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送带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65774发布日期:2023-02-21 19:28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送带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送带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输送带是例如分选机等设备中物料运输的重要载体,物料在输送带上运行是否平稳直接关系到分选机的分选精度。由于物料的重力作用,输送带下方需要支撑结构来防止输送带向下塌陷。
3.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输送带支撑结构包括如下两种:
4.托辊结构:其输送带下方分布若干个圆柱状的托辊,输送带运行时,托辊通过与输送带之间摩擦力作用产生转动。由于托辊之间存在空隙,所以物料在输送带上运行过程中经过托辊之间的空隙时,因为输送带支撑力不足,在托辊之间空隙处会产生凹陷,从而导致物料在经过托辊间空隙上方时,由于重力作用而陷入输送带凹陷处。
5.托板结构:其输送带下方设置一整块托板,托板对皮带起到支撑作用。但是由于皮带与托板之间为面接触,二者之间产生很大摩擦力,而摩擦产生大量的热,导致输送带变形,同时也加快托板磨损,导致整块托板不易检修和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6.本技术提出一种输送带支撑装置,通过对现有输送带支撑件结构进行改进,使得本技术的输送带支撑结构既能够对输送带起到有效支撑作用,同时也方便安装和检修。
7.本技术的输送带支撑装置,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8.一种输送带支撑装置,包括安装架和组合式支撑床,所述安装架上开设连接孔,所述组合式支撑床包括安装梁、支撑板和减震板,所述支撑板和所述减震板之间并排接触并通过所述安装梁连接,所述减震板位于输送带入料位置下方;
9.所述支撑板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安装架通过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和所述连接孔内的连接件相连接。
10.本技术的输送带支撑装置,在使用时,输送带由组合式支撑床托起。组合式支撑床安装在安装架上,能够为输送带提供足够的支撑力。组合式支撑床的支撑板及减震板之间均并无空隙地并排接触连接,使其托起传输带时,避免传输带产生凹陷处,从而对输送带起到有效支撑作用。减震板位于输送带入料位置下方,物料从高处落到输送带上时,首先落到减震板上方,通过减震板的减震作用,逐渐消除物料和输送带在竖直方向上的跳动,对输送带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支撑板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设有用于连接安装架的安装孔,则当支撑板原上表面支撑传输带运作一段时间产生磨损后,能够方便地将支撑板翻转180
°
,再连接在安装架上,继续通过支撑板原下表面支撑传输带运作,便于传输带支撑结构的安装和检修。
11.支撑板可以采用矩形钢管,例如空心方钢。支撑板可以由多个钢管并排接触地通过安装梁组合连接。减震板也可以是多个并排接触地通过安装梁组合连接。
12.安装梁和安装架可以通过固定架连接。
13.输送带两侧下方可以设置接住两侧漏料用的接料托盘。
14.本技术的提高输送带支撑装置,至少存在如下有益效果:
15.本技术的输送带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和减震板的组合式支撑床,其上表面构成足以支撑传输带的支撑面,为传输带提供足够支撑,防止传输带因物料重力导致凹陷,从而避免传输带运动不稳定,提高传输带工作可靠稳定性。
16.本技术的输送带支撑装置,组合式支撑床的支撑板和减震板均可采用通用件,根据输送带的长度配置相应的数量,便于支撑结构的加工和安装,且适用于多种尺寸类型的传输带,扩大适用范围,且降低支撑结构的加工制造成本。
17.本技术的输送带支撑装置,支撑板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设有用于连接安装架1的安装孔,当支撑板一面磨损时,能够方便地将其翻转180
°
进行安装,继续使用另一面支撑传输带,便于拆装和检修,延长支撑结构的使用寿命,降低支撑结构的维修和更换成本。
18.本技术的输送带支撑装置,输送带入料位置下方设置减震板,物料从高处落到输送带上时首先落到减震板上方,通过减震板的减震作用,逐渐消除物料和输送带在竖直方向上的跳动,对输送带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延长输送带使用寿命,降低输送带更换成本。
附图说明
1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0.图1为现有技术中输送带支撑结构的托辊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现有技术中输送带支撑结构的托板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技术输送带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技术输送带支撑装置的主视图;
24.图5为本技术输送带支撑装置的俯视图;
25.图6为本技术输送带支撑装置的组合式支撑床的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本技术输送带支撑装置的组合式支撑床的主视图;
27.图8为本技术输送带支撑装置的组合式支撑床的俯视图;
28.图9为本技术输送带支撑装置的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
