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装置缆绳卷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08255发布日期:2023-01-13 03:24阅读:43来源:国知局
风力装置缆绳卷绕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缆绳卷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风力装置缆绳卷绕装置。


背景技术:

2.缆绳要求具备抗拉、抗冲击、耐磨损、柔韧轻软等性能,过去常用钢索、麻或棉绳,合成纤维出现以后已大多用锦纶、丙纶、维纶、涤纶等制做,合成纤维缆绳除比重轻、强度高、抗冲击和耐磨性好以外,有耐腐蚀、耐霉烂、耐虫蛀等优点,化纤缆绳除用于船舶系缆外,还广泛用于交通运输、工业、矿山、体育和渔业。
3.现有的缆绳在卷绕的过程中在卷筒上分布不均匀,并且缆绳在回收时表面附着大量灰尘,不清理会减少缆绳的使用寿命,增加缆绳在使用中的危险系数,同时卷绕缆绳的卷筒不易拆卸。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风力装置缆绳卷绕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风力装置缆绳卷绕装置,包括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顶端前侧滑动连接有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台,所述第一支撑台顶端后侧固定连接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有增压泵,所述增压泵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有圆筒,所述第一支撑台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台,所述第二支撑台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底板顶端固定连接有两对第一支撑板,同侧所述第一支撑板内侧均相对应转动连接有毛刷筒,所述第一底板顶端后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架,左侧所述支架通孔处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右侧滑动连接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右侧外径转动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右侧外径螺纹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外径设置有卷筒,所述传动轴右侧凹槽处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右端贯穿右侧所述支架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右下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7.所述第一底板顶端后侧位于右侧所述支架右侧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驱动端固定连接在第二齿轮通孔处。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9.所述毛刷筒轴杆前端均贯穿前侧所述第一支撑板并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相对应通过皮带连接在第二皮带轮下侧。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1.所述第二底板顶端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相对应内侧均转动连接有两个凹形滚筒。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3.所述圆筒底端安装在第一底板前端中部。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5.所述增压泵底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台顶端前侧。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7.所述第二底板可在第一底板顶端前侧左右移动。
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9.所述第一支撑台与第二支撑台保持平行。
20.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1.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储液箱出水口连接有增压泵,可使得储液箱内部的液体加压由圆筒进行喷洒而出,储液箱内部不仅可储存水源对电缆进线清洗,还可存储防腐润滑的液体以此加强缆绳的使用寿命,同时位于第一电机驱动端的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进一步带动毛刷筒进行高速转动,可对缆绳的表面附着的污垢灰尘进行去除,进一步保障缆绳的整洁性,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位于第二底板顶端前后两侧各有一对凹形滚筒,可使缆绳在经过凹形滚筒凹槽时同时由第二底板在第一底板顶端滑动,使得缆绳在卷筒外径上的缠绕更佳均匀,提高缆绳的回收效率。
22.2、本实用新型中,位于左侧支架通孔处的连接杆外径上滑动连接有连接筒,连接筒外径上的螺纹筒通过与传动轴左侧凹槽处螺纹连接,使得传动轴上的卷筒可实现方便拆卸效果,同时传动轴右端凹槽处连接的第二支杆与第一支杆转动连接,使得传动轴在于螺纹筒分离后可向后转动,既便于卷筒的安装又便于卷筒的拆卸,及大的提高了缆绳在使用过程中的效率。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风力装置缆绳卷绕装置的立体图;
