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接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93164发布日期:2023-07-18 16:17阅读:54来源:国知局
铁路运输接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铁路运输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铁路运输接卸装置。


背景技术:

1、铁路运输是使用铁路列车运送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其特点为运送量大,速度快,成本低;进行货物接卸时,需要借助接卸装置,进行货物的接卸,实现货物的滑落。

2、铁路运输的过程中,大多数会使用铁路运输接卸装置进行接卸货物,但大多数的接卸装置不便于对其进行高度调节,导致在运输到不同高度的载货车厢时,局限性较大。

3、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铁路运输接卸装置使用性能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路运输接卸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铁路运输接卸装置使用性能差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铁路运输接卸装置,包括:底箱,底箱具有容纳腔,且底箱的顶部具有与容纳腔连通的驱动开口;第一驱动组件;支撑板,第一驱动组件的至少一部分活动设置在容纳腔的内部,第一驱动组件的至少另一部分由驱动开口伸出容纳腔并与支撑板连接,且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支撑板沿靠近或者远离底箱的方向运动;第二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设置在支撑板远离第一驱动组件的一侧;承载板,第二驱动组件与承载板连接,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承载板相对支撑板转动。

3、进一步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双轴电机,双轴电机设置在容纳腔的内部;抬升结构,抬升结构为两个,两个抬升结构对称设置在双轴电机的两侧并分别与双轴电机驱动连接,且抬升结构与支撑板连接。

4、进一步地,抬升结构包括:螺纹杆,螺纹杆设置在容纳腔的内部并与双轴电机驱动连接,且螺纹杆的长度方向与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平行;螺纹套,螺纹套活动设置在螺纹杆上;支撑杆,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螺纹套和支撑板连接,支撑杆的长度方向与螺纹杆的长度方向和支撑板的长度方向之间分别具有大于0度的夹角,当螺纹套沿螺纹杆的长度方向运动时,支撑杆的长度方向与螺纹杆的长度方向和支撑板的长度方向之间夹角改变。

5、进一步地,抬升结构还包括连接杆,支撑杆通过连接杆与螺纹套连接,且底箱的顶面对应螺纹杆设置有第一限位孔,第一限位孔沿螺纹杆的长度方向延伸,连接杆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限位孔内并沿第一限位孔的长度方向运动。

6、进一步地,抬升结构还包第一滑块,容纳腔的底面对应螺纹杆设置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沿螺纹杆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滑块与螺纹套连接,且第一滑块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滑槽的内部。

7、进一步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支撑部;驱动部,支撑部和驱动部分别设置在支撑板的两端,支撑部与承载板连接,驱动部与承载板驱动连接并驱动承载板相对支撑部转动。

8、进一步地,支撑部包括:支撑柱,支撑柱设置在支撑板上;第一凹形架,第一凹形架设置在支撑柱远离支撑板的一端,第一凹形架远离支撑柱的一端与承载板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连接。

9、进一步地,驱动部包括:电动推杆,电动推杆长度可调节的设置在支撑板上;第二凹形架,第二凹形架设置在电动推杆远离支撑板的一端,第二凹形架远离电动推杆的一端与承载板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连接。

10、进一步地,铁路运输接卸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活动板,活动板与承载板活动连接,活动板的一端位于承载板的内部,活动板的另一端伸出承载板。

11、进一步地,承载板对应活动板长度方向的侧壁设置有第二滑槽,铁路运输接卸装置还包括活动设置在第二滑槽内的第二滑块,且第二滑块与活动板连接。

12、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申请中的铁路运输接卸装置包括底箱、第一驱动组件、支撑板、第二驱动组件以及承载板。底箱具有容纳腔,且底箱的顶部具有与容纳腔连通的驱动开口;第一驱动组件的至少一部分活动设置在容纳腔的内部,第一驱动组件的至少另一部分由驱动开口伸出容纳腔并与支撑板连接,且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支撑板沿靠近或者远离底箱的方向运动;第二驱动组件设置在支撑板远离第一驱动组件的一侧;第二驱动组件与承载板连接,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承载板相对支撑板转动。

13、使用本申请中的铁路运输接卸装置时,能够通过承载板承载待接卸的货物,并且通过第一驱动组件对支撑板的驱动,能够对支撑板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调节承载板的高度,进而保证了本申请中的铁路运输接卸装置能够适配不同高度的载货车厢。同时,通过第二驱动组件对承载板的驱动,能够对承载板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从而能够调节货物的滑落速度。因此,本申请中的铁路运输接卸装置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同时提升了用户对接卸装置的使用体验。所以,本申请中的铁路运输接卸装置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铁路运输接卸装置使用性能差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铁路运输接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运输接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0)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路运输接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结构(22)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路运输接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结构(22)还包括连接杆(224),所述支撑杆(23)通过所述连接杆(224)与所述螺纹套(222)连接,且所述底箱(10)的顶面对应所述螺纹杆(221)设置有第一限位孔(11),所述第一限位孔(11)沿所述螺纹杆(221)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连接杆(224)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孔(11)内并沿所述第一限位孔(11)的长度方向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路运输接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结构(22)还包第一滑块(225),所述容纳腔的底面对应所述螺纹杆(221)设置有第一滑槽(12),所述第一滑槽(12)沿所述螺纹杆(221)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滑块(225)与所述螺纹套(222)连接,且所述第一滑块(225)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滑槽(12)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铁路运输接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40)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铁路运输接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41)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铁路运输接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42)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铁路运输接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路运输接卸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活动板(60),所述活动板(60)与所述承载板(50)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板(60)的一端位于所述承载板(50)的内部,所述活动板(60)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承载板(5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铁路运输接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50)对应所述活动板(60)长度方向的侧壁设置有第二滑槽(51),所述铁路运输接卸装置还包括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槽(51)内的第二滑块(70),且所述第二滑块(70)与所述活动板(60)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铁路运输接卸装置。铁路运输接卸装置包括:底箱,底箱具有容纳腔,且底箱的顶部具有与容纳腔连通的驱动开口;第一驱动组件;支撑板,第一驱动组件的至少一部分活动设置在容纳腔的内部,第一驱动组件的至少另一部分由驱动开口伸出容纳腔并与支撑板连接,且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支撑板沿靠近或者远离底箱的方向运动;第二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设置在支撑板远离第一驱动组件的一侧;承载板,第二驱动组件与承载板连接,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承载板相对支撑板转动。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铁路运输接卸装置使用性能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徐闯,赵德来,马晓亮,庞涛,和宁南,吴英翔,闫浩,李超,杨克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能宝日希勒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