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推拉式弹跳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00069发布日期:2023-02-07 18:15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动推拉式弹跳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动推拉式弹跳盒。


背景技术:

2.现有推拉式的包装盒主要包括方管型的外盒和顶部开口的内盒,内盒套在外盒中。打开时,一边固定住外盒,一边将内盒从第一端向第二端推送,从而将内盒从外盒中取出;关闭时,一边固定住外盒,一边将内盒从第二端向第一端推送,从而将内盒装入外盒中。
3.上述结构简单、开盒方式单一,缺少新颖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手动推拉式弹跳盒。
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手动推拉式弹跳盒,包括前端开口的长方体的外盒、后部具有弹跳结构的内盒、“凸”字形的锁止板,所述外盒后部的顶端设有锁止板插孔,所述内盒后部设有锁止板插槽,所述内盒从外盒前端的开口推入外盒中;所述内盒的前端与外盒的前端对齐时,所述弹跳机构与外盒的内侧后端抵接,所述锁止板的锁舌穿过锁止板插孔后插入锁止板插槽中。
7.其中,所述外盒包括沿外盒周向依次连接的外盒左侧板、外盒上面板、外盒右侧板、外盒下面板和外盒粘接板,所述外盒左侧板的后端连接有外盒左耳板,所述外盒上面板的后端连接有外盒上耳板,所述外盒右侧板的后端连接有外盒右耳板,所述外盒下面板的后端连接有外盒下耳板,所述外盒粘接板与外盒左侧板用黏合剂粘接,所述外盒左耳板、外盒上耳板、外盒右耳板和外盒下耳板用黏合剂粘接。
8.其中,所述外盒左侧板、外盒上面板、外盒右侧板、外盒下面板、外盒粘接板、外盒上耳板和外盒下耳板均为长方形。
9.其中,所述内盒包括沿内盒长轴方向依次连接的内盒前托板、内盒前挡板、内盒前面板、内盒前端板、内盒底板、第一蓄力板、第二蓄力板、第三蓄力板,所述内盒前托板与内盒前面板之间还连接有两块关于内盒前挡板对称的内盒前限位板;所述内盒底板的左侧连接有内盒左侧板,所述内盒左侧板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有内盒左前勾板和内盒左后勾板,所述内盒左侧板远离内盒底板的一边连接有内盒左前托板、内盒左内衬板、内盒左后托板,所述内盒左前托板远离内盒底板的一边连接有内盒左前立板,所述内盒左内衬板远离内盒底板的一边连接有内盒左托板,所述内盒左后托板远离内盒底板的一边连接有内盒左后立板,所述内盒左前立板远离内盒左前托板的一边与内盒左托板连接,所述内盒左后立板远离内盒左后托板的一边与内盒左托板连接;所述内盒底板的右侧连接有内盒右侧板,所述内盒右侧板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有内盒右前勾板和内盒右后勾板,所述内盒右侧板远离内盒底板的一边连接有内盒右前托板、内盒右内衬板、内盒右后托板,所述内盒右前托板远离内盒底板的一边连接有内盒右前立板,所述内盒右内衬板远离内盒底板的一边连接有内盒
右托板,所述内盒右后托板远离内盒底板的一边连接有内盒右后立板,所述内盒右前立板远离内盒右前托板的一边与内盒右托板连接,所述内盒右后立板远离内盒右后托板的一边与内盒右托板连接,所述内盒右后立板的后端连接有内盒后挡板;所述内盒左前勾板和内盒右前勾板相互勾住,所述内盒左后勾板和内盒右后勾板相互勾住,所述内盒后挡板与内盒左后勾板、内盒右后勾板配合形成锁止板插槽;所述内盒底板后部、第一蓄力板、第二蓄力板和第三蓄力板配合形成m型的弹跳结构。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前端开口的外盒、后部具有弹跳结构的内盒和锁止板配合,包装成型时内盒的前端与外盒的前端对齐,弹跳机构与外盒的内侧后端抵接蓄积弹力,锁止板的锁舌穿过外盒顶面的锁止板插孔后插入内盒后部的锁止板插槽中,从而使内盒完全套在外盒中;开盒时,拔出锁止板,内盒在弹跳机构的弹力作用下驱动内盒前部从外盒前端开口弹出,从而实现弹跳开盒,提高了包装盒结构和开盒方式的新颖性。
附图说明
11.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手动推拉式弹跳盒处于完全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手动推拉式弹跳盒处于弹跳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外盒成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5.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外盒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6.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内盒成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7.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内盒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8.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锁止板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标号说明:外盒100、外盒左侧板101、外盒上面板102、外盒右侧板103、外盒下面板104、外盒粘接板105、外盒左耳板106、外盒上耳板107、外盒右耳板108、外盒下耳板109、锁止板插孔110、内盒200、内盒前托板201、内盒前限位板202、内盒前挡板203、内盒前面板204、内盒前端板205、内盒底板206、第一蓄力板207、第二蓄力板208、第三蓄力板209、内盒左侧板210、内盒左前勾板211、内盒左后勾板212、内盒左前托板213、内盒左内衬板214、内盒左后托板215、内盒左前立板216、内盒左托板217、内盒左后立板218、内盒右侧板219、内盒右前勾板220、内盒右后勾板221、内盒右前托板222、内盒右内衬板223、内盒右后托板224、内盒右前立板225、内盒右托板226、内盒右后立板227、内盒后挡板228、锁止板插槽229、弹跳结构230、商品卡槽231、把手232、缺口233、锁止板300、锁舌301。