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存储油罐氮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89078发布日期:2022-12-24 09:10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存储油罐氮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罐密封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存储油罐氮封装置。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对于油品等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在对油品进行储存的时候,如果所采取的方法不对,将会使得油品出现一定的损坏,从而造成较大的能源浪费,目前,我国的储油设施多为储油罐,作为储存油品的容器,储油罐在石油开采、运输和加工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设施,然而,油品在储运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油品损耗,同时储油罐外泄的油气对环境和人身的伤害依然严重,因此,通常采用氮封阀通入氮气补充罐内气体空间,由于氮气比油蒸气轻,所以氮气浮在油蒸气上面,可有效防止烃类气体外泄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同时避免油品与空气直接接触,发生氧化,防止储油罐内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形成,且对存储油品的性能无任何影响。
3.cn 209112837 u 公开了一种高温油温机高位油罐氮气密封装置,包括高位油罐,所述高位油罐的右侧设置有液位显示磁翻板,所述高位油罐的左侧上端部分设置有补油口,所述高位油罐的底部设置有排油口,所述高位油罐的顶部右侧通过油管并联连接有排气手动球阀和排气电磁阀,所述排气手动球阀和排气电磁阀的连接处又设置有氮气出口,所述高位油罐的顶部左侧通过油管固定安装进气电磁阀和进气手动球阀,所述进气电磁阀和进气手动球阀为串联连接,所述进气手动球阀的另一端为氮气进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充入氮气使高温油罐内的油介质与空气隔绝,保护其质量和安全,并设有保护系统稳定罐内压力,防止因为压力过高而发生事故,但在本实用新型中操作人员不能对氮气的排放强度进行调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存储油罐氮封装置,可以有效地降低了油品储存的损耗,价格低廉,可灵活配置。
5.一种存储油罐氮封装置,包括:进油管道、油罐进气管道、第一油罐出气管道、第二油罐出气管道、储油罐、出油管道、离心泵、控制器,储油罐左侧的进油口通过进油阀与进油管道连接,储油罐右侧的出油口通过出油管道连接出油阀,出油阀的右侧通过出油管道连接离心泵,储油罐的上端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油罐进气管道、压力表、第一油罐出气管道和第二油罐出气管道,油罐进气管道上设置进气阀,第一油罐出气管道上设置出气阀,第二油罐出气管道上设置针型阀。
6.进一步的,所述针型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包括阀体进气管道和阀体出气管道,所述阀体出气管道位于阀体进气管道的一侧,且与阀体进气管道连通,所述阀体进气管道的一端套设有密封连接块,远离所述密封连接块的一端设有密封座,靠近所述密封座的一端设有套罩在阀体进气管道外壁的阀盖,所述阀体进气管道内设有阀芯。
7.进一步的,所述阀芯包括圆锥段和第一圆柱段和第二圆柱段,所述第一圆柱段与
密封座螺纹连接,所述圆锥段与密封连接块相接触或分离,所述第二圆柱段的一端伸出阀盖,且设有定位螺母。
8.进一步的,所述阀盖上设有呈圆周分布的若干刻度槽,所述定位螺母靠近阀盖的端面设有指针。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油罐出气管道口径为进油管道口径的1/2~1/3,进气阀口径与第一油罐出气管道相一致。
10.进一步的,所述进油阀反馈信号和压力表信号的输出端接入控制器输入端,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控制进气阀和出气阀。
11.进一步的,所述储油罐的内壁设置耐腐蚀层或采用耐腐蚀材料。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圆柱段与密封座之间设有若干密封垫。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中充入氮气使油罐内的油介质与空气隔绝,保护其质量和安全,并设有进气阀、压力表、出气阀和针型阀,维持油罐中的微压环境,防止因为压力过高而发生事故;
