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建筑用建筑垃圾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14209发布日期:2023-02-10 22:22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绿色建筑用建筑垃圾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绿色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绿色建筑用建筑垃圾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2.绿色建筑对于城市和环境的发展是十分关键的,伴随着城市化水平也在持续的提升 ,面对着土地、资源、人口、环境相互制约的4大问题。建筑垃圾加重了土地、资源的紧张局面,严重影响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因此,加强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刻不容缓。
3.相关技术中,建筑修建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这些建筑垃圾需要人工利用铲子铲到小推车上,然后由施工人员推动小推车移动至指定位置堆放,再由挖掘机将堆放在一起的建筑垃圾挖起并放置到拖车上,以完成建筑垃圾的收集工序,最后,由拖车将建筑垃圾整车输送至处理厂进行分拣再利用。
4.其中,为减少成本,建筑垃圾收集的各个工序是分段进行的,一般是由施工人员先利用推车收集并堆放建筑垃圾,待建筑垃圾全部收集完毕后,再由施工人员利用挖掘机将堆放在一起的建筑垃圾转移到拖车上。
5.针对上述相关技术,本技术人发现,在利用挖掘机将建筑垃圾挖起并转移至拖车上时,很难弯曲将堆积场地面上的垃圾完全挖起,导致堆积场地面仍残留有一定的建筑垃圾,此时需要人工手持铲子进行处理,较为耗费人力,因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绿色建筑用建筑垃圾收集装置,其具有能够在转移建筑垃圾时节省人力的效果。
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绿色建筑用建筑垃圾收集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8.一种绿色建筑用建筑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基座、升降座、收集箱、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升降座可升降的安装于基座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安装于基座上以用于驱动升降座升降,所述收集箱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底面与升降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端能够以第一端为水平轴线上下摆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第二端摆动,所述收集箱的第一端开口设置。
9.具体的,施工人员利用小推车将建筑垃圾堆放在收集箱内,以完成建筑垃圾的收集工作,当需要转运建筑垃圾时,首先利用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升降座升起,使得升降座能够高于拖车的拖箱,此时,施工人员可以控制拖车移动,使得拖车能够移动至升降座的下方,然后再利用第二驱动装置控制收集箱的第二端向上转动,此时,收集箱倾斜设置,使得收集箱内的建筑垃圾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滑落到拖车内,即可完成建筑垃圾于堆放场和拖车之间的转移,并且,收集箱还能够起到拦截建筑垃圾的作用,避免堆放的建筑垃圾意外坍塌后砸到附近的施工人员。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四件摆动组件,各所述摆动组件分别设置于基座的两长边侧的两端,各所述摆动组件的两端分别与基座和升降座连接,所述摆动组件与升降座连接的一端能够以摆动组件与基座连接的一端为水平轴线进行转动。
11.具体的,利用四件摆动组件配合,能够带动升降座整体上下摆动,从而达到控制升降座高度发生变化的效果,实现升降座的升降需求,并且,因为摆动组件是通过摆动的方式带动升降座高度发生变化,因此,在升降座处于最低位置时,摆动组件的高度也较低,不易推动小推车的施工人员造成干扰。
12.进一步的,各所述摆动组件均包括摇臂和第一伸缩缸,所述摇臂的两端分别与基座和升降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缸的缸体与基座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伸缩缸的活塞杆与摇臂的中部转动连接,以使得第一伸缩缸能够驱动摇臂转动。
13.具体的,当第一伸缩缸的活塞杆顶出时,能够驱动摆臂与升降座连接的一端以摆臂与基座连接的一端转动,从而达到间接控制升降座摆动升降的效果。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伸缩缸,所述第二伸缩缸的缸体与升降座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伸缩缸的活塞杆与收集箱的第二端的底面转动连接,以使得第二伸缩缸能够驱动收集箱的第二端以第一端为水平轴线上下摆动。
15.具体的,当第二伸缩缸的活塞杆顶出时,能够驱动收集箱的第二端以收集箱的第一端为水平轴线上下摆动,从而达到控制收集箱倾斜的效果。
16.进一步的,所述收集箱包括底板、侧板和背板,所述底板底面的其中一端与升降座转动连接,所述底板底面的另外一端与第二驱动装置连接,所述侧板设置有互相平行的设置有两片,两所述侧板分别设置于底板的两长边侧上,所述背板与底板靠近第二驱动装置的一短边侧连接,且所述背板的两竖直侧分别与两片侧板连接。
