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质材料成型联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71392发布日期:2023-03-29 14:21阅读:92来源:国知局
布质材料成型联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布质材料成型联动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布料的生产过程中,布料生产完成后需要进行折叠处理,通常是人工进行折叠,这样的生产效率非常的低下也浪费人力,而且布料再生产完成后,本身就自带化学气体,工人在长期吸入的情况下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所以人们采用了布料折叠机,利用机械来完成折布的工作,现有技术中,布料折叠机通常只能对布料进行一次折叠,使得完成折叠的布料占地面积大,不方便后续操作,还有一些布料折叠机可以根据需要完成多次折叠,然而其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布质材料成型联动装置,能够在一次操作上对布质材料进行多次折叠,减小体积,方便打包和储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5.布质材料成型联动装置,包括折叠座、驱动器、联动齿轮组、齿条、齿条轨、导料杆、折叠压紧部件和联动折叠刀,所述折叠座为空心状,在折叠座的左侧设有一入料口,在折叠座的内部设有一弧形导料路径孔,导料路径孔从入料口处往折叠座内延伸,且延伸长度超过折叠座一半的宽度位置,延伸至折叠座的右侧,
6.所述驱动器安装在折叠座顶部,联动齿轮组的输入端安装在驱动器的输出端,联动齿轮组的输出端设有两个,其中一个输出端连接着导料杆的端头,另外一个输出端与齿条啮合;
7.所述导料杆的紧固端安装在联动齿轮组的其中一个输出端上,导料杆的活动端悬空,在联动齿轮组的带动下,该活动端从入料口进去,压着布质材料用以导入导料路径孔内形成第一次折叠;
8.所述折叠压紧部件设置在折叠座内部,并处于导料路径孔的尾端,用以夹住导料杆带过来的布质材料端头,
9.在折叠座上还设有一竖直孔,竖直孔从上至下穿过导料路径孔往折叠座下底面延伸,其齿条轨沿着竖直孔固定,下端不超过导料路径孔,齿条滑动安装在齿条轨上,所述联动折叠刀安装在齿条的下端,在齿条的带动下不断的穿过导料路径孔,用于二次折叠导料路径孔内的布质材料。
10.以上设计的联动齿轮组具体平稳、匀速的效果,能够使得导料杆平稳的沿着导料路径孔旋转,在旋转的时候带着布质材料穿入导料路径孔内,齿条与之配合,在导料杆置于折叠座之外时,齿条处于提升状态,在导料杆向下时,齿条往下压,这样两者配合,快速折叠布质材料,利用位置差和高度差,只需要一个动力驱动器便能完成两个动作,使得布质材料
折叠多层,在简单的结构下,快速折叠布质材料,具有节省折叠时间、提高折叠效率的效果。
11.进一步的,导料路径孔呈扇形形状,其弧长为圆形周长的1/2。
12.进一步的,联动齿轮组、齿条、齿条轨固定在折叠座的顶面,并且处于弧形导料路径孔的圆心位置处,齿条从上至下在联动齿轮组带动下穿过导料路径孔,
13.进一步的,所述联动齿轮组包括第一输出齿轮、过渡输入齿轮、过渡输出齿轮和第二输出齿轮,其中第一输出齿轮刚性连接在驱动器的输出轴上,齿条啮合在第一输出齿轮上,过渡输入齿轮同样刚性连接在驱动器的输出轴上,过渡输出齿轮与过渡输入齿轮啮合,第二输出齿轮固定在折叠座上的齿轮轴上,第二输出齿轮与过渡输出齿轮啮合,第一输出齿轮和第二输出齿轮旋转方向相同。
14.进一步的,所述导料杆呈l形,导料杆的紧固端刚性连接在齿轮轴上,齿轮轴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折叠座上的,导料杆的活动端在齿轮轴的带动下从入料口进入导料路径孔内,其旋转的极限位置是导料路径孔尾端的折叠压紧部件处。
15.进一步的,所述折叠压紧部件包括压簧连接板、锁紧压簧和锁紧压球,压簧连接板处于导料路径孔内并固定在折叠座上,锁紧压簧的其中一端固定在压簧连接板上,锁紧压球在处于导料路径孔内固定在锁紧压簧对侧的折叠座上,锁紧压簧的弹性端呈拱桥形,拱起的一侧顶在锁紧压球的表面。在导料杆带着布质材料过来时,撞开锁紧压簧后,锁金弹簧利用弹性压力,压制住布质材料的端头,避免布质材料跟随回转的导料杆回去,以此形成第一次折叠,锁紧压簧压住但不锁死布质材料,在联动折叠刀下滑时,利用下压力,使得布质材料产生二次折叠。
16.进一步的,在导料路径孔内的折叠座上还设有对着锁紧压簧的避让沉孔槽,在锁紧压簧产生形变时其弹性端的端头深入避让沉孔槽内。
17.进一步的,以竖直孔为界限的导料路径孔左右两端,设有安装在折叠座上的转动辊,转动辊的转动面深入导料路径孔内,在布质材料经过转动辊时,转动辊产生转动。转动辊的设置具有传输的效果,辅助导料杆输送布质材料,避免因为布质材料与折叠座产生摩擦而卡住。
18.进一步的,所述联动折叠刀的刀刃侧带有刃齿,尖锐的端头便于折叠。
