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集包移动撑袋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93080发布日期:2023-03-17 20:31阅读:83来源:国知局
快递集包移动撑袋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快递分拣领域,特别地,涉及快递集包移动撑袋架。


背景技术:

2.目前的交叉带分拣机系统分拣后的货物需要入袋打包,一般分拣中转场多用编织袋,如袋口有收紧功能或者袋口牢固有加强绳的编织袋,在自动化设备分拣后的包裹投入编织袋时多采用撑袋架撑开袋口以方便快递入袋,然而普遍可靠性不高,在包裹入袋冲击时易袋口脱落。
3.为了避免编织袋受到冲击时从撑袋架上脱落,本领域技术人员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公开号为“cn207292688u”,专利名为“一种快递分拣编织袋简易撑袋架”中公开了一种撑袋架,包括用于挂置编织袋挂包架以及用于固定挂包架的固定底座,挂包架为首尾不相接的金属条围合而成,其主要通过将挂包架穿入抽绳式编织袋的绳孔对编织袋进行固定,由于需要使用抽绳式编织袋,同时需要使挂包架环绕编织袋一周,一方面对编织袋要求较高,另一方面,取放编织袋操作较为繁琐。因此如何设计一种编织袋的撑袋架,可在提升挂置编织袋的抗冲击性的前提下,便于取放编织袋。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快递集包移动撑袋架可在提升挂置编织袋的抗冲击性的前提下,便于取放编织袋。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6.快递集包移动撑袋架,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出包口,所述机架上设有撑袋架本体,所述撑袋架本体上设有多个用于撑袋的支撑柱,所述撑袋架本体与所述机架滑动连接,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锁止所述支撑柱与编织袋的相对运动的锁止条,所述锁止条位于所述撑袋架本体的滑动路径上;
7.所述撑袋架本体分为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第一状态时,将编织袋撑开并挂置于多个所述支撑柱上,随着所述撑袋架本体向前滑动,所述支撑柱带动编织袋移动至所述出包口的下侧,所述支撑柱与所述锁止条抵压锁止编织袋,所述撑袋架本体切换为第二状态。
8.优选地,所述锁止条包括用于与所述支撑柱抵压锁止编织袋的抵压部。
9.优选地,所述锁止条还包括用于引导编织袋进入所述支撑柱与所述抵压部之间的引导部,所述引导部与所述抵压部固定连接,在所述撑袋架本体的前进路径上,所述引导部位于所述抵压部的前侧。
10.优选地,所述引导部为弧形或斜面。
11.优选地,所述撑袋架本体上固设有挡板,第一状态时,所述挡板位于所述出包口的正下方。
12.优选地,所述机架上固设有快递框,所述快递框上下贯穿且位于所述出包口的正下方,第一状态时,所述挡板与所述快递框围合形成开口朝上的容置框。
13.优选地,所述快递框上开设有多个通孔。
14.优选地,所述撑袋架本体的形状为u形,所述撑袋架本体的u形底部用于手持推动所述撑袋架本体移动。
15.优选地,所述支撑柱设置于所述撑袋架本体的u形两侧的横梁上。
16.较之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7.本实用新型需要对快递进行集包时,撑袋架本体处于第一状态,将编织袋挂置于支撑柱上,推动撑袋架本体,撑袋架本体通过支撑柱带动编织袋移动,支撑柱与锁止条抵压锁止编织袋,撑袋架本体切换为第二状态,此时袋口张开且位于出包口的正下方,快递从出包口处掉落进入编织袋的内部,编织袋内部的快递装满后,移动撑袋架本体恢复至第一状态,支撑柱带动编织袋与锁止条脱离接触,手持编织袋的边缘上翻取下编织袋。
18.通过以上的结构,既实现了编织袋撑袋的抗冲击性,又实现了编织袋便于取放的效果,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正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角剖视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撑袋架本体的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撑袋架本体的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10、机架;11、出包口;12、快递框;13、通孔;14、撑袋架本体;15、支撑柱;16、挡板;20、锁止条;21、引导部;22、抵压部。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26.实施例一:
27.本实施例提供快递集包移动撑袋架可在提升挂置编织袋的抗冲击性的前提下,便于取放编织袋仍需不断研究。
28.如图1、图4以及图5所示,包括机架10,所述机架10上设有出包口11,所述机架10上设有撑袋架本体14,所述撑袋架本体14上设有多个用于撑袋的支撑柱15,所述撑袋架本体14与所述机架10滑动连接,所述机架10上设有用于锁止所述支撑柱15与编织袋的相对运动的锁止条20,所述锁止条20位于所述撑袋架本体14的滑动路径上;
29.进一步的,如图2及3所示,所述锁止条20包括引导部21以及用于与所述支撑柱15抵压锁止编织袋的抵压部22,所述引导部21与所述抵压部22固定连接,在所述撑袋架本体14的前进路径上,所述引导部21位于所述抵压部22的前侧,具体的,所述引导部21为弧形或斜面,所述引导部21用于引导编织袋进入所述支撑柱15与所述抵压部22之间。
30.更进一步的,所述锁止条20与所述机架10可拆卸连接,第二状态时,所述支撑柱15与所述抵压部22间隔设置,具体的所述支撑柱15与所述抵压部22之间的间隔为2-5mm,具体根据编织袋的厚度而定,通过更换不同厚度的锁止条20对间隔进行调整。
31.如图3至图5所示,具体的,所述撑袋架本体14的形状为u形,所述撑袋架本体14的u形底部用于手持推动所述撑袋架本体14移动。
32.具体地,所述支撑柱15设置有四个,两两一对分别设置于所述撑袋架本体14的u形两侧的横梁上。
33.使用时:需要对快递进行集包时,撑袋架本体14处于第一状态,将编织袋挂置于支撑柱15上,推动撑袋架本体14,撑袋架本体14通过支撑柱15带动编织袋移动,编织袋依次从引导部21和抵压部22的邻侧通过,支撑柱15与抵压部22抵压锁止编织袋,撑袋架本体14切换为第二状态,此时袋口张开且位于出包口11的正下方,快递从出包口11处掉落进入编织袋的内部,编织袋内部的快递装满后,移动撑袋架本体14恢复至第一状态,支撑柱15带动编织袋与锁止条20脱离接触,手持编织袋的边缘上翻取下编织袋。
34.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挡板16以及所述快递框12的设置;
35.如图4及图5所示,为了提升工作效率,所述撑袋架本体14上固设有挡板16,第一状态时,所述挡板16位于所述出包口11的正下方,通过挡板16的设置在向撑袋架本体14上挂袋时临时存放快递。
36.更进一步的,如图1及图2所示,为了将挡板16上临时存储的快递收集至编织袋的内部,所述机架10上固设有快递框12,所述快递框12上下贯穿且位于所述出包口11的正下方,第一状态时,所述挡板16与所述快递框12围合形成开口朝上的容置框,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的过程中,由于快递框12的阻隔,挡板16上的快递被刮取至编织袋的内部。
37.为了节约材料,同时便于观察是否有快递留置与快递框12的内部,具体的,所述快递框12上开设有多个通孔13以便于操作人员观察。
38.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