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板用的包装膜自动下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62506发布日期:2023-03-07 21:21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温板用的包装膜自动下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温板用的包装膜自动下膜装置。


背景技术:

2.在授权公告号为cn306937975u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发泡水泥保温板切膜设备,这个专利需要将包装膜辊上的包装膜拆下时,同上是采用人工,或者采用电机对包装膜辊进行驱动,但是在需要不同长度的包装膜对不同的物料进行包装时,需要调整电机转动的圈数,从而使得在包装时能够正好包裹住物料,但是需要频繁调整电机或者手动驱动包装膜辊运动,都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温板用的包装膜自动下膜装置,以解决对不同的物料进行包装时,需要调整电机转动的圈数,操作比较麻烦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保温板用的包装膜自动下膜装置,包括支架、切割组件、安装板、第一出料组件、转向杆、复位开关、移动杆和第二出料组件;
6.所述支架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操作孔;
7.所述切割组件位于所述支架内,所述切割组件用于切割包装膜;
8.所述安装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支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下侧固定连接有沿所述支架长度方向的限位环;
9.所述第一出料组件与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第一出料组件上用于转动第一包装膜辊;
10.所述转向杆与所述支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转向杆位于靠近所述支架上端的位置;
11.所述复位开关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开关和第一出料组件控制连接;所述移动杆穿过两个所述限位环,所述移动杆用于控制复位开关的开合;
12.所述第二出料组件与支架的下侧连接,所述第二出料组件上用于放置第二包装膜辊。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料组件包括第一辊轴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辊轴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辊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板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一个所述第一辊轴转动。
14.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链轮,所述第一辊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二链轮采用链条连接。
15.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复位开关控制连接。
16.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杆靠近两端的位置上固定连接限位板。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出料组件包括第二辊轴,所述第二辊轴与所述支架的下侧转
动连接。
18.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上侧所述操作孔的下侧面平齐。
19.进一步地,所述切割组件包括导轨、切刀和切割驱动,所述导轨位于所述支架内,所述导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架的上端和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切刀的两端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切割驱动位于所述支架内,所述切割驱动用于改变所述切刀在所述导轨上的位置。
20.进一步地,所述切割驱动采用气缸,所述气缸的缸筒位于所述操作孔的上侧,所述气缸的缸筒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缸杆与所述切刀固定连接。
21.进一步地,所述复位开关采用行程开关。
2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3.在使用时,第一包装膜辊上的第一包装膜经过移动杆、转向杆第一包装膜辊上的第一包装膜,第二包装膜辊上的第二包装膜直接到达操作孔的下侧,通过切割组件能够将已经用于包装的包装膜切断,并且将切断位置的第一包装膜辊上的第一包装膜和第二包装膜辊上的第二包装膜粘接。当持续不断的有物料经过操作孔时,能够不间断的对物料进行包装。
24.使用之前,第一包装膜辊上的第一包装膜经过移动杆的下侧、转向杆的上侧最后在操作孔内完成对物料的包装,并且在此时移动杆挤压复位开关的控制端,使得复位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25.当有物料挤压包装膜,包装膜包裹物料时,移动杆在包装膜的作用下向上运动,移动杆与复位开关的控制端脱离,复位开关控制第一出料组件转动,第一出料组件转动使得第一包装膜辊转动,从而使得在对物料包裹完成后,移动杆能够下降到限位环的最低端,使得移动杆再一次挤压复位开关的控制端。
