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藏室和采样室独立工作的检验样本转运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33467发布日期:2023-03-04 00:53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藏室和采样室独立工作的检验样本转运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转运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冷藏室和采样室独立工作的检验样本转运箱。


背景技术:

2.生物样本采集后需要运送到检验实验室进行检验,生物样本的运输需要冷链运输来保证生物样本不变性,因此具有冷藏功能的检验样本转运箱成了不可缺少的存在。样本在采集后需要及时放入冷藏箱冷藏,现有技术中的样本转运箱在打开箱盖后,比如2021年09月公开的专利“一种临床试验用样本转运箱”(cn202120029679.2)中,如果需要将样本放入冷藏腔6,则需打开内盖8,使冷藏腔与外界空气接触,降低冷藏室内的冷藏效果,造成电能的浪费,如果频繁放入样本,电能消耗较大,这对于移动电源供电的样本转运箱会导致电源很快耗尽。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藏室和采样室独立工作的检验样本转运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样本转运箱在频繁放入样本过程中容易引起冷藏室耗能增加的问题。
5.(二)技术方案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藏室和采样室独立工作的检验样本转运箱,包括箱体,箱体内设置有采样室和冷藏室,采样室位于冷藏室的上方且两者通过隔板隔开,采样室上安装有门板,采样室内设置有限位放置机构,限位放置机构包括放置板以及对称固定于采样室两侧的承载板,承载板上开设有供放置板两端滑动插入且呈l型的滑槽,放置板上开设有若干供采样试管下部穿过的通孔,采样试管位于通孔的上部弹性套接有限位环,隔板上设置有与通孔位置对应的可开合密封孔,采样试管的下部能够穿过可开合密封孔后通入冷藏室中。
7.优选地,箱体包括转运箱本体以及安装在转运箱本体下端的带脚刹的万向轮,万向轮均匀分布在转运箱本体下端的四个角上。
8.优选地,冷藏保温机构包括安装在冷藏室侧壁上的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位于冷藏室内,冷藏室的底板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半导体制冷片和温度传感器分别通过导线连接于控制器的输出端和输入端。
9.优选地,冷藏保温机构还包括包裹设置于转运箱本体侧壁中的保温层。
10.优选地,放置板两端邻近箱体背板的一侧分别对称固定有滑块,滑块间隙嵌入滑槽中,滑槽的截面为矩形槽或燕尾槽,滑槽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水平段沿箱体的内外方向分布,竖直段从水平段的内侧向下延伸。
11.优选地,转运箱本体上端的左右两端固定安装有拉杆套,活动拉杆伸缩安装在拉
杆套内,手柄固定安装在活动拉杆的上端,手柄上套有橡胶防滑垫。
12.优选地,限位环的底端一体成型有插入通孔中的固定环,固定环与通孔的侧壁紧密贴合。
13.优选地,可开合密封孔包括开设于隔板上的安装孔,安装孔的内壁供若干扇形密封片的外端固定,若干扇形密封片拼接成一个密封安装孔内径的整圆。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该样本转运箱中冷藏室和采样室上下分布且通过隔板隔开,使得采样室与冷藏室能够独立分开,同时,利用l型的滑槽能够让固定采样试管的放置板沿着滑槽内推后下降,使得采样试管的下部能够穿过可开合密封孔后通入冷藏室中,对试管中的样本进行冷藏保存;而在采样过程中,让放置板沿着滑槽上升待试管完全脱出可开合密封孔后,可开合密封孔能够完全密封冷藏室,避免冷藏室内的冷气散走,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转运箱在采样过程中冷藏室内的冷气容易散走导致耗电量增加的问题。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放置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放置机构的分散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箱体内采样试管未到冷藏室内的剖视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箱体内采样试管到冷藏室内的剖视图。