15.2. 本实用新型中设置针型阀,对储油罐内的氮气进行调节和缓冲,有效维持储油罐内氮气的浓度,针型阀的阀盖上设有刻度槽,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压力表数值,通过调节扭矩来控制针型阀出氮量的大小,从而对油罐的氮气浓度进行调控,维持油罐内压力的稳定。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存储油罐氮封装置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针型阀的剖面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针型阀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系统控制图。
20.附图标记说明:
21.包括:1、进油管道,2、进油阀,3、油罐进气管道,4、进气阀,5、压力表,6、第一油罐出气管道,7、出气阀,8、第二油罐出气管道,9、针型阀,91、阀体,92、阀体出气管道,93、密封连接块,94、密封座,95、阀盖,951、刻度槽,96、阀芯,961、圆锥段,962、第一圆柱段,963、第二圆柱段,97、定位螺母,971、指针,98、密封垫,10、储油罐,11、出油管道,12、出油阀,13、离心泵,14、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23.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中示意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24.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
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25.实施例1,结合图1和图4,一种存储油罐氮封装置,包括:进油管道1、油罐进气管道3、第一油罐出气管道6、第二油罐出气管道8、储油罐10、出油管道11、离心泵13、控制器14,储油罐10左侧的进油口通过进油阀2与进油管道1连接,储油罐10右侧的出油口通过出油管道11连接出油阀12,出油阀12的右侧通过出油管道11连接离心泵13,
26.储油罐10的上端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油罐进气管道3、压力表5、第一油罐出气管道6和第二油罐出气管道8,油罐进气管道3上设置进气阀4,第一油罐出气管道6上设置出气阀7,第二油罐出气管道8上设置针型阀9。
27.第一油罐出气管道6口径为进油管道1口径的1/2~1/3,进气阀4口径与第一油罐出气管道6相一致,可以防止当口径过大,氮气快速向外排出时,外部空气倒流至储气罐10内,同时防止当口径过小时,储油罐10内的氮气无法及时排出,进气阀4口径与第一油罐出气管道6相一致,第二油罐出气管道8上设置能够耐受更大压力的针型阀9。
28.进油阀2反馈信号和压力表5信号的输出端接入控制器14输入端,控制器14的输出端分别控制进气阀4、出气阀7和针型阀9。
29.储油罐10的内壁设置耐腐蚀层或采用耐腐蚀材料,增加装置的使用年限。
30.进油阀2反馈信号和压力表5信号的输出端接入控制器14输入端,控制器14的输出端分别控制进气阀4和出气阀7,控制器14根据压力表5的压力信号进行判断,实时监测储油罐10内压力的大小,并在进气阀4和针型阀9的作用下,对储油罐10内的氮气进行调节和缓冲,有效维持储油罐10内氮气的浓度,使储油罐10内压力稳定维持在微正压状态,起到对储油罐10密封,隔绝空气,防止烃类气体外泄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确保安全性。
31.实施例2,结合图2和图3,针型阀9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包括阀体进气管道91和阀体出气管道92,所述阀体出气管道92位于阀体进气管道91的一侧,且与阀体进气管道91连通,所述阀体进气管道91的一端套设有密封连接块93,远离所述密封连接块93的一端设有密封座94,靠近所述密封座94的一端设有套罩在阀体进气管道91外壁的阀盖95,所述阀体进气管道91内设有阀芯96,
32.阀芯96包括圆锥段961和第一圆柱段962和第二圆柱段963,所述第一圆柱段962与密封座94螺纹连接,所述圆锥段961与密封连接块93相接触或分离,所述第二圆柱段963的一端伸出阀盖95,且设有定位螺母97。
33.阀盖95上设有呈圆周分布的若干刻度槽951,所述定位螺母97靠近阀盖95的端面设有指针971,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压力表数值,通过调节扭矩来控制针型阀出气量的大小,从而对油罐的氮气浓度进行调控,维持油罐内压力的稳定。
34.第一圆柱段962与密封座94之间设有若干密封垫98,密封圈可使阀芯与密封座密封的更加严密,防止气体自密封座的一端溢出针型阀,该针型阀的进气通道内采用密封座与密封圈双极密封,密封性更强。
35.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