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滑轮组及平衡臂装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29038发布日期:2023-06-21 17:33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定滑轮组及平衡臂装配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起重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定滑轮组及平衡臂装配机构。


背景技术:

1、一般起重机小车的定滑轮及平衡臂为分体式结构,通过定滑轮组和平衡臂之间分开布置进行钢丝绳的缠绕,该结构虽然能满足国标要求且设备操作的基本需要,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以下缺陷:1、对于面积小且极限要求小的新建厂房的和新购设备的老旧厂房,由于厂房面积有限或是对土地面积的最大化利用,上述起重机很难达到使用要求;2、平衡臂布置在定滑轮一侧常常会产生较大的偏斜力,对小车钢结构的使用寿命造成一定影响。

2、目前,现有的公开号为cn20631862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起重机用带平衡臂的定滑轮组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定滑轮支架上设置有转轴,平衡臂通过所述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定滑轮支架上,该装置虽然解决了上述缺陷1和2,但是出现了新的缺陷:平衡臂对应位于定滑轮支架一侧,导致定滑轮支架受到较大的偏斜力,对定滑轮支架的使用寿命造成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定滑轮组及平衡臂装配机构。

2、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3、一种定滑轮组及平衡臂装配机构,包括滑轮罩,所述滑轮罩内侧中部转动连接有定滑轮组,所述滑轮罩顶部中央位置转动连接有平衡臂,所述平衡臂的中心轴线与定滑轮组的回转中心轴线位于同一垂线。

4、优选的,所述平衡臂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中央位置与滑轮罩对应铰接,所述主体两端均对应铰接有用于连接钢丝绳的连接部,且连接部的回转中心轴线与主体的回转中心轴线平行。

5、优选的,所述滑轮罩顶部为水平面结构。

6、优选的,所述滑轮罩顶面两侧均设有延伸至滑轮罩两侧的延伸部,且滑轮罩侧面与延伸部底面之间设置与其垂直的加强板。

7、优选的,所述滑轮罩顶面中央位置可拆卸连接有平衡臂座,平衡臂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所述平衡臂。

8、有益效果在于:

9、1、由于平衡臂和定滑轮组的设置,使得滑轮罩整体受力均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定滑轮支架受到较大的偏斜力,对定滑轮支架的使用寿命造成一定影响的技术问题;

10、2、由于平衡臂的设置,在主体产生转动时,连接部随之转动,使得连接部与对应的钢丝绳同轴,因此减少平衡臂与动滑轮组间的钢丝绳夹角,还使得钢丝绳与平衡臂之间的相对转动角度减小,进而减小钢丝绳的磨损;

11、3、整体上,不仅使平衡臂与动滑轮组间的钢丝绳夹角大大缩小,提升起重机使用寿命,也能使小车各机构布置的更加紧凑,从而减少吊钩左右极限,使起重机作业范围得到提升。

12、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技术特征及其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内容中阐述地更加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践可以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定滑轮组及平衡臂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滑轮罩(1),所述滑轮罩(1)内侧中部转动连接有定滑轮组(2),所述滑轮罩(1)顶部中央位置转动连接有平衡臂(3),所述平衡臂(3)的中心轴线与定滑轮组(2)的回转中心轴线位于同一垂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滑轮组及平衡臂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臂(3)包括主体(31),所述主体(31)中央位置与滑轮罩(1)对应铰接,所述主体(31)两端均对应铰接有用于连接钢丝绳的连接部(32),且连接部(32)的回转中心轴线与主体(31)的回转中心轴线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定滑轮组及平衡臂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罩(1)顶部为水平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定滑轮组及平衡臂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罩(1)顶面两侧均设有延伸至滑轮罩(1)两侧的延伸部(11),且滑轮罩(1)侧面与延伸部(11)底面之间设置与其垂直的加强板(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定滑轮组及平衡臂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罩(1)顶面中央位置可拆卸连接有平衡臂座(5),平衡臂座(5)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所述平衡臂(3)。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起重机技术领域的一种定滑轮组及平衡臂装配机构,包括滑轮罩,所述滑轮罩内侧中部转动连接有定滑轮组,所述滑轮罩顶部中央位置转动连接有平衡臂,所述平衡臂的中心轴线与定滑轮组的回转中心轴线位于同一垂线。本技术由于平衡臂和定滑轮组的设置,使得滑轮罩整体受力均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定滑轮支架受到较大的偏斜力,对定滑轮支架的使用寿命造成一定影响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项鑫,唐坤,周建宇,孙淑娜,徐斯鹏,张学武,林飞虎,付瑞,王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卫华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