21.图中:1、箱体;101、转运箱本体;102、万向轮;103、脚刹;2、冷藏保温机构;207、控制器;208、温度传感器;210、半导体制冷片;214、保温层;3、限位放置机构;303、固定环;304、限位环;305、承载板;306、滑槽;307、放置板;308、滑块;309、通孔;310、密封塞;4、采样试管;501、拉杆套;502、活动拉杆;503、手柄;504、橡胶防滑垫;11、采样室;111、门板;112、合页;113、密码锁;12、冷藏室;13、隔板;131、可开合密封孔;14、扇形密封片。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图5,一种冷藏室和采样室独立工作的检验样本转运箱,包括箱体1,箱体1内设置有采样室11和冷藏室12,采样室11上安装有门板111,门板111的一侧通过合页112与箱体1铰接实现可开合,门板111的另一侧与箱体1通过密码锁113连接并可以上锁。采样室11位于冷藏室12的上方且两者通过隔板13隔开,采样室11内设置有限位放置机构3,限位放置机构3包括放置板307以及对称固定于采样室11两侧的承载板305,承载板305上开设有供放置板307两端滑动插入且呈l型的滑槽306,承载板305上开设有若干供采样试管4下部穿过的通孔309,采样试管4位于通孔309的上部弹性套接有限位环304,隔板13上设置有与通孔309位置对应的可开合密封孔131,采样试管4的下部能够穿过可开合密封孔131后通入冷藏室12中。
24.箱体1包括转运箱本体101以及安装在转运箱本体101下端的带脚刹103的万向轮102,万向轮102均匀分布在转运箱本体101下端的四个角上。利用带脚刹的万向轮能够方便对箱体进行移动,同时在需要稳固放置的时候利用脚刹固定。转运箱本体101包括有内层和外层,在内层和外层之间塞填有保温棉构成保温层214,通过保温层214尽量隔绝外界通过转运箱本体101侧壁与冷藏室12进行热交换,提高冷藏室12内温度的稳定性。
25.转运箱本体101上端的左右两端固定安装有拉杆套501,活动拉杆502伸缩安装在拉杆套501内,手柄503固定安装在活动拉杆502的上端,手柄503上套有橡胶防滑垫504。该部分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的拉杆箱上的拉杆结构原理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26.冷藏保温机构2包括安装在冷藏室12侧壁上的半导体制冷片210,半导体制冷片210优选型号为tec1-12703半导体制冷集成,其冷面位于冷藏室内且热面位于箱体1的外壁面上,通过蓄电池供电,根据冷却效果,可以选择在冷藏室12侧壁上分布多个半导体制冷片210。冷藏室12的底板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208,温度传感器208优选型号为mcp9700t-e/tt,其为贴装型,方便安装,且安装后在冷藏内12内占据的空间小。温度传感器208安装在冷藏室12的底板中央,半导体制冷片210沿着冷藏室的侧壁均匀分布,通过温度传感器208对冷藏室12内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控,温度传感器208将检测的温度反馈给控制器207,本方案中控制器207可以选温控器tcb-ne模块。半导体制冷片210和温度传感器208分别通过导线连接于控制器207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半导体制冷片能够通过直流电制冷,通过可充电的蓄电池供电。
27.放置板307两端邻近箱体1背板的一侧分别对称固定有滑块308,滑块308间隙嵌入滑槽306中,滑槽306的截面为矩形槽或燕尾槽,滑槽306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水平段沿箱体1的内外方向分布,竖直段从水平段的内侧向下延伸。水平段能够实现放置板307在采样室11内的推拉,当滑块308被推到水平段的最里端时再沿着竖直段下落使采样试管4的下部穿过可开合密封孔131进入冷藏室内,而样本也仅存在于试管的下部内,采样试管4的上端通过密封塞310密封。为了采样试管4能够被稳定支撑,在采样试管4上套有限位环304,限位环304的底端一体成型有插入通孔309中的固定环303,固定环303与通孔309的侧壁紧密贴合,限位环304和固定环303都是橡胶材质。固定环303通过挤压在通孔309侧壁与试管外壁之间,能够让采样试管4稳固在通孔309内。限位环304的外径大于通孔309的内径,限位环304的底面与放置板307的顶面接触,能够对采样试管4进入冷藏室内的部分进行限位。
28.可开合密封孔131包括开设于隔板13上的安装孔,安装孔的内壁供若干扇形密封片14的外端(弧形端)固定,若干扇形密封片14拼接成一个密封安装孔内径的整圆。扇形密封片14的材质为pvc,其具有一定的柔性和弹性,采样试管4穿过通过挤压能够将扇形密封片14挤到外侧,当扇形密封片14上升后又能够恢复原状放置冷气散出。
29.使用时,采样人员打开门板111,先向上提放置板307,滑块308沿着滑槽306的竖直段移动到顶,此时,采样试管4的底端已经完全脱出可开合密封孔131,可开合密封孔131通过扇形密封片14盖住,大大一定程度的密封,然后往外拉放置板307,使放置板307伸出采样室11,采样人员将新的装有样本的采样试管4先盖上密封塞310,然后套上限位环304放入到通孔309中并将固定环303挤入通孔309中,摇晃下采样试管4保证已经放置稳定,再推回放置板307并下压,使滑块308滑到滑槽306的底部,此时,采样试管4的下部也完全穿过可开合密封孔131后进入冷藏室12中进行冷藏,若采样完成,则关上门板111,锁上密码锁113。
30.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