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屏风的控制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19118发布日期:2023-06-01 00:52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屏风的控制台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控制台,具体涉及一种带屏风的控制台。


背景技术:

1、在自动化码头远程吊装集装箱的作业中,吊车司机必须通过远程控制台上的控制器和显示器组件,进行长时间的操作和监控任务。现有技术中显示器组件通过紧固件安装于控制台台面上,通过紧固件安装的显示器组件不能在前后方向调节显示屏,从而导致显示器与吊车司机的距离远大于合理的视距要求,同时还会挤占有限的台面纵深空间。

2、为实现显示器组件的前后调节,可在控制台上设置显示器调节支架组件。现有技术的远程控制台的显示器组件背后有1-3根较粗的立柱,如若通过显示器调节支架组件安装显示器组件,再连接至控制台的立柱上,则会因立柱有限的承重能力,而影响显示器组件安装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屏风的控制台,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设置有显示器调节支架组件的控制台的承载力有限而影响显示器组件安装的可靠性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带屏风的控制台,包括:

4、地台,所述地台包括依次设置的显示区、过道区和控制区;

5、控制台本体,所述控制台本体包括设于所述显示区的桌体,所述桌体形成为“匚”形框架结构,所述“匚”形框架结构具有位于中间的连接部和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部两端的端部,所述“匚”形框架结构的顶部设有台面;

6、屏风组件,所述屏风组件围设在所述显示区的所述桌体外周,所述屏风组件包括:

7、屏风背板模块,所述屏风背板模块与所述“匚”形框架结构的所述连接部的外侧连接,所述屏风背板模块的朝向所述控制区一侧设有显示器组件;

8、两个转角模块,两个所述转角模块分别设置在所述屏风背板模块的两端,且两个所述转角模块分别连接至所述“匚”形框架结构的两个所述端部的外侧。

9、进一步地,所述“匚”形框架结构包括:

10、上下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匚”形框;

11、立杆,所述立杆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匚”形框,所述立杆包括多根,多根所述立杆沿着所述“匚”形框间隔开设置。

12、进一步地,位于顶部的所述“匚”形框的所在面积小于位于底部的所述“匚”形框的所在面积。

13、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端部各自形成有一容纳所述电气柜模块的电控主机空间,所述电控主机空间的朝向所述过道区一侧设置有电控主机箱门。

14、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形成有容纳plc模块的plc安装空间,所述plc安装空间的朝向所述屏风组件一侧设有检修门。

15、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电控主机空间之间设有坐姿作业腿部空间,所述坐姿作业腿部空间的对应位置处的所述“匚”形框架结构上朝向所述坐姿作业腿部空间依次设有散热板和电气柜蒙板;

16、所述坐姿作业腿部空间的上方设置有可抽拉的键盘托架,所述键盘托架上设有键盘。

17、进一步地,所述屏风背板模块包括:

18、屏风背板模块本体,所述屏风背板模块本体形成为矩形框结构,所述矩形框结构包括两根平行且相对设置的主横梁和两根平行且相对设置的主立柱,所述主横梁、所述主立柱首尾相连;

19、多根悬挂立柱,所述悬挂立柱设于所述矩形框结构的内部,所述悬挂立柱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至两根所述主横梁;

20、多根悬挂横梁,所述悬挂横梁设于所述矩形框结构的内部,所述悬挂横梁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主立柱,且另一端连接所述悬挂立柱;

21、两个背板蒙板,两个所述背板蒙板分别铺设在所述矩形框结构的内侧和外侧;

22、背板封边条,所述背板封边条连接在所述矩形框结构的四边。

23、进一步地,所述悬挂横梁上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设于所述矩形框体结构内侧的所述背板蒙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一一对应且连通的第二安装孔,连接件依次地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显示器调节支架组件连接,所述显示器调节支架组件上安装所述显示器组件。

24、进一步地,所述转角模块包括:

