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框垛加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20516发布日期:2023-01-04 05:31阅读:39来源:国知局
养殖框垛加盖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工厂化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养殖框垛加盖机。


背景技术:

2.传统的养殖方式为家庭式的小作坊养殖方式,一般采用小竹筐饲养,这种小竹筐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可手工编织,成本低廉;小作坊式的养殖是一种全人工的养殖方法,从蚕卵成虫到采茧均通过人为操作实现,费时费力,养殖效率非常低,且受季节条件限制,只能在特定的时间饲养蚕虫,蚕茧的年产量极低,根本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已经逐步被社会所淘汰。
3.为了弥补传统作坊式养蚕的不足,规模化、工厂化的养蚕技术应用而生。为了满足规模化养殖的要求,设计了养殖用蚕框与载体等养殖器具,基于该养殖器具能够实现蚕虫养殖、蚕虫在各龄养殖间转移、饲料投放等工序,在工厂化养蚕技术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4.养殖框清洗完成后,通过上下码垛后进行存放,但是位于顶部的养殖框裸露在外,容易导致外界杂物进入到养殖框垛中;同时养殖框内放置蚕虫后,同样需要对养殖框进行上下码垛,然后集中放入到培育室进行培育,同样的位于顶部的养殖框裸露在外,容易导致外界杂物进入到养殖框中,因此,养殖框在码垛完成后,需要在养殖框垛的顶部安装顶盖,现有技术中,顶盖通过人工手动安装到养殖框垛的顶部,由于养殖框码垛后的高度较高,导致顶盖在安装过程中,工人容易与养殖框发生碰撞,导致养殖框垛发生倾倒,且顶盖采用人工安装费时费力,大大降低了养殖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养殖框垛加盖机,通过设置框架,在框架内设置机架一与机架二,机架一设置顶盖提升机构,机架二设置框垛定位机构,并在框架的顶部设置移栽机构,码垛好的养殖框送入到机架二中,机架二中的框垛定位机构对养殖框垛进行定位固定,同时顶盖送入到机架一种的顶盖提升机构中,顶盖提升机构控制顶盖上升至移栽机构中,移栽机构夹取顶盖后安装在养殖框垛的顶部,从而实现了顶盖的自动安装,大大提高了顶盖的安装效率,节省了人力的同时,保证了顶盖能够稳定安装在养殖框垛的顶部,避免了养殖框垛发生倾倒的现象产生。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养殖框垛加盖机,包括框架,框架包括机架一与机架二,机架一设有顶盖提升机构,机架二对应设有框垛定位机构,框架的顶部设有移栽机构,码垛的养殖框送入到框垛定位机构中,框垛定位机构对养殖框垛进行定位,顶盖提升机构控制顶盖上升,通过移栽机构将顶盖加装到养殖框垛的顶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框架,在框架内设置机架一与机架二,机架一设置顶盖提升机构,机架二设置框垛定位机构,并在框架的顶部设置移栽机构,码垛好的养殖框送入到机架二中,机架二中的框垛定位机构对养殖框垛进行定位固定,同时顶盖送入到机架一种的顶盖提升机构中,顶盖提升机构控制顶盖上升至移栽机构中,移栽机
构夹取顶盖后安装在养殖框垛的顶部,从而实现了顶盖的自动安装,大大提高了顶盖的安装效率,节省了人力的同时,保证了顶盖能够稳定安装在养殖框垛的顶部,避免了养殖框垛发生倾倒的现象产生。
8.进一步,顶盖提升机构包括输送台一与提升组件,机架一的底部设有支撑杆一,支撑杆一抵在输送台一的底部,输送台一固定连接有挡板一,输送台一的两侧分别与提升组件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连接,顶盖送入到输送台一,提升组件通过连接组件带动输送台一与顶盖上升。首先提升组件控制输送台一降低至最底部,使得输送台一的底部抵在支撑杆一上,然后顶盖送入到输送台一上,接着提升组件控制输送台一带动顶盖上升,使得移栽机构能够抓取输送台一上顶盖,顶盖通过移栽机构抓取后安装到养殖框垛上,最后提升机构控制输送台一下降,使得输送台一抵在支撑杆一上。
