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注塑方式制造的混合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97647发布日期:2023-10-11 20:57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以注塑方式制造的混合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注塑方式制造的混合容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包括物质收容部、瓶端和瓶端夹具的以注塑方式制造的混合容器。


背景技术:

1、目前,在广泛使用的各种物品中,有将两种以上成分混合时可以达到目标效果或获得更好效果的物品,也有将两种以上成分收容在单独的容器中,需要在使用前混合的物品。

2、例如,用于毛发染色的染色剂、注射用药剂和蒸馏水、与固化剂混合后开始固化的液态树脂、混合饮料用食醋或梅子浓缩液的酒类、混合维生素的健康饮料等之类的化妆品、化工药品、医药品、食物等。

3、如上所述的成分在混合时,会立刻发生变质或者无法长时间保管,因此,一般将其以分离的状态保管及流通,并在使用前进行混合。

4、像这样以分离的状态保管及流通的物品需要收容在单独的容器中进行流通。其缺点是,在使用时,需要在收容一种物质的容器中注入收容其他物质的容器的内容物,或使用单独的混合容器。

5、为了弥补这些缺点,对收容不同物质的容器相互结合,使其内容物能够相互混合的方案进行了多种的研究及开发。

6、其中,可以举例本技术人提出的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12-0085539号(以下称为“专利文献1”)。

7、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形成有能够相互紧固的开口,并使其相互连接,从而能够使内容物混合的容器相关内容。

8、但是,专利文献1中并没有公开得到所述构造的具体加工方法,使用切削加工等方法制造具有所述构造的容器时,需要耗费很多时间和努力,并且很难采用广泛使用的吹塑成型方法来缩减其结构方面的生产费用。

9、另外,专利文献1公开的容器中,为了不让内容物向外流出,公开了使用橡胶作为密封的膜的材料。其缺点是,收容内部压力较高的碳酸饮料或啤酒等内容物时,膜在流通过程中破裂,内容物向外流出的可能性高。

10、因此,为了解决这些缺点,需要提供一种能够缩减生产所需的时间及费用,具有高耐压性能的同时彼此容易紧固并能够实现内容物混合的容器。

11、在本说明书中,参考了多篇论文和专利文献,并注明了引用。引用的论文和专利文献的公开内容全部作为参考并入本说明书中,从而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的水平及本发明的内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发明人考虑到在现有的包括瓶端(bottle end)的混合容器的情况下,由于物质收容部和瓶端以接缝方式或热熔方式进行粘附,因此工艺会变得复杂或因热熔造成环境污染问题,并为解决此问题努力进行了研究。最终,发现了将物质收容部以注塑成型方式制造,并在下侧形成瓶端结合部,采用能够将瓶端和物质收容部结合的瓶端夹具时,工艺简单,容易进行重复利用,并可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这一事实,由此完成了本发明。

2、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注塑成型方式制造的混合容器。

3、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瓶端夹具(bottle end clamp)。

4、通过下述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及附图可以更加明确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

5、技术解决方法

6、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容器。

7、本发明的发明人考虑到在现有的包括瓶端的混合容器的情况下,由于物质收容部和瓶端以接缝方式或热熔方式进行粘附,因此工艺会变得复杂或因热熔造成环境污染问题,为解决此问题努力进行了研究。最终,发现了将物质收容部以注塑成型方式制造,并在下侧形成瓶端结合部,采用能够将瓶端和物质收容部结合的瓶端夹具时,工艺简单,容易进行重复利用,并可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这一事实。

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容器,其包括:物质收容部,其上侧形成有吐出口,内部形成有收容空间,下侧开放,下侧外周面形成有夹具结合部;瓶端,其遮盖所述物质收容部的开放的下侧,内部形成有所述吐出口或其他容器的吐出口结合部,上侧形成有第一密封膜,外周面形成有密封所述物质收容部中收容的物质的密封部件;以及瓶端夹具,其与所述夹具结合部结合,防止所述瓶端的脱离,内周面形成有所述物质收容部结合部,下侧形成有瓶端脱离防止部。

9、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瓶端”可以指密封下侧开放的物质收容部开放的下侧的所有部件。

10、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瓶端夹具”可以指防止结合于物质收容部的瓶端脱离的所有部件。

11、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注塑成型”可以指将熔融的原材料注入模具中形成物品的所有成型方法。

12、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形态,优选地,本发明的所述混合容器可以将其他容器的其他容器的吐出口结合于所述吐出口结合部,开放所述第一密封膜,并混合两个容器的物质。

13、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形态,本发明的所述瓶端的外周面下侧可以进一步形成有停止部件。

