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角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23249发布日期:2023-01-13 23:51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角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饲料管链输送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角轮。


背景技术:

2.转角轮是饲料管链输送系统中的关键部件,根据养殖场规划布局,通过使用转角轮可以实现管链料线的任意换向,而且能够实现密闭式运输,降低生物安全风险。目前养殖场的饲料管链输送系统所使用的转角轮主要包括壳体、内轮、转轴和轴承等,壳体均采用两半式结构,内轮置于壳体内并绕转轴相对壳体旋转,内轮的结构为如附图6所示的旋风状,其用于推料的部位为具有一侧外凸且对应的另一侧内凹的弧形结构,该种弧形结构的内轮在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时内轮的带料量完全不同,当使用外凸的一侧带料时(假设此时内轮顺时针旋转),依靠内轮的外凸部分将饲料从内轮的外周边缘带出,而当使用同一个内轮的内凹的一侧带料时(与上述相对应的此时内轮逆时针旋转),则内轮的内凹部分的带料量会较前述情况下明显减少,从而影响饲料输送效率。故在装配时需要先确定管链的塞盘链条的输送方向,再在转角处安装内轮,以当输送饲料时随着塞盘链条的运行使内轮的弧形结构的外凸的一侧可以顶料。
3.由于上述结构的内轮如果在装配时使内轮的内凹部分带料则会影响饲料的输送效率,即这种结构的内轮存在装反(装反时使用内轮的内凹部位带料)的情况下会导致带料量减少的缺点,而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内轮与转轴连接的中心处无法区分安装方向,需根据饲料输送方向判断内轮的安装方向,当操作人员判断错误的情况下内轮就极易装反。
4.此外,转角轮作为饲料管链输送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其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决定着饲料的输送效率及输送成本;同时转角轮损坏造成的维修成本和时间成本,亦会增加养殖场的隐性运营成本,转角轮损坏对于物效、人效以及对养殖场而言都会带来较大的利润损失。在使用管链输送饲料的过程中,塞盘链条在转角轮处的实际受力情况较为复杂,当塞盘链条沿管链运行时,塞盘链条在转角轮处除受到拉应力以外,还会因转角轮的内轮对塞盘链条的支撑而使塞盘链条受到弯曲应力及剪切应力,当受力一旦超过塞盘链条的极限应力时,会直接导致转角轮处的塞盘链条断裂,进而导致管链输送被迫中断,影响饲料输送的连续性。在塞盘链条断裂频发的情况下,改善塞盘链条的极限应力并不是一个有效长久且低成本解决措施。
5.基于此,如何提供一种转角轮以解决内轮装反时带料量减少的问题,且当转角轮处的塞盘链条断裂时能够快速进行维修,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角轮。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转角轮,包括壳体和位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的内轮,所述内轮具有多个刀幅,任意一个所述刀幅的正面与反面分别位于所述内轮的正面与反面,任意
一个所述刀幅的左侧与右侧均为外凸的弧形结构,所述刀幅与所述内轮的外圈之间形成第一镂空结构。
9.有益效果是:在管链输送饲料的过程中,塞盘链条将饲料带至转角轮处,饲料逐渐充满转角轮的壳体与内轮之间的缝隙,该第一镂空结构可用于容纳位于转角轮处的饲料,受到塞盘链条的圆形塞片及饲料对内轮的摩擦驱动作用使内轮相对壳体旋转,在内轮旋转过程中无论是顺时针转动还是逆时针转动,均可以通过位于刀幅两侧的外凸的弧形结构推动饲料以将饲料从内轮的外圈内带出外圈外,饲料进入转角轮处的下游管链中继续沿输送方向运动,完成饲料管链输送过程中在转角轮处的输送。由于该刀幅的左右两侧均为外凸的弧形结构,因此在将内轮安装于转角轮的壳体内时,无需考虑内轮装配的正反面,在提高装配效率的同时还可以避免内轮装反带来的携带饲料量效果差的问题。
10.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刀幅设有第二镂空结构,以使所述刀幅的正面与反面贯通。
11.有益效果是:第二镂空结构也可以容纳位于转角轮处的饲料,尽可能避免转角轮的壳体内的饲料在内轮的正面与反面之间的流动过程中被阻挡,提高饲料在转角轮的壳体内的流动性;此外,设置第二镂空结构还可以节省内轮铸造材料以使内轮减重。
12.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内轮的外圈设有用于饲料溢出的豁口。
13.有益效果是:由于内轮的厚度需满足小于壳体的上壳与下壳之间的高度,才能使内轮与壳体装配后相对壳体正常转动,在内轮转动过程中,饲料可以沿内轮的外圈与壳体之间的缝隙从壳体内被带出进而完成饲料的输送,但是通过在内轮的外圈上开设豁口使内轮转动过程中部分饲料还可以从豁口被带出并进入内轮的外圈与各个相邻的圆形塞片之间的空隙,从而提高单位时间内因内轮旋转而被带出的饲料的料量,提高饲料输送效率。
14.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豁口位于所述弧形结构与所述外圈的交接处。
15.有益效果是:由于豁口设置在弧形结构与外圈的交接处,亦即豁口设置在弧形结构的末端,这样可以在内轮的弧形结构推动饲料的过程中,使饲料可以直接沿着外凸的弧形结构的末端边缘被带出并进入内轮的外圈与各个相邻的圆形塞片之间的空隙,提高饲料被带出的速度。
16.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外圈的外周具有圆形或弧形的凹槽结构。