9.进一步,提升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一、固定座一与轴承座一,轴承座一固定连接在机架一底部的两侧,固定座一对应固定连接在机架一顶部的两侧,两个轴承座一之间转动连接有同步连杆,同步连杆的两端均设有从动轮一,固定座一对应从动轮一转动连接有从动轮二,从动轮一与从动轮二之间转动连接有链条一,机架一的底部设有电机安装座一,驱动电机一固定连接在电机安装座一上,驱动电机一转动连接有主动轮一,同步连杆对应主动轮一设有传动轮一,主动轮一与传动轮一之间转动连接有链条二。驱动电机一控制主动轮一转动,主动轮一通过链条二控制传动轮一转动,传动轮一的转动带动同步连杆进行转动,同步连杆带动从动轮一进行转动,从动轮一的转动配合从动轮二实现了链条一的转动,链条一的转动从而带动输送台一的升降。
10.进一步,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座、连杆、安装板、安装框与螺纹连杆,连接座固定连接在输送台一上,连杆的一端与连接座连接,两个连杆的另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框,两个螺纹连杆的一端分别穿过安装框的上下两端,螺纹连杆的一端拧入有两个螺母,两个螺母分别拧紧在安装框的内外两侧,螺纹连杆的另一端设有连接部,连接部与链条一固定连接。通过拧松两个螺母,从而驱动螺纹连杆带动连接部进行调整,实现了连接部的位置具有可调节性,便于连接部与链条一之间的连接,同时可调整链条一的张紧度,通过链条一的转动带动连接部进行升降,连接部带动安装框与安装板进行升降,安装板带动连接座与输送台一进行升降。
11.进一步,机架一的上下两端对应输送台一设有缓冲组件,缓冲组件用于缓冲定位输送台一的升降。缓冲组件的设置对输送台一的升降起到限位缓冲的作用。
12.进一步,缓冲组件包括光电支架、光电传感器与缓冲头,安装板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机架一的上下两端对应设有缓冲座,缓冲座上螺纹连接有螺纹杆,缓冲头固定连接在螺纹杆的端部,输送台一上升后,位于顶部的缓冲头抵在限位板的顶面,输送台一下降至抵在支撑杆一上后,位于底部的缓冲头抵在限位板的底面,机架的上下两端对应缓冲头固定连接有光电支架,光电支架上设有调节孔,光电传感器连接在调节孔中。当输送台一上升或下降时,光电传感器检测到输送台一后,控制驱动电机一停止运行,从而对输送台一的升降位置进行定位,通过调节孔调节光电传感器的位置,从而提高光电传感器的精确度,从而提高了输送台一的升降精度,缓冲头与限位板的设置,对输送台一的升降起到一个限位作用,避免了光电传感器失效后,可通过缓冲头抵在限位板,实现对输送台一的限位。
13.进一步,框垛定位机构包括输送台二与定位组件,机架二的底部设有支撑杆二,输
送台二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支撑杆二上,定位组件对应输送台二设于机架二的顶部。支撑杆二的设置用于支撑固定输送台二,养殖框垛送入到输送台二后,通过定位组件对养殖框垛进行定位固定,从而提高了移栽机构将顶盖安装到养殖框垛顶部时的稳定型,定位组件的设置避免了养殖框垛发生晃动,从而提高了顶盖的安装精度。
14.进一步,支撑杆二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升降气缸一,升降气缸一连接有挡板二,养殖框垛送入到输送台二后,升降气缸一控制挡板二上升,挡板二限位养殖框垛。输送台二对养殖框垛输送时,升降气缸一控制挡板二上升,使得挡板二对养殖框垛起到一个限位作用,提高了养殖框垛安装顶盖的精度。
