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降落碰撞的施工升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56146发布日期:2023-03-15 02:23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降落碰撞的施工升降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升降机,具体涉及一种防降落碰撞的施工升降机。


背景技术:

2.施工电梯通常称为施工升降机,但施工升降机包括的定义更宽广,施工平台也属于施工升降机系列。单纯的施工电梯是由轿厢、驱动机构、标准节、附墙、底盘、围栏、电气系统等几部分组成,是建筑中经常使用的载人载货施工机械,由于其独特的箱体结构使其乘坐起来既舒适又安全。
3.现有的升降机由电梯井和升降机组成,升降机防护的防护栏之间的间隙距离较大,工作人员在搬运施工材料时小型材料碰撞后容易通过防护栏之间缝隙掉落,会误伤升降机附近的工作人员,同时现有的升降机的护栏都是固定的,护栏的高度也是固定限制,导致体积长的施工材料难以搬到升降机内部,升降机内部空间固定,在搬运较轻的材料时,需要多次使用升降机多次搬运。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防降落碰撞的施工升降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防降落碰撞的施工升降机,包括墙面,所述墙面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电梯井,所述电梯井的内表面滑动安装有升降机,所述升降机包括支撑架和延伸架,所述支撑架的内表面与延伸架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展开机构,所述展开机构包括同步电机、螺纹轴、固定板、移动板和防护网,所述延伸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旋转轴、螺纹杆和移动杆。
7.支撑架内安装了大量的防护栏,防护栏主要由钢网组成,升降机是在电梯井内进行上下移动。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防护网的顶部与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的内表面与螺纹轴的外表面螺纹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同步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减速机与螺纹轴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所述同步电机的底部与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板相对的一侧均与支撑架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减速机与旋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的前端与螺纹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与移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移动杆的顶部与延伸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顶部与支撑架的底部固定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同步电机带动螺纹轴进行转动,
螺纹轴通过移动板带动防护网向下移动,从而达到将升降机上的防护网口重叠上,使升降机护栏缝隙变更小,能有效防止升降机移动时掉落到升降机上的小型施工零件从护栏缝隙中掉落下去;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旋转轴进行转动,旋转轴通过螺纹杆带动移动杆进行移动,移动杆带动延伸架从支撑架内延伸出去,从而达到将延伸架从支撑架内移动出来,增加升降机的扩容量,能将体积大重量低的施工材料大量放入升降机。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升降机的立体结构俯视图;
15.图3为本实用升降机的立体结构侧视图;
16.图4为本实用升降机的内部结构横剖图;
17.图中:1、墙面;2、电梯井;3、升降机;4、支撑架;5、延伸架;6、展开机构;61、同步电机;62、螺纹轴;63、固定板;64、移动板;65、防护网;7、驱动机构;71、驱动电机;72、旋转轴;73、螺纹杆;74、移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1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19.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20.实施例1
21.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防降落碰撞的施工升降机,包括墙面1,墙面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电梯井2,电梯井2的内表面滑动安装有升降机3,升降机3包括支撑架4和延伸架5,支撑架4的内表面与延伸架5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支撑架4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展开机构6,展开机构6包括同步电机61、螺纹轴62、固定板63、移动板64和防护网65,延伸架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驱动机构7,驱动机构7包括驱动电机71、旋转轴72、螺纹杆73和移动杆74。
22.防护网65的顶部与移动板64的底部固定连接,移动板64的内表面与螺纹轴62的外表面螺纹连接。
23.同步电机61的输出端通过减速机与螺纹轴62的外表面螺纹连接,同步电机61的底部与固定板63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固定板63相对的一侧均与支撑架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24.实施例中使用人员在乘坐升降机3时,会将建筑材料搬进升降机3内,在搬运过程中会搬运一些小件零件的施工材料,为了防止这些零件从升降机3防护栏的缝隙中掉落,使用人员启动升降机3外侧的展开机构6,通过同步电机61带动螺纹轴62进行转动,螺纹轴62通过移动板64带动防护网65向下移动,将防护网与支撑架4上的护栏缝隙重叠,将升降机3的缝隙进一步变小,使一些小件的施工零件不会从护栏缝隙中掉落出去。
25.实施例2
26.驱动电机71的输出端通过减速机与旋转轴7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旋转轴72的前端与螺纹杆73的后端固定连接,螺纹杆73的外表面与移动杆7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27.移动杆74的顶部与延伸架5的底部固定连接,驱动电机71的顶部与支撑架4的底部
固定连接。
28.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种实施例中,该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之处在于,其中,升降机3在运输体积大重量低的施工物件时,升降机3可通过驱动电机71带动旋转轴72进行转动,旋转轴72通过螺纹杆73带动移动杆74进行移动,移动杆74带动延伸架5从支撑架4内延伸出去,增加升降机3的空间,能将体积大的施工物件搬运到升降机3内。
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人员在乘坐升降机3时,会将建筑材料搬进升降机3内,在搬运过程中会搬运一些小件零件的施工材料,为了防止这些零件从升降机3防护栏的缝隙中掉落,使用人员启动升降机3外侧的展开机构6,通过同步电机61带动螺纹轴62进行转动,螺纹轴62通过移动板64带动防护网65向下移动,将防护网与支撑架4上的护栏缝隙重叠,将升降机3的缝隙进一步变小,使一些小件的施工零件不会从护栏缝隙中掉落出去;升降机3在运输体积大重量低的施工物件时,升降机3可通过驱动电机71带动旋转轴72进行转动,旋转轴72通过螺纹杆73带动移动杆74进行移动,移动杆74带动延伸架5从支撑架4内延伸出去,增加升降机3的空间,能将体积大的施工物件搬运到升降机3内。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防降落碰撞的施工升降机,包括墙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面(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电梯井(2),所述电梯井(2)的内表面滑动安装有升降机(3),所述升降机(3)包括支撑架(4)和延伸架(5),所述支撑架(4)的内表面与延伸架(5)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架(4)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展开机构(6),所述展开机构(6)包括同步电机(61)、螺纹轴(62)、固定板(63)、移动板(64)和防护网(65),所述延伸架(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驱动机构(7),所述驱动机构(7)包括驱动电机(71)、旋转轴(72)、螺纹杆(73)和移动杆(7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降落碰撞的施工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65)的顶部与移动板(6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64)的内表面与螺纹轴(62)的外表面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降落碰撞的施工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电机(61)的输出端通过减速机与螺纹轴(62)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所述同步电机(61)的底部与固定板(63)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板(63)相对的一侧均与支撑架(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降落碰撞的施工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71)的输出端通过减速机与旋转轴(7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72)的前端与螺纹杆(73)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73)的外表面与移动杆(7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降落碰撞的施工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74)的顶部与延伸架(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71)的顶部与支撑架(4)的底部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降落碰撞的施工升降机,包括墙面,所述墙面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电梯井,所述电梯井的内表面滑动安装有升降机,所述升降机包括支撑架和延伸架,所述支撑架的内表面与延伸架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展开机构,所述展开机构包括同步电机、螺纹轴、固定板、移动板和防护网,所述延伸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旋转轴、螺纹杆和移动杆。该防降落碰撞的施工升降机,通过通过同步电机带动螺纹轴进行转动,螺纹轴通过移动板带动防护网向下移动,将防护网与支撑架上的护栏缝隙重叠,将升降机的缝隙进一步变小,使一些小件的施工零件不会从护栏缝隙中掉落出去。些小件的施工零件不会从护栏缝隙中掉落出去。些小件的施工零件不会从护栏缝隙中掉落出去。


技术研发人员:庄海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多乐热能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2
技术公布日:2023/3/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