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双侧调整的片状物输送辊间隙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91008发布日期:2023-01-31 23:05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双侧调整的片状物输送辊间隙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片状物输送辊间隙调整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双侧调整的片状物输送辊间隙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印刷包装等产品生产设备中,各种实心纸、纸板、瓦椤纸板、pvc板等片状物的传输经常使用到上下输送辊结构,因为片状物有不同的厚度,所以在输送不同的片状物时需要经常调整上下输送辊之间的间隙来适应不同的片状物产品。如图1所示,目前的片状物输送辊提升机构是两侧拉杆拉住上输送辊,辊轮一端装有电机,电机带动涡轮,通过蜗轮蜗杆的形式来实现上输送辊沿着下输送辊的垂直方法直线运动,来实现同步提升。这种结构通过蜗杆来实现同时升降,占用空间大,并且蜗杆加工精度要求高;只能两端同步调整高度,当纸张两端不平时,调节难度大;送纸辊轮的提升幅度只能通过偏心蜗杆来实现,不能精确控制,只能通过肉眼观察,需要操作工人拥有丰富的调试经验,不利于机器的操作。
3.而且同一片状物自身的厚度和硬度也存在着差异,当要求高速或精确输送时(如输送速度2m/s以上,位置精度0.5mm以下),这些差异可能会造成输送不良或输送位置不准确等现象,影响正常生产。且输送辊二侧差异如果过大,导致二片或二片以上片状物同时进入输送辊,会对机构带来伤害,而现有的提升机构并没有进行有效的检测和保护。
4.因此,如何实现片状物输送辊的精准调整,稳定输送,以及故障检测功能,成为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可双侧调整的片状物输送辊间隙调整装置。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7.一种可双侧调整的片状物输送辊间隙调整装置,用于调整上输送辊与下输送辊之间的辊间距;述的间隙调整装置包括相同结构的第一调整装置和第二调整装置;所述的第一调整装置和第二调整装置分别与上输送辊两端连接;所述的第一调整装置和第二调整装置上分别设置用于实现两调整装置同步调整或各自调整的编码器。
8.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调整装置还包括齿轮组、安装座、丝杆、施压弹簧、导轨和输送辊连接块;所述的编码器安装在安装座上;所述的安装座上还设置电机;所述的电机通过齿轮组与丝杆连接;所述的丝杆与输送辊连接块通过施压弹簧连接;所述的输送辊连接块位于导轨中,并与上输送辊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的丝杆外侧对称设置两个丝杆间隙抵消弹簧。
10.进一步地,所述的施压弹簧为弹性系数80~101n/mm的施压弹簧。
11.进一步地,所述的导轨上设置下限位保护结构和上限位保护结构。
12.进一步地,所述的导轨为两个,对称分布于输送辊连接块两侧。
13.进一步地,所述的下限位保护结构和上限位保护结构安装在同一侧导轨上,以上输送辊与下输送辊间距为零时的上输送辊水平位置作为下限位保护结构的固定位置。
14.进一步地,所述的下限位保护结构和上限位保护结构的安装间距为1.5倍片状物厚度。
15.进一步地,所述的输送辊连接块为方形的输送辊连接块;所述的输送辊连接苦块设置圆形连接孔。
16.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调整装置和第二调整装置通过输送辊连接块上的圆形连接孔分别与上输送辊两端连接。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输送辊的两端设置两个结构相同的第一调整装置和第二调整装置,两个调整装置通过各自的编码器实现双侧的调整装置即可分别调整,又可同步调整,实现对不同厚度的片状物的高速、精确输送。
19.二、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编码器采集的信号具体化成具体数值,通过直接更改数值对上输送辊进行调整,将调整可视化,方便操作人员对上输送辊的调整进行精确控制。
