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支撑船舶上层建筑的海运托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77720发布日期:2023-01-25 12:07阅读:55来源:国知局
用于支撑船舶上层建筑的海运托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支撑船舶上层建筑的海运托架。


背景技术:

2.在船舶的上层建筑采用海运方案整吊搭载时,因为上层建筑搭载的合拢层形成有高低不平的结构,为在搬运时使其整体结构受力均匀,需垫平合拢层的底部结构,通常采用在合拢层的下方垫设海运托架的方法进行找平。现有的海运托架采用槽钢框架结构,其结构复杂需要针对不同的位置需要设计不同的托架结构,拆装不便、制作和回收周期长、在海绑时容易对托架造成损伤,且其承载能力无法对大型或超大型船舶的上层建筑(如24000箱集装箱船的上层建筑)实现有效支撑。此外,现有海运托架的通用性差,无法调节自身高度来适配高低不平的合拢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支撑船舶上层建筑的海运托架,以解决现有的海运托架的结构复杂且承载强度较低,无法对大型或超大型船舶的上层建筑实现有效支撑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支撑船舶上层建筑的海运托架,其中,所述用于支撑船舶上层建筑的海运托架包括:
5.固定件,形成为具有槽口的凹字形板面结构,所述固定件的槽口向下,使得所述凹字形板面结构倒置在运输船只上;
6.承载件,与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承载件背向于所述槽口的敞开方向设置,以撑托上层建筑;所述承载件形成为实心结构。
7.优选地,所述用于支撑船舶上层建筑的海运托架还包括与所述槽口的内壁呈角度设置的加强件,所述加强件与所述承载件对应设置。
8.优选地,所述加强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加强件分别对称地设置于所述槽口的两侧壁。
9.优选地,所述用于支撑船舶上层建筑的海运托架还包括与所述固定件连接的调节件,所述槽口的两侧壁均向其内部凹陷以形成为与所述调节件滑动连接的调节部,所述调节件能够沿所述槽口的侧壁高度方向滑动,以撑起所述固定件,从而调节所述承载件与所述运输船只之间的距离。
10.优选地,所述调节件的两侧部形成有朝向所述调节部凸出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沿所述调节件的滑动方向延伸,所述调节部的两侧向内凹陷以形成供所述导向部伸入的限位部。
11.优选地,所述限位部不贯穿至所述槽口的侧壁,以限定所述调节件仅能够沿所述槽口的侧壁高度方向滑动。
12.优选地,所述用于支撑船舶上层建筑的海运托架还包括与所述调节件连接的卡接组件,所述卡接组件包括转轴和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的卡接件;
13.所述槽口的侧壁形成有贯穿于所述固定件的连接孔,沿所述转轴转动的所述卡接件能够伸入所述连接孔,以卡接固定所述调节件和所述固定件的相对位置。
14.优选地,所述调节件形成为板状结构,所述转轴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卡接件形成为与所述转轴呈角度设置的条状结构;
15.当所述调节件与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时,所述卡接件转动至与所述调节件的所在平面呈角度设置,使得所述卡接件伸入所述连接孔;当所述调节件与所述固定件拆卸分离时,所述卡接件转动至与所述调节件的所在平面平行,使得所述卡接件与所述连接孔分离。
16.优选地,所述调节件形成有与所述卡接件对应设置的开口,所述卡接组件设置在所述调节件的主体上,所述转轴嵌设于所述调节件的内部,使得所述转轴上的所述卡接件能够转动至伸出所述调节件的主体外部或位于所述开口内。
17.优选地,所述连接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连接孔沿所述槽口的侧壁高度方向间隔排布。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9.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支撑船舶上层建筑的海运托架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制作与装拆使用的过程方便省时,承载件采用实心结构,如此具备足够的支撑强度,以对大型或超大型船舶的上层建筑实现有效支撑,避免其在搬运时因支撑强度不足而出现受力不均甚至变形等情况,从而保证上层建筑的运输工作顺利进行。
20.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支撑船舶上层建筑的海运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支撑船舶上层建筑的海运托架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支撑船舶上层建筑的海运托架在又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支撑船舶上层建筑的海运托架在再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支撑船舶上层建筑的海运托架的槽口的一侧侧壁设置有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标:10-固定件;11-槽口;111-侧壁;12-连接孔;13-调节部;131-限位部;20-承载件;30-加强件;40-调节件;41-导向部;42-开口;50-卡接组件;51-转轴;52-卡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28.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帮助读者获得对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全面理解。然而,在理解本技术的公开内容之后,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各种改变、修改及等同物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这里所描述的操作的顺序仅仅是示例,其并不限于这里所阐述的顺序,而是除了必须以特定顺序发生的操作之外,可做出在理解本技术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改变。此外,为了提高清楚性和简洁性,可省略本领域中已知的特征的描述。
