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效斗提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39343发布日期:2022-10-26 02:40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高效斗提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斗提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高效斗提机。


背景技术:

2.斗式提升机适用于低处往高处提升,供应物料通过振动台投入料斗后机器自动连续运转向上运送。根据传送量可调节传送速度,并随需选择提升高度。料斗把物料从下面的储藏中舀起,随着输送带或链提升到顶部,绕过顶轮后向下翻转,斗式提升机将物料倾入接受槽内。然而,现有的斗提机存在不具有降尘功能,在进行运输工作的时,会有大量的粉尘散布在空气中,对环境以及人体产生不良的影响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高效斗提机,使其能够对在工作时产生的粉尘进行过滤,提升作业空间内空气质量的特点。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新型高效斗提机,包括提升机本体、箱体、进料斗和出料口,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提升腔,所述提升机本体设置在所述提升腔内,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右上端,所述进料斗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左下端,还设置有第一除尘装置、第二除尘装置和干燥装置,所述提升腔通过第一连通管与所述第一除尘装置相连通,所述第一连通管处安装有抽风机,所述箱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风机箱,所述抽风机设置在所述风机箱内,所述第一除尘装置通过第二连通管与所述第二除尘装置相连通,所述第二连通管处安装有第一风机,所述第二除尘装置通过第三连通管与所述干燥装置相连通,所述第三连通管处安装有第二风机,所述干燥装置的上端设置有出风口。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除尘装置包括第一上箱体和第一下箱体,所述第一上箱体和所述第一下箱体通过安装螺丝相连接,所述第一上箱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第一下箱体内设置有过滤网槽,所述第一下箱体内固定设置有安装块,所述过滤网槽放置在所述安装块的上端,所述第一连通管的左端与所述提升腔的上端相连通,所述第一连通管的右端与所述第一上箱体的上端相连通。
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除尘装置包括第二箱体、集水槽和喷头,所述集水槽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的内部底端,所述第二箱体内设置有喷头,所述第二箱体的上端设置有水箱,所述喷头与所述水箱相连通,所述第二箱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设置在所述第二连通管的下端。
8.进一步的,所述干燥装置包括第三箱体和第三箱盖,所述第三连通管的左端与所述第二箱体的上端相连通,所述第三连通管的右端与所述第三箱体相连通,所述第三箱盖上设置有所述出风口,所述第三箱体内设置有干燥层和多孔隔板,所述多孔隔板包括上多孔隔板和下多孔隔板,所述下多孔隔板设置在所述干燥层的下方,所述上多孔隔板设置在所述干燥层的上方。
9.进一步的,所述干燥层采用活性炭材料制成。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1.1、提升腔内的粉尘通过第一连通管进入至第一除尘装置,通过第一上箱体内的隔板和第一下箱体内通的过滤网槽过滤;
12.2、通过第二连通管进入至第二箱体,通过喷头喷洒的水雾与含尘气体充分接触,将尘粒洗涤下来而使气体净化,通过集水槽对喷头喷洒的水雾进行收集;
13.3、再通过第三连通管进入干燥装置,在第三箱体内通过干燥层对气体中的多余水汽进行干燥处理,之后通过出风口排出。
14.综上,该种新型高效斗提机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斗提机存在不具有降尘功能,在进行运输工作的时,会有大量的粉尘散布在空气中,对环境以及人体产生不良的影响的问题,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干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0.1-提升机本体、2-机箱、201-提升腔、202-开口、3-进料斗、4
‑ꢀ
出料口、5-风机箱、6-抽风机、7-第一除尘装置、701-第一上箱体、 702-第一下箱体、703-隔板、704-过滤网槽、705-安装块、706-安装螺栓、8-第二除尘装置、801-第二箱体、802-水箱、803-喷头、804
‑ꢀ
集水槽、805-导流板、9-干燥装置、901-第三箱体、902-第三箱盖、 903-干燥层、904-下多孔隔板、905-上多孔隔板、10-第一连通管、11
‑ꢀ
第二连通管、12-第三连通管、13-出风口、14-第一风机、15-第二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与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所举实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2.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提升机本体1、箱体2、进料斗3、出料口4、第一除尘装置7、第二除尘装置8和干燥装置9,箱体2内设置有提升腔201,提升机本体1设置在提升腔201内,出料口4设置在箱体2的右上端,进料斗3设置在箱体2的左下端,提升腔 201通过第一连通管10与第一除尘装置7相连通,提升腔201内的粉尘通过第一连通管10进入至第一除尘装置7,通过第一除尘装置7对进入的气体中的粉尘进行初步净化,第一除尘装置7包括第一上箱体701和第一下箱体702,第一上箱体701和第一下箱体702通过安装螺丝706相连接,第一上箱体701内设置有隔板703,隔板70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隔板703 均匀的固定安装在第一上箱体701的内壁两侧,第一下箱体702内设置有过滤网槽704,第一下箱体702内固定设置有安装块705,过滤网槽704 放置在安装块705的上端,第一连通管10的左端与提升腔201的上端相连通,第一连通管10的右端与第一上箱体701的上端相连通,第一连通管10处安装有抽风机6,箱体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风机箱5,抽风机6 设置在风机箱5内,
第一除尘装置7通过第二连通管11与第二除尘装置8相连通,第二连通管11处安装有第一风机14,通过第一上箱体701 内的隔板703和第一下箱体702内通的过滤网槽704过滤后通过第二连通管11进入至第二箱体801,第二除尘装置8包括第二箱体801、集水槽804 和喷头803,集水槽804设置在第二箱体801的内部底端,第二箱体801 内设置有喷头803,第二箱体801的上端设置有水箱802,喷头803与水箱802相连通,通过喷头803喷洒的水雾与含尘气体充分接触,将尘粒洗涤下来而使气体净化,通过集水槽804对喷头803喷洒的水雾进行收集,第二箱体80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导流板805,导流板805设置在第二连通管11的下端,第二除尘装置8通过第三连通管12与干燥装置9相连通,第三连通管12处安装有第二风机15,干燥装置9的上端设置有出风口 13,干燥装置9包括第三箱体901和第三箱盖902,第三连通管12的左端与第二箱体801的上端相连通,第三连通管12的右端与第三箱体901相连通,第三箱盖902上设置有出风口13,第三箱体901内设置有干燥层 903和多孔隔板,干燥层903采用活性炭材料制成,多孔隔板包括上多孔隔板905和下多孔隔板904,下多孔隔板904设置在干燥层903的下方,上多孔隔板905设置在干燥层903的上方,通过第二除尘装置8净化后,再通过第三连通管12进入干燥装置,在第三箱体901内通过干燥层903 对气体中的多余水汽进行干燥处理,之后通过出风口排出。
23.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高效斗提机时,提升腔201内的粉尘通过第一连通管10进入至第一除尘装置7,通过第一上箱体701内的隔板703 和第一下箱体702内通的过滤网槽704过滤后通过第二连通管11进入至第二箱体801,通过喷头803喷洒的水雾与含尘气体充分接触,将尘粒洗涤下来而使气体净化,通过集水槽804对喷头803喷洒的水雾进行收集,通过第二除尘装置8净化后,再通过第三连通管12进入干燥装置,在第三箱体901内通过干燥层903对气体中的多余水汽进行干燥处理,之后通过出风口排出。
24.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