轮座,622-行走轮,623-轮槽,63-驱动部,64-蓄电池,65-转向轮组,651-悬臂,652-转向轮,66-罩壳,661-导向槽,662-导向口,663-辅助导轮。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顶部”、“底部”、“顶面”、“底面”、“内”、“外”、“内侧”、“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6.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只是用于描述目的以及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3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
行说明。
38.实施例1
39.如图1到图3所示,该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转向的吊索结构,其包括:吊索固定部1,连接部11,轨道组件12,上轨道121,下轨道122,第一段123,第一通孔1231,第二段124,第二通孔1241,轨道槽125,绳索2,卷绳索组件3。
40.吊索固定部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部11和轨道组件12,连接部11由上下设置的两个卡箍组成,轨道组件12包括位置相对的上轨道121和下轨道122,下轨道122由第一段123和第二段124的一端相互连接而组成,第一段123为水平设置,第二段124具有一定的向上倾斜的坡度,第二段124的端部向下轨道122的一侧偏转并与所述第一段123之间形成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的夹角,上轨道121位于第一段123的上方且与第一段123相互平行,下轨道122的顶面开设有向内凹陷的轨道槽125,以能够使下轨道122的截面为开口朝上的“u”形结,上轨道121的截面为矩形结构,在第一段123的底部开设有长腰型的第一通孔1231,在第二段124的底部开设有长腰型的第二通孔1241,第一通孔1231和第二通孔1241均与轨道槽125的底部连通,下轨道122的底部安装有卷绳索组件3和滑轮组4,绳索2能够从第一段123所对应的一端穿入至下轨道122内,再穿过第一通孔1231绕过滑轮组4再卷绕在卷绳索组件3上,再从第二通孔1241穿出,最后从第二段124所对应的一端穿出,通过转动卷绳索组件3将绳索2的两端回收。
41.具体地,卷绳索组件3包括:固定座31、卷线轴32、绕线柱33、棘轮组件34、棘轮341、卡臂342、套筒35、加力孔351;固定座31固定焊接在第一段123的底部;卷线轴32安装在固定座31内并且能够转动,卷线轴32的侧部焊接有两根向外凸出的绕线柱33,两根绕线柱33之间具有一定间隔,并且二者的角度相互穿插;棘轮组件34包括相互匹配的棘轮341和卡臂342,棘轮341与卷线轴32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卡臂342的一端与固定座31弹性转动连接,卡臂342的另一端与棘轮341的轮齿咬合,以能够使棘轮341在正常转动时能够以正方向转动,反方向限位;套筒35与卷线轴32的另一端同轴连接,贯穿与套筒35的侧部设有若干个加力孔351,绳索2能够同时卷绕在卷线轴32和绕线柱33上进行固定。
42.具体地,滑轮组4包括相互连接的滑轮座41和滑轮42,滑轮座41固定安装在第二段124的底部,滑轮42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在滑轮座41。
43.实施例2
44.如图4到图6所示,该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滑车组,其包括实施例1中的可转向的吊索结构,还包括:滑轮组4,滑轮座41,滑轮42,车体5,移动组件6,移动架61,行走轮组62,轮座621,行走轮622,轮槽623,驱动部63,蓄电池64,转向轮组65,悬臂651,转向轮652,罩壳66,导向槽661,导向口662,辅助导轮663。
45.车体5的顶部连接有移动组件6,移动组件6能够悬挂在绳索2上并能够沿其移动,移动组件6能够在上轨道121和下轨道122之间通过并且随着下轨道122的弯折路线而行进。
46.移动组件6包括:移动架61、行走轮组62、驱动部63、蓄电池64和转向轮组65;移动架61通过连接臂与车体5的顶部转动连接;行走轮组62共有两组,行走轮组62包括轮座621和行走轮522,轮座621与移动架61的端部转动连接,行走轮622与轮座621转动连接且其转轴与轮座621的转轴相垂直,行走轮622的外周开设有与绳索2相匹配的轮槽623以能够将绳索2卡入其中;驱动部63安装在轮座621上并与行走轮622的端部连接,驱动部63能够驱动行
走轮622转动,驱动部63由驱动电机和同步带构成;蓄电池64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移动架61上并与驱动部63电性连接;在轮座621的环周安装有多个转向轮组65,转向轮组65包括悬臂651,悬臂651的一端与轮座621的外侧固定连接,悬臂651的另一端向轮座621的外周延伸并安装有可转动的转向轮652,该转向轮652的转动轴线与行走轮622的转动轴线垂直,当移动组件6行驶到轨道槽125内时,转向轮652的边缘能够与轨道槽125的侧壁相抵接;罩壳66与移动架61固定连接,贯穿于罩壳66的两端开设有导向槽661,导向槽661的两端设置导向口662,导向口662的宽度逐渐增大形成一个喇叭口的形状,导向槽66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可转动的辅助导轮663,上轨道121能够从导向槽661中穿过且其侧部能够与辅助导轮663的侧部抵接。
47.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容易地了解该技术方案,下面对该实施例中的滑车组的使用方法做以下说明:
48.在使用时,当车体5移动至吊索固定部1时,由于绳索2伸入到下轨道122的底部,此时行走轮622的轮边与所述第一段123的轨道槽125的底部相互接触,并且同时轮座621周围的转向轮652的轮边与轨道槽125的侧壁相互接触,用做转向,与此同时,上轨道121能够从导向口662伸入至导向槽661中,并同时沿导向槽661移动,在移动的同时辅助导轮663能够与上轨道121的侧部相互接触,当移动组件6驶出下轨道122时,行走轮622的轮槽623再次卡入到绳索2中,在绳索2上进行行走。
49.当固定绳索2时,首先将绳索2从第一通孔1231中穿入到下轨道122的下方,然后绕过滑轮组4中的滑轮42,然后再将绳索2缠绕在卷线轴32和绕线柱33上,再从第二通孔1241穿出;然后通过将加力杆穿入至套筒35的加力孔351内,转动绕线轴32,通过棘轮组件34的作用使其单方向转动,从而将相邻的卷绳索组件3之间的绳索2拉紧。
5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吊索固定部使绳索从下轨道的下方穿过,通过下轨道自身的轨道槽使车体进行转向,车体在转向时由行走轮组切换到转向轮组进行工作,使其具有更大的转弯半径,通过上导轨的设置能够起到防止车体在转向时倾斜和限位的作用,避免了脱落的情况发生,并且具有一定坡度的下导轨也能够使滑车通过下导轨时更加平顺。
51.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制,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替换、变型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