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钢线16线机双层收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07951发布日期:2022-12-02 20:52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钢线16线机双层收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刚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钢线16线机双层收线装置。


背景技术:

2.金刚线是金刚石切割线的简称,即通过一定的方法,将莫氏硬度为10的金刚石微粉颗粒以一定的分布密度均匀地固结于高强度钢线基体上,通过金刚石线切割机,使钢线高速运动,并带动金刚石以同样的速度运动直接产生切割能力,对物件进行高速磨削。
3.金刚线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金刚线的生产效率,金刚线收线装置的收线数量逐步增加,而目前已有的收线条数最多的收线装置为11线机,因金刚线条数过多,收线装置前的排线导线不易控制,收线装置受限于11线机,导致金刚线的生产效率受到限制无法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11线机收线装置限制金刚线收线效率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金钢线16线机双层收线装置,该收线装置能够同时对16根金刚线进行收线,提高金刚线的生产效率。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金钢线16线机双层收线装置,包括排线架体和收线架体,所述排线架体上设有金刚线,所述金刚线包括1号金刚线~16号金刚线,所述排线架体上设有奇数排线轮和偶数排线轮,所述奇数排线轮和偶数排线轮均为八个,所述奇数排线轮和偶数排线轮的一侧下方分别设有奇数驱动轮和偶数驱动轮,所述排线架体上设有下层框架和上层框架,所述下层框架两侧分别设有下层奇数排线轮和下层偶数排线轮,所述上层框架两侧分别设有上层奇数排线轮和上层偶数排线轮,所述排线架体和收线架体对应下层偶数排线轮和上层偶数排线轮处分别开设有下层收线口和上层收线口,所述收线架体内设有收线机构。将16根金刚线分组错开进入不同的收线机构内进行收线,实现对16根金刚线的同时收线,提高了收线装置对空间的利用率,在有效的空间内实现多条金刚线的收线工作,提高了金刚线的收线效率,从而提高了金刚线的生产效率。
7.进一步地,所述下层奇数排线轮包括1号排线轮、3号排线轮、9号排线轮和11号排线轮,所述下层偶数排线轮包括2号排线轮、4号排线轮、10号排线轮和12号排线轮。
8.进一步地,所述上层奇数排线轮包括5号排线轮、7号排线轮、13号排线轮和15号排线轮,所述上层偶数排线轮包括6号排线轮、8号排线轮、14号排线轮和16号排线轮。不同号的金刚线对应不同号的排线轮,排线过程更加清晰。
9.进一步地,所述收线架体内设有八个收线室,所述收线室内均镜像设置有两个收线机构。镜像设置的收线机构减少两个收线机构所占用的空间。
10.进一步地,所述收线机构包括有排线器,所述排线器上设有导轨,所述导轨一端连
接有导轨电机,所述导轨上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设有收线轮组。通过导轨电机驱动滑块在导轨上移动,改变收线轮组与工字轮的相对位置。
11.进一步地,所述收线轮组包括两个互相垂直设置的收线轮,位于下方的所述收线轮与滑块表面垂直。通过收线轮组将金刚线90
°
变向,便于工字轮对金刚线进行收线。
12.进一步地,所述收线机构还包括有工字轮,所述工字轮一侧连接有收线电机,所述收线电机固定在收线架体上,所述工字轮位于收线轮组下方。通过收线电机驱动工字轮转动对金刚线进行收线工作。
13.进一步地,所述排线器上设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位于靠近排线架体一侧。金刚线在进入收线机构前通过导向轮改变角度,使金刚线朝向收线轮组。
14.进一步地,所述奇数排线轮和偶数排线轮均为等距离均匀排布,所述奇数排线轮与偶数排线轮之间相对位置交错设置。在最小的空间内排布最多的金刚线,减少收线装置所占用的空间。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6.本实用新型通过奇数排线轮和偶数排线轮将16根金刚线分成两组,缩短金刚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使18根金刚线所在的垂直面不发生重叠,再通过下层奇数排线轮、下层偶数排线轮、上层奇数排线轮和上层偶数排线轮将16根金刚线分成四组,每四根相邻的金刚线为一组、且依次进入同一直线上的四个收线机构,通过收线室将收线架体内的空间分成八份,每个收线室内的收线机构镜像设置,充分利用收线室内的空间,提高了收线装置对空间的利用率,在有效的空间内实现多条金刚线的收线工作,提高了金刚线的收线效率,从而提高了金刚线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金钢线16线机双层收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排料架体的结构示意图1。