17.有益效果是:在塞盘链条沿管链运行以输送饲料的过程中,在转角轮处塞盘链条的圆形塞片易与内轮的外圈的外周接触并摩擦,而塞盘链条由一个个圆形塞片连接而成,具有圆形或弧形凹槽的外周结构能与圆形塞片配合从而减小圆形塞片与外圈的外周之间的空隙,进而在内轮转动过程中可以携带更多的饲料。
18.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或下壳转动连接转轴,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内轮的内圈以使所述内轮与所述上壳或下壳转动连接。
19.有益效果是:壳体分为上壳和下壳便于转角轮的制造及装配,使内轮与壳体的上壳或下壳通过转轴连接,例如可以提前将内轮与上壳装配后并使内轮相对上壳可转动连接,再将装配后的内轮与上壳这个整体结构与下壳连接,完成转角轮的装配。该结构对于内轮与上壳或下壳的装配方式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例如可以将连接转轴与轴承座的轴承外置(即轴承设置在壳体的外部而非壳体内)从而防止轴承工作过程中被壳体内的饲料磨损。
20.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上壳或下壳设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设有轴承,所述轴
承与所述转轴固定装配。
21.有益效果是:相比起将内轮直接套在与壳体固定连接的转轴上,通过设置轴承使内轮的转动更加顺畅。
22.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轴承座上设有注油口,所述轴承座靠近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油封。
23.有益效果是:将轴承外置有助于防护轴承不被转角轮内填充的饲料损伤,且还可以单独向轴承座内加注润滑油以实现对轴承的润滑,同时在轴承靠近壳体的一侧设置的油封可以防止饲料进入轴承座内,保证润滑油对轴承的润滑效果。
24.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上壳设有观察窗。
25.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观察窗便于在线观察转角轮壳体内的内轮转动运行状况,如果内轮几乎不转则可以判定塞盘链条已断裂,而塞盘链条的断裂频发于转角轮的弯处,这样便于及时发现问题。
26.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转角轮的弯处设有检修口,所述检修口处装配弧形盖板以使输送饲料时检修口被封闭。
27.有益效果是:在改善塞盘链条的极限应力并不是一个有效长久且低成本解决措施的情况下,快速对已断裂的塞盘链条进行维修便成为一个成本较低的可行的方式,通过在转角轮的弯处设置检修口,并在检修口处装配弧形盖板以使输送饲料时检修口处于被封闭的状态,这样一旦通过观察窗发现内轮不转判断塞盘链条已断裂时,可以快速拆卸弧形盖板以对饲料管链输送系统的已断裂的塞盘链条进行维修,保障饲料输送的连续性。
附图说明
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9.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轮立体图;
31.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轮局部方位示意图;
32.图4为本实用新型外部结构示意图;
33.图5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图;
34.图6为现有的内轮结构示意图。
35.附图中:1、壳体;10、轴承座;11、上壳;12、下壳;13、轴承;14、注油口;15、油封;16、观察窗;2、内轮;20、刀幅;20a、刀幅正面;20b、刀幅反面;2a、内轮正面;2b、内轮反面;2c、左侧;2d、右侧;21、外圈;22、内圈;201、第一镂空结构;202、第二镂空结构;210、豁口;211、凹槽结构;3、转轴;4、弧形盖板;5、圆形塞片;6、链条;7、快拆杆。
具体实施方式
36.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所属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通常意义:本说明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
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连接”或者“连通”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前”、“后”、“远”、“近”、“始”、“末”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此外,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7.为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对本实用新型中涉及到的术语做出解释。
38.术语“塞盘链条”:塞盘链条是自动化养殖设备中常见的设备/部件,其是自动化料线里用于输送饲料的主要配件,塞盘链条包括圆形塞片5和链条6,圆形塞片5间隔均匀地设置在链条6上,圆形塞片5通常采用尼龙注塑而成。
39.为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阐述。
40.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转角轮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壳体1和位于壳体1内且与壳体1转动连接的内轮2。