15.进一步,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气缸与l型定位板,机架二顶部对应输送台二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气缸安装座,定位气缸固定连接在气缸安装座上,l型定位板固定连接在定位气缸的端部,定位气缸控制l型定位板顶紧在养殖框垛的顶角处。通过定位气缸控制l型定位板伸出,使得l型定位板顶紧在养殖框垛的顶角处,从而完成对养殖框垛的定位以及固定,从而避免了养殖框垛在安装顶盖时发生晃动。
16.进一步,机架二的两侧均设有抱夹臂组件,抱夹臂组件夹角在养殖框垛的两侧。通过抱夹臂组件夹紧在养殖框垛的两侧,从而对养殖框垛起到限位固定的作用。
17.进一步,抱夹臂组件包括顶推气缸一、抱夹架与顶紧杆,顶推气缸一固定连接在机架二的一侧,抱夹架的一侧与顶推气缸一连接,顶紧杆固定连接在抱夹架的另一侧,顶推气缸一驱动抱夹架带动顶紧杆向机架二中心一侧一端,使得顶紧杆夹角在养殖框垛的两侧,抱夹架靠近机架二中心的一侧还固定连接有l 型限位板,l型限位板抵在养殖框垛的一端的顶角处。顶推气缸一控制抱夹架带动顶紧杆向机架二中心一侧移动,使得顶紧杆顶紧在养殖框垛的两侧,从而实现对养殖框垛的固定,同时抱夹架带动l型限位板夹紧在养殖框垛的顶角处,从而对养殖框垛进行限位,避免顶盖在安装过程中养殖框垛产生晃动现象,提高了养殖框垛加盖的精度。
18.进一步,移栽机构包括驱动件、调节座、升降气缸二与移栽台,框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件,调节座连接在驱动件上,调节座的底部与升降气缸二固定连接,移栽台与升降气缸二连接,驱动件驱动调节座带动移栽台进行滑移,升降气缸二控制移栽台进行升降,移栽台用于夹紧顶盖。驱动件控制调节座在机架一与机架二的上方滑移,移栽台通过升降气缸二连接在调节座下方,升降气缸二控制移栽台进行升降,移栽台用于夹取并安装顶盖;首先驱动件控制调节座带动移栽台输送至机架一上,升降气缸二控制移栽台下降,移栽台夹取机架一中输送台一上的顶盖,升降气缸二带动移栽台与顶盖复位后,驱动件再次控制调节座带动移栽台输送至机架二上,升降气缸二控制移栽台下降并将顶盖安装在养殖框垛上,从而完成顶盖的安装。
19.进一步,驱动件包括电机安装座二、转动电机、轴承座二与固定座二,电机安装座二固定连接在框架的顶部,转动电机固定连接在电机安装座二上,轴承座固定连接在电机安装座二上,轴承座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电机连接有主动轮二,转动杆的一端连接有传动轮二,转动杆的另一端连接有从动轮三,固定座二对应轴承座二固定连接在框架的顶部,固定座二对应从动轮三连接有从动轮四,主动轮二与传动轮二之间转动连接有皮带一,从动轮三与从动轮四之间转动连接有皮带二,调节座固定连接在皮带二上。转动电机驱动主动轮二进行转动,主动轮二通过皮带一带动传动轮二转动,传动轮二的转动控制转动杆
进行转动,转动杆带动从动轮三同步进行转动,从动轮三通过皮带二带动从动轮四进行转动,使得皮带二围绕在从动轮三与从动轮四之间进行转动,皮带二的转动带动调节座在机架一与机架二之间进行滑移。
20.进一步,框架顶部设有导轨一,调节座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一,滑块一滑动连接在导轨一上。导轨一与滑块一的设置对调节座的滑移起到一个导向作用,从而提高了移栽台的滑移精度。
21.进一步,移栽台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卡爪,移栽台顶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顶推气缸二,卡爪的顶面对应设有固定块,顶推气缸二与固定块连接,顶推气缸二驱动固定块带动卡爪进行移动。顶推气缸二通过控制固定块带动卡爪向移栽台中心一侧进行滑移,使得卡爪卡紧在顶盖的两侧,从而实现移栽台对顶盖的夹取,当需要将顶盖装配到养殖框垛上时,顶推气缸二控制卡爪反向运行,使得卡爪松开顶盖,顶盖自动装配到养殖框垛上,从而完成顶盖的安装。
22.进一步,移栽台两侧对应卡爪设有导轨二,卡爪固定连接有滑块二,滑块二滑动连接在导轨二上。导轨二与滑块二的设置对卡爪的移动起到一个导向作用。