29.这里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所描述的示例。更确切地说,已经提供了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仅用于示出在理解本技术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实现这里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诸多可行方式中的一些方式。
30.在整个说明书中,当元件(诸如,层、区域或基板)被描述为“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另一元件、“结合到”另一元件、“在”另一元件“之上”或“覆盖”另一元件时,其可直接“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另一元件、“结合到”另一元件、“在”另一元件“之上”或“覆盖”另一元件,或者可存在介于它们之间的一个或更多个其他元件。相比之下,当元件被描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直接在”另一元件“之上”或“直接覆盖”另一元件时,可不存在介于它们之间的其他元件。
31.如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所列出的相关项中的任何一项和任何两项或更多项的任何组合。
32.尽管可在这里使用诸如“第一”、“第二”和“第三”的术语来描述各个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但是这些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不受这些术语所限制。更确切地说,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相区分。因此,在不脱离示例的教导的情况下,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中所称的第一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也可被称为第二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
33.为了易于描述,在这里可使用诸如“在
……
之上”、“上部”、“在
……
之下”和“下部”的空间关系术语,以描述如附图所示的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的关系。这样的空间关系术语意图除了包含在附图中所描绘的方位之外,还包含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装置被翻转,则被描述为相对于另一元件位于“之上”或“上部”的元件随后将相对于另一元件位于“之下”或“下部”。因此,术语“在
……
之上”根据装置的空间方位而包括“在
……
之上”和“在
……
之下”两种方位。所述装置还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将对在这里使用的空间关系术语做出相应的解释。
34.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示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明,否则单数的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的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和“具有”列举存在的所陈述的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35.由于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可出现附图中所示的形状的变化。因此,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不限于附图中所示的特定形状,而是包括在制造期间出现的形状上的改变。
36.这里所描述的示例的特征可按照在理解本技术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各种方式进行组合。此外,尽管这里所描述的示例具有各种各样的构造,但是如在理解本技术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显而易见的,其他构造是可能的。
3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支撑船舶上层建筑的海运托架,其包括固定件10以及承载件20。
38.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用于支撑船舶上层建筑的海运托架的上述部件的具体结构。
39.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固定件10形成为具有槽口11的凹字形板面结构;海绑时固定件10的槽口11向下设置,使得凹字形板面结构倒置在运输船只上。在实施例中,固定件10可以选用为槽钢。
