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张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90518发布日期:2022-11-23 01:31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张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运行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张紧装置。


背景技术:

2.限速器,是一种用于检测电梯超速的安全部件,在电梯超速运行时,限速器动作并提供足够的提拉力触发安全钳;限速器的张紧装置放置在井道底坑中,用于向限速器钢丝绳施加一定的张力,以确保限速器钢丝绳与限速器轮之间具有足够的摩擦力,使限速器轮转动线速度与限速器钢丝绳上下运行速度保持一致。
3.目前,张紧装置安装在电梯导轨上,其包括:固定在电梯导轨上的固定架、与固定架连接的检测开关、与固定架铰接的摆臂、以及安装在摆臂上的限速器张紧轮和配重块;摆臂可绕铰接轴转动,利用远离摆臂铰接轴的配重块产生所需张紧力,且通过检测开关检测限速器钢丝绳的松弛。
4.上述张紧装置通过将限速器绳轮的下降动作转化为摆臂的旋转动作,进而通过摆臂的旋转对检测开关进行触发,整体工作相对复杂,且限速器绳轮驱动摆臂触发检测开关后,还会使得摆臂持续挤压在检测开关上,容易在挤压力过大的情况下造成摆臂或检测开关的损坏,不利于长期使用。
5.鉴于此,提出一种张紧装置,通过限速器绳轮的下降直接作用于检测开关上,结构简单,同时通过结构优化避免对检测开关的持续挤压以及挤压力过大造成检测开关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张紧装置。
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8.一种张紧装置,其包括,
9.固定板,可相对转动地设于限速器绳轮的一侧;
10.安装架,一端固定连接于导轨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限速器绳轮动作的路径处;
11.检测开关,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架的另一端处;
12.开关打板,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板处,另一端用于触发检测开关;
13.其中,开关打板为弹性板;限速器绳轮动作驱动开关打板触发检测开关;开关打板通过形变以避免与检测开关的持续挤压。
14.作为优选,安装架的另一端弯曲形成第一折弯部;
15.限速器绳轮设置于第一折弯部靠近所述导轨的一侧;
16.检测开关固定连接于第一折弯部上且远离导轨的一侧;
17.其中,第一折弯部用于与开关打板相挤压以实现开关打板的形变。
18.作为优选,开关打板弯曲设置且一端形成固定部,另一端形成触发部;固定部固定连接于固定板处;触发部用于触发检测开关;
19.其中,第一折弯部与开关打板相挤压通过固定部和触发部之间的角度变化实现开关打板的形变。
20.作为优选,固定板上且与限速器绳轮相对应的一侧处设置有第一限位板,第一限位板处于限速器绳轮远离导轨的一侧处;
21.其中,固定部固定连接于第一限位板远离限速器绳轮的一侧处;第一限位板靠近限速器绳轮的一侧用于对相对应位置的限速器钢丝绳进行抵挡。
22.作为优选,固定板上且与限速器绳轮相对应的一侧处设置有第二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处于限速器绳轮靠近导轨的一侧处;第二限位板靠近限速器绳轮的一侧用于对相对应位置的限速器钢丝绳进行抵挡。
23.作为优选,第一限位板到限速器绳轮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限速器钢丝绳的直径,以实现对限速器钢丝绳的限位。
24.作为优选,第二限位板到限速器绳轮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限速器钢丝绳的直径,以实现对限速器钢丝绳的限位。
25.作为优选,固定板上且与限速器绳轮相对应的一侧处设置有配重块,配重块与限速器绳轮之间的距离小于限速器钢丝绳的直径,以实现对所述限速器钢丝绳的限位。
26.作为优选,固定板上且与限速器绳轮相对应的一侧处设置有第三限位板,第三限位板位于限速器绳轮相对于配重块的另一侧处,第三限位板与限速器绳轮之间的距离小于限速器钢丝绳的直径,以实现对限速器钢丝绳的限位。
27.作为优选,配重块处设置有固定槽,固定槽内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增重块。
