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升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55464发布日期:2023-02-03 23:38阅读:55来源:国知局
顶升工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零部件替换工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顶升工装。


背景技术:

2.发动机是作业机械的主要动力来源。作业机械在运行过程中通常会伴随着震动。为了减小发动机所受到的震动损害,需要在发动机上安装橡胶减震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更换橡胶减震器,以保证橡胶减震器的减震效果,进而有效保护发动机。
3.目前,通常使用顶升工装将发动机托举起来,以更换橡胶减震器。现有顶升工装大多直接托举顶升发动机的油底壳,由于发动机的油底壳较薄、强度较差,这种顶升工装在顶升托举发动机时,容易造成发动机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顶升工装,用以解决现有顶升工装在顶升托举发动机时容易损坏发动机的问题。
5.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顶升工装,包括:油底壳支撑部和顶升驱动部。
6.其中,所述油底壳支撑部与发动机油底壳的螺栓连接端相适配。所述顶升驱动部与所述油底壳支撑部连接。所述顶升驱动部驱动所述油底壳支撑部在支撑状态和分离状态之间升降。在所述支撑状态下,所述油底壳支撑部托举支撑所述发动机油底壳;在所述分离状态下,所述油底壳支撑部与所述发动机油底壳分离。
7.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顶升工装,所述油底壳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顶升驱动部包括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一驱动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第二驱动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部及所述第二驱动部分别驱动所述第一支撑部及所述第二支撑部升降。
8.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顶升工装,所述顶升工装包括工装架体。所述工装架体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一驱动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上。所述第二基座与所述工作台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部和所述第二驱动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连接上。
9.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顶升工装,所述第二基座上设置有滑块。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相适配。所述滑块滑动安装至所述滑槽内。
10.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顶升工装,所述第二基座上连接有滑动驱动装置。所述滑动驱动装置包括连接块和调节螺杆。
11.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工作台连接。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块转动连接,所述调节螺杆的另一端螺纹穿设连接至所述第二基座。所述调节螺杆用于驱动所述滑块带动所述第二基座沿着所述滑槽移动。
12.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顶升工装,所述调节螺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一锁止螺母和第二锁止螺母。所述第一锁止螺母锁止于所述第二基座的一侧,所述第二锁止螺母锁止
于所述第二基座的另一侧。
13.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顶升工装,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体和第一弹性缓冲垫。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第二支撑体和第二弹性缓冲垫。
14.所述第一支撑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体的另一端设置所述第一弹性缓冲垫。所述第二支撑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体的另一端设置所述第二弹性缓冲垫。
15.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顶升工装,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第一缸体和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缸体内形成有第一边缘油腔和第一中心油腔。所述第一边缘油腔与所述第一中心油腔彼此隔开。所述第一活塞杆滑动连接至所述第一中心油腔内。
16.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第二缸体和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缸体内形成有第二边缘油腔和第二中心油腔。所述第二边缘油腔与所述第二中心油腔彼此隔开。所述第二活塞杆滑动连接至所述第二中心油腔内。