4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承载件20与固定件10连接,承载件20背向于槽口11的敞开方向设置,使得承载件20设置在海运托架的最顶部,以撑托上层建筑;承载件20形成为实心结构,使得海运托架具备足够的承载强度,如此实现对上层建筑的有效支撑。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承载件20在固定件10上居中设置,以保证受力均匀,如此提升上层建筑搁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承载件20和固定件10可以采用焊接连接。
41.为了提升海运托架的支撑强度,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用于支撑船舶上层建筑的海运托架还包括与槽口11的内壁呈角度设置的加强件30,加强件30与承载件20对应设置,即部分的加强件30结构设置在承载件20的下方,以对承载件20实现撑托。加强件30可以形成为三角形的板状结构,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与槽口11的侧壁111和底壁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形成在槽口11两侧为槽口11的侧壁111,槽口11的底壁夹设在两侧壁111之间。然而加强件30的结构并不限于此,加强件30也可以形成为杆状结构,杆状结构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槽口11的侧壁111和底壁连接,使得加强件30与固定件10围成三角形,且加强件30与底壁连接位置需要位于承载件20的下方。在实施例中,加强件30可以选用钢铁材料。
42.为了进一步地提升海运托架的支撑强度,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加强件30设置有多个,多个加强件30分别对称地设置于槽口11的两侧壁111。
43.为了提升海运托架的适配性,使其适配于高低不平的上层建筑合拢层,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用于支撑船舶上层建筑的海运托架还包括与固定件10连接的调节件40,槽口11的两侧壁111均向其内部凹陷以形成为与调节件40滑动连接的调节部13,调节件40形成为矩形的板状结构,调节部13对应地形成为矩形的凹槽,调节件40能够沿槽口11的侧壁111高度方向滑动,以撑起固定件10,从而调节承载件20与运输船只之间的距离,使得海运托架可以设置在海运所需的支撑位置并实现有效承载支撑。
44.需要说明的是,当设置有调节件40时,调节件40的底部与运输船只固定连接,调节件40沿调节部13滑动,能够使得固定件10相对于运输船只的距离增加或减小。
45.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调节件40的两侧部形成有朝向调节部13凸出的导向部41,导向部41形成为条状结构,且沿调节件40的滑动方向延伸;对应地,调节部13的两侧向内凹陷以形成供导向部41伸入的限位部131,使得导向部41在限位部131内滑动,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限位部131不贯穿至槽口11的侧壁111,以限定调节件40仅能够沿槽口11的侧壁111高度方向滑动,如此限制了调节件40在水平方向上或其他倾斜方向上的位移。
46.为了使得调节件40相对于固定件10的位置被固定,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用于支撑船舶上层建筑的海运托架还包括与调节件40连接的卡接组件50,卡接组件50包括转轴51和与转轴51转动连接的卡接件52;槽口11的侧壁111形成有贯穿于固定件10的连接孔12,连接孔12的尺寸与卡接件52的尺寸相适配,需要保证沿转轴51转动的卡接件52
能够伸入连接孔12,以卡接固定调节件40和固定件10的相对位置。在本实施例中,调节件40形成为板状结构,转轴51沿竖直方向延伸,卡接件52形成为与转轴51呈角度设置的条状结构,连接孔12形成为长度方向呈水平设置的长条孔;当调节件40与固定件10固定连接时,卡接件52转动至与调节件40的所在平面呈角度设置,使得卡接件52伸入连接孔12;当调节件40与固定件10拆卸分离时,卡接件52转动至与调节件40的所在平面平行,使得卡接件52与连接孔12分离。
47.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卡接组件50设置在调节件40主体上,以避免卡接组件50对调节件40的滑动造成干涉,如图1至图5所示,调节件40形成有与卡接件52对应设置的开口42,卡接组件50设置在调节件40的主体上,转轴51嵌设于调节件40的内部且与调节件40固定连接,转轴51的部分结构从开口42露出,使得转轴51上的卡接件52能够转动至伸出调节件40的主体外部或位于开口42内,如此在卡接件52转动至调节件40的主体外部时,实现卡接固定调节件40与固定件10的相对位置;在卡接件52转动至位于开口42内时,可以使得调节件40能够沿槽口11的侧壁111高度方向滑动,以选择合适的支撑高度;在实施例中,转轴51可以设置在开口42长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
48.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连接孔12设置有多个,多个连接孔12沿槽口11的侧壁111高度方向间隔排布,使得调节件40在可以固定在所需的槽口11的侧壁111的高度位置上。
4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支撑船舶上层建筑的海运托架,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制作与装拆使用的过程方便省时;承载件采用实心结构,如此具备足够的支撑强度,以对大型或超大型船舶的上层建筑实现有效支撑,避免其在搬运时因支撑强度不足而出现受力不均甚至变形等情况,从而保证上层建筑的运输工作顺利进行。此外,海运托架的通用性好,调节件能够延长固定件的高度,使得承载件能够与高低不平的合拢层相适配,以撑托于合拢层的各处位置,如此使得上层建筑能够稳定地放置在多个海运托架上,保证海运托架的支撑强度和支撑有效性。
5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