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面粉生产工艺的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97047发布日期:2023-01-03 22:38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面粉生产工艺的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面粉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面粉生产工艺的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我国面粉厂的数量和规模发展迅速,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和壮大,具有市场竞争力,必须对未来的竞争格局适时调整战略,加强生产技术的管理,努力提高稳定产品质量、创新产品、降低成本。大中型面粉厂每天产出多达十几吨,由于大中型面粉厂的生产量巨大,需要多层车间才能完成小麦制成面粉工艺。
3.大中型面粉厂小麦生产工艺大致为通过斗式提升机把小麦提升至较高层位置,如专利公开号:cn208470764u,小麦提升到较高位置后进一步进入下一道小麦清理、润麦、润麦、入磨、研磨筛理等。然而上述方案中,如1所示斗式提升机1的进料口2都是固定的,这样的上料小麦会十分不便且受限,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面粉生产工艺的自动上料装置,以解决现有斗式提升机存在的进料口都是固定的问题。
5.为了完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面粉生产工艺的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斗式传送机构和调节结构;
6.斗式传送机构包括立式机箱和出料管道,竖直设置的立式机箱内设置有传送主体,传送主体用于小麦高度提升,出料管道一端与立式机箱的顶部固定连通;
7.调节结构包括斜置管道、竖直管、插接管、圆柱壳体和支架,斜置管道的一端与立式机箱的低端固定连通,竖直设置的竖直管的一端与斜置管道的另一端固定连通,圆柱壳体与支架固定连接,圆柱壳体内转动设置绞龙,竖直设置插接管的一端与圆柱壳体固定连通,圆柱壳体远离竖直管的一端连通设置有料斗;
8.插接管的另一端插设在竖直管的另一端内。
9.一个优选的方案是,还包括限位环体,限位环体的外圈固定设置在竖直管内,插接管远离圆柱壳体的一端与限位环体抵接。
10.一个优选的方案是,限位环体由橡胶制成。
11.一个优选的方案是,调节结构还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固定设置在圆柱壳体上,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圆柱壳体与绞龙同轴对接。
12.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支架包括底座、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均包括支撑杆、套环和螺栓,支撑杆和螺栓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支撑杆固定设置在底座上,且两个支撑杆位于圆柱壳体两侧,套环上同轴开设两个第一螺纹孔,套环套设在圆柱壳体上,螺栓穿过支撑杆、第一螺纹孔与圆柱壳体抵接。
13.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出料管道为y形管体结构,y形管体结构顶端与立式机箱的顶
部的管体连通,y形管体结构的低端两个管体分别与筛选装置连通。
14.上述方案有益效果为:首先驱动绞龙转动,小麦从料斗进入圆柱壳体,转动状态下的绞龙带动小麦传送,小麦依次穿过插接管、竖直管、斜置管道进入立式机箱内,进一步传送主体驱动工作,传送主体完成小麦高度提升工作,小麦从出料管道进一步下一道工序,通过插接管的远离圆柱壳体的一端插设在竖直管内,能够实现料斗位置变动,根据实际的上料点,能够实现料斗位置变动方便小麦上料,大大降低了小麦传送成本。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6.图1是现有技术中斗式提升机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面粉生产工艺的自动上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面粉生产工艺的自动上料装置的部分结构立体示意图;
19.图4是图3的剖视状态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说明
21.1、斗式提升机;2、进料口;10、斗式传送机构;11、立式机箱;12、出料管道;20、调节结构;21、斜置管道;22、竖直管;23、插接管;24、圆柱壳体;25、支架;250、底座;251、第一支撑结构;252、第二支撑结构;253、支撑杆;254、套环;255、螺栓;26、料斗;27、第一电机;30、限位环体;13、传送主体;28、绞龙。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3.第一实施例:
24.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面粉生产工艺的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斗式传送机构10和调节结构20;
25.斗式传送机构10包括立式机箱11和出料管道12,竖直设置的立式机箱11内设置有传送主体13,传送主体13用于小麦高度提升,出料管道12一端与立式机箱11的顶部固定连通;
26.调节结构20包括斜置管道21、竖直管22、插接管23、圆柱壳体24和支架25,斜置管道21的一端与立式机箱11的低端固定连通,竖直设置的竖直管22的一端与斜置管道21的另一端固定连通,圆柱壳体24与支架25固定连接,圆柱壳体24内转动设置绞龙28,竖直设置插接管23的一端与圆柱壳体24固定连通,圆柱壳体24远离竖直管22的一端连通设置有料斗26;
27.插接管23的另一端插设在竖直管22的另一端内。
28.首先驱动绞龙28转动,小麦从料斗26进入圆柱壳体24,转动状态下的绞龙28带动小麦传送,小麦依次穿过插接管23、竖直管22、斜置管道21进入立式机箱11内,进一步传送
主体13驱动工作,传送主体13完成小麦高度的提升工作,另外,传送主体13为现有技术,可参考专利公开号为cn208470764u,不做过多赘述,传送主体13能够完成高度提升即可,小麦从出料管道12进一步下一道工序,通过插接管23的远离圆柱壳体24的一端插设在竖直管22内,能够实现料斗26位置变动,根据实际的上料点,能够实现料斗26位置变动,方便小麦上料,大大降低了小麦传送成本。
29.第二实施例:
30.还包括限位环体30,限位环体30的外圈固定设置在竖直管22内,插接管23远离圆柱壳体24的一端与限位环体30抵接。
31.限位环体30的设置起对插接管23支撑效果。
32.限位环体30由橡胶制成。起到减震效果。
33.调节结构20还包括第一电机27,第一电机27固定设置在圆柱壳体24上,第一电机27的输出轴穿过圆柱壳体24与绞龙28同轴对接。
34.支架25包括底座250、第一支撑结构251和第二支撑结构252,第一支撑结构251和第二支撑结构252均包括支撑杆253、套环254和螺栓255,支撑杆253和螺栓255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支撑杆253固定设置在底座250上,且两个支撑杆253位于圆柱壳体24两侧,套环254上同轴开设两个第一螺纹孔,套环254套设在圆柱壳体24上,螺栓255穿过支撑杆253、第一螺纹孔(未示出)与圆柱壳体24抵接。
35.出料管道12为y形管体结构,y形管体结构顶端管体与立式机箱11的顶部的管体连通,y形管体结构的低端两个管体分别与筛选装置连通。
36.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