17.具体的,通过底板、背板和两片侧板之间的配合,能够组成上侧和其中一短边侧开口的收集箱,且收集箱的短边侧开口位于收集箱的第一端,使得收集箱倾斜设置时,收集箱内的建筑垃圾能够从第一端处落下。
18.进一步的,所述底板远离第二驱动装置的一端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底板的其中一端与底板转动连接,当底板处于水平状态且与基座间距最小时,所述导向板远离底板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
19.具体的,利用导向板,使得升降座处于最低位置时,可以将导向板翻出,并使得导向板远离收集箱的一端自然垂落以抵住地面,以便于施工人员推动小推车时,小推车能够顺利的从地面转移到收集箱内。
20.进一步的,所述基座的两长边侧上均设置有若干滚轮,位于基座同一长边侧上的各件滚轮沿着基座的长度方向排布设置。
21.具体的,利用滚轮,使得基座能够移动,便于该建筑垃圾收集装置转移使用。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1.能够用于建筑垃圾临时堆积放置使用,且能够使建筑垃圾在堆积过程中坍塌时,不易砸到附近的施工人员;
24.2.能够将收集的建筑垃圾转移到拖车上,无需挖掘机,也无需施工人员后续清理,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建筑垃圾收集装置的第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建筑垃圾收集装置的第二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图2的a局部放大示意图;
28.图4是图2的b局部放大示意图;
29.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收集箱的结构示意图。
30.图中,1、基座;11、滚轮;2、升降座;3、收集箱;31、底板;32、侧板;33、背板;34、导向板;4、第一驱动装置;41、摆动组件;411、摇臂;412、第一伸缩缸;5、第二驱动装置;51、第二伸缩缸。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附图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一种绿色建筑用建筑垃圾收集装置,参照图1和图2,包括基座1、升降座2、收集箱3、第一驱动装置4和第二驱动装置5,升降座2可升降的安装于基座1上,第一驱动装置4安装于基座1上以用于驱动升降座2升降,收集箱3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的底面与升降座2转动连接,第二端能够以第一端为水平轴线上下摆动,第二驱动装置5用于第二端摆动,收集箱3的第一端开口设置。
33.参照图1和图2,在基座1的两长边侧上均设置有若干滚轮11,位于基座1同一长边侧上的各件滚轮11沿着基座1的长度方向排布设置,利用滚轮11,使得施工人员利用利用拖车带动该建筑垃圾收集装置移动。
34.其中,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所公开的建筑垃圾收集装置具有两个状态,当处于第一状态时,收集箱3靠近地面,以便于施工人员将建筑垃圾转移至垃圾箱内;当处于第二状态时,收集箱3远离底面,以使得收集箱3能够高于拖车。
35.参照图2和图3,第一驱动装置4包括四件摆动组件41,各件摆动组件41分别设置于基座1的两长边侧的两端,以使得四件摆动组件41从俯视方向来看,呈矩形状排布,各件摆动组件41的两端分别与基座1和升降座2连接,摆动组件41与升降座2连接的一端能够以摆动组件41与基座1连接的一端为水平轴线进行转动,四件摆动组件41能够同步工作;其中,各件摆动组件41均包括摇臂411和第一伸缩缸412,摇臂411的两端分别与基座1和升降座2转动连接,第一伸缩缸412的缸体与基座1转动连接,且第一伸缩缸412的活塞杆与摇臂411的中部转动连接,以使得第一伸缩缸412能够驱动摇臂411转动。
36.参照图2和图4,第二驱动装置5包括第二伸缩缸51,第二伸缩缸51的缸体与升降座2转动连接,且第二伸缩缸51的活塞杆与收集箱3的第二端的底面转动连接,以使得第二伸缩缸51能够驱动收集箱3的第二端以第一端为水平轴线上下摆动具体的,第二伸缩缸51的缸体的上端与升降座2的端部转动连接,且第二伸缩缸51的活塞杆朝上设置并与收集箱3的底面连接;其中,第二伸缩缸51设置有若干件,且各件第二伸缩缸51沿着升降座2的宽度方向排布设置。
37.参照图2和图5,收集箱3包括底板31、侧板32、背板33和导向板34,底板31底面的其中一端与升降座2转动连接,底板31底面的另外一端与第二驱动装置5连接,侧板32设置有互相平行的设置有两片,两片侧板32均竖直设置且分别设置于底板31的两长边侧上,背板
33与靠近第二驱动装置5的一短边侧连接,且背板33的两竖直侧分别与两片侧板32连接,底板31的其中一端与底板31转动连接,当底板31处于水平状态且与基座1间距最小时,导向板34远离底板31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
38.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39.施工人员利用小推车将建筑垃圾堆放在收集箱3内,以完成建筑垃圾的收集工作,当需要转运建筑垃圾时,首先利用第一驱动装置4驱动升降座2升起,使得升降座2能够高于拖车的拖箱,此时,施工人员可以控制拖车移动,使得拖车能够移动至升降座2的下方,然后再利用第二驱动装置5控制收集箱3的第二端向上转动,此时,收集箱3倾斜设置,使得收集箱3内的建筑垃圾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滑落到拖车内,即可完成建筑垃圾于堆放场和拖车之间的转移,并且,收集箱3还能够起到拦截建筑垃圾的作用,避免堆放的建筑垃圾意外坍塌后砸到附近的施工人员。
40.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