23.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框架,在框架内设置机架一与机架二,机架一设置顶盖提升机构,机架二设置框垛定位机构,并在框架的顶部设置移栽机构,码垛好的养殖框送入到机架二中,机架二中的框垛定位机构对养殖框垛进行定位固定,同时顶盖送入到机架一种的顶盖提升机构中,顶盖提升机构控制顶盖上升至移栽机构中,移栽机构夹取顶盖后安装在养殖框垛的顶部,从而实现了顶盖的自动安装,大大提高了顶盖的安装效率,节省了人力的同时,保证了顶盖能够稳定安装在养殖框垛的顶部,避免了养殖框垛发生倾倒的现象产生。
25.本实用新型中顶盖提升机构包括输送台一与提升组件,机架一的底部设有支撑杆一,支撑杆一抵在输送台一的底部,输送台一固定连接有挡板一,输送台一的两侧分别与提升组件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连接,顶盖送入到输送台一,提升组件通过连接组件带动输送台一与顶盖上升。首先提升组件控制输送台一降低至最底部,使得输送台一的底部抵在支撑杆一上,然后顶盖送入到输送台一上,接着提升组件控制输送台一带动顶盖上升,使得移栽机构能够抓取输送台一上顶盖,顶盖通过移栽机构抓取后安装到养殖框垛上,最后提升机构控制输送台一下降,使得输送台一抵在支撑杆一上。
26.本实用新型中框垛定位机构包括输送台二与定位组件,机架二的底部设有支撑杆二,输送台二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支撑杆二上,定位组件对应输送台二设于机架二的顶部。支撑杆二的设置用于支撑固定输送台二,养殖框垛送入到输送台二后,通过定位组件对养殖框垛进行定位固定,从而提高了移栽机构将顶盖安装到养殖框垛顶部时的稳定型,定位组件的设置避免了养殖框垛发生晃动,从而提高了顶盖的安装精度。
27.本实用新型中移栽机构包括驱动件、调节座、升降气缸二与移栽台,框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件,调节座连接在驱动件上,调节座的底部与升降气缸二固定连接,移栽台与升降气缸二连接,驱动件驱动调节座带动移栽台进行滑移,升降气缸二控制移栽台进行升降,移栽台用于夹紧顶盖。驱动件控制调节座在机架一与机架二的上方滑移,移栽台通过升降气缸二连接在调节座下方,升降气缸二控制移栽台进行升降,移栽台用于夹取并安装顶盖;首先驱动件控制调节座带动移栽台输送至机架一上,升降气缸二控制移栽台下降,移栽
台夹取机架一中输送台一上的顶盖,升降气缸二带动移栽台与顶盖复位后,驱动件再次控制调节座带动移栽台输送至机架二上,升降气缸二控制移栽台下降并将顶盖安装在养殖框垛上,从而完成顶盖的安装。
附图说明
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9.图1为本实用新型养殖框垛加盖机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图1中a向的结构示意图;
3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机架一与顶盖提升机构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32.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机架二与抱夹臂组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33.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移栽机构与框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34.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输送台一的结构示意图;
35.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输送台二的结构示意图;
