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茶叶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92139发布日期:2022-11-15 22:23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茶叶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茶叶罐。


背景技术:

2.茶叶罐是用于盛放茶叶的容器,从质地上区分,茶叶罐的一般有锡制、铁制、陶瓷、玻璃、纸制等,其中以选用有双层盖的铁制彩色茶罐和长颈锡瓶为佳,用陶瓷器贮存茶叶,则以口小腹大者为宜;现有的茶叶罐在使用时,茶叶罐内的茶叶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茶叶量逐渐减少,而部分茶叶罐的罐口较小,手部难以伸入至其内进行取用,其给取用茶叶饮用带来了不便,并且在取用茶叶时无法将碎茶叶渣与茶叶分离,导致取出茶叶的质量不佳,取用茶叶使会导致外界空气进入罐体,不对罐内进行干燥处理将导致茶叶受潮引起变质,而现有的茶叶罐的干燥模块不便于更换,长期使用容易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部分茶叶罐的罐口较小,手部难以伸入至其内进行取用,其给取用茶叶饮用带来了不便,并且在取用茶叶时无法将碎茶叶渣与茶叶分离,导致取出茶叶的质量不佳,取用茶叶使会导致外界空气进入罐体,不对罐内进行干燥处理将导致茶叶受潮引起变质,而现有的茶叶罐的干燥模块不便于更换,长期使用容易失效等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茶叶罐。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设计一种新型茶叶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下端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置有若干组导向孔,所述隔板的上端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下端设置有与导向孔相配合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块,所述罐体的下端转动设置有调节筒,所述调节筒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连接块的外壁设置有与内螺纹螺纹连接的外螺纹,所述罐体的上端设置有罐口,所述罐口上螺纹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下端设置有防护板,所述罐体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抵接防护板。
6.优选的,所述密封盖的上端设置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的下端设置有若干组通孔,所述通孔贯穿密封盖并与罐体连通。
7.优选的,所述螺纹套筒的内部设置有干燥柱,所述螺纹套筒的上端螺纹连接有压紧帽,所述压紧帽的下端抵接干燥柱。
8.优选的,所述罐口的上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的上端抵接密封盖。
9.优选的,所述调节筒的外壁设置有指示杆,所述罐体的外壁设置有与指示杆相配合的刻度槽。
10.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茶叶罐,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转动调节筒,使连接块带动导向柱和过滤板上移,使茶叶上移便于取用;通过过滤板上移使其与隔板之间形成暂存空间,并将碎茶叶渣过滤至暂存空间,当反向转动调节筒使过滤板下降抵接碎茶叶渣,并
通过观察指示杆和刻度槽指示变化得出碎茶叶渣的数量,到达一定程度即需要取出茶叶将罐体倒置倒出碎茶叶渣;通过拧出压紧帽更换干燥柱便于保持罐体的干燥功能;其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茶叶罐立体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茶叶罐机剖视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茶叶罐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4.图中:1、罐体;2、隔板;3、导向孔;4、导向柱;5、连接块;6、调节筒;7、内螺纹;8、罐口;9、密封盖;10、防护板;11、第一密封圈;12、螺纹套筒;13、干燥柱;14、压紧帽;15、第二密封圈;16、指示杆;17、过滤板。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6.参考图1-3,一种新型茶叶罐,包括罐体1,罐体1的下端设置有隔板2,隔板2上设置有若干组导向孔3,隔板2的上端设置有过滤板17,过滤板17的下端设置有与导向孔3相配合的导向柱4,导向柱4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块5,罐体1的下端转动设置有调节筒6,调节筒6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7,连接块5的外壁设置有与内螺纹7螺纹连接的外螺纹,罐体1的上端设置有罐口8,罐口8上螺纹连接有密封盖9,密封盖9的下端设置有防护板10,罐体1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1,第一密封圈11抵接防护板10,提高茶叶罐的密封性,通过转动调节筒6,使连接块5带动导向柱4和过滤板17上移,使茶叶上移便于取用;通过过滤板17上移使其与隔板2之间形成暂存空间,并将碎茶叶渣过滤至暂存空间。
17.密封盖9的上端设置有螺纹套筒12,螺纹套筒12的下端设置有若干组通孔,通孔贯穿密封盖9并与罐体1连通,便于安放干燥柱13。
18.螺纹套筒12的内部设置有干燥柱13,螺纹套筒12的上端螺纹连接有压紧帽14,压紧帽14的下端抵接干燥柱13,便于将干燥柱13与通孔紧密贴合,对茶叶罐内部进行干燥。
19.罐口8的上端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15,第二密封圈15的上端抵接密封盖9,便于保持罐体1的密封性,防止漏气导致茶叶受潮。
20.调节筒6的外壁设置有指示杆16,罐体1的外壁设置有与指示杆16相配合的刻度槽,便于观察碎茶叶渣的量对其在适当时刻进行清理。
21.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动调节筒6,使连接块5带动导向柱4和过滤板17上移,使茶叶上移便于取用;通过过滤板17上移使其与隔板2之间形成暂存空间,并将碎茶叶渣过滤至暂存空间,当取用茶叶后反向转动调节筒6使过滤板17下降抵接碎茶叶渣,并通过观察指示杆16和刻度槽指示变化得出碎茶叶渣的数量,到达一定程度即需要取出茶叶将罐体1倒置倒出碎茶叶渣;通过拧出压紧帽14更换干燥柱13便于保持罐体的干燥功能,通过设置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提高罐体1的密封性。
2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
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茶叶罐,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下端设置有隔板(2),所述隔板(2)上设置有若干组导向孔(3),所述隔板(2)的上端设置有过滤板(17),所述过滤板(17)的下端设置有与导向孔(3)相配合的导向柱(4),所述导向柱(4)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块(5),所述罐体(1)的下端转动设置有调节筒(6),所述调节筒(6)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7),所述连接块(5)的外壁设置有与内螺纹(7)螺纹连接的外螺纹,所述罐体(1)的上端设置有罐口(8),所述罐口(8)上螺纹连接有密封盖(9),所述密封盖(9)的下端设置有防护板(10),所述罐体(1)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1),所述第一密封圈(11)抵接防护板(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茶叶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9)的上端设置有螺纹套筒(12),所述螺纹套筒(12)的下端设置有若干组通孔,所述通孔贯穿密封盖(9)并与罐体(1)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茶叶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筒(12)的内部设置有干燥柱(13),所述螺纹套筒(12)的上端螺纹连接有压紧帽(14),所述压紧帽(14)的下端抵接干燥柱(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茶叶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口(8)的上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15),所述第二密封圈(15)的上端抵接密封盖(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茶叶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筒(6)的外壁设置有指示杆(16),所述罐体(1)的外壁设置有与指示杆(16)相配合的刻度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罐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茶叶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下端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置有若干组导向孔,所述隔板的上端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下端设置有与导向孔相配合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块,所述罐体的下端转动设置有调节筒,所述调节筒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连接块的外壁设置有与内螺纹螺纹连接的外螺纹,通过转动调节筒,使连接块带动导向柱和过滤板上移,使茶叶上移便于取用;通过过滤板上移使其与隔板之间形成暂存空间,并将碎茶叶渣过滤至暂存空间,通过拧出压紧帽更换干燥柱便于保持罐体的干燥功能。持罐体的干燥功能。持罐体的干燥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蒲华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铭诚罐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01
技术公布日:2022/1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