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车工作平台转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91835发布日期:2023-01-31 23:16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吊车工作平台转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到起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吊车工作平台转向机构。


背景技术:

2.吊车是一种广泛用于港口、车间、电力、工地等地方的起吊搬运机械,吊车是起重机械统一的称号,通常叫吊车的主要还是汽车吊、履带吊和轮胎吊。吊车的用处在于吊装设备、抢险、起重、机械和救援等场所。
3.转向机构又叫回转机构,它是吊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机构,对吊车的吊臂和工作平台进行支撑,吊臂和工作平台在转向机构的作用下在车体上进行转向,从而对起吊物进行水平方向的位移。转向机构在使用中不仅要承载工作平台以及吊臂自身以及起吊物的重量,同时在吊臂进行起吊时,转向机构还要承载各种重量对转向机构产生的倾斜的作用力,因此在使用中易出现磨损,如果磨损达到一定程度,转向机构内会产生一定的间隙,这样在进行起吊时就会出现不稳定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吊车工作平台转向机构,它包括相互配合安装在一起的底座和转动座,底座和转动座均采用多层拼接式的结构,从而使转动座在底座内进行限位和滑动;同时在底座和转动座内设了对转动座进行驱动的多组齿轮组,齿轮组和转动组之间的齿轮驱动采用倾斜的啮合齿结构,使齿不仅对转动座进行驱动,同时对转动座起到一定的固定限位效果,从整体上增加受力点,从而减缓磨损,保证起吊的稳定性。
5.一种吊车工作平台转向机构,它包括底座和转动座,底座和转动座之间设有驱动转动座转动的齿轮组;所述的底座包括通过螺栓相互连接的两层,所述的转动座夹持在两层底座之间并在底座内转动;齿轮组内设有锥形齿轮,转动座内设有与锥形齿轮相对啮合的倾斜的齿。
6.所述的底座包括上底座和下底座,下底座中心处设有与转动座对应的凹槽;上底座为环形结构;上底座和下底座相对应的面的中心处设有与转动座相对应的缺口槽,上底座和下底座通过螺栓连接后,转动座对应到上底座和下底座的缺口槽内。
7.所述的转动座为环形结构,转动座共设有上中下堆叠的三层,分别是上转动座、中转动座和下转动座;上转动座和下转动座分别对应到上底座和下底座的内沿面;中转动座的外沿面向外侧延伸进入到上底座和下底座之间的缺口槽内。
8.所述的齿轮组设在转动座的中心处,转动座的内沿面上设有与齿轮组相啮合的齿;所述的齿轮组内设有锥形齿轮,转动座内沿面上设有与锥形齿轮相啮合的倾斜的齿。
9.所述的齿轮组包括分别与上转动座、中转动座和下转动座相对应三个齿轮,三个齿轮同心连接;顶部和底部的齿轮为锥形齿轮,中间的齿轮为直齿轮;对应的上转动座和下转动座内侧设有与锥形齿轮相对应的倾斜的齿,中转动座的内侧设有直齿。
10.顶部和底部的锥形齿轮对称设置,锥形齿轮的齿倾斜向中间的齿轮;两个锥形齿
轮分别对上转动座和下转动座进行夹持。
11.所述的齿轮组设有均匀分布的三组;底座的凹槽内设有环状的滑槽,所述的滑槽内设有环形的滑板;所述的滑板上部设有与齿轮组对应的安装轴,所述的齿轮组安装在所述的安装轴上。
12.所述中转动座对应的齿的周线直径大于锥形齿轮对应的齿的周线直径,中转动座上的齿呈内陷状;相对应的,齿轮组中中间的齿轮的外径大于锥形齿轮的外径;所述底座的中心处设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分别与三组齿轮组中间的齿轮相啮合;底座底部设有驱动电机,驱动齿轮底部向下延伸至底座外侧并通过蜗杆传动连接到所述的驱动电机。
13.进一步的,所述的上转动座底部和下转动座顶部分别设有限位齿,对应的中转动座上分别设有与限位齿相对应的限位槽;限位齿和限位槽在转动座上设有均匀分布的若干组。
14.本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15.底座和转动座采用整体接触支撑转动的形式,可增大受力面积,从而减少在工作平台侧向受力时施加在转向机构上的压力,进而减缓磨损。