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21.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手动推拉式弹跳盒,包括前端开口的长方体的外盒100、后部具有弹跳结构230的内盒200、“凸”字形的锁止板300,外盒100后部的顶端设有锁止板插孔110,内盒200后部设有锁止板插槽229,内盒200从外盒100前端的开口推入外盒100中;内盒200的前端与外盒100的前端对齐时,弹跳机构230与外盒100的内侧后端抵接,锁止板300
的锁舌301穿过锁止板插孔110后插入锁止板插槽中。
22.外盒100包括沿外盒周向依次连接的长方形的外盒左侧板101、长方形的外盒上面板102、长方形的外盒右侧板103、长方形的外盒下面板104和长方形的外盒粘接板105,外盒左侧板101的后端连接有外盒左耳板106,外盒上面板102的后端连接有长方形的外盒上耳板107,外盒右侧板103的后端连接有外盒右耳板108,外盒下面板104的后端连接有长方形的外盒下耳板109,外盒粘接板105与外盒左侧板101用黏合剂粘接,外盒左耳板106、外盒上耳板107、外盒右耳板108和外盒下耳板109用黏合剂粘接。
23.内盒200包括沿内盒200长轴方向依次连接的“凸”字形的内盒前托板201、长方形的内盒前挡板203、“凹”字形的内盒前面板204、长方形的内盒前端板205、长方形的内盒底板206、长方形的第一蓄力板207、长方形的第二蓄力板208、长方形的第三蓄力板209,内盒前托板201与内盒前面板204之间还连接有两块关于内盒前挡板203对称的长方形的内盒前限位板202;内盒底板206的左侧连接有内盒左侧板210,内盒左侧板210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有内盒左前勾板211和内盒左后勾板212,内盒左侧板210远离内盒底板206的一边连接有长方形的内盒左前托板213、长方形的内盒左内衬板214、长方形的内盒左后托板215,内盒左前托板213远离内盒底板206的一边连接有长方形的内盒左前立板216,内盒左内衬板214远离内盒底板206的一边连接有“凸”字形的内盒左托板217,内盒左后托板215远离内盒底板206的一边连接有长方形的内盒左后立板218,内盒左前立板216远离内盒左前托板213的一边与内盒左托板217连接,内盒左后立板218远离内盒左后托板215的一边与内盒左托板217连接;内盒底板206的右侧连接有长方形的内盒右侧板219,内盒右侧板219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有内盒右前勾板220和内盒右后勾板221,内盒右侧板219远离内盒底板206的一边连接有长方形的内盒右前托板222、长方形的内盒右内衬板223、长方形的内盒右后托板224,内盒右前托板222远离内盒底板206的一边连接有长方形的内盒右前立板225,内盒右内衬板223远离内盒底板206的一边连接有“凸”字形的内盒右托板226,内盒右后托板224远离内盒底板206的一边连接有长方形的内盒右后立板227,内盒右前立板225远离内盒右前托板222的一边与内盒右托板226连接,内盒右后立板227远离内盒右后托板224的一边与内盒右托板226连接,内盒右后立板227的后端连接有长方形的内盒后挡板228。
24.成型时,内盒左前勾板211和内盒右前勾板220相互勾住,内盒左后勾板212和内盒右后勾板221相互勾住,内盒后挡板228与内盒左后勾板212、内盒右后勾板221配合形成锁止板插槽229。
25.内盒前面板204的左边与内盒左前托板213重叠,内盒前面板204的右边与内盒右前托板222重叠;内盒底板206、内盒前托板201、内盒左托板217、内盒右托板226重叠;内盒左前托板213、内盒左后托板215、内盒右前托板222、内盒右后托板224分别与内盒底板206相平行,内盒左侧板210和内盒右侧板219分别与内盒底板206相垂直,内盒左前立板216和内盒左后立板218均与内盒左侧板210相平行,内盒右前立板225和内盒右后立板227均与内盒右侧板219相平行。
26.内盒底板206的长边长大于外盒100的长边长,内盒左侧板210的长边长小于外盒100的长边长,内盒左侧板210的长边长等于内盒右侧板219的长边长;内盒底板206后部、第一蓄力板207、第二蓄力板208和第三蓄力板209配合形成m型的弹跳结构230。
27.内盒前挡板205、内盒前限位板202、内盒左前立板216、内盒左内衬板214、内盒左
后立板218、内盒左托板217、内盒右前立板225、内盒右内衬板223、内盒右后立板227、内盒右托板226、内盒后挡板228配合形成十字型的商品卡槽231。
28.内盒底板206的前端中部设有向前突出的把手232,内盒前端板205与内盒底板206连接处阀中间设有与把手232相同的缺口233,设置把手232以便于手动推拉内盒200。
29.采用前端开口的外盒100、后部具有弹跳结构230的内盒200和锁止板300配合,包装成型时,将内盒200从外盒前端开口处向后推,使内盒200的前端与外盒100的前端对齐,使弹跳机构230与外盒100的内侧后端抵接蓄积弹力,将锁止板300的锁舌穿过外盒100顶面的锁止板插孔110后插入内盒后部的锁止板插槽229中,从而使内盒200完全套在外盒100中,内盒底板206后部、第一蓄力板207、第二蓄力板208和第三蓄力板209均弯曲变形蓄积弹力;开盒时,拔出锁止板300,内盒200在弹跳机构230的弹力作用下驱动内盒200前部从外盒100前端开口弹出,从而实现弹跳开盒;继续将内盒200向前拉,能够将内盒200从外盒100中完全拉出。
3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