24.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风力装置缆绳卷绕装置的右视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风力装置缆绳卷绕装置的右侧后视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风力装置缆绳卷绕装置中卷筒的剖视图;
28.图6为图5中b处放大图;
29.图7为图5中c处放大图。
30.图例说明:
31.1、卷筒;2、支架;3、第一底板;4、第二底板;5、圆筒;6、第一支撑台;7、增压泵;8、储液箱;9、第二支撑台;10、毛刷筒;11、第一支撑板;12、第一皮带轮;13、第二支撑板;14、第一支杆;15、凹形滚筒;16、第二皮带轮;17、第一电机;18、第一齿轮;19、第二电机;20、第二齿轮;21、传动轴;22、连接杆;23、连接筒;24、螺纹筒;25、第二支杆。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4.参照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风力装置缆绳卷绕装置,包括第一底板3,第一底板3顶端前侧滑动连接有第二底板4,第二底板4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台6,第一支撑台6顶端后侧固定连接有储液箱8,储液箱8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有增压泵7,增压泵7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有圆筒5,第一支撑台6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台9,第二支撑台9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7,第一电机17驱动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16,第二底板4顶端固定连接有两对第一支撑板11,同侧第一支撑板11内侧均相对应转动连接有毛刷筒10,第一底板3顶端后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架2,左侧支架2通孔处转动连接有连接杆22,连接杆22右侧滑动连接有连接筒23,连接筒23右侧外径转动连接有螺纹筒24,螺纹筒24右侧外径螺纹连接有传动轴21,传动轴21外径设置有卷筒1,传动轴21右侧凹槽处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杆25,第二支杆25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杆14,第一支杆14右端贯穿右侧支架2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8,第一齿轮18右下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20,通过储液箱8出水口连接有增压泵7,可使得储液箱8内部的液体加压由圆筒5进行喷洒而出,储液箱8内部不仅可储存水源对电缆进线清洗,还可存储防腐润滑的液体以此加强缆绳的使用寿命,同时位于第一电机17驱动端的第二皮带轮16通过皮带带动第一皮带轮12转动,进一步带动毛刷筒10进行高速转动,可对缆绳的表面附着的污垢灰尘进行去除,进一步保障缆绳的整洁性,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位于第二底板4顶端前后两侧各有一对凹形滚筒15,可使缆绳在经过凹形滚筒15凹槽时同时由第二底板4在第一底板3顶端滑动,使得缆绳在卷筒1外径上的缠绕更佳均匀,提高缆绳的回收效率。
35.第一底板3顶端后侧位于右侧支架2右侧安装有第二电机19,第二电机19驱动端固定连接在第二齿轮20通孔处,毛刷筒10轴杆前端均贯穿前侧第一支撑板11并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12,第一皮带轮12相对应通过皮带连接在第二皮带轮16下侧,第二底板4顶端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支撑板13,第二支撑板13相对应内侧均转动连接有两个凹形滚筒15,圆筒5底端安装在第一底板3前端中部,增压泵7底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台6顶端前侧,第二底板4可在第一底板3顶端前侧左右移动,第一支撑台6与第二支撑台9保持平行,位于左侧支架2通孔处的连接杆22外径上滑动连接有连接筒23,连接筒23外径上的螺纹筒24通过与传动轴21左侧凹槽处螺纹连接,使得传动轴21上的卷筒1可实现方便拆卸效果,同时传动轴21右端凹槽处连接的第二支杆25与第一支杆14转动连接,使得传动轴21在于螺纹筒24分离后可向后转动,既便于卷筒1的安装又便于卷筒1的拆卸,及大的提高了缆绳在使用
过程中的效率。
36.工作原理:通过储液箱8出水口连接有增压泵7,可使得储液箱8内部的液体加压由圆筒5进行喷洒而出,储液箱8内部不仅可储存水源对电缆进线清洗,还可存储防腐润滑的液体以此加强缆绳的使用寿命,同时位于第一电机17驱动端的第二皮带轮16通过皮带带动第一皮带轮12转动,进一步带动毛刷筒10进行高速转动,可对缆绳的表面附着的污垢灰尘进行去除,位于第二底板4顶端前后两侧各有一对凹形滚筒15,可使缆绳在经过凹形滚筒15凹槽时同时由第二底板4在第一底板3顶端滑动,使得缆绳在卷筒1外径上的缠绕更佳均匀,左侧支架2通孔处的连接杆22外径上滑动连接有连接筒23,连接筒23外径上的螺纹筒24通过与传动轴21左侧凹槽处螺纹连接,使得传动轴21上的卷筒1可实现方便拆卸效果,同时传动轴21右端凹槽处连接的第二支杆25与第一支杆14转动连接,使得传动轴21在于螺纹筒24分离后可向后转动。
3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