28.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9.1、取消了通过摆臂的转动来实现对检测开关的触发,通过对结构的改变,使得限速器绳轮能够直接同步带动开关打板下降,从而直接触发检测开关,简化了触发检测开关的步骤,提高工作效率。
30.2、通过开关打板的弯曲,避免开关打板施加在检测开关上的作用力过大,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且在限速器绳轮继续带动开关打板下降的过程中,开关打板会进一步弯曲,从而实现开关打板的另一端顺着检测开关的侧壁继续下降,直至与检测开关分离,避免了开关打板对检测开关的持续挤压。
31.3、通过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第三限位板和配重块的设置,能够较佳地对限速器钢丝绳进行有效抵挡,避免限速器钢丝绳脱离绳槽。
附图说明
32.图1为本技术中张紧装置的示意图。
33.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
34.110、固定板;111、第一限位板;112、第二限位板;113、第三限位板;120、限速器绳轮;121、绳槽;130、安装架;131、第一折弯部;140、导轨;150、检测开关;160、开关打板;161、固定部;162、触发部;170、配重块;171、固定槽;180、增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应当理解的是,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解释而并非限定。
36.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张紧装置,其包括,
37.固定板110,可相对转动地设于限速器绳轮120的一侧;
38.安装架130,一端固定连接于导轨140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限速器绳轮120动作的路径处;
39.检测开关150,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架130的另一端处;
40.开关打板160,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板110处,另一端用于触发检测开关150;
41.其中,开关打板160为弹性板;限速器绳轮120动作驱动开关打板160触发检测开关150;开关打板160通过形变以避免与检测开关150的持续挤压。
42.本实施例中,限速器绳轮120上沿限速器绳轮120的周向方向上设置有用于容纳限速器钢丝绳的绳槽121;在使用时,将限速器钢丝绳套设于限速器绳轮120的绳槽121中,从而在限速器绳轮120的重力作用下,起到对限速器钢丝绳的张紧作用;
43.在限速器钢丝绳伸长时,由于限速器绳轮120的重力作用,使得限速器绳轮120向下移动,从而带动固定板110移动,由于开关打板160固定于固定板110上,进而实现开关打板160的同步移动;在开关打板160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会对检测开关150进行触发,从而实现电梯的安全回路断电,进而实现电梯的停止运作;之后,工作人员即可对限速器钢丝绳进行修剪或调整,通过将限速器绳轮120和检测开关150复位,即可实现电梯的正常运行;
44.在限速器钢丝绳断裂时,限速器绳轮120带动开关打板160向下移动,继而通过开关打板160触发检测开关150,从而实现对电梯的安全回路断电,即可实现电梯的停止运作;之后,工作人员即可对断裂的钢丝绳进行更换,再将限速器绳轮120和检测开关150复位,即可实现电梯的正常运作;
45.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张紧装置取消了通过摆臂的转动来实现对检测开关150的触发,通过对结构的改变,使得限速器绳轮120能够直接同步带动开关打板160下降,从而直接触发检测开关150,简化了触发检测开关150的步骤,提高工作效率;
46.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开关打板160设置为弹性板,具体工作过程中,在开关打板160触发检测开关150后,开关打板160会与检测开关150相挤压继而弯曲,从而避免开关打板160施加在检测开关150上的作用力过大,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且在限速器绳轮120继续带动开关打板160下降的过程中,开关打板160会进一步弯曲,从而实现开关打板160的另一端顺着检测开关150的侧壁继续下降,直至与检测开关150分离,避免了开关打板160对检测开关150的持续挤压。
47.本实施例中,安装架130的另一端弯曲形成第一折弯部131;
48.限速器绳轮120设置于第一折弯部131靠近所述导轨140的一侧;