14、本发明中,所述瓶端的外周面下侧进一步形成有停止部件是非常重要的构成。这是因为,所述瓶端的外周面下侧进一步形成有停止部件时,在组装过程中,能够防止瓶端被推入至物质收容部内部。

15、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形态,优选地,本发明的所述物质收容部可以以注塑成型制造方式进行制造。

16、本发明中,所述物质收容部以注塑成型制造方式进行制造是非常重要的构成。这是因为,将所述物质收容部以注塑成型制造方式进行制造时,可以在收容部下侧形成能够结合瓶端或夹具的结合部,由此只需通过组装工艺即可制造混合容器。

17、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形态,优选地,为了防止所述瓶端的污染,本发明的所述夹具的下侧可以形成有第二密封膜。

18、本发明中,为了防止所述瓶端的污染,所述夹具下侧形成有第二密封膜是非常重要的构成。这是因为,为了防止所述瓶端的污染,所述夹具下侧形成有第二密封膜时,不仅可以防止瓶端的污染,还可以省略单独的用于附着密封膜的附加工艺。

19、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形态,优选地,为了去除所述密封膜,本发明的所述第二密封膜处还可以形成或结合有密封膜去除部件。

20、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形态,优选地,本发明的所述混合容器可以进一步包括结合于所述吐出口的盖子。

21、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形态,优选地,本发明的所述物质收容部、所述瓶端、所述瓶夹具可以由一种材质制造。

22、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形态,优选地,本发明的所述一种材质可以选自包括pet、pe和pp的群;可以更优选为pet或pe;可以最优选为pe。

23、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形态,优选地,本发明的所述瓶端包括瓶端上部、瓶端侧面部、开放的下部以及所述吐出口结合部,所述第一密封膜形成于所述瓶端上部的中间部分,所述密封部件形成于所述瓶端侧面部,所述吐出口结合部可以从所述瓶端上部的底面部分向所述开放的下部方向延长形成。

24、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形态,优选地,本发明的所述吐出口结合部内部可以形成有吐出口结合部件。

25、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形态,优选地,本发明的所述瓶端侧面部和所述吐出口结合部之间可以形成有空间。

26、本发明中,所述瓶端侧面部和所述吐出口结合部之间形成有空间是非常重要的构成。这是因为,所述瓶端侧面部和所述吐出口结合部之间形成空间的情况下,不仅可以减少成型物的重量,节约费用,还可以在注塑成型的过程中,防止可能因壁厚差异导致的收缩现象的发生。

27、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形态,本发明提供一种瓶端,其在包括物质收容部和瓶端的混合容器中,所述物质收容部上侧形成有吐出口,内部形成有收容空间,下侧开放;所述瓶端遮盖所述物质收容部的开放的下侧,内部形成有所述吐出口或其他容器的吐出口结合部,上侧形成有第一密封膜,外周面形成有密封部件,所述瓶端包括瓶端上部、瓶端侧面部、开放的下部以及吐出口结合部,所述第一密封膜形成于所述瓶端上部的中间部分,所述密封部件形成于所述瓶端侧面部,所述吐出口结合部从所述瓶端上部的底面部分向所述开放的下部方向延长形成。

28、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形态,提供一种瓶端夹具,该瓶端夹具用于防止包括物质收容部和瓶端的混合容器的瓶端脱离,所述物质收容部上侧形成有吐出口,内部形成有收容空间,下侧开放,下侧外周面形成有夹具结合部;所述瓶端遮盖所述物质收容部的开放的下侧,内部形成有所述吐出口或其他容器的吐出口结合部,上侧形成有第一密封膜,外周面形成有密封部件,下侧形成有停止部件,所述瓶端夹具与所述夹具结合部结合,防止所述瓶端的脱离,内周面形成有所述物质收容部结合部,下侧形成有瓶端脱离防止部。

29、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概括如下:

30、(a)本发明提供一种以注塑成型方式制造的混合容器,其包括:物质收容部,其上侧形成有吐出口,内部形成有收容空间,下侧开放,下侧外周面形成有夹具结合部;瓶端,其遮盖所述物质收容部的开放的下侧,内部形成有所述吐出口或其他容器的吐出口结合部,上侧形成有第一密封膜,外周面形成有密封部件,下侧形成有停止部件;以及瓶端夹具,其与所述夹具结合部结合,防止所述瓶端的脱离,内周面形成有所述物质收容部结合部,下侧形成有瓶端脱离防止部。

31、(b)本发明的混合容器仅通过组装工艺进行制造,因此可以提供制造工艺简单,可以轻松分离组装的零件,容易进行重复利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