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润滑油包装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51805发布日期:2023-03-22 10:47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润滑油包装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润滑油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润滑油包装瓶。


背景技术:

2.润滑剂用以降低摩擦副的摩擦阻力、减缓其磨损的润滑介质。润滑剂对摩擦副还能起冷却、清洗和防止污染等作用。为了改善润滑性能,在某些润滑剂中可加入合适的添加剂。选用润滑剂时,一般须考虑摩擦时的运动情况、材料、表面粗糙度、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以及润滑剂的性能等多方面因素。在机械设备中,润滑剂大多通过润滑系统输配给各需要润滑的部位,润滑液一般采用瓶装,现有的润滑油包装瓶,其瓶口通常较大,不便于向汽车发动机内倾倒,且无法控制流量,倾倒时容易洒出,较为不便。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汽车润滑油包装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润滑油包装瓶。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润滑油包装瓶包括:调节盖、上瓶体、固定扣、转轴、提把、下瓶体、刻度板、瓶底以及扣槽。
6.优选的,调节盖包括底盖、旋转框架、旋转固定件、转盘、齿轮环、传动齿轮、密封板以及顶盖,底盖为一组圆台环以及圆台环上下两端分别连接的圆环组成,底盖下端内侧设有螺纹,旋转框架设于底盖顶部,且旋转框架与底盖固定连接,旋转框架中心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设有旋转固定件,旋转固定件设于转盘底部,且旋转固定件与转盘相连接,转盘为圆环结构,且转盘内侧设有齿轮环,齿轮环侧表面与转盘固定连接,且齿轮环内侧与传动齿轮相啮合,密封板设于传动齿轮上端侧表面,且密封板与传动齿轮固定连接,顶盖设于转盘上方,且顶盖中心开设有通孔,顶盖底部与转盘固定连接。
7.优选的,底盖下方螺纹连接有上瓶体,上瓶体为梯台结构,且上瓶体底部开设有凹槽。
8.优选的,上瓶体侧表面设有固定扣,固定扣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穿插有转轴,转轴两端分别与固定扣转动连接,转轴侧表面设有提把,且提把与转轴固定连接,上瓶体底部设有下瓶体,且上瓶体与下瓶体固定连接。
9.优选的,下瓶体为棱柱结构,且下瓶体中心开设有通孔,下瓶体侧表面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连接有刻度板,下瓶体底部设有瓶底,瓶底为棱柱结构,且瓶底下方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壁上开设有扣槽。
10.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润滑油包装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润滑油包装瓶,在具体实施时,通过转盘、齿轮环、传动齿轮、密封板以及顶盖的相互作用,使用者可通过转动转盘,来带动齿轮环转动,进而转动传动齿轮,以达到分开或闭合密封板的作用,进而控制润滑油的流量,且顶盖的出油管整体较细,便于使用者向汽车发动机内添油,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设备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润滑油包装瓶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示意图;
14.图3为图1所示的调节盖的仰视示意图;
15.图4为图1所示的调节盖的结构示意图。
16.图中标号:1、调节盖;2、上瓶体;3、固定扣;4、转轴;5、提把;6、下瓶体;7、刻度板;8、瓶底;9、扣槽;10、底盖;11、旋转框架;12、旋转固定件;13、转盘;14、齿轮环;15、传动齿轮;16、密封板;17、顶盖。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8.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以及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润滑油包装瓶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调节盖的仰视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调节盖的结构示意图。包括:调节盖1、上瓶体2、固定扣3、转轴4、提把5、下瓶体6、刻度板7、瓶底8以及扣槽9。
19.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3和图4所示,调节盖1包括底盖10、旋转框架11、旋转固定件12、转盘13、齿轮环14、传动齿轮15、密封板16以及顶盖17,底盖10为一组圆台环以及圆台环上下两端分别连接的圆环组成,底盖10下端内侧设有螺纹,用以与上瓶体2相连接,旋转框架11设于底盖10顶部,且旋转框架11与底盖10固定连接,旋转框架11中心开设有通孔,用于使旋转固定件12在可转动的同时,无法上下移动,且通孔内设有旋转固定件12,旋转固定件12设于转盘13底部,且旋转固定件12与转盘13相连接,转盘13为圆环结构,转盘13供使用者转动,且转盘13内侧设有齿轮环14,齿轮环14侧表面与转盘13固定连接,且齿轮环14内侧与传动齿轮15相啮合,密封板16设于传动齿轮15上端侧表面,且密封板16与传动齿轮15固定连接,用以带动密封板16分开或闭合,顶盖17设于转盘13上方,且顶盖17中心开设有通孔,顶盖17底部与转盘13固定连接。
20.参考图1和图2所示,底盖10下方螺纹连接有上瓶体2,上瓶体2为梯台结构,且上瓶体2底部开设有凹槽。