49.检测开关150固定连接于第一折弯部131上且远离导轨140的一侧;
50.其中,第一折弯部131用于与开关打板160相挤压以实现开关打板160的形变。
51.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构造,实际工作中,在限速器钢丝绳伸长或断裂时,限速器绳轮120带动开关打板160向下移动,继而实现开关打板160对检测开关150的触发,在开关打板160触发检测开关150后,若限速器绳轮120继续带动开关打板160下降,此时,开关打板160的另一端即会与第一折弯部131相接触继而相挤压,从而在第一折弯部131的抵挡下,使得开关打板160发生弯曲,进而能够沿着第一折弯部131靠近导轨140的侧壁继续下降,并最终
使得开关打板160能够与第一折弯部131分离;
52.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折弯部131能够较佳地对检测开关150起到防护作用,使得开关打板160在触发检测开关150后能够在第一折弯部131的抵挡下发生形变,继而避免开关打板160施加在检测开关150上的作用力过大,同时,避免开关打板160在弯曲形变的过程中对检测开关150的过度挤压;一方面促进开关打板160的弯曲形变,另一方面对检测开关150进行保护。
53.本实施例中,开关打板160弯曲设置且一端形成固定部161,另一端形成触发部162;固定部161固定连接于固定板110处;触发部162用于触发检测开关150;
54.其中,第一折弯部131与开关打板160相挤压通过固定部161和触发部162之间的角度变化实现开关打板160的形变。
55.通过本实施例中固定部161和触发部162呈角度设置,使得开关打板160的原始状态即为弯曲状态,在第一折弯部131对开关打板160进行抵挡时,开关打板160的形变会在固定部161与触发部162的连接处发生,继而改变固定部161与触发部162之间的角度;
56.可以理解的是,在以触发部162能够实现触发检测开关150为前提下,固定部161与触发部162之间的角度设置至少存在以下三种情况:
57.1)固定部161与触发部162之间的角度在0
°
至90
°
的范围内:
58.2)固定部161与触发部162之间的角度为90
°

59.3)固定部161与触发部162之间的角度在90
°
至180
°
的范围内;
60.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准确触发检测开关150以及为了较佳地实现触发部162不对检测开关150施加过度的作用力,本实施例中采用上述2)的技术方案,将固定部161与触发部162之间的角度设置为90
°

61.本实施例中,固定板110上且与限速器绳轮120相对应的一侧处设置有第一限位板111,第一限位板111处于限速器绳轮120远离导轨140的一侧处;
62.其中,固定部161固定连接于第一限位板111远离限速器绳轮120的一侧处;第一限位板111靠近限速器绳轮120的一侧用于对相对应位置的限速器钢丝绳进行抵挡。
63.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构造,在第一折弯部131对开关打板160进行抵挡的作用下,开关打板160弯曲形变,此时,会使得限速器绳轮120发生晃动,为了保证本实施例中的张紧装置的正常工作,通过第一限位板111的设置,能够较佳地对限速器钢丝绳进行有效抵挡,避免限速器绳轮120晃动时,限速器钢丝绳脱离绳槽121。
64.本实施例中,固定板110上且与限速器绳轮120相对应的一侧处设置有第二限位板112,第二限位板112处于限速器绳轮120靠近导轨140的一侧处;第二限位板112靠近限速器绳轮120的一侧用于对相对应位置的限速器钢丝绳进行抵挡。
65.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构造,在限速器绳轮120因开关打板160的弯曲形变而发生晃动时,通过第二限位板112的设置,能够较佳地对限速器钢丝绳进行有效抵挡,避免限速器钢丝绳脱离绳槽121;
66.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限位板111处于限速器绳轮120远离导轨140的一侧处,第二限位板112处于限速器绳轮120靠近导轨140的一侧处;通过在限速器绳轮120的两侧均对限速器钢丝绳进行抵挡,能够有效地避免限速器钢丝绳脱离绳槽121,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67.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板111到限速器绳轮120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限速器钢丝绳
的直径,以实现对限速器钢丝绳的限位。
