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纠偏机构的新型经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85118发布日期:2022-11-23 00:16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纠偏机构的新型经编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经编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纠偏机构的新型经编机。


背景技术:

2.用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于经向喂入机器的所有工作针上,同时成圈而形成针织物,这种方法称为经编,完成这种经编的机器称为经编机,经编机在工作过程中会受布料卷筒直径以及布料拉紧程度的影响而发生偏移,为了纠正偏移,一般会在经编机上安装纠偏机构。
3.现有的带有纠偏机构的经编机,存在布料拉紧程度随着设备的运行一直处于变化当中,且布料卷筒直径也在不断变化,导致设备运转不够稳定,卷材易发生偏移,为了修正偏移,纠偏机构不断被启动,而频繁启动纠偏机构容易导致纠偏机构发生损坏,纠正不够稳定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带有纠偏机构的经编机,存在布料拉紧程度随着设备的运行一直处于变化当中,且布料卷筒直径也在不断变化,导致设备运转不够稳定,卷材易发生偏移,为了修正偏移,纠偏机构不断被启动,而频繁启动纠偏机构容易导致纠偏机构发生损坏,纠正不够稳定准确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带有纠偏机构的新型经编机。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带有纠偏机构的新型经编机,包括:
7.经编机壳体,所述经编机壳体的内部安装有放料卷筒,且放料卷筒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辊,所述固定辊的上方设置有张紧辊,且张紧辊的外部连接有连接套,所述张紧辊的外部设置有纠偏板,且纠偏板的外部安装有第二固定套,所述经编机壳体的内壁安装有第二固定块,且第二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套的内部连接有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二调节杆的一侧安装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另一侧安装有手摇柄,所述第二调节杆的外部设置有长度刻度表。
8.优选的,所述连接套的外部与经编机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槽,且调节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固定块,所述连接套的顶部安装有第一固定套,且第一固定套与第一固定块的内部连接有第一调节杆。
9.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杆与第一固定套之间通过第一固定块构成旋转结构,且第一调节杆的外壁与第一固定套的内壁相接触。
10.优选的,所述张紧辊与固定辊之间通过第一调节杆、第一固定块构成升降结构,且第一固定块的内壁呈螺纹状结构。
11.优选的,所述纠偏板与经编机壳体之间通过手摇柄、第二调节杆构成移动结构,且纠偏板分布有四组。
12.优选的,所述第二调节杆与第二固定套之间通过手摇柄、第二固定块构成旋转结构,且第二调节杆的外壁呈螺纹状结构。
13.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张紧辊、纠偏板、手摇柄、经编机壳体以及第二调节杆,通过操作手摇柄就方便带动纠偏板进行移动操作,通过纠偏板与张紧辊的配合就能够控制布料的张力以及对布料进行限位,避免布料出现偏移的情况,纠偏效果好,不需要频繁启动纠偏机构,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15.2、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经编机壳体、第二调节杆、长度刻度表以及纠偏板,通过第二调节杆上的长度刻度表能够保障各组纠偏板的移动位置一致,避免各组纠偏板出现移动偏差的情况,保障了布料的纠偏效果,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经编机俯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例说明:
20.1、经编机壳体;2、放料卷筒;3、手摇柄;4、固定辊;5、张紧辊;6、调节槽;7、连接套;8、第一固定套;9、第一调节杆;10、第一固定块;11、连接块;12、第二调节杆;13、第二固定套;14、纠偏板;15、长度刻度表;16、第二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参照图1-3,一种带有纠偏机构的新型经编机,包括经编机壳体1,经编机壳体1的内部安装有放料卷筒2,且放料卷筒2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辊4,固定辊4的上方设置有张紧辊5,且张紧辊5的外部连接有连接套7,张紧辊5与固定辊4之间通过第一调节杆9、第一固定块10构成升降结构,且第一固定块10的内壁呈螺纹状结构,人工操作第一调节杆9,第一调节杆9通过第一固定块10带动张紧辊5进行升降操作,这样就方便调节布料的张力,减少布料移动过程中出现偏差,张紧辊5的外部设置有纠偏板14,且纠偏板14的外部安装有第二固定套13,纠偏板14与经编机壳体1之间通过手摇柄3、第二调节杆12构成移动结构,且纠偏板14分布有四组,人工操作手摇柄3,手摇柄3通过第二调节杆12带动纠偏板14进行移动操作,纠偏板14将移动至布料处,这样就方便对布料进行限位,避免布料在移动过程中出现偏移,经编机壳体1的内壁安装有第二固定块16,且第二固定块16与第二固定套13的内部连接有第二调节杆12,第二调节杆12与第二固定套13之间通过手摇柄3、第二固定块16构成旋转结构,且第二调节杆12的外壁呈螺纹状结构,人工手摇柄3,手摇柄3通过第二调节杆12进行旋转操作,第二调节杆12又通过第二固定块16的配合进行移动操作,这样就方便带动纠偏板14进行移动,第二调节杆12的一侧安装有连接块11,且连接块11的另一侧安装有手摇柄3,第二调节杆12的外部设置有长度刻度表15;
23.连接套7的外部与经编机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槽6,且调节槽6的内部安装有第
一固定块10,连接套7的顶部安装有第一固定套8,且第一固定套8与第一固定块10的内部连接有第一调节杆9,第一调节杆9与第一固定套8之间通过第一固定块10构成旋转结构,且第一调节杆9的外壁与第一固定套8的内壁相接触,人工操作第一调节杆9,第一调节杆9通过第一固定块10的配合进行旋转移动操作,便于进行张紧辊5进行升降操作,通过第一固定套8就能够避免第一调节杆9带动张紧辊5进行旋转操作。
24.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人工操作第一调节杆9(第一调节杆9的外壁呈螺纹状结构),第一调节杆9通过第一固定块10的配合进行旋转移动操作,通过第一固定套8就能够避免第一调节杆9带动张紧辊5进行旋转操作,第一调节杆9将带动张紧辊5进行升降操作,这样就方便调节布料的张力,减少布料移动过程中出现偏差,人工操作手摇柄3,手摇柄3通过连接块11带动第二调节杆12进行旋转操作,第二调节杆12通过第二固定块16、第二固定套13的配合带动纠偏板14进行移动操作,纠偏板14将移动至布料处,这样就方便对布料进行限位,避免布料在移动过程中出现偏移,通过第二调节杆12上的长度刻度表15就能够保障各个纠偏板14的移动距离一致。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