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的手动回转工程船特用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31525发布日期:2022-11-18 19:56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的手动回转工程船特用吊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调查与海底探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的手动回转工程船特用吊。


背景技术:

2.船用吊机,是用于海上运输船只的货物起吊、装卸的机械,一般在大型货船上都会安装吊机,其包括有焊接在船舶甲板基座上的底座和固定于底座之上的立柱,立柱的顶端铰接有通过油缸控制的伸缩吊臂,伸缩吊臂下端安装有起升绞车,这种机械结构的吊车,由于底座和立柱是固定连接且泵站安装在甲板上,并且吊臂不能收拢,所以伸缩吊臂只能是向前伸出和缩回的单向作业,其不但使用不方便,影响工作效率,而且还占用空间大,迎风面积大,影响船体的行驶速度。虽然这种结构的吊车在大船上实用没有影响,但在一些小型船舶上,由于船舶本身的载重量小,这种不可收拢的吊车不仅增加了其占用面积,而且横出来的吊臂迎风面大,不仅影响速度,而且会造成船体倾斜。
3.现有的船用吊机有如下缺陷:
4.目前船舶克令吊的操作基本上还都是人工操作,驾驶员要爬到克令吊顶端的驾驶室进行操作,高空作业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人的感官视觉功能有限,在高空很难看清地面的物体,驾驶员只能凭经验进行操作,这样大大影响了工作效率,而且很大一部分传统的克令吊仍使用继电器硬接线电气控制系统,继电器硬接线控制虽然成本低,但继电器在动作时带有冲击,加上克令吊是一种频繁起停的机械设备,使得电器元件始终处于大电流工作状态,降低了电器元件和电机的使用寿命,这种控制系统寿命一般较短,维护投入大,还无法进行数据运算。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的手动回转工程船特用吊,解决了现有船用吊机成本维护高,重量重,且不便于角度旋转的问题。
7.(二)技术方案
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便携式的手动回转工程船特用吊,包括底座、摆臂、手动绞车、六角头螺栓、第一尼龙锁紧螺母、滑轮、销轴和牵引杆,所述摆臂安装在底座顶部,所述手动绞车通过六角头螺栓和第一尼龙锁紧螺母固定在摆臂后侧,所述牵引杆安装在摆臂顶部前端;
9.优选的,所述摆臂底部设有深沟球轴承6908ddu和深沟球轴承6007ddu,且深沟球轴承6908ddu和深沟球轴承6007ddu均位于底座内部,所述深沟球轴承6908ddu位于深沟球轴承6007ddu上侧,所述摆臂和底座连接处插接有分度销。
10.优选的,所述摆臂侧面设有手柄,所述手柄前端设有内六角圆柱头螺钉和第三尼龙锁紧螺母,所述手柄通过内六角圆柱头螺钉和第三尼龙锁紧螺母与摆臂固定,所述手柄
表面套接有手柄护套。
11.优选的,所述摆臂和牵引杆连接后呈l状结构,所述摆臂和牵引杆之间设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呈倾斜方式焊接固定。
12.优选的,所述摆臂顶部和牵引杆前端均设有滑轮,所述滑轮中端设有销轴、第二尼龙锁紧螺母和轴端挡圈固定,所述滑轮内侧设有滑动轴承和止推垫片。
13.(三)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的手动回转工程船特用吊。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该种便携式的手动回转工程船特用吊主结构大幅简化,仅为摆臂、手动绞车、滑轮,通过支座将摆臂与甲板连接,通过手动绞车控制摆臂的角度,以及钢丝绳的长度,从而该种装置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且还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维护,工作人员只需要使用通用的工具就可以对其进行维护,从而在海上工具匮乏的地方便于使用,该种便携式的手动回转工程船特用吊具有手动绞车的低轻型回转吊安装在顶部甲板的右舷,用于主甲板升起和降下测量设备,起吊重量为20kg,具有对角支撑件的吊艇架臂允许至少270
°
