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中心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49181发布日期:2023-06-29 19:03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工中心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输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加工中心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有的加工中心上料后由分度盘转台上的多个圆周均布的工位依次旋转后移出,但由于分度盘转台上的工位两两之间依靠工位底部的工位连接杆相连。工位连接杆由于向下突出于工位的底部,在实际运转过程中,工位连接杆经常有因重心不稳而触碰下方机架,需要导致生产效率受到影响,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加工中心上料装置。

2、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工中心上料装置,具有机架,所述机架设有分度盘转台和上料机构,所述分度盘转台圆周均布有多个柱形工位,相邻所述柱形工位的底部嵌合连接有工位连接杆,

3、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上料机构用以向所述柱形工位进行上料。

4、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主动轮,所述上料主动轮通过上料传送带驱动连接有上料从动轮,所述上料从动轮连接有上料丝杆,所述丝杆通过丝杆螺母连接有上料基座,所述上料基座连接有上料架。

5、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柱形工位包括上蹄形片、多个蹄形片连接柱、下蹄形片,多个所述蹄形片连接柱位于所述上蹄形片和所述下蹄形片之间。

6、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上蹄形片和所述下蹄形片均为开口向外的u形。

7、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工位连接杆为矩形条,嵌合于所述下蹄形片的u形的两侧。

8、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蹄形片连接柱为7个。

9、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柱形工位设有10个。

10、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机架的底部设有垫脚片。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

12、本实用新型机架设有分度盘转台和上料机构,分度盘转台圆周均布有多个柱形工位,相邻柱形工位的底部嵌合连接有工位连接杆,将原本凸出于柱形工位底部的工位连接杆改成嵌合式设计,使得工位连接杆远离底部的机架,不会再与机架进行干涉,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加工中心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机架(1),所述机架(1)设有分度盘转台(2)和上料机构,所述分度盘转台(2)圆周均布有多个柱形工位(3),相邻所述柱形工位(3)的底部嵌合连接有工位连接杆(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主动轮(51),所述上料主动轮(51)通过上料传送带(52)驱动连接有上料从动轮(53),所述上料从动轮(53)连接有上料丝杆(54),所述丝杆(54)通过丝杆螺母连接有上料基座(55),所述上料基座(55)连接有上料架(5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工位(3)包括上蹄形片(31)、多个蹄形片连接柱(32)、下蹄形片(33),多个所述蹄形片连接柱(32)位于所述上蹄形片(31)和所述下蹄形片(3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蹄形片(31)和所述下蹄形片(33)均为开口向外的u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位连接杆(4)为矩形条,嵌合于所述下蹄形片(33)的u形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蹄形片连接柱(32)为7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工位(3)设有10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底部设有垫脚片(11)。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输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工中心上料装置,具有机架,机架设有分度盘转台和上料机构,分度盘转台圆周均布有多个柱形工位,相邻柱形工位的底部嵌合连接有工位连接杆,将原本凸出于柱形工位底部的工位连接杆改成嵌合式设计,使得工位连接杆远离底部的机架,不会再与机架进行干涉,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曹强,曹浩,吴小兵,陆晔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创胜特尔数控机床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