1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导料杆带着布质材料完成第一次折叠,联动折叠刀带着布质材料进行第二次折叠,相当于将一块补料快速折叠成四层,以此减小布质材料的面积,便于打包和存放。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的平面流程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布质材料进入和出去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7.如图1—图6所示的布质材料成型联动装置,包括折叠座1、驱动器2、联动齿轮组3、齿条4、齿条轨5、导料杆6、折叠压紧部件7和联动折叠刀8,所述折叠座1为空心矩形状,在折叠座1的左侧设有一入料口10,在折叠座1的内部设有一弧形导料路径孔11,导料路径孔11从入料口10处往折叠座1内延伸,且延伸长度超过折叠座1一半的宽度位置,延伸至折叠座1的右侧,导料路径孔11呈扇形形状,其弧长为圆形周长的1/2。
28.所述驱动器2为电机,安装在折叠座1顶部,联动齿轮组3、齿条4、齿条轨5固定在折叠座1的顶面,并且处于弧形导料路径孔11的圆心位置处,齿条4从上至下在联动齿轮组3带动下穿过导料路径孔11,所述联动齿轮组3包括第一输出齿轮30、过渡输入齿轮31、过渡输出齿轮32和第二输出齿轮33,其中第一输出齿轮30刚性连接在驱动器2的输出轴上,齿条4啮合在第一输出齿轮30上,过渡输入齿轮31同样刚性连接在驱动器2的输出轴上,过渡输出齿轮32与过渡输入齿轮31啮合,第二输出齿轮33固定在折叠座1上的齿轮轴上,第二输出齿轮33与过渡输出齿轮32啮合,第一输出齿轮30和第二输出齿轮33旋转方向相同。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通过第一输出齿轮30、过渡输入齿轮31、过渡输出齿轮32和第二输出齿轮33将动力分别输入至齿条4和导料杆6上,用于带动导料杆6转动,用于带动联动折叠刀8上下移动。
29.所述导料杆6呈l形,导料杆6的紧固端刚性连接在齿轮轴上,齿轮轴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折叠座1上的,导料杆6的活动端在齿轮轴的带动下从入料口10进入导料路径孔11内,其旋转的极限位置是导料路径孔11尾端的折叠压紧部件7处。导料杆6的紧固端做转动运动,导料杆6的活动端悬空,在联动齿轮组3的带动下,该活动端从入料口10进去,压着布质材料用以导入导料路径孔11内形成第一次折叠。
30.所述折叠压紧部件7设置在折叠座内部,并处于导料路径孔11的尾端,用以夹住导料杆带过来的布质材料端头,所述折叠压紧部件7包括压簧连接板70、锁紧压簧71和锁紧压球72,压簧连接板70处于导料路径孔11内并固定在折叠座1上,锁紧压簧71的其中一端固定在压簧连接板70上,锁紧压球72在处于导料路径孔11内固定在锁紧压簧71对侧的折叠座1上,锁紧压簧71的弹性端呈拱桥形,拱起的一侧顶在锁紧压球72的表面。在导料路径孔11内的折叠座1上还设有对着锁紧压簧71的避让沉孔槽73,在锁紧压簧71产生形变时其弹性端的端头深入避让沉孔槽73内。
31.在折叠座1上还设有一竖直孔,竖直孔从上至下穿过导料路径孔11往折叠座1下底面延伸,其齿条轨5沿着竖直孔固定,下端不超过导料路径孔11,齿条4滑动安装在齿条轨5上,所述联动折叠刀8安装在齿条的下端,且联动折叠刀8的刀刃侧带有刃齿,在齿条4的带动下不断的穿过导料路径孔11,用于二次折叠导料路径孔11内的布质材料。
32.以竖直孔为界限的导料路径孔11左右两端,设有安装在折叠座1上的转动辊9,转动辊9的转动面深入导料路径孔11内,在布质材料经过转动辊9时,转动辊9产生转动。
33.上述设计结构的装置在工作时:
34.第一步,将布质材料的端头铺设在折叠座1上平面,盖住入料口10,驱动器启动,正转,带着导料杆6的活动端旋转,使得活动端从入料口处进入导料路径孔11内,此时带着布
质材料同时也进入导料路径孔11内,
35.第二步,导料杆6带着布质材料沿着导料路径孔11移动,移动至折叠压紧部件7处,穿过锁紧压簧71和锁紧压球72之间,导料杆6返回,布质材料的被锁紧压簧71压在该处,相当于一个力量压着布质材料,使其保持对叠一次后的平展状态。此时,布质材料有两层;
36.第三步,驱动器反转,导料杆6返回,齿条在第一输出齿轮30的带动下,往下转动,在导料杆越过竖直孔过后,联动折叠刀8在齿条轨5的下压带动下,再次往下顶出折叠一次后的布料,使其形成二次折叠,
37.第四步,同时在联动折叠刀8下移的压力下,锁紧压簧71松开对布质材料的压紧,布质材料掉落出去,一共形成四次折叠厚度。
38.如此反复,折叠过程可见图5、图6所示。图中a代表布料,a—b代表第一次折叠,b—c代表第二次折叠,c代表折叠为四层的布质材料。
39.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布质材料成型联动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