30.100为输送带,200为托辊,300为托板,1为安装架,2为组合式支撑床,21为安装梁,22为支撑板,23为减震板,24为固定架,25为安装孔,3为接料托盘。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2.目前,输送带100在例如分选机等设备中被广泛用于物料运输,由于物料的重力作用,输送带100下方需要支撑结构来防止塌陷。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输送带支撑结构包括如
图1所示的托辊结构和如图2所示的托板结构。
33.参照图1所示的托辊结构,输送带100下方分布若干个支撑用的托辊200。输送带100移动时,托辊200在支撑输送带100同时滚动,从而减小托辊200与输送带100之间的摩擦,减少摩擦生热,利于输送带100延长使用寿命和工作稳定性。但是由于托辊200需要旋转运动,所以相邻托辊200之间需要存在空隙,而该空隙处往往对传输带100的支撑力不足,导致输送带100在托辊200间的空隙处容易受到物料重力作用产生凹陷,进而导致物料在经过托辊200间空隙上方时,由于重力作用而陷入输送带100凹陷内。
34.参照图2所示的托板结构,输送带100下方设置一整块支撑用的托板300。无空隙的托板300虽然对输送带100各处的支撑力足够,但是由于输送带100与托板300之间为面接触,二者之间产生很大摩擦力,进而摩擦产生大量的热,导致输送带100变形,同时也加快托板300磨损,导致整块托板300不易检修和维护。
35.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两种常用的传输带支撑结构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带支撑装置,目的是既能够对输送带100起到有效支撑作用,同时也方便安装和检修。
36.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37.实施例
38.参照图3至图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输送带支撑装置,包括安装架1和组合式支撑床2,安装架1上开设连接孔,参照图6至图8,组合式支撑床2包括安装梁21、支撑板22和减震板23,支撑板22和减震板23之间并排接触并通过安装梁21连接,减震板23位于输送带100入料位置下方;支撑板22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设有安装孔25,支撑板22与安装架1通过设置在安装孔25和连接孔内的连接件相连接。
39.该输送带支撑装置使用时,组合式支撑床2安装在安装架1上,支撑板22和减震板23托起输送带100,为输送带100提供足够的支撑力。
40.支撑板22和减震板23无空隙地并排接触连接,则二者托起传输带100时,传输带100上没有产生凹陷处,起到有效支撑作用。
41.减震板23位于输送带100入料位置下方,物料从高处落到输送带100上时,首先落到减震板23上方,通过减震板23的减震作用,逐渐消除物料和输送带100在竖直方向上的跳动,对输送带100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
42.支撑板22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设有用于连接安装架1的安装孔25,当支撑板22一面支撑传输带100运作一段时间产生磨损后,能够方便地将支撑板22翻转180
°
,再连接在安装架1上,继续通过支撑板22另一面支撑传输带100运作,便于传输带100支撑结构的安装和检修,延长支撑结构使用寿命。
43.安装孔25和连接孔至少其中之一为螺孔,连接件为螺栓。
44.例如,安装孔25和连接孔均为螺孔,支撑板22下表面与安装架1通过螺栓连接。
45.支撑板22数量可以为至少两个,相邻支撑板22并排接触、并通过安装梁21连接。支撑板22可以相互平行。多个支撑板22无空隙地组合连接成整体板结构,能够提高对传输带100的支撑效果。
46.参照图9,支撑板22可以为矩形钢管。例如,支撑板22为空心方钢。钢管强度高,重量轻,且便于上表面和下表面开设安装孔25以待翻转安装使用,便于安装及检修维护。
47.支撑板22及减震板23支撑传输带100的表面可以均打磨处理为光滑面,以减小与输送带100接触的摩擦力。例如,支撑板22及减震板23的上表面和下表明均设置为光滑面。
48.参照图3至图5,减震板23数量可以为至少两个,相邻减震板23并排接触、并通过安装梁21连接。减震板23可以相互平行。
49.减震板23位于传输带100前部落料位置下方,支撑板22位于传输带100后方。减震板23与传输带100接触处设置柔性层。例如,减震板23与传输带100接触的上表面通过胶层或螺栓连接有柔性橡胶层或柔性海绵层。
50.组合式支撑床2还可以包括固定架24,安装梁21和安装架1通过固定架24相连接。
51.例如,固定架24为l型弯折板,l型弯折板的一侧部分与安装架1连接,另一侧部分与安装梁21连接。
52.固定架24与安装架1和安装梁21可以分别通过螺栓连接。
53.安装梁21数量可以为至少两个,相邻安装梁21之间直接连接。例如,相邻安装梁2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54.或者,相邻安装梁21之间通过固定架24连接。例如,相邻安装梁21分别通过螺栓与固定架24连接。
55.安装梁21可以为凹型的两侧直角弯折结构,其横向部分可以通过螺栓与支撑板22、固定架24连接,两侧弯折部分可以通过螺栓与安装架1连接。
56.或者,安装架1上也可以通过螺栓连接有直角钢,该直角钢通过螺栓与安装梁21两侧弯折部分连接。
57.输送带支撑装置还可以包括设置在输送带100两侧下方的接料托盘3,用于收集从输送带100两侧漏出来的物料。接料托盘3可以为矩形凹槽状。
58.接料托盘3可以与安装架1和安装梁21中的至少一个相连接。例如,接料托盘3与安装架1和安装梁21均通过螺栓连接。
59.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