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料收载带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81909发布日期:2023-07-15 14:01阅读:28来源:国知局
放料收载带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载带收放料设备的,特别是涉及一种放料收载带机构。


背景技术:

1、近年来,随着电子工业的快速发展,贴片元件在高精度的电子设备中使用越加广泛。贴片元件中使用数量最大的要属贴片电阻、电容、电感等无源器件。打孔纸带作为贴片阻容元件的载体,其加工组装的直接决定着贴片元件的封装效果和表面贴装技术的效率。在微型片式电子元器件封装领域,目前主要采用打孔纸带,也即电子载体纸带进行封装。电子载体纸带的生产过程如下:先将电子载体纸带原纸分切加工成纸带盘;然后,再通过打孔机冲孔;接着,再用烧毛装置去除孔内纤维毛屑;最后,绕盘进入下一步工序测包封装。目前,打孔纸带在分切后,进入冲孔加工以及烧毛除屑等工位前,大多利用后一工位的牵引设备进行放料或收料,极少使用自动收放料的形式。

2、基于此,中国专利cn204473935u公开了一种自动放料收纸带装置,其具有料盘和用于对料盘放料的主动力轴,所述主动力轴穿过料盘的圆轴心与料盘传动连接,伺服电机提供动力给主动力轴。该种自动放料收纸带装置通过收料纸带轴和料盘的配合运作使得打孔纸带的放料形式简便快捷,不需要调节收纸带的速度,而可以根据主轴的速度自动调节收纸带的速度,从而实现自动放料的生产目标。

3、然而,上述所公开的自动放料收纸带装置还存在无法完全自动收料的技术问题。具体的,在打孔纸带的实际应用中,分切后的原纸按单个料盘进行卷料收集;而在打孔加工的过程中,单盘的打孔纸带在单次加工的过程中,会出现盘料用尽的情况,而现有技术的收料纸带轴是没有主动的驱动力的。从而,处于放料盘与收料盘之间的纸带会失去动力而无法完成绕卷的动作;此时,用户往往需要将末段的打孔纸带废弃;从而造成了物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纸带放料机构所存在的无法完全自动收放料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放料收载带机构。

2、一种放料收载带机构,其包括:框架、放料驱动电机、放料转轴、放料盘结构、放料导料槽、收料动力机、收料转轴、收料盘结构、收料导料辊以及控制器。所述框架的上方设置所述放料驱动电机;所述放料驱动电机具有固定块以及联轴器;所述固定块分别连接所述放料驱动电机与所述框架;所述联轴器分别连接所述放料驱动电机与所述放料转轴;所述联轴器将所述放料驱动电机的动力传递至所述放料转轴。所述放料转轴与所述放料盘结构传动连接;所述放料导料槽设置于所述放料盘结构的下方;所述放料导料槽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所述收料动力机相对于所述放料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放料导料槽的另一侧;所述收料动力机与所述框架相连。所述收料动力机与所述收料转轴驱动连接;所述收料转轴与所述收料盘结构传动连接。所述收料导料辊设置于所述收料盘结构的邻侧;外部的载带分别穿过所述放料盘结构、所述放料导料槽、所述收料导料辊与所述收料盘结构。所述控制器固定连接于所述框架并分别与所述放料驱动电机以及所述收料动力机控制连接;所述控制器具有调速旋钮以及启停开关;所述调速旋钮分别控制所述放料驱动电机与所述收料动力机的输出功率;所述启停开关分别控制所述放料驱动电机以及所述收料动力机的启动或停止的状态。

3、进一步的,所述放料盘结构具有放料盘、放料压盘以及放料压盘旋紧把手。

4、更进一步的,所述放料盘活动连接于所述放料转轴。

5、更进一步的,两所述放料压盘分别活动套设于所述放料盘的两侧。

6、更进一步的,每一所述放料压盘旋紧把手对应将一所述放料压盘锁合连接于所述放料转轴之上。

7、更进一步的,所述收料动力机的邻侧设置有收料控制传感器。

8、更进一步的,所述收料控制传感器传递信号至所述控制器以控制所述收料动力机的启动或停止。

9、更进一步的,所述收料导料辊具有直角连接轴以及旋转辊。

10、更进一步的,所述直角连接轴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

11、更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辊与所述直角连接轴活动连接。

1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放料收载带机构分别设有框架、放料驱动电机、放料转轴、放料盘结构、放料导料槽、收料动力机、收料转轴、收料盘结构、收料导料辊以及控制器;所述框架之上分别设置各部件;所述放料驱动电机通过所述放料转轴以驱动所述放料盘结构;所述收料动力机通过所述收料转轴以驱动所述收料盘结构;外部的载带从所述放料盘结构中导出之后,由所述放料导料槽校准后导入外部的加工区域之中;然后,再在所述收料导料辊的牵引下进入所述收料盘结构之中。所述控制器分别对所述放料驱动电机与所述收料动力机进行电性控制。当所述放料盘结构处的载带物料被完全释放后,所述收料动力机仍持续输出动力,以便所述收料盘结构处仍能继续将后续的载带被收料绕卷于其中。所以,本实用新型放料收载带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纸带放料机构所存在的无法完全自动收放料的技术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放料收载带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框架(1)、放料驱动电机(2)、放料转轴(3)、放料盘结构(4)、放料导料槽(5)、收料动力机(6)、收料转轴(7)、收料盘结构(8)、收料导料辊(9)以及控制器(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料收载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盘结构(4)具有放料盘(401)、放料压盘(402)以及放料压盘旋紧把手(4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料收载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盘(401)活动连接于所述放料转轴(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料收载带机构,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放料压盘(402)分别活动套设于所述放料盘(401)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放料收载带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放料压盘旋紧把手(403)对应将一所述放料压盘(402)锁合连接于所述放料转轴(3)之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放料收载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料动力机(6)的邻侧设置有收料控制传感器(60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放料收载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料控制传感器(601)传递信号至所述控制器(10)以控制所述收料动力机(6)的启动或停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放料收载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料导料辊(9)具有直角连接轴(901)以及旋转辊(90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放料收载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连接轴(901)与所述框架(1)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放料收载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辊(902)与所述直角连接轴(901)活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放料收载带机构,其属于载带收放料设备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框架、放料驱动电机、放料转轴、放料盘结构、放料导料槽、收料动力机、收料转轴、收料盘结构、收料导料辊以及控制器;所述框架之上分别设置各部件;所述放料驱动电机通过所述放料转轴以驱动所述放料盘结构;所述收料动力机通过所述收料转轴以驱动所述收料盘结构;外部的载带从所述放料盘结构中导出之后,由所述放料导料槽校准后导入外部的加工区域之中;然后,再在所述收料导料辊的牵引下进入所述收料盘结构之中。所述控制器分别对所述放料驱动电机与所述收料动力机进行电性控制。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纸带放料机构所存在的无法完全自动收放料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詹益忠,延军旺,卢梓洪,曾育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市集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