41.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内轮2具有多个刀幅20,任意一个刀幅20的刀幅正面20a与刀幅反面20b分别位于内轮2的内轮正面2a与内轮反面2b,任意一个刀幅20的左侧2c与右侧2d均为外凸的弧形结构,刀幅20与内轮2的外圈21之间形成第一镂空结构201,还可以在刀幅20设置第二镂空结构202,以使刀幅20的正面20a与反面20b贯通。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此处的“位于”指代的是刀幅正面20a与刀幅反面20b与内轮正面2a与内轮反面2b的相对位置关系,而内轮正面2a和内轮反面2b指代的是内轮2的端面,且刀幅20的左侧2c与右侧2d是相对而言的。就图3而言,刀幅20的左侧2c与右侧2d为从内轮正面2a观察时的相对方向。显而易见的是,从内轮反面2b观察时,刀幅20的左侧与右侧与从内轮的正面2a观察时刚好相反。
42.在一些实施例中,刀幅20的数量可以是三个,也可以是三个以上,例如四个如图1至3所示,这样有助于内轮2的外圈21与内圈22连接更加牢固。可以理解的是,一般地,多个刀幅20沿内轮2的周向均匀分布,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制,也就是说,多个刀幅20沿内轮2的周向也可以是非均匀分布。
43.为提高内轮2转动时的带料量,还可以在内轮2的外圈21设置用于饲料溢出的豁口210,如图2所示。具体地,豁口210的位置可以设置在刀幅20的弧形结构与外圈21的交接处,例如可以设置在该交接处的两侧,即无论内轮2顺时针转还是逆时针转,饲料均可以从豁口210被带出。
44.如图2和图5所示,为使内轮2的外圈21适应塞盘链条的圆形塞片5,使圆形塞片5与外圈21更好的配合,还可以使外圈21的外周具有圆形或弧形的凹槽结构211。
45.其中,内轮2可以通过铸造工艺加工制造。
46.在另一外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为分体式结构,其可以包括上壳11和下壳12,如图4和图5所示,上壳11与下壳12的连接方式可以是螺栓连接,为防止二者连接后发生松动还可以采用自锁螺母锁紧。
47.为实现内轮2相对壳体1的转动,可以使上壳11或下壳12转动连接转轴3,转轴3固定连接内轮2的内圈22以使内轮2与上壳11或下壳12转动连接。如图4和图5所示,例如可以在上壳11设置轴承座10,轴承座10内设有轴承13即轴承13与轴承座10固定装配,且轴承13与转轴3固定装配,转轴3与内轮2的内圈22固定装配方式可以为键连接;当然也可以在下壳
12设置轴承座10,可以理解的是这与在上壳11设置轴承座10的情况类似。
48.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还可以在轴承座10上设置注油口14用于为轴承13润滑,轴承座10靠近壳体1的一侧设有油封15,轴承座10设置在上壳11,油封15套设在转轴3且位于轴承13的下方,如图5所示。
49.为进一步提高轴承13的使用寿命,这里的轴承13可以采用塑态油轴承。塑态油为含油润滑材料,越来越多的元件逐渐开发为由塑态油制成的塑态油元件,包括但不限于齿轮、轴承、轴杆、滑套、密封环等,除能正常履行该元件的结构功能外,还具有自润滑和为相接触部件提供润滑油的功能,从而避免接触副的磨损,提高该元件以及与该元件相接触的其它元件的润滑寿命和服役寿命。因此相比使用油润滑和脂润滑的轴承,采用塑态油润滑的轴承具有抗泄漏、抗污染、抗酸碱介质侵袭、抗冲击和摆动工况、不产生冷凝水、耐低温、润滑寿命长、免维护等一系列突出的优点。
50.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上壳11设置观察窗16,如图4所示。具体地,观察窗16可以是开设在上壳11的一个开口,并在该开口处设置透明板例如透明的亚克力板,只要能够实现对壳体1内的内轮2转动情况进行观察的目的即可。
51.在上述实施例中,还在转角轮的弯处设置了检修口,检修口处装配弧形盖板4以使输送饲料时检修口被封闭,如图1和图4所示。这样当通过观察窗16发现内轮2不转,便于快速将弧形盖板4拆卸实现对转角轮处的塞盘链条的在线维修。具体地,转角轮的弯处的检修口与弧形盖板4的装配可以采用快速夹钳或快拆杆7,这样一旦发生故障即塞盘链条断裂时便于快速拆卸弧形盖板4,快拆杆和快速夹钳广泛用于两个部件的固定连接及拆卸的场景,例如自行车的车轮与车架的连接常使用快拆杆连接,二者均属于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52.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说明书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例,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这样的实施例只是以示例的方式提供的。本领域技术人员会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思想和精神的情况下想到许多更改、改变和替代的方式。应当理解的是在实践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本文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种替代方案。所附权利要求书旨在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因此覆盖这些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的模块组成、等同或替代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知,上面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