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运输车辆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84138发布日期:2022-12-24 06:17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运输车辆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运输使用的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运输车辆的装置。


背景技术:

2.海运由于装货量大,运输成本相对低,且受限制较少,特别是车辆跨国运输的首选运输方式。现有技术中,轮船等运输车辆时,车辆一般是通过一层方式摆放在轮船的甲板上,这样,对甲板的面积利用有限,不利于提高运量,且也相对增加了运输成本。综上所述,提供一种可根据需要方便组合高度及层数,能在运输车辆中实现多层运输,增加运力并减少运输成本的装置显得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轮船等运输车辆中,由于无一种合适的车辆载体,车辆一层摆放运输存在运力小,且会增加运输成本的弊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方便组合高度和层数,能多层码放运输车辆,有效利用了相关区域的车辆摆放工位,由此实现提高了运力,并减少了运输成本的一种用于运输车辆的装置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用于运输车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提示机构和码放机构,所述码放机构有多套,每套码放机构包括承重板、固定设备,承重板的四周上端各安装有支撑管,支撑管的上端外侧安装有支撑板,承重板的前端和后端由分别安装有多只连接管,多只连接管上端和多只支撑管上端之间连接在一起;所述每套码放机构的固定设备包括多只限位块及固定块,每只限位块、每只固定块为一组横向间隔距离安装在承重板上;所述固定块的有横向贯通的丝孔,丝孔内横向旋入有螺杆,螺杆一端安装有转动块,螺杆另一端转动安装有活动板;所述多套码放机构中,多套码放机构由上至下叠放,下端一套下码放机构以上的多套中层码放机构的承重板下端四周分别安装有限位管,最上端一套上码放机构的上端安装有遮挡板;所述遮挡板的上部安装有吊环,多套中层码放机构分别安装有下吊环;所述多套中层码放机构中,上端一套中层码放机构的下部多只限位管分别套在下端一套中层码放机构的多只支撑管上部内,最下端一套中层码放机构的下部多只限位管分别套在下码放机构的多只支撑管上部内,上码放机构的多只限位管分别套在最上端一套中层码放机构的多只支撑管上部内;所述提示机构有多套。
6.进一步地,所述每套码放机构中,限位块和固定块平行,且限位块、固定块两者之间的横向间距大于车辆的两端车轮间距。
7.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管内径大于限位管的外径。
8.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管和连接管支架之间的间距大于车辆的宽度。
9.进一步地,所述下码放机构的四周具有多个固定孔。
10.进一步地,所述承重板的前后端长度大于车辆的长度,且承重板的前后部下端各
横向焊机有挡板。
11.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还可采用固定块代替。
12.进一步地,所述每套提示机构分别包括安装在外壳内且电性连接的蓄电池、充电插座、电源开关、光电开关、电阻、npn三极管、继电器和讯响器,蓄电池正极和光电开关的电源输入端、继电器正极电源输入端及控制电源输入端连接,光电开关的电源输出端和电阻一端连接,电阻另一端和npn三极管基极连接,npn三极管集电极和继电器负极电源输入端连接,继电器常开触点端和讯响器正极电源输入端连接,光电开关的负极电源输入端和npn三极管发射极、讯响器负极电源输入端,蓄电池负极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提示机构的横向安装在支撑管一侧外端。