36.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7.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移栽台与卡爪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38.图10为图1中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39.图11为图5中c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40.图中,1-框架;2-机架一;3-机架二;4-顶盖提升机构;5-框垛定位机构; 6-移栽机构;7-输送台一;8-提升组件;9-支撑杆一;10-挡板一;11-连接组件;12-驱动电机一;13-固定座一;14-轴承座一;15-同步连杆;16-从动轮一; 17-从动轮二;18-链条一;19-电机安装座一;20-主动轮一;21-传动轮一;22
‑ꢀ
链条二;23-连接座;24-连杆;25-安装板;26-安装框;27-螺纹连杆;28-螺母;29-连接部;30-光电支架;31-光电传感器;32-缓冲头;33-限位板;34
‑ꢀ
缓冲座;35-螺纹杆;36-调节孔;37-输送台二;38-定位组件;39-支撑杆二; 40-固定板;41-升降气缸一;42-挡板二;43-定位气缸;44-l型定位板;45
‑ꢀ
气缸安装座;46-抱夹臂组件;47-顶推气缸一;48-抱夹架;49-顶紧杆;50-l 型限位板;51-驱动件;52-调节座;53-升降气缸二;54-移栽台;55-电机安装座二;56-转动电机;57-轴承座二;58-固定座二;59-转动杆;60-主动轮二; 61-传动轮二;62-从动轮三;63-从动轮四;64-皮带一;65-皮带二;66-导轨一;67-滑块一;68-卡爪;69-顶推气缸二;70固定块-;71-导轨二。
具体实施方式
41.如图1至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养殖框垛加盖机,包括框架1,框架1 包括机架一2与机架二3,机架一2设有顶盖提升机构4,机架二3对应设有框垛定位机构5,框架1的顶部设有移栽机构6,码垛的养殖框送入到框垛定位机构5中,框垛定位机构5对养殖框垛进行定位,顶盖提升机构4控制顶盖上升,通过移栽机构6将顶盖加装到养殖框垛的顶部。
42.顶盖提升机构4包括输送台一7与提升组件8,机架一2的底部设有支撑杆一9,支撑杆一9抵在输送台一7的底部,输送台一7固定连接有挡板一10,输送台一7的两侧分别与提升组件8之间通过连接组件11连接,顶盖送入到输送台一7,提升组件8通过连接组件11带动输送台一7与顶盖上升。首先提升组件8控制输送台一7降低至最底部,使得输送台一7的底部抵在支撑杆一9 上,然后顶盖送入到输送台一7上,接着提升组件8控制输送台一7带动顶
盖上升,使得移栽机构6能够抓取输送台一7上顶盖,顶盖通过移栽机构6抓取后安装到养殖框垛上,最后提升机构控制输送台一7下降,使得输送台一7抵在支撑杆一9上。提升组件8包括驱动电机一12、固定座一13与轴承座一14,轴承座一14固定连接在机架一2底部的两侧,固定座一13对应固定连接在机架一2顶部的两侧,两个轴承座一14之间转动连接有同步连杆15,同步连杆 15的两端均设有从动轮一16,固定座一13对应从动轮一16转动连接有从动轮二17,从动轮一16与从动轮二17之间转动连接有链条一18,机架一2的底部设有电机安装座一19,驱动电机一12固定连接在电机安装座一19上,驱动电机一12转动连接有主动轮一20,同步连杆15对应主动轮一20设有传动轮一 21,主动轮一20与传动轮一21之间转动连接有链条二22。驱动电机一12控制主动轮一20转动,主动轮一20通过链条二22控制传动轮一21转动,传动轮 21的转动带动同步连杆15进行转动,同步连杆15带动从动轮一16进行转动,从动轮一16的转动配合从动轮二17实现了链条一18的转动,链条一18的转动从而带动输送台一7的升降。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座23、连杆24、安装板25、安装框26与螺纹连杆27,连接座23固定连接在输送台一7上,连杆24的一端与连接座23连接,两个连杆24的另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5,安装板25 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框26,两个螺纹连杆27的一端分别穿过安装框26的上下两端,螺纹连杆的一端拧入有两个螺母28,两个螺母28分别拧紧在安装框26的内外两侧,螺纹连杆27的另一端设有连接部29,连接部29与链条一18固定连接。