25、转角模块本体,所述转角模块本体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扇形框体结构,所述扇形框体结构包括与所述端部的外侧连接的第一侧、与所述第一侧相邻设置,且朝向所述过道区的第二侧、以及与所述屏风背板模块本体邻接的第三侧,其中,所述第三侧的顶部向上延伸形成与所述屏风背板模块本体的顶部齐平的延伸部;

26、第一转角蒙板,所述第一转角蒙板铺设在所述扇形框体结构的所述第二侧;

27、第二转角蒙板,所述第二转角蒙板铺设在所述延伸部的内侧;

28、第三转角蒙板,所述第三转角蒙板铺设在所述延伸部、所述扇形框体结构的所述第三侧所在平面的外侧。

29、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带屏风的控制台还可以包括:

30、两个屏风防护模块,两个所述屏风防护模块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转角模块的外侧,且两个所述屏风防护模块的内侧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端部,所述屏风防护模块的一端与所述转角模块本体的转角立柱连接,且另一端朝向所述过道区延伸形成为弧形防护部,所述屏风防护模块的两侧分别铺设有两个屏风防护蒙板;

31、其中,所述转角模块还包括转角封边条,所述转角封边条设置在所述转角模块本体顶部,并与所述弧形防护部的外侧端连接。

3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3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带屏风的控制台包括地台、控制台本体和屏风组件,地台包括依次设置的显示区、过道区和控制区,控制台本体包括设于显示区的桌体,桌体形成为“匚”形框架结构,“匚”形框架结构具有位于中间的连接部和分别连接在连接部两端的端部,“匚”形框架结构的顶部设有台面,屏风组件围设在显示区的桌体外周,屏风组件包括屏风背板模块和两个转角模块,屏风背板模块与“匚”形框架结构的连接部的外侧连接,屏风背板模块的朝向控制区一侧设有显示器组件,两个转角模块分别设置在屏风背板模块的两端,且两个转角模块分别连接至“匚”形框架结构的两个端部的外侧。也就是说,在位于显示区的桌体外周设置屏风组件,并且使得屏风组件的屏风背板模块与“匚”形框架结构的连接部的外侧连接,屏风组件的两个转角模块与“匚”形框架结构的两个端部的外侧连接,从而提高屏风组件对显示器调节支架组件及显示器组件的承载力,提高显示器调节支架组件安装的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带屏风的控制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屏风的控制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匚”形框架结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屏风的控制台,其特征在于,位于顶部的所述“匚”形框的所在面积小于位于底部的所述“匚”形框的所在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屏风的控制台,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端部各自形成有一容纳电气柜模块的电控主机空间,所述电控主机空间的朝向所述过道区一侧设置有电控主机箱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屏风的控制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形成有容纳plc模块的plc安装空间,所述plc安装空间的朝向所述屏风组件一侧设有检修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屏风的控制台,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电控主机空间之间设有坐姿作业腿部空间,所述坐姿作业腿部空间的对应位置处的所述“匚”形框架结构上朝向所述坐姿作业腿部空间依次设有散热板和电气柜蒙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屏风的控制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屏风背板模块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屏风的控制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横梁上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设于所述矩形框结构内侧的所述背板蒙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一一对应且连通的第二安装孔,连接件依次地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显示器调节支架组件连接,所述显示器调节支架组件上安装所述显示器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屏风的控制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模块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屏风的控制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带屏风的控制台,该带屏风的控制台包括地台、控制台本体和屏风组件,控制台本体包括设于“匚”形框架结构的桌体,其具有位于中间的连接部和分别连接在连接部两端的端部,屏风组件围设桌体外周,屏风组件包括屏风背板模块和两个转角模块,屏风背板模块与连接部的外侧连接,屏风背板模块的朝向控制区一侧设有显示器组件,两个转角模块分别设置在屏风背板模块的两端,且两个转角模块分别连接至两个端部的外侧。本技术实施例的屏风组件的屏风背板模块与连接部的外侧连接,屏风组件的两个转角模块与两个端部的外侧连接,从而提高了屏风组件对显示器调节支架组件及显示器组件的承载力,提高显示器调节支架组件安装的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伟,闻佳华,赵斌,龙海曌,潘侯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