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升降机防冲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61804发布日期:2023-01-25 01:31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施工升降机防冲笼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升降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施工升降机防冲笼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在现阶段高层建筑结构施工中,还是多采用施工升降机作为材料运输通道。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迅速,人口的增长及建筑用地的减少促进建筑向空间发展和延伸,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施工升降机的使用愈加频繁。施工升降机的安全隐患问题不可忽视,目前国内外主要研究施工升降机冲顶防坠的安全问题,没有对吊笼本身的防护进行研究,吊笼一般是有一侧是栅栏门,便于人进去或放置待运输的物料,吊笼本身强度不够或者是操作工人误操作,在吊装重量较重的物料时有从栅栏门那侧坠落的风险,所以对施工电梯防冲笼装置的研究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工升降机防冲笼装置,以解决施工升降平台提升时,推车操作人员在吊笼内操作失误,推车从远离楼房一侧冲出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施工升降机防冲笼装置,所述升降机的升降平台上设有纵向的防护门,吊笼位于所述防护门的内侧,吊笼随升降平台升降,所述防冲笼装置包括安装于吊笼的若干组防冲笼结构,每一防冲笼结皆包括两安装座、一支撑杆和一支座,所述两安装座分别安装于防护门的内侧的两端且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安装座为中间具有一凹槽的槽钢,所述支撑杆的一端放入其中一所述安装座的凹槽,通过螺栓和螺母安装,且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能够卡入另一安装座的凹槽;所述支座固定于所述防护门内侧且位于其中一安装座的正上方,所述支撑杆能够旋转并卡入所述支座实现相对固定。
5.进一步地说,所述防冲笼结构设有两组,且两防冲笼结构的支座分别位于所述防护门的相对的两侧。
6.进一步地说,所述支座设有螺纹孔,所述支撑杆的端部也设有螺纹孔,在将支撑杆的一端向上旋转至支座处,通过螺栓穿过螺纹孔将支撑杆的端部固定。
7.进一步地说,所述安装座的宽度为8-12cm。
8.进一步地说,所述支撑杆为方钢。
9.进一步地说,所述安装座与防护门的内侧的距离为1-3cm。
10.进一步地说,所述方钢的宽度为4-8cm。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本实用新型包括安装于吊笼的若干组防冲笼结构,每一防冲笼结皆包括两安装座、一支撑杆和一支座,两安装座分别安装于防护门的内侧的两端且位于同一水平面,安装
座为中间具有一凹槽的槽钢,支撑杆的一端放入其中一所述安装座的凹槽,通过螺栓和螺母安装,且支撑杆与安装座转动连接,支撑杆的另一端能够卡入另一安装座的凹槽;支座固定于所述防护门内侧且位于其中一安装座的正上方,所述支撑杆能够旋转并卡入所述支座实现相对固定;因此,施工电梯(或称升降机)投入使用前在吊笼和防护门之间安装防冲笼装置,在使用时将支撑杆的另一端插入另一安装座即可,防止施工推车在工人误操作时冲出吊笼造成高空坠落,其安装过程简单便捷,由现场现有材料拼装组成;不需要时,将支撑杆的改端抬起并卡入支座固定住即可,
13.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5.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之一;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之二;
18.附图中各部分标记如下:
19.升降平台1、防护门2、吊笼3、安装座41、支撑杆42、支座43、螺栓44、螺母45、安装座与防护门的内侧的距离d。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功效。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其它不同的方式予以实施,即,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范畴下,能予不同的修饰与改变。
21.实施例:一种施工升降机防冲笼装置,如图1到4所示,所述升降机的升降平台1上设有纵向的防护门2,吊笼3位于所述防护门的内侧,吊笼随升降平台升降,所述防冲笼装置包括安装于吊笼的若干组防冲笼结构,每一防冲笼结皆包括两安装座41、一支撑杆42和一支座43,所述两安装座分别安装于防护门的内侧的两端且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安装座为中间具有一凹槽的槽钢,所述支撑杆的一端放入其中一所述安装座的凹槽,通过螺栓44和螺母45安装,且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能够卡入另一安装座的凹槽;所述支座固定于所述防护门内侧且位于其中一安装座的正上方,所述支撑杆能够旋转并卡入所述支座实现相对固定。