通过拧松两个螺母28,从而驱动螺纹连杆27带动连接部29进行调整,实现了连接部29的位置具有可调节性,便于连接部29与链条一18之间的连接,同时可调整链条一18的张紧度,通过链条一18的转动带动连接部29进行升降,连接部29带动安装框26与安装板25进行升降,安装板25带动连接座23与输送台一进行升降。机架一2的上下两端对应输送台一7设有缓冲组件,缓冲组件用于缓冲定位输送台一7的升降。缓冲组件的设置对输送台一7的升降起到限位缓冲的作用。缓冲组件包括光电支架30、光电传感器31与缓冲头32,安装板25固定连接有限位板33,机架一的上下两端对应设有缓冲座34,缓冲座 34上螺纹连接有螺纹杆35,缓冲头32固定连接在螺纹杆35的端部,输送台一 7上升后,位于顶部的缓冲头32抵在限位板33的顶面,输送台一7下降至抵在支撑杆一9上后,位于底部的缓冲头32抵在限位板33的底面,机架的上下两端对应缓冲头32固定连接有光电支架30,光电支架30上设有调节孔36,光电传感器31连接在调节孔36中。当输送台一7上升或下降时,光电传感器31检测到输送台一7后,控制驱动电机一12停止运行,从而对输送台一7的升降位置进行定位,通过调节孔36调节光电传感器31的位置,从而提高光电传感器 31的精确度,从而提高了输送台一7的升降精度,缓冲头32与限位板33的设置,对输送台一7的升降起到一个限位作用,避免了光电传感器31失效后,可通过缓冲头32抵在限位板33,实现对输送台一7的限位。
43.框垛定位机构5包括输送台二37与定位组件38,机架二3的底部设有支撑杆二39,输送台二37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支撑杆二39上,定位组件38对应输送台二37设于机架二3的顶部。支撑杆二39的设置用于支撑固定输送台二37,养殖框垛送入到输送台二37后,通过定位组件38对养殖框垛进行定位固定,从而提高了移栽机构6将顶盖安装到养殖框垛顶部时的稳定型,定位组件38的设置避免了养殖框垛发生晃动,从而提高了顶盖的安装精度。支撑杆二39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0,固定板40上设有升降气缸一41,升降气缸一41连接有挡板二42,养殖框垛送入到输送台二37后,升降气缸一41控制挡板二42上升,挡板二42限位养殖框垛。输送台二37对养殖框垛输送时,升降气缸一41控制挡板二42上升,使得挡板二42对养
殖框垛起到一个限位作用,提高了养殖框垛安装顶盖的精度。定位组件38包括定位气缸43与l型定位板44,机架二顶部对应输送台二37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气缸安装座45,定位气缸43固定连接在气缸安装座45上,l型定位板44固定连接在定位气缸43的端部,定位气缸43控制l型定位板44顶紧在养殖框垛的顶角处。通过定位气缸43控制l型定位板44伸出,使得l型定位板44顶紧在养殖框垛的顶角处,从而完成对养殖框垛的定位以及固定,从而避免了养殖框垛在安装顶盖时发生晃动。机架二3 的两侧均设有抱夹臂组件46,抱夹臂组件46夹角在养殖框垛的两侧。通过抱夹臂组件46夹紧在养殖框垛的两侧,从而对养殖框垛起到限位固定的作用。抱夹臂组件46包括顶推气缸一47、抱夹架48与顶紧杆49,顶推气缸一47固定连接在机架二3的一侧,抱夹架48的一侧与顶推气缸一47连接,顶紧杆49固定连接在抱夹架48的另一侧,顶推气缸一47驱动抱夹架48带动顶紧杆49向机架二3中心一侧一端,使得顶紧杆49夹角在养殖框垛的两侧,抱夹架48靠近机架二3中心的一侧还固定连接有l型限位板50,l型限位板50抵在养殖框垛的一端的顶角处。顶推气缸一47控制抱夹架48带动顶紧杆49向机架二3中心一侧移动,使得顶紧杆49顶紧在养殖框垛的两侧,从而实现对养殖框垛的固定,同时抱夹架48带动l型限位板50夹紧在养殖框垛的顶角处,从而对养殖框垛进行限位,避免顶盖在安装过程中养殖框垛产生晃动现象,提高了养殖框垛加盖的精度。