19.图3是排料架体的结构示意图2。
20.图4是收线架体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中标号为:1为排线架体、2为奇数排线轮、3为偶数排线轮、4为奇数驱动轮、5为偶数驱动轮、6为下层架框、7为下层奇数排线轮、8为下层偶数排线轮、9为上层架框、10为上层奇数排线轮、11为上层偶数排线轮、12为下层收线口、13为上层收线口、14为收线架体、15为收线机构、16为导向轮、17为导轨电机、18为导轨、19为滑块、20为收线轮组、21为收线电机、22为工字轮、23为排线器。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3.如图1~图3所示,一种金钢线16线机双层收线装置,包括排线架体1和收线架体14,所述排线架体1上设有金刚线,所述金刚线包括1号金刚线~16号金刚线,所述排线架体1上设有奇数排线轮2和偶数排线轮3,所述奇数排线轮2和偶数排线轮3均为八个,所述奇数排线轮2和偶数排线轮3的一侧下方分别设有奇数驱动轮4和偶数驱动轮5,奇数驱动轮4和偶数驱动轮5均为电机驱动轮转动,电机输出端与驱动轮通过皮带传动,所述排线架体1上
设有下层框架6和上层框架9,所述下层框架6两侧分别设有下层奇数排线轮7和下层偶数排线轮8,所述上层框架9两侧分别设有上层奇数排线轮10和上层偶数排线轮11,所述排线架体1和收线架体14对应下层偶数排线轮8和上层偶数排线轮11处分别开设有下层收线口12和上层收线口13,所述收线架体14内设有收线机构15。所述下层奇数排线轮7包括1号排线轮、3号排线轮、9号排线轮和11号排线轮,所述下层偶数排线轮8包括2号排线轮、4号排线轮、10号排线轮和12号排线轮。所述上层奇数排线轮10包括5号排线轮、7号排线轮、13号排线轮和15号排线轮,所述上层偶数排线轮11包括6号排线轮、8号排线轮、14号排线轮和16号排线轮。所述奇数排线轮2和偶数排线轮3均为等距离均匀排布,所述奇数排线轮2与偶数排线轮3之间相对位置交错设置。
24.奇数排线轮2上依次连接奇数号的金刚线,偶数排线轮3上依次连接偶数号的金刚线,且均为从收线装置后侧至前侧的顺序,1号金刚线从对应的奇数排线轮2上方绕过后再从处于同一垂直面的奇数驱动轮4下方绕过,最后从与1号金刚线对应的1号排线轮上方绕过,通过1号排线轮处开设的下层收线口12进入收线架体14内,1号金刚线进入从下层收线口12开始处于同一直线上的第一个收线机构15,该收线机构15对1号金刚线进行收线;6号金刚线从对应的偶数排线轮3上方绕过后再从处于同一垂直面的偶数驱动轮5下方绕过,最后从与6号金刚线对应的6号排线轮上方绕过,通过6号排线轮处开设的上层收线口13进入收线架体14内,6号排线轮进入从上层收线口13开始处于同一直线上的第一个收线机构15,该收线机构15对6号金刚线进行收线。其他金刚线的排线原理与上述过程相同,不在一一赘述。
25.所述收线架体14内设有八个收线室,所述收线室内均镜像设置有两个收线机构15。所述收线机构15包括有排线器23,所述排线器23上设有导向轮16,所述导向轮16位于靠近排线架体1一侧。所述排线器23上设有导轨18,所述导轨18一端连接有导轨电机17,所述导轨18上设有滑块19,所述滑块19上设有收线轮组20。所述收线轮组20包括两个互相垂直设置的收线轮,位于下方的所述收线轮与滑块19表面垂直。所述收线机构15还包括有工字轮22,所述工字轮22一侧连接有收线电机21,所述收线电机21固定在收线架体14上,所述工字轮22位于收线轮组20下方。进入收线机构15的金刚线从导线轮16上方绕过,通过导线轮16改变方向后再从收线轮组20中位于上方的收线轮上方绕过,最后从位于下方的收线轮下方绕过,使金刚线进行90
°
变向,变向后的金刚线通过收线电机21驱动工字轮22转动对金刚线进行收线,收线过程中导轨电机17驱动滑块19在导轨18上水平移动,从而改变金刚线缠绕在工字轮22上的位置,使金刚线均匀的缠绕在工字轮22上。
26.本实施例以1号金刚线为例,使用时,1号金刚线从对应的奇数排线轮2上方绕过后再从处于同一垂直面的奇数驱动轮4下方绕过,最后从与1号金刚线对应的1号排线轮上方绕过,通过1号排线轮处开设的下层收线口12进入收线架体14内,1号金刚线进入从下层收线口12开始处于同一直线上的第一个收线机构15,进入收线机构15的金刚线从导线轮16上方绕过,通过导线轮16改变方向后再从收线轮组20中位于上方的收线轮上方绕过,最后从位于下方的收线轮下方绕过,使金刚线进行90
°
变向,变向后的金刚线通过收线电机21驱动工字轮22转动对金刚线进行收线,收线过程中导轨电机17驱动滑块19在导轨18上水平移动,从而改变金刚线缠绕在工字轮22上的位置,使金刚线均匀的缠绕在工字轮22上。
27.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
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述技术方案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