17.所述顶升驱动部还包括总驱动部。所述总驱动部包括第三缸体和第三活塞杆。所述第三缸体内形成有总油腔,所述第三活塞杆滑动安装至所述总油腔内。
18.所述第一驱动部还包括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所述第二驱动部还包括第四支管、第五支管和第六支管。所述总驱动部还包括第一总管、第二总管及第三总管。
19.所述第一总管与所述总油腔连接。所述第一支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边缘油腔及所述第一总管连接。所述第四支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边缘油腔及所述第一总管连接。所述第一总管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以使所述第一边缘油腔及所述第二边缘油腔内的油液回流至所述总油腔内。
20.所述第二总管与所述总油腔连接。所述第二支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中心油腔及所述第二总管连接。所述第五支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中心油腔及所述第二总管连接。所述第二总管上安装第二单向阀,以使所述总油腔内的油液流动至所述第一中心油腔及所述第二中心油腔内。
21.所述第三总管与所述第二总管连接。所述第三支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边缘油腔及所述第三总管连接。所述第六支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边缘油腔及所述第三总管连接。所述第三总管上设置有截止阀,所述截止阀截止或者连通所述第二总管与所述第三总管。
22.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顶升工装,所述工装架体还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处设置有万向轮锁止装置。
23.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顶升工装,所述第三活塞杆上设置有外置驱动把手。所述外置驱动把手驱动所述第三活塞杆沿着所述总油腔升降。所述第一总管、所述第二总管、所述第三总管、所述第一支管、所述第二支管、所述第三支管、所述第四支管、所述第五支管及所述第六支管均布设在所述支撑框架内。
24.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升工装中,油底壳支撑部与发动机油底壳的螺栓连接端相适配。在更换橡胶减震器时,顶升驱动部驱动油底壳支撑部切换至支撑状态,具体地,油底壳支撑部对准至发动机油底壳的螺栓连接端的下侧,顶升驱动部驱动油底壳支撑部向上移动,以由发动机油底壳的螺栓连接端处将发动起顶升托起。当橡胶减震器更换完毕后,顶升驱动部驱动油底壳支撑部切换至分离状态,具体地,顶升驱动部带动油底壳支撑部向下移
动,油底壳支撑部托举着发动机油底壳逐渐向下移动,发动机油底壳复位至初始状态后,油底壳支撑部继续向下移动至其与发动机油底壳的螺栓连接端分离的位置处。
25.通过这种结构设置,使用顶升驱动部驱动油底壳支撑部在支撑状态与分离状态之间切换,以便工作人员更换橡胶减震器,能够提升橡胶减震器的更换操作便捷性。将油底壳支撑部与发动机油底壳的螺栓连接端设置为彼此相适配的结构,能够有效防止发动机油底壳受到强力顶升损伤,进而有效保护了发动机。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升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升工装中外置驱动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升工装中顶升驱动部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30.附图标记:
31.100、第一支撑部;101、第一支撑体;102、第一弹性缓冲垫;200、第二支撑部;201、第二支撑体;202、第二弹性缓冲垫;300、第一驱动部;301、第一缸体;302、第一活塞杆;303、第一中心油腔;304、第一边缘油腔;305、第一支管;306、第二支管;307、第三支管;400、第二驱动部;401、第二缸体;402、第二活塞杆;403、第二中心油腔;404、第二边缘油腔;405、第四支管;406、第五支管;407、第六支管;500、工装架体;501、工作台;502、第一基座;503、第二基座;504、滑槽;505、支撑框架;506、万向轮;601、连接块;602、调节螺杆;701、第三缸体;702、第三活塞杆;703、总油腔;704、第一总管;705、第二总管;706、第三总管;707、第一单向阀;708、第二单向阀;709、截止阀;710、外置驱动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3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3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6.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7.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顶升工装进行描述。应当理解的是,以下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特别限定。
38.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顶升工装,如图1所示,该顶升工装包括:油底壳支撑部和顶升驱动部。
39.其中,油底壳支撑部与发动机油底壳的螺栓连接端相适配。顶升驱动部与油底壳支撑部连接。顶升驱动部驱动油底壳支撑部在支撑状态和分离状态之间升降。在支撑状态下,油底壳支撑部托举支撑发动机油底壳;在分离状态下,油底壳支撑部与发动机油底壳分离。