22.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焊接于吊笼。
23.本实施例中,所述防冲笼结构设有两组,且两防冲笼结构的支座分别位于所述防护门的相对的两侧。
24.也可以设有更多组,若考虑相互之间安装干涉的话,可以在水平面内将同侧的防冲笼结构错开设置,即不要都位于同一竖直面内。如图3和图4所示,或者是同侧的安装座之间的高度差大于支撑杆的长度,也能避开安装干涉的问题。
25.所述支座设有螺纹孔,所述支撑杆的端部也设有螺纹孔,在将支撑杆的一端向上
旋转至支座处,通过螺栓穿过螺纹孔将支撑杆的端部固定。
26.所述安装座的宽度为8-12cm。
27.较佳的是,所述安装座的宽度为10cm。
28.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为方钢。
29.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与防护门的内侧的距离d为1-3cm。
30.较佳的是,所述安装座与防护门的内侧的距离d为2cm。
31.本实施例中,所述方钢的宽度为4-8cm。
32.较佳的是,所述方钢的宽度为6cm。
3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如下:
34.图1中a表示楼房侧,如图1到图3所示,施工电梯(或称升降机)投入使用前在吊笼和防护门之间安装防冲笼装置,在使用时将支撑杆的另一端旋转插入另一安装座即可,防止施工推车在工人误操作时冲出吊笼造成高空坠落,其安装过程简单便捷,由现场现有材料拼装组成;如图4所示,不需要时,将支撑杆的改端抬起并卡入支座固定住即可;图4中,下面一组防冲笼结构处于转装过程中时,上面一组防冲笼结构处于不使用状态时。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施工升降机防冲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的升降平台(1)上设有纵向的防护门(2),吊笼(3)位于所述防护门(2)的内侧,吊笼随升降平台升降,所述防冲笼装置包括安装于吊笼的若干组防冲笼结构,每一防冲笼结皆包括两安装座(41)、一支撑杆(42)和一支座(43),所述两安装座分别安装于防护门的内侧的两端且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安装座为中间具有一凹槽的槽钢,所述支撑杆的一端放入其中一所述安装座的凹槽,通过螺栓(44)和螺母(45)安装,且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能够卡入另一安装座的凹槽;所述支座固定于所述防护门内侧且位于其中一安装座的正上方,所述支撑杆能够旋转并卡入所述支座实现相对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升降机防冲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冲笼结构设有两组,且两防冲笼结构的支座分别位于所述防护门的相对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升降机防冲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设有螺纹孔,所述支撑杆的端部也设有螺纹孔,在将支撑杆的一端向上旋转至支座处,通过螺栓穿过螺纹孔将支撑杆的端部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升降机防冲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的宽度为8-12c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升降机防冲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为方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施工升降机防冲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钢的宽度为4-8c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升降机防冲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与防护门的内侧的距离为1-3c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施工升降机防冲笼装置,防冲笼装置包括安装于吊笼的若干组防冲笼结构,每一防冲笼结皆包括两安装座、一支撑杆和一支座,两安装座分别安装于防护门的内侧的两端且位于同一水平面,安装座为中间具有一凹槽的槽钢,支撑杆的一端放入其中一安装座的凹槽,通过螺栓和螺母安装,且支撑杆与安装座转动连接,支撑杆的另一端能够卡入另一安装座的凹槽;支座固定于防护门内侧且位于其中一安装座的正上方,支撑杆能够旋转并卡入支座实现相对固定。本实用新型以解决施工升降平台提升时,推车操作人员在吊笼内操作失误,推车从远离楼房一侧冲出的安全隐患的问题。离楼房一侧冲出的安全隐患的问题。离楼房一侧冲出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罗少平 卢杨益 孙金霞 李鸿飞 黄志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四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06
技术公布日:2023/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