14.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多套分别经螺杆螺母安装在轮船甲板上等区域,根据需要采用不同套数的中层码放机构能实现不同高度、不同层数码放运输车辆,运输前通过旋转固定板的螺杆能将车辆两侧固定在承重板上。运输中当车辆因各种原因发生前后位移、前端提示机构或后端提示机构的光电开关探测到后,能通过讯响器报警提示工作人员,这样工作人员能及时对车辆进行加固。本实用新型有效利用了相关区域的车辆摆放工位,由此实现提高了运力,并减少了运输成本。基于上述,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15.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将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及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图1、2中所示,一种用于运输车辆的装置,包括提示机构1和码放机构2,码放机构有多套,每套码放机构包括承重板21、固定设备22,承重板21的四周上端各垂直焊接有一根支撑管24,支撑管24的上端外侧焊接有一只环形支撑板241、且支撑板241上端和支撑管24的上端处于同一平面,承重板21的前端和后端由左至右间隔一定距离各垂直焊接有两只连接管23,四只连接管23上端和四只支撑管上端之间经固定杆25连接在一起;每套码放机构的固定设备包括六只限位块221及六只固定块222,每两只限位块221为一组由左至右间隔一定距离焊接在承重板21上、且两只限位块221前后间隔一定距离,每两只固定块222为一组由左至右间隔一定距离焊接在每两只限位块221的右端、且两只固定块222前后间隔一定距离;所述固定块222的中部有个横向贯通的丝孔,丝孔内横向旋入有一根螺杆223,螺杆223右端焊接有手动盘224,固定块配套有一只活动板225,活动板225的右侧中部经螺杆螺母安装有一只轴承座226,螺杆223的左端紧套在轴承座226的轴承内圈内;所述多套码放机构中,多套码放机构由上至下叠放,下端一套下码放机构以上的多套中层码放机构(包括顶部的码放机构)的承重板下端四周分别垂直焊接有一只限位管3且限位管3中部外侧焊接有一只环形上限位板31,最上端一套上码放机构3的上端焊接有一只遮挡板4(遮挡雨水及阳光等作用);所述遮挡板的四周上部各焊接有一只吊环5,多套中层码放机构的前后端的连接杆上左右两部分别焊接有一只下吊环6;所述多套中层码放机构中,上端一套中层码放机
构的下部四只限位管3分别套在下端一套中层码放机构的四只支撑管24上部内(支撑板241上端和上限位板31下端接触,限位管3下部30厘米左右进入支撑管24上部内),最下端一套中层码放机构的下部四只限位管3分别套在下码放机构的四只支撑管上部内,上码放机构的四只限位管3分别套在最上端一套中层码放机构的四只支撑管24上部内;提示机构1有多套,每套码放机构2配套安装有两套提示机构1。
19.图1、2所示,每套码放机构中,其中一组两只限位块221和其中一组固定块222左右分别平行,且限位块221、固定块222两者之间的左右横向间距大于车辆的两端车轮的左右横向间距,纵向分布两只限位块221、两只固定块222之间的间距和车辆两侧端两个车轮的纵向间距一致。支撑管24内径大于限位管3的外径5毫米。支撑管24和连接管23之间的间距大于车辆的宽度。下码放机构的四周具有多个固定孔7,通过运输载体(比如甲板)上焊接的多只螺杆分别穿过多个固定孔7用螺母固定把多套码放机构2安装在运输载体上。承重板21的前后端长度大于车辆的长度(1.4米左右),且承重板21的前后部下端各横向焊机有一只高度为4厘米的挡板8(防止汽车松动后从承重板前或后端滑出)。限位块221还可采用固定块222代替,代替限位块的固定块其操作手动盘224位于左端外(两侧端旋转手动盘能使两只活动板内侧分别接触车辆的车轮两侧起到固定作用)。