16.齿轮组和转动座内设置的锥形齿轮以及对应转动座结构,齿轮组在驱动转动座转动的同时可对转动座进行夹持固定,进一步的增加整体的稳定性,并且可以避免齿轮组和驱动座的局部磨损,保证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部的示意图。
19.图3为底座和转动座的示意图。
20.图4为齿轮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22.如图1-图4所示的一种吊车工作平台转向机构,它包括底座1和转动座2,底座1和转动座2之间设有驱动转动座转动的齿轮组3;所述的底座1包括通过螺栓相互连接的两层,所述的转动座2夹持在两层底座1之间并在底座1内转动;齿轮组3内设有锥形齿轮301,转动座2内设有与锥形齿轮301相对啮合的倾斜的斜齿204。
23.所述的底座1包括上底座102和下底座103,下底座103中心处设有与转动座对应的凹槽101;上底座102为环形结构;上底座102和下底座103相对应的面的中心处设有与转动座2相对应的缺口槽104,上底座102和下底座103通过螺栓连接后,转动座2对应到上底座102和下底座102的缺口槽104内。
24.所述的转动座2为环形结构,转动座2共设有上中下堆叠的三层,分别是上转动座201、中转动座202和下转动座203;上转动座201和下转动座203分别对应到上底座102和下底座103的内沿面;中转动座202的外沿面向外侧延伸进入到上底座102和下底座103之间的缺口槽104内。
25.所述的齿轮组3设在转动座2的中心处,转动座2的内沿面上设有与齿轮组3相啮合
的斜齿204;所述的齿轮组3内设有锥形齿轮301,转动座2内沿面上设有与锥形齿轮301相啮合的倾斜的斜齿204。
26.所述的齿轮组3包括分别与上转动座201、中转动座202和下转动座203相对应三个齿轮,三个齿轮同心连接;顶部和底部的齿轮为锥形齿轮301,中间的齿轮为直齿轮302;对应的上转动座201和下转动座203内侧设有与锥形齿轮301相对应的倾斜的斜齿204,中转动座202的内侧设有直齿205。
27.顶部和底部的锥形齿轮301对称设置,锥形齿轮301的齿倾斜向中间的直齿轮302;两个锥形齿轮301分别对上转动座201和下转动座203进行夹持。
28.所述的齿轮组3设有均匀分布的三组;底座1的凹槽101内设有环状的滑槽105,所述的滑槽105内设有环形的滑板106;所述的滑板106上部设有与齿轮组3对应的安装轴107,所述的齿轮组3安装在所述的安装轴107上。
29.所述中转动座2对应的直齿205的周线直径大于上转动座201和下转动座203对应的斜齿204的周线直径,中转动座202上的直齿205呈内陷状;相对应的,齿轮组3中间的直齿轮302的外径大于锥形齿轮301的外径;所述底座1的中心处设有驱动齿轮303,驱动齿轮303分别与三组齿轮组3中间的直齿轮302相啮合;底座1底部设有驱动电机108,驱动齿轮303底部向下延伸至底座1外侧并通过蜗杆传动109连接到所述的驱动电机108。
30.进一步的,所述的上转动座201底部和下转动座203顶部分别设有限位齿206,对应的中转动座202上分别设有与限位齿206相对应的限位槽207;限位齿206和限位槽207在转动座2上设有均匀分布的若干组。
31.本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螺栓将底座连接在承载部,如车体、支撑架等处,将吊车的吊臂和工作平台安装在转动座的上部。
32.驱动电机通过蜗杆传动驱动齿轮组转动,进而驱动转动座在底座内转动,实现对吊臂和工作平台的转向和支撑。
33.转动座在底座内的转动是通过中转动座插入到底座上的缺口槽内进行实现的,转动方式为板状支撑转动的方式,相对于传统的滚珠支撑的方式来说,接触面积相对更大,可以对纵向和侧向的倾斜受力进行分摊,从而减缓磨损。
34.转动座通过齿轮组进行驱动,齿轮组中设置了两个对称的锥形齿轮,两个齿轮分别对上转动座和下转动组进行固定,并且呈夹持的状态,对转动座进行了较好的固定。
35.此外,滑轮组设有均匀分布的多组,这样可以保证无论转动座怎么转动,齿轮组和转动座之间均可达到较好的接触,保证了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