20.三、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施压弹簧连接丝杆和输送辊连接块,保证了施加在单张片状物上的压力在片状物的承受范围内,从而实现压力的稳定输出,起到高速稳定的输送片状物的效果。
21.四、通过设定下限位保护结构和上限位保护结构间的距离为1.5倍片状物厚度,当大于等于两张片状物同时进入输送辊时,就会触发警报,电机停止工作,实现故障检测和保护功能。
附图说明
22.图1为现有间隙调整装置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间隙调整装置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间隙调整装置安装示意图;
25.图4为编码器控制流程图。
26.图中标号所示:
27.1、电机,2、齿轮组,3、编码器,4、安装座,5、丝杆间隙抵消弹簧,6、丝杆,7、施压弹簧,8、导轨,9、输送辊连接块,10、下限位保护结构,11、上限位保护结构,12、上输送辊,13、下输送辊,14、第一调整装置,15、第二调整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29.实施例
30.如图2所示,一种可双侧调整的片状物输送辊间隙调整装置,用于调整上输送辊12与下输送辊13之间的辊间距;所述的间隙调整装置包括第一调整装置14和第二调整装置15,两个调整装置的结构相同;所述的第一调整装置14和第二调整装置15分别与上输送辊
12两端连接;所述的第一调整装置14和第二调整装置15上分别设置用于实现两调整装置同步调整或各自调整的编码器3。
31.如图3所示,所述的第一调整装置包括电机1、齿轮组2、编码器3、安装座4、丝杆间隙抵消弹簧5、丝杆6、施压弹簧7、导轨8、输送辊连接块9、下限位保护结构10和上限位保护结构11;所述的电机1和编码器3分别固定在安装座4上;所述的齿轮组2分别与电机1和丝杆6连接;所述的丝杆间隙抵消弹簧5为两个,对称设置在丝杆6两侧;所述的丝杆6与输送辊连接块9通过施压弹簧7连接;所述的施压弹簧7的弹性系数为80~101n/mm;所述的输送辊连接块9位于导轨8中;所述的导轨8为两个;所述的下限位保护结构10和上限位保护结构11安装在同一个导轨8上,下限位保护结构(10)作为输送辊调整的初始位置,即上输送辊12和下输送辊13间距为零时,输送辊连接块9触碰到下限位保护结构10;所述的下限位保护结构10和上限位保护结构11安装距离设置为1.5倍片状物厚度。
32.当所述的间隙调整装置工作时,电机1通过齿轮组2驱动丝杆6转动,丝杆6转动产生的间隙会被丝杆间隙抵消弹簧5抵消掉,从而提高控制精度;丝杆6带动输送辊连接块9在下限位保护结构10和上限位保护结构11的约束下,在导轨中上下移动;输送辊连接块9带动上输送辊12实现上下移动。
33.当输送片状物时,通过施压弹簧7将压力传导给与输送辊连接块9连接的上输送辊12,使得片状物与上输送辊12与下输送辊13之间有一定的摩擦力,保证高速稳定的输送片状物。本专利选取的施压弹簧7为弹性系数80~101n/mm的施压弹簧,在该弹性系数下能保证施加在单张片状物上的压力在片状物的承受范围内,从而实现压力的稳定输出。
34.当输送时,大于等于两张片状物同时进入上输送辊12与下输送辊13之间,此时由于片状物的厚度超过下限位保护结构10和上限位保护结构11的距离,片状物反馈给上输送辊12的压力会大于施压弹簧7施加的力,即片状物会克服施压弹簧7的力把输送辊连接块9往上顶,导致输送辊连接块9触碰到上限位保护结构11,当机器收到上限位保护结构11的信号时,就会马上报警,电机1立即停止工作,从而实现大于等于两张片状物同时进入时的故障检测和保护。
35.如图4所示,所述的间隙调整装置通过将编码器采集的信号转化为具体数值,通过直接在控制面板中输入具体数值,实现第一调整装置14和第二调整装置15的分别调整和同步调整。可分别设置第一调整装置14的升降高度和第二调整装置15的升降高度,实现两侧的两个调整装置的分别调整。且两侧的两个调整装置具有高低误差锁定功能,升降高度差不超过0.8mm,超过0.8mm则电机立即停止工作。若输送辊两端的整体升降高度误差大于等于0.8mm,可通过同步调整来调节高度。除自动调整外,本专利还配有手动调整功能,通过控制面板上的按钮来调整输送辊升降,按一次升降0.1mm。手动控制同样有高度差超过0.8mm时的高低误差锁定功能。
36.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