每套提示机构分别包括蓄电池g、充电插座cz、电源开关s1、光电开关a1、电阻r1、npn三极管q1、继电器k1和讯响器b1、电源开关s1,电源开关s1、蓄电池g1、充电插座cz、光电开关a1、电阻r1、npn三极管q1、继电器k1和讯响器b1安装在外壳9内电路板上且经导线连接,且光电开关a1的探测头位于外壳9右端中部开孔外,充电插座cz的插孔、电源开关s1的手柄分别位于外壳前端两个开孔外,蓄电池g11两极和充电插座cz两端分别经导线连接(蓄电池无电时把外部12v电源充电器插头插入充电插座cz内为蓄电池g1充电),蓄电池g1正极和电源开关s1一端连接,电源开关s1另一端和光电开关a1的正极电源输入端1脚、继电器k1正极电源输入端及控制电源输入端连接,光电开关a1的电源输出端3脚和电阻r1一端连接,电阻r1另一端和npn三极管q1基极连接,npn三极管q1集电极和继电器k1负极电源输入端连接,继电器k1常开触点端和讯响器b1正极电源输入端连接,光电开关a1的负极电源输入端2脚和npn三极管q1发射极、讯响器b1负极电源输入端,蓄电池g1负极连接。每两套提示机构的外壳分别用螺母横向安装在左端前后部支撑管的外侧,且光电开关a1的探测头朝向右部。
20.图1、2所示,本新型使用前,把需要运输的三辆车(本实施例以运输四个车轮的轿车为例,实际应用不限于轿车)分别驶入每一组限位块221和固定块222之间的承重板21上,然后工作人员在左部两个车轮左侧和两只限位块221右侧之间垫上木板(木板和车轮左外侧及限位块221右侧分别接触),接着工作人员在固定块的活动板和右端车轮右侧之间垫上木板,然后手动(或者用扳手等)顺时针转动手动盘224,于是螺杆带动活动板225向左运动(螺杆沿轴承内圈转动,活动板不转动,活动板横向运动)把汽车两端车轮紧固在限位块和固定块之间(为了实现好的固定效果,实际应用中,还可通过高强度布袋等把车辆固定在承重板上)。后续需要卸下车辆时,工作人员手动(或者用扳手等)逆时针转动手动盘224,于是螺杆带动活动板225向右运动和汽车两端车轮拉开间距,就可将车辆从固定工位之间朝前开出(挡板8高度不高,能对车辆限位前提下,不影响车辆驶入、驶出承重板)。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中层及上层码放机构下部具有限位管3为了保证车辆驶入或驶出承重板,上下车时需要在承重板前端垫上一个具有前低后高的木制坡度板(后端和承重板高度一致),方便车
辆驶入承重板或从承重板上上驶离出。
21.图1、2所示,当多套码放机构放好车辆后,工作人员先用吊车、吊绳经下吊环6把多套中层码放机构由上至下码放在下码放机构上,然后经吊环5把上码放机构码放在最上端一套中层码放机构上,就完成全部装货作业,卸货时,通过吊车、吊绳、吊环把码放机构每层摆放在地面上或船甲板上,车辆就可驶离出工位完成卸货作业。每套提示机构中,电源开关s1打开后,光电开关a1得电工作,当车辆因各种原因松动后其前端或后端向承重板前或后运动时,承重板前或后端的光电开关a1探测头发射出红外光束被阻挡后(被和发射头并列的接收头接收),那么光电开关a1的3脚会输出高电平经电阻r1限流降压进入npn三极管q1的基极,于是,npn三极管q1导通集电极输出低电平进入继电器k1负极电源输入端,继电器k1得电吸合其控制电源输入端和常开触点端闭合,进而讯响器b会得电发出响亮提示声音(直到关闭电源开关s1为止),工作人员听到报警声后能及时对车辆进行加固。本实用新型有效利用了相关区域的车辆摆放工位,由此实现提高了运力,并减少了运输成本。图2中,蓄电池g1是型号12v/10ah的锂蓄电池;电阻r1阻值是1k;npn三极管q1型号是9013;继电器k1型号是dc12v;讯响器b1是型号fm-12v的有源连续声讯响报警器成品;光电开关a1是型号e3k100-7m的远距离红外开关传感器,具有三个接线端,两个接电源,工作时其探测头前端有物品阻挡时3脚输出高电平,无物品阻挡不输出高电平,最远探测距离7米(其具有距离调节手柄,左旋探测距离变远、右旋探测距离变近)
22.应当理解的是,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