40.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升工装中,油底壳支撑部与发动机油底壳的螺栓连接端相适配。在更换橡胶减震器时,顶升驱动部驱动油底壳支撑部切换至支撑状态,具体地,油底壳支撑部对准至发动机油底壳的螺栓连接端的下侧,顶升驱动部驱动油底壳支撑部向上移动,以由发动机油底壳的螺栓连接端处将发动起顶升托起。当橡胶减震器更换完毕后,顶升驱动部驱动油底壳支撑部切换至分离状态,具体地,顶升驱动部带动油底壳支撑部向下移动,油底壳支撑部托举着发动机油底壳逐渐向下移动,发动机油底壳复位至初始状态后,油底壳支撑部继续向下移动至其与发动机油底壳的螺栓连接端分离的位置处。
41.通过这种结构设置,使用顶升驱动部驱动油底壳支撑部在支撑状态与分离状态之间切换,以便工作人员更换橡胶减震器,能够提升橡胶减震器的更换操作便捷性。将油底壳支撑部与发动机油底壳的螺栓连接端设置为彼此相适配的结构,能够有效防止发动机油底壳受到强力顶升损伤,进而有效保护了发动机。
42.例如,顶升驱动部包括驱动液压缸。驱动液压缸包括缸筒与活塞杆。活塞杆滑动连接至缸筒中。油底壳支撑部连接至活塞杆的外端部。活塞杆向外伸出移动时,能够带动油底壳支撑部上升,以使油底壳支撑部切换至支撑状态;活塞杆向内收缩移动时,能够带动油底
壳支撑部下降,以使油底壳支撑部切换至分离状态。或者,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顶升驱动部还可以包括电动缸、气缸、电动伸缩杆等。
4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油底壳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部100和第二支撑部200。顶升驱动部包括第一驱动部300和第二驱动部400。第一支撑部100与第一驱动部300连接。第二支撑部200与第二驱动部400连接。第一驱动部300及第二驱动部400分别驱动第一支撑部100及第二支撑部200升降。
44.例如,如图1所示,发动机油底壳包括多个螺栓连接端。第一支撑部100和第二支撑部200均与发动机油底壳的各螺栓连接端相适配。在托举顶升过程中,第一驱动部300驱动第一支撑部100支撑至发动机油底壳的其中一个螺栓连接端上,第二驱动部400驱动第二支撑部200支撑至发动机油底壳的另一个螺栓连接端上。通过调节第一驱动部300和第二驱动部400的工作状态,能够控制第一支撑部100与第二支撑部200同步伸缩或者非同步伸缩,同时,还能够控制第一支撑部100与第二支撑部200支撑至相同或者不同的高度位置处。
45.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顶升工装包括工装架体500。工装架体500包括工作台501。工作台501上设置有第一基座502和第二基座503。第一支撑部100和第一驱动部300设置在第一基座502上。第二基座503与工作台501滑动连接。第二支撑部200和第二驱动部400设置在第二基座503上。
46.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基座503上设置有滑块。工作台501上设置有滑槽504。滑块与滑槽504相适配。滑块滑动安装至滑槽504内。
47.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一基座502与第二基座503平行且二者首尾对齐设置在工作台501上。滑槽504沿着垂直于第二基座503的布设方向设置。第二基座503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滑块连接座。滑块设置在滑块连接座的底部,并与滑槽504滑动连接。通过调节滑块在滑槽504内的位置,能够调节第一基座502与第二基座503之间的间距,进而,调节第一支撑部100与第二支撑部200之间的支撑间距,以满足不同型号发动机的托举顶升需求。
4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基座503上连接有滑动驱动装置。滑动驱动装置包括连接块601和调节螺杆602。
49.连接块601与工作台501连接。调节螺杆602的一端与连接块601转动连接。调节螺杆602的另一端螺纹穿设连接至第二基座503。调节螺杆602用于驱动滑块带动第二基座503沿着滑槽504移动。
50.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调节螺杆602上螺纹连接有第一锁止螺母和第二锁止螺母。第一锁止螺母锁止于第二基座503的一侧,第二锁止螺母锁止于第二基座503的另一侧。
51.例如,如图1所示,连接块60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至工作台501上。连接块601上设置有穿设通孔。调节螺杆602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至该穿设通孔内。第二基座503上设置有与调节螺杆602相适配的螺纹孔。调节螺杆602螺纹连接至该螺纹孔中。调节螺杆602与滑槽504平行设置。转动调节螺杆602能够驱使第二基座503沿着滑槽504移动,以调节第二基座503与第一基座502之间的距离。此外,调节螺杆602上还安装有第一锁止螺母和第二锁止螺母。第一锁止螺母和第二锁止螺母分别位于第二基座503的两侧。当需要调节第二基座503的位置时,将第一锁止螺母和第二锁止螺母旋移至远离第二基座503的位置处。当将第二基座503调节至目标位置处时,将第一锁止螺母和第二锁止螺母分别旋移至贴合锁止于第二
基座503两侧的位置处,以提升第二基座503的稳定性。
5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100包括第一支撑体101和第一弹性缓冲垫102。第二支撑部200包括第二支撑体201和第二弹性缓冲垫202。
53.第一支撑体101的一端与第一驱动部300连接,第一支撑体101的另一端设置第一弹性缓冲垫102。第二支撑体201的一端与第二驱动部400连接,第二支撑体201的另一端设置第二弹性缓冲垫202。例如,第一弹性缓冲垫102和第二弹性缓冲垫202均为聚氨酯垫块。