26.通过移动杆和复位开关的配合,实现自动控制第一包装膜辊转动的圈数,从而能够对不同大小尺寸的物料进行包装,不需要调整频繁调整电机,整体上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27.图1是一种保温板用的包装膜自动下膜装置整体结果示意图;
28.图2是一种保温板用的包装膜自动下膜装置初始工作状态图。
29.图中各标记对应的名称:
30.1-支架;21-导轨;22-切刀;3-安装板;31-限位环;41-第一辊轴;42-第一包装膜辊;43-驱动电机;44-第一包装膜;5-复位开关;51-摇臂;6-移动杆;61-限位板;71-第二包装膜辊;72-第二辊轴;73-第二包装膜;8-导向杆;9-转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3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33.参见附图1-2,一种保温板用的包装膜自动下膜装置,包括支架1、切割组件、安装板3、第一出料组件、转向杆9、复位开关5、移动杆6和第二出料组件;支架1的中间位置开设
有操作孔;切割组件位于支架1内,切割组件用于切割包装膜;安装板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安装板3与支架1的侧面固定连接,安装板3下侧固定连接有沿支架1长度方向的限位环31;第一出料组件与安装板3连接,第一出料组件上用于转动第一包装膜辊42;转向杆9与支架1的侧面固定连接,转向杆9位于靠近支架1上端的位置;复位开关5与支架1固定连接,复位开关5和第一出料组件控制连接;移动杆6穿过两个限位环31,移动杆6用于控制复位开关5的开合;第二出料组件与支架1的下侧连接,第二出料组件上用于放置第二包装膜辊71。
34.当有物料挤压包装膜,包装膜包裹物料时,移动杆6在包装膜的作用下向上运动,移动杆6与复位开关5的控制端脱离,复位开关5控制第一出料组件转动,第一出料组件转动使得第一包装膜辊42转动,从而使得在对物料包裹完成后,移动杆6能够下降到限位环31的最低端,使得移动杆6再一次挤压复位开关5的控制端。
35.通过移动杆6和复位开关5的配合,实现自动控制第一包装膜辊42转动的圈数,从而能够对不同大小尺寸的物料进行包装,不需要调整频繁调整电机,整体上更加方便。
36.第一出料组件包括第一辊轴41和驱动电机43,第一辊轴4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辊轴41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板3转动连接,驱动电机43与安装板3固定连接,驱动电机43的动力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链轮,第一辊轴41固定连接有第二链轮,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采用链条连接。这样更换第一包装膜辊42更加方便。
37.驱动电机43与复位开关5控制连接,通过复位开关5控制驱动电机43,驱动电机43控制第一辊轴41的转动,第一辊轴41转动使得在第一包装膜辊42上的第一包装膜44展开。
38.移动杆6靠近两端的位置上固定连接限位板61,防止移动板从限位环31中滑出。
39.第二出料组件包括第二辊轴72,第二辊轴72与支架1的下侧转动连接,第二辊轴7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辊轴72平行设置,第二包装膜辊71放置在两个第二辊轴72上,这样设置在取用第二包装膜辊71上的第二包装膜73时更加省力,因为在使用过程中,第二包装膜辊71上的第二包装膜73使用的较少,通过物料对包装膜的推动就能够让第二包装膜辊71转动,所以并没有在第二辊轴72上设置驱动,这样能够有效的节约成本。支架1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8,导向杆8的上侧操作孔的下侧面平齐。通过导向杆8能够让第二包装膜辊71上的第二包装膜73进入到操作孔内。
40.切割组件包括导轨21、切刀22和切割驱动,导轨21位于支架1内,导轨21的两端分别与支架1的上端和下端固定连接,切刀22的两端与导轨21滑动连接,切割驱动位于支架1内,切割驱动用于改变切刀22在导轨21上的位置,切割驱动采用气缸,气缸的缸筒位于操作孔的上侧,气缸的缸筒与支架1固定连接,气缸的缸杆与切刀22固定连接。切刀22能够将包装膜切断并粘合,相关的技术授权公告号为cn306937975u的专利文件中已经公开,在这里不再赘述。
41.复位开关5采用常开的行程开关,当没有压力时,复位开关5打开,行程开关的摇臂51用于搭接移动杆6。
42.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43.在正常准备包装状态时,第一包装膜辊42上的第一包装膜44的一端经过移动杆6的下侧、转向杆9的上侧,最后到达操作孔的下侧;第二包装膜辊71上的第二包装膜73的一端经过导向杆8到达操作孔的下侧,并且第一包装膜44和第二包装膜73相互粘合。
44.在对物料进行包装时,物料从固定有导向杆8的一侧放入,在放入物料的过程中,
物料挤压第一包装膜44和第二包装膜73,使得第一包装膜44带动移动杆6向上运动,当移动杆6与复位开关5的摇臂51脱离,复位开关5控制驱动电机43转动,驱动电机43转动使得第一包装膜辊42转动,使得第一包装膜辊42上的一部分第一包装膜44脱离第一包装膜辊42,直到移动杆6再次位于限位环31的下端,并且压住摇臂51,使得复位开关5断开。
45.当物料移动到切刀22远离导向杆8的一侧时,切刀22向下运动,带动第一包装膜44包裹物料,最终在切刀22的作用下,第一包装膜44和第二包装膜73粘合,并在粘合的位置断开。
46.在切刀22向下运动的同时,第一包装膜44带动移动杆6向上运动,当移动杆6与复位开关5的摇臂51脱离,复位开关5控制驱动电机43转动,驱动电机43转动使得第一包装膜辊42转动,使得第一包装膜辊42上的一部分第一包装膜44脱离第一包装膜辊42,直到移动杆6再次位于限位环31的下端,并且压住摇臂51,使得复位开关5断开。此时回到初始状态,能够进行下一个物料的覆膜。
47.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技术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