44.移栽机构6包括驱动件51、调节座52、升降气缸二53与移栽台54,框架 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件51,调节座52连接在驱动件51上,调节座52的底部与升降气缸二53固定连接,移栽台54与升降气缸二53连接,驱动件51驱动调节座52带动移栽台54进行滑移,升降气缸二53控制移栽台54进行升降,移栽台54用于夹紧顶盖。驱动件51控制调节座52在机架一2与机架二3的上方滑移,移栽台54通过升降气缸二53连接在调节座52下方,升降气缸二53 控制移栽台54进行升降,移栽台54用于夹取并安装顶盖;首先驱动件51控制调节座52带动移栽台54输送至机架一2上,升降气缸二53控制移栽台54下降,移栽台54夹取机架一2中输送台一7上的顶盖,升降气缸二53带动移栽台54与顶盖复位后,驱动件51再次控制调节座52带动移栽台54输送至机架二3上,升降气缸二53控制移栽台54下降并将顶盖安装在养殖框垛上,从而完成顶盖的安装。驱动件51包括电机安装座二55、转动电机56、轴承座二57 与固定座二58,电机安装座二55固定连接在框架1的顶部,转动电机56固定连接在电机安装座二55上,轴承座固定连接在电机安装座二55上,轴承座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杆59,转动电机56连接有主动轮二60,转动杆59的一端连接有传动轮二61,转动杆59的另一端连接有从动轮三62,固定座二58对应轴承座二57固定连接在框架1的顶部,固定座二58对应从动轮三62连接有从动轮四63,主动轮二60与传动轮二61之间转动连接有皮带一64,从动轮三62与从动轮四63之间转动连接有皮带二65,调节座52固定连接在皮带二65上。转动电机56驱动主动轮二60进行转动,主动轮二60通过皮带一64带动传动轮二61转动,传动轮二61的转动控制转动杆59进行转动,转动杆59带动从动轮三62同步进行转动,从动轮三62通过皮带二65带动从动轮四63进行转动,使得皮带二65围绕在从动轮三62与从动轮四63之间进行转动,皮带二65的转动带动调节座52在机架一2与机架二3之间进行滑移。框架1顶部设有导轨一66,调节座52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一67,滑块一67滑动连接在导轨一66 上。导轨一66与滑块一67的设置对调节座52的滑移起到一个导向作用,从而提高了移栽台54的滑移精度。移栽台54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卡爪68,移栽台 54顶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顶推气缸二69,卡爪68的顶面对应设有固定块70,顶推气缸二69与固定块70连接,顶推气缸二69驱动固定块70带动
卡爪68进行移动。顶推气缸二69通过控制固定块70带动卡爪68向移栽台54中心一侧进行滑移,使得卡爪68卡紧在顶盖的两侧,从而实现移栽台54对顶盖的夹取,当需要将顶盖装配到养殖框垛上时,顶推气缸二69控制卡爪68反向运行,使得卡爪68松开顶盖,顶盖自动装配到养殖框垛上,从而完成顶盖的安装。移栽台54两侧对应卡爪68设有导轨二71,卡爪68固定连接有滑块二,滑块二滑动连接在导轨二71上。导轨二71与滑块二的设置对卡爪68的移动起到一个导向作用。
4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框架1,在框架1内设置机架一2与机架二3,机架一 2设置顶盖提升机构4,机架二3设置框垛定位机构5,并在框架1的顶部设置移栽机构6,码垛好的养殖框送入到机架二3中,机架二3中的框垛定位机构5 对养殖框垛进行定位固定,同时顶盖送入到机架一2种的顶盖提升机构4中,顶盖提升机构4控制顶盖上升至移栽机构6中,移栽机构6夹取顶盖后安装在养殖框垛的顶部,从而实现了顶盖的自动安装,大大提高了顶盖的安装效率,节省了人力的同时,保证了顶盖能够稳定安装在养殖框垛的顶部,避免了养殖框垛发生倾倒的现象产生。
46.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