54.根据以上描述的实施例可知,通过在第一支撑体101和第二支撑体201的端部分别设置第一弹性缓冲垫102和第二弹性缓冲垫202,能够有效保护发动机油底壳的螺栓连接端,防止发动机油底壳的螺栓连接端受到冲击损坏。
5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部300包括第一缸体301和第一活塞杆302。第一缸体301内形成有第一边缘油腔304和第一中心油腔303。第一边缘油腔304与第一中心油腔303彼此隔开。第一活塞杆302滑动连接至第一中心油腔303内。
56.第二驱动部400包括第二缸体401和第二活塞杆402。第二缸体401内形成有第二边缘油腔404和第二中心油腔403。第二边缘油腔404与第二中心油腔403彼此隔开。第二活塞杆402滑动连接至第二中心油腔403内。
57.顶升驱动部还包括总驱动部。总驱动部包括第三缸体701和第三活塞杆702。第三缸体701内形成有总油腔703。第三活塞杆702滑动安装至总油腔703内。
58.第一驱动部300还包括第一支管305、第二支管306和第三支管307。第二驱动部400还包括第四支管405、第五支管406和第六支管407。总驱动部还包括第一总管704、第二总管705及第三总管706。
59.第一总管704与总油腔703连接。第一支管30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边缘油腔304及第一总管704连接。第四支管405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边缘油腔404及第一总管704连接。第一总管704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707,以使第一边缘油腔304及第二边缘油腔404内的油液回流至总油腔703内。
60.第二总管705与总油腔703连接。第二支管30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中心油腔303及第二总管705连接。第五支管406的两端分别与第二中心油腔403及第二总管705连接。第二总管705上安装第二单向阀708,以使总油腔703内的油液流动至第一中心油腔303及第二中心油腔403内。
61.第三总管706与第二总管705连接。第三支管30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边缘油腔304及第三总管706连接。第六支管407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边缘油腔404及第三总管706连接。第三总管706上设置有截止阀709。截止阀709截止或者连通第二总管705与第三总管706。
62.具体来讲,如图3所示,第一边缘油腔304和第二边缘油腔404均与总油腔703连通,且在总油腔703与第一边缘油腔304和第二边缘油腔404的连通管路上安装第一单向阀707。第一单向阀707的进口朝向第一边缘油腔304和第二边缘油腔404,第一单向阀707的出口朝向总油腔703。由此,使得第一边缘油腔304和第二边缘油腔404内的油液进入总油腔703内。
63.第一中心油腔303和第二中心油腔403均与总油腔703连通,且在总油腔703与第一中心油腔303和第二中心油腔403的连通管路上安装第二单向阀708。第二单向阀708的进口朝向总油腔703,第二单向阀708的出口朝向第一中心油腔303和第二中心油腔403。由此,使得总油腔703内的油液能够进入第一中心油腔303和第二中心油腔403中。
64.在第一活塞杆302和第二活塞杆402的举升过程中,关闭第三总管706上的截止阀709。手动向上提拉第三活塞杆702,第一边缘油腔304及第二边缘油腔404中的油液经过第一单向阀707进入总油腔703内。向下按压第三活塞杆702,总油腔703内的油液经过第二单向阀708进入第一中心油腔303及第二中心油腔403内。由此,不断循环提拉和按压第三活塞杆702,可以将第一边缘油腔304和第二边缘油腔404内的油液逐渐输出入至第一中心油腔303和第二中心油腔403内,进而,驱使第一活塞杆302和第二活塞杆402向上举升。
65.在第一活塞杆302与第二活塞杆402的下降过程中,打开第三总管706上的截止阀709,使得第一中心油腔303及第二中心油腔403内的油液逐渐经过第二总管705、第三总管706及第三支管307和第六支管407分别进入第一边缘腔体及第二边缘腔体中,进而,驱使第一活塞杆302和第二活塞杆402向下移动。
6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工装架体500还包括支撑框架505。支撑框架505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506。万向轮506处设置有万向轮锁止装置。
67.例如,万向轮锁止装置包括锁止杆。锁止杆设有锁止状态和释放状态。在锁止状态下,锁止杆翻转卡置在万向轮506的边缘,以防止万向轮506转动。在释放状态下,锁止杆翻转至与万向轮506分离的位置处,以使万向轮506恢复转动能力。
6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三活塞杆702上设置有外置驱动把手710。外置驱动把手710驱动第三活塞杆702沿着总油腔703升降。第一总管704、第二总管705、第三总管706、第一支管305、第二支管306、第三支管307、第四支管405、第五支管406及第六支管407均布设在支撑框架505内。
69.例如,如图2所示,支撑框架505为由空心方管相互拼接构成的框架结构。可以将第一总管704、第二总管705、第三总管706、第一支管305、第二支管306、第三支管307、第四支管405、第五支管406及第六支管407均布设在空心方管的内腔中。第三活塞杆702的外端部连接有外置驱动把手710。人工手动按压或者提拉外置驱动把手710,便能够驱动第一活塞杆302和第二活塞杆402的举升动作。此外,可以将截止阀709裸露至支撑框架505的外侧,以便工作人员调节截止阀709的工作状态。
7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