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揿压式喷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78180发布日期:2022-12-31 14:07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揿压式喷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妆品包装容器的按压喷头,具体涉及一种揿压式喷头。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化妆品包装容器有的是直接将膏霜进行存储,然后通过盖子进行盖合,在使用时拧开盖子后直接使用,但是这样的容器在存储膏霜时,膏霜容易与空气进行接触,长时间的接触下容易使得膏霜发生质变进而影响膏霜的使用体验。
3.针对上述问题,专利号为cn201820889757.4(公告号为cn20836086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膏霜护肤的真空挤压包装瓶》,包括真空包装瓶和按压式吸液结构,所述真空包装瓶上螺纹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密封盖,所述按压式吸液结构由储液筒、导液管、进液阀门、弹簧、活塞、出液管和排气阀门组成,所述固定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储液筒。
4.该包装瓶通过按压式吸液结构将真空包装瓶中的膏霜液体从真空包装瓶的内部按压出来进行使用,不需要将瓶盖打开,减少了膏霜与空气的接触,但是目前的按压式喷头基本如上述专利所示,形式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在按压时能够发出声音的揿压式喷头。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揿压式喷头,包括
7.锁瓶盖;
8.压头,能相对锁瓶盖上下移动;
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0.固定套,与锁瓶盖固定相连,所述固定套的内周壁上设有多条沿其周向间隔设置的条形筋,每条条形筋竖向延伸;
11.活动圈,设于固定套中,活动圈能相对固定套上下移动和周向转动,所述活动圈的外周壁上设有在其上移时能与条形筋的下端相撞击并抵住的凸部,所述活动圈的顶壁面呈锯齿状;
12.环形圈,成型于所述压头上,所述环形圈的底壁上设有多个沿周向间隔布置的凸块,所述凸块能随着压头的下移与活动圈的顶壁面相抵触从而使活动圈能相对固定套向下移动和周向转动;
13.第一弹性件,作用于压头上,使压头始终保持向上移动的趋势;
14.第二弹性件,作用于活动圈上,使活动圈始终保持向上移动的趋势。
15.为了对活动圈在竖向上的移动轨迹进行导向,相邻两条所述条形筋之间形成滑槽,所述活动圈的外周壁上设有能沿滑槽滑动的滑块。滑块与滑槽的设置,使得活动圈在竖向上移动时,只能沿着滑槽移动。
16.为了便于活动圈与条形筋撞击发出声音,所述滑块的数量与滑槽的数量一致,相邻两个滑块的下端之间通过凸部相连,所述凸部沿活动圈的周向延伸。
17.为了对压头在竖向上的移动轨迹进行导向,所述环形圈的外周壁上设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也能沿滑槽滑动,且能与滑块相抵。导向块不仅起到导向的作用,也能够推动滑块,使活动圈向下移动。
18.为了便于活动圈转动,防止条形筋对活动圈的转动产生干涉,所述条形筋的下端面为自上而下沿固定套的周向倾斜的第三斜面,所述滑块的上端面为自上而下沿活动圈的周向倾斜的第四斜面,所述第三斜面、第四斜面和第四斜向段的倾斜方向一致。
19.为了便于凸块与活动圈的顶壁面抵触后,推动活动圈转动,所述凸块具有均相对环形圈轴向倾斜的第一斜向段和第二斜向段,每个锯齿由均相对活动圈轴向倾斜的第三斜向段和第四斜向段构成,其中第一斜向段和第三斜向段的倾斜方向一致且二者能够抵触,第二斜向段和第四斜向段的倾斜方向一致且二者能够抵触。
20.优选地,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弹簧,下端与锁瓶盖相抵,上端与活动圈的下端相抵。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的揿压式喷头不仅能够通过按压实现出液,人手不会直接接触到化妆品容器中的化妆品,卫生性好,且该喷头的结构新颖,在按压压头并松开后,活动圈上移、凸部能够与条形筋撞击,发出滴答滴答的响声,提升用户体验感。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图1的剖视图;
24.图3为图1的去掉压头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图1中的压头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图1中的活动圈的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图1中的固定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9.如图1~6所示,本优选实施例的揿压式喷头包括锁瓶盖1、压头2、固定套3、环形圈4、活动圈5、第一弹性件6和第二弹性件7。
30.锁瓶盖1用于盖设在化妆品容器的瓶体的顶部敞口处,此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31.固定套3与锁瓶盖1固定相连,固定套3的内周壁上设有多条条形筋31,多条条形筋31沿固定套3的周向间隔设置,每条条形筋31竖向延伸,相邻两条条形筋31之间形成滑槽32。
32.压头2能相对锁瓶盖1上下移动,压头2上成型有环形圈4,环形圈4的底壁上沿其周向间隔设有多个凸块41,凸块41具有均相对环形圈4轴向倾斜的第一斜向段411和第二斜向段412。环形圈4的外周壁上设有导向块42,导向块42能沿滑槽32滑动。
33.活动圈5插装在固定套3中,活动圈5能相对固定套3上下移动和周向转动,活动圈5
的顶壁面在整体上呈锯齿状,每个锯齿51由均相对轴向倾斜的第三斜向段511和第四斜向段512构成,其中第一斜向段411和第三斜向段511的倾斜方向一致且二者能够抵触,第二斜向段412和第四斜向段512的倾斜方向一致且二者能够抵触。
34.活动圈5的外周壁上设有能沿滑槽32滑动的滑块52,条形筋31的下端面为自上而下沿固定套3的周向倾斜的第三斜面311,滑块52的上端面为自上而下沿活动圈5的周向倾斜的第四斜面521,第三斜面311、第四斜面521和第四斜向段512的倾斜方向一致,导向块42能与滑块52相抵。
35.滑块52的数量与滑槽32的数量一致,相邻两个滑块52的下端之间通过凸部50相连,凸部50沿活动圈5的周向延伸,凸部50能与条形筋31撞击发出声音。
36.第一弹性件6作用于压头2上,使压头2始终保持向上移动的趋势,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6为弹簧,压头2与泵组件相连,泵组件可以采用现有的技术,压头2的上极限位置的限位也通过泵组件来实现,这些都是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37.第二弹性件7作用于活动圈5上,使活动圈5始终保持向上移动的趋势。第二弹性件7为弹簧,下端与锁瓶盖1相抵,上端与活动圈5的下端相抵。
38.本实施例的揿压式喷头的工作过程如下:
39.初始状态下,如图3所示,滑块52位于滑槽32中,凸部50与条形筋31的下端相抵;
40.按压压头2,导向块42沿着滑槽32滑动直至与滑块52相抵,继续按压压头2,滑块52被导向块42推着向下移动,活动圈5随之同步向下移动,在此过程中,第二斜向段412与第四斜向段512相抵;
41.待滑块52脱离滑槽32、活动圈5移动至下极限位置后,继续按压压头2,因为活动圈5不能继续下移,故在第二斜向段412和第四斜向段512的斜面配合作用下,活动圈5会逆时针转动(以图3中俯视方向看),在活动圈5转动至其上的滑块52与下一个滑槽32在竖向上对齐时,施力于压头2上的力解除后,压头2会在第一弹性件6的作用下向上移动至上极限位置,活动圈5在第二弹性件7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凸部50与条形筋31相抵,且在二者撞击的瞬间,会发出滴答的声音,回归到初始状态。
4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由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