68.本实施例中,由于绳槽121在限速器绳轮120上内凹,能够具备一定的深度,绳槽121的内端与第一限位板111之间的距离大于限速器钢丝绳的直径,故而在第一限位板111与限速器绳轮120之间的距离小于限速器钢丝绳的直径时,第一限位板111并不会对限速器钢丝绳进行挤压,使得限速器钢丝绳仍可以自由动作;
69.可以理解的是,在限速器绳轮120晃动时,第一限位板111能够有效地将限速器钢丝绳限位在绳槽121中,即使限速器钢丝绳有脱离绳槽121的趋势,限速器绳轮120与第一限位板111之间也不具备足够的空间让限速器钢丝绳通过,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70.本实施例中,第二限位板112到限速器绳轮120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限速器钢丝绳的直径,以实现对限速器钢丝绳的限位。
71.本实施例中,绳槽121的内端与第二限位板112之间的距离大于限速器钢丝绳的直径,故而在第二限位板112与限速器绳轮120之间的距离小于限速器钢丝绳的直径时,第二限位板112并不会对限速器钢丝绳进行挤压,使得限速器钢丝绳仍可以自由动作;
72.可以理解的是,在限速器绳轮120晃动时,第二限位板112能够有效地将限速器钢丝绳限位在绳槽121中,即使限速器钢丝绳有脱离绳槽121的趋势,限速器绳轮120与第二限位板112之间也不具备足够的空间让限速器钢丝绳通过,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73.本实施例中,固定板110上且与限速器绳轮120相对应的一侧处设置有配重块170,配重块170与限速器绳轮120之间的距离小于限速器钢丝绳的直径,以实现对所述限速器钢丝绳的限位。
74.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构造,在固定板110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配重块170,能够有效地增加重量,从而能够较佳地实现限速器钢丝绳的张紧,从而保证本实施例中的张紧装置的正常工作;
75.需要说明的是,绳槽121的内端与配重块170之间的距离大于限速器钢丝绳的直径,故而在配重块170与限速器绳轮120之间的距离小于限速器钢丝绳的直径时,配重块170并不会对限速器钢丝绳进行挤压,使得限速器钢丝绳仍可以自由动作;
76.可以理解的是,在限速器绳轮120晃动时,配重块170能够有效地将限速器钢丝绳限位在绳槽121中,即使限速器钢丝绳有脱离绳槽121的趋势,限速器绳轮120与配重块170之间也不具备足够的空间让限速器钢丝绳通过,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77.本实施例中,固定板110上且与限速器绳轮120相对应的一侧处设置有第三限位板113,第三限位板113位于限速器绳轮120相对于配重块170的另一侧处,第三限位板113与限速器绳轮120之间的距离小于限速器钢丝绳的直径,以实现对限速器钢丝绳的限位。
78.本实施例中,配重块170设于限速器绳轮120的下方,第三限位板113设置于限速器绳轮120的上方,故而限速器绳轮120相对于第三限位板113的位置处没有套设限速器钢丝绳;可通过调整配重块170以及第三限位板113的位置,从而使得限速器绳轮120且与第三限位板113相对应的位置处套设限速器钢丝绳;
79.需要说明的是,绳槽121的内端与第三限位板113之间的距离大于限速器钢丝绳的直径,故而在第三限位板113与限速器绳轮120之间的距离小于限速器钢丝绳的直径时,第三限位板113并不会对限速器钢丝绳进行挤压,使得限速器钢丝绳仍可以自由动作;
80.可以理解的是,在限速器绳轮120晃动时,第三限位板113能够有效地将限速器钢
丝绳限位在绳槽121中,即使限速器钢丝绳有脱离绳槽121的趋势,限速器绳轮120与第三限位板113之间也不具备足够的空间让限速器钢丝绳通过,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81.本实施例中,配重块170处设置有固定槽171,固定槽171内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增重块180。
82.本实施例中,配重块170上设置有一端通过连接孔伸入至固定槽171中的螺栓,增重块180上设置有供螺栓的一端伸入的螺纹孔;
83.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构造,能够根据实际使用的需求对增重块180进行拆卸,进而改变配重块170的整体重量,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84.本实施例中的张紧装置,在使用前,首先将限速器钢丝绳套设于限速器绳轮120上,再将限速器绳轮120安装于固定板110上,最后将配重块170通过螺栓固定于固定板110上,从而进行使用。
85.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