的旋转,用于测量设备的组装和展开,且吊机及臂长材质为铝合金,该种便携式的手动回转工程船特用吊运用在工程船上,从而工程船环境条件较为恶劣,海水腐蚀、海浪敲打以及船体的振动,夏季太阳暴晒,冬季寒流低温,该系统可满足上述环境要求,可以保证测量设备的稳定性,确保测量数据的精细、可靠,满足测量设备的要求,简化结构,降低成本,为国家的水文测量做出了贡献。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摆臂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滑轮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底座;2、摆臂;3、手动绞车;4、六角头螺栓;5、第一尼龙锁紧螺母;6、滑轮;7、销轴;8、第二尼龙锁紧螺母;9、滑动轴承;10、止推垫片;11、内六角圆柱头螺钉;12、第三尼龙锁紧螺母;13、手柄;14、手柄护套;15、分度销;16、轴端挡圈;17、深沟球轴承6908ddu;18、深沟球轴承6007ddu;19、牵引杆;20、加强杆。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的手动回转工程船特用吊,包括底座1、摆臂2、手动绞车3、六角头螺栓4、第一尼龙锁紧螺母5、滑轮6、销轴7和牵引杆19,所述摆臂2安装在底座1顶部,所述手动绞车3通过六角头螺栓4和第一尼龙锁紧螺母5固定在摆臂2后侧,所述牵引杆19安装在摆臂2顶部前端;
23.所述摆臂2底部设有深沟球轴承6908ddu17和深沟球轴承6007ddu18,且深沟球轴
承6908ddu17和深沟球轴承6007ddu18均位于底座1内部,所述深沟球轴承6908ddu17位于深沟球轴承6007ddu18上侧,所述摆臂2和底座1连接处插接有分度销15,摆臂2可以通过深沟球轴承6908ddu17和深沟球轴承6007ddu18在底座1上进行转动,在固定时,工作人员只需要使用分度销15插入摆臂2和底座1的连接处,就可以对摆臂2进行限位,从而达到固定的目的。
24.所述摆臂2侧面设有手柄13,所述手柄13前端设有内六角圆柱头螺钉11和第三尼龙锁紧螺母12,所述手柄13通过内六角圆柱头螺钉11和第三尼龙锁紧螺母12与摆臂2固定,所述手柄13表面套接有手柄护套14,手柄13可以通过内六角圆柱头螺钉11和第三尼龙锁紧螺母12进行活动,从而可以达到折叠的目的,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可以对手柄13进行推动,从而底部的摆臂2就可以在底座1上进行转动,进一步便于对不同方向的物品进行吊装工作。
25.所述摆臂2和牵引杆19连接后呈l状结构,所述摆臂2和牵引杆19之间设有加强杆20,所述加强杆20呈倾斜方式焊接固定,加强杆20可以提高摆臂2和牵引杆19的稳定性,且形成三角形结构,使装置在吊装时承重力、稳定性更加强。
26.所述摆臂2顶部和牵引杆19前端均设有滑轮6,所述滑轮6中端设有销轴7、第二尼龙锁紧螺母8和轴端挡圈16固定,所述滑轮6内侧设有滑动轴承9和止推垫片10,摆臂2顶部和牵引杆19前端均设有滑轮6,滑轮6是为了便于手动绞车3内的钢丝进行活动,从而对物体进行吊起,滑轮6起到了牵引的作用。
27.工作原理:作业时,工作人员可以使用钢丝对物体进行勾住,从而进行吊装工作,工作人员使用手动绞车3进行转动,从而钢丝绳索就会被手动绞车缠绕,进一步达到收缩的目的,从而对吊装的物体进行吊起,工作人员使用手柄13,手柄13可以通过内六角圆柱头螺钉11和第三尼龙锁紧螺母12进行活动,从而可以达到折叠的目的,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可以对手柄13进行推动,从而摆臂2可以通过深沟球轴承6908ddu17和深沟球轴承6007ddu18在底座1上进行转动,在固定时,工作人员只需要使用分度销15插入摆臂2和底座1的连接处,就可以对摆臂2进行限位,从而达到固定的目的。
28.本实用新型的1、底座;2、摆臂;3、手动绞车;4、六角头螺栓;5、第一尼龙锁紧螺母;6、滑轮;7、销轴;8、第二尼龙锁紧螺母;9、滑动轴承;10、止推垫片;11、内六角圆柱头螺钉;12、第三尼龙锁紧螺母;13、手柄;14、手柄护套;15、分度销;16、轴端挡圈;17、深沟球轴承6908ddu;18、深沟球轴承6007ddu;19、牵引杆;20、加强杆,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船用吊机成本维护高,重量重,且不便于角度旋转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可以十分便捷的使主结构大幅简化,仅为摆臂、手动绞车、滑轮,且通过支座将摆臂与甲板连接,通过手动绞车控制摆臂的角度,以及钢丝绳的长度。
2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
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0.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