21.参考图1和图2所示,上瓶体2侧表面设有固定扣3,固定扣3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穿插有转轴4,转轴4两端分别与固定扣3转动连接,转轴4侧表面设有提把5,且提把5与转轴4固定连接,以便于使用者搬运,上瓶体2底部设有下瓶体6,且上瓶体2与下瓶体6固定连接。
22.参考图1和图2所示,下瓶体6为棱柱结构,棱柱型的瓶身不仅便于仓储与装箱,且在发生倾倒时不会产生滚动,且下瓶体6中心开设有通孔,下瓶体6侧表面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连接有刻度板7,以便于用户查看剩余油量,下瓶体6底部设有瓶底8,瓶底8为棱柱结构,且瓶底8下方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壁上开设有扣槽9,以便于用户倾倒时的持握。
2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作原理如下:使用者可通过转动转盘13,来带动齿轮环14转动,进而转动传动齿轮15,以达到分开或闭合密封板16的作用,进而控制润滑油的流量,且顶盖17的出油管整体较细,便于使用者向汽车发动机内添油。
24.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电路以及控制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过多赘述。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
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润滑油包装瓶,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盖(1),所述调节盖(1)包括底盖(10)、旋转框架(11)、旋转固定件(12)、转盘(13)、齿轮环(14)、传动齿轮(15)、密封板(16)以及顶盖(17),底盖(10)为一组圆台环以及圆台环上下两端分别连接的圆环组成,底盖(10)下端内侧设有螺纹,旋转框架(11)设于底盖(10)顶部,且旋转框架(11)与底盖(10)固定连接,旋转框架(11)中心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设有旋转固定件(12),旋转固定件(12)设于转盘(13)底部,且旋转固定件(12)与转盘(13)相连接,转盘(13)为圆环结构,且转盘(13)内侧设有齿轮环(14),齿轮环(14)侧表面与转盘(13)固定连接,且齿轮环(14)内侧与传动齿轮(15)相啮合,密封板(16)设于传动齿轮(15)上端侧表面,且密封板(16)与传动齿轮(15)固定连接,顶盖(17)设于转盘(13)上方,且顶盖(17)中心开设有通孔,顶盖(17)底部与转盘(13)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润滑油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10)下方螺纹连接有上瓶体(2),上瓶体(2)为梯台结构,且上瓶体(2)底部开设有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润滑油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瓶体(2)侧表面设有固定扣(3),固定扣(3)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穿插有转轴(4),转轴(4)两端分别与固定扣(3)转动连接,转轴(4)侧表面设有提把(5),且提把(5)与转轴(4)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润滑油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瓶体(2)底部设有下瓶体(6),且上瓶体(2)与下瓶体(6)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润滑油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瓶体(6)为棱柱结构,且下瓶体(6)中心开设有通孔,下瓶体(6)侧表面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连接有刻度板(7)。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润滑油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瓶体(6)底部设有瓶底(8),瓶底(8)为棱柱结构,且瓶底(8)下方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壁上开设有扣槽(9)。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润滑油包装瓶。所述汽车润滑油包装瓶包括调节盖、上瓶体、固定扣、转轴、提把、下瓶体、刻度板、瓶底以及扣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润滑油包装瓶在具体实施时,通过转盘、齿轮环、传动齿轮、密封板以及顶盖的相互作用,使用者可通过转动转盘,来带动齿轮环转动,进而转动传动齿轮,以达到分开或闭合密封板的作用,进而控制润滑油的流量,且顶盖的出油管整体较细,便于使用者向汽车发动机内添油,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设备的便利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设备的便利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设备的便利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森 孙军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豪邦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4
技术公布日:2023/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