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房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97869发布日期:2023-04-21 06:10阅读:52来源:国知局
无机房电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梯,特别是涉及一种无机房电梯。


背景技术:

1、当前,无机电梯有采用对重后置的方案,在对重后置的过程中会采用较多的导向轮,例如在井道的底坑设置导向轮,以便实现对重后置。然而,这种对重后置的方案会造成曳引绳弯折次数多,严重影响曳引绳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无机房电梯,能够减少曳引绳的弯折次数,延长曳引绳的使用寿命。

2、一种无机房电梯,包括电梯井道、设于所述电梯井道内的曳引机、轿厢、对重和绳轮组件;

3、曳引机,所述曳引机设于所述轿厢和所述对重的上方;

4、所述对重设于所述轿厢背离轿门的一侧,所述绳轮组件包括曳引绳、安装于所述轿厢顶部的轿厢反绳轮、安装于所述对重顶部的对重反绳轮、设于所述轿厢上方的轿厢导向轮及设于所述对重上方的对重导向轮,所述曳引机的曳引轮、所述对重反绳轮、所述对重导向轮、所述轿厢反绳轮和所述轿厢导向轮沿所述轿厢深度方向的中心线接近于或位于同一平面,所述曳引绳绕装于所述轿厢反绳轮、所述轿厢导向轮、所述对重导向轮、所述曳引机的曳引轮和所述对重反绳轮,以使所述轿厢和所述对重能够在所述电梯井道内做升降运动。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机房电梯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于所述轿厢背离所述轿门的一侧,并位于所述对重的上方,所述固定座安装于所述电梯井道的井道壁,所述曳引机安装于所述固定座。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重导向轮设于所述曳引轮靠近所述轿厢的一5侧,所述对重导向轮安装于所述固定座。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曳引绳的一端设有对重绳头,所述对重绳头设于所述曳引轮远离所述对重导向轮的一侧,所述对重绳头安装于所述固定座,或者所述对重绳头安装于所述电梯井道的顶壁。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梯井道包括第一井道侧壁、第二井道侧壁及0井道后壁,所述第一井道侧壁和所述第二井道侧壁相对设置,所述井道后壁设于所述第一井道侧壁和所述第二井道侧壁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一井道侧壁和所述第二井道侧壁连接;所述无机房电梯还包括第一对重导轨及第二对重导轨,所述第一对重导轨和所述第二对重导轨设于所述轿厢背离所述轿门的一侧,并

9、间隔地安装于所述井道后壁,或者所述第一对重导轨和所述第二对重导轨分别5安装于所述第一井道侧壁和所述第二井道侧壁,所述对重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对重导轨和所述第二对重导轨导向配合。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沿所述轿厢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固定座的两侧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对重导轨和所述第二对重导轨。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机房电梯还包括支承梁,所述支承梁设于所0述轿厢的上方,并安装于所述电梯井道的井道壁,所述轿厢导向轮设于所述轿厢反绳轮靠近所述对重的一侧,所述轿厢导向轮安装于所述支承梁。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曳引绳的一端设有轿厢绳头,所述轿厢绳头设于所述轿厢反绳轮远离所述轿厢导向轮的一侧,所述轿厢绳头安装于所述支承梁,或者所述轿厢绳头安装于所述电梯井道的顶壁。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梯井道包括第一井道侧壁、第二井道侧壁及井道后壁,所述第一井道侧壁和所述第二井道侧壁相对设置,所述井道后壁设于所述第一井道侧壁和所述第二井道侧壁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一井道侧壁和所述第二井道侧壁连接;所述无机房电梯还包括第一轿厢导轨及第二轿厢导轨,所述第一轿厢导轨和所述第二轿厢导轨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井道侧壁和所述第二井道侧壁,所述轿厢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轿厢导轨和所述第二轿厢导轨导向配合。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承梁沿所述轿厢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支承梁的两侧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轿厢导轨和所述第二轿厢导轨,或者所述支承梁的两侧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井道侧壁和所述第二井道侧壁。

15、上述的无机房电梯,将对重设于轿厢背离轿门的一侧,曳引机设于轿厢和对重的上方,轿厢反绳轮安装于轿厢的顶部,轿厢导向轮设于轿厢的上方,对重反绳轮安装于对重的顶部,对重导向轮设于对重的上方,曳引轮、对重反绳轮、对重导向轮、轿厢反绳轮和轿厢导向轮沿轿厢深度方向的中心线接近于或位于同一平面,将曳引绳绕装于轿厢反绳轮、轿厢导向轮、对重导向轮、曳引机的曳引轮和对重反绳轮后,在曳引机的驱动下,轿厢和对重能够在电梯井道内做升降运动,实现电梯的正常运行。此外,无机房电梯按照上述布置结构,采用较少的导向轮,实现对重后置,减少曳引绳的弯折次数,延长曳引绳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无机房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梯井道、设于所述电梯井道内的曳引机、轿厢、对重和绳轮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房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房电梯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于所述轿厢背离所述轿门的一侧,并位于所述对重的上方,所述固定座安装于所述电梯井道的井道壁,所述曳引机安装于所述固定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机房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导向轮设于所述曳引轮靠近所述轿厢的一侧,所述对重导向轮安装于所述固定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机房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绳的一端设有对重绳头,所述对重绳头设于所述曳引轮远离所述对重导向轮的一侧,所述对重绳头安装于所述固定座,或者所述对重绳头安装于所述电梯井道的顶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机房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井道包括第一井道侧壁、第二井道侧壁及井道后壁,所述第一井道侧壁和所述第二井道侧壁相对设置,所述井道后壁设于所述第一井道侧壁和所述第二井道侧壁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一井道侧壁和所述第二井道侧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机房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沿所述轿厢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固定座的两侧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对重导轨和所述第二对重导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房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房电梯还包括支承梁,所述支承梁设于所述轿厢的上方,并安装于所述电梯井道的井道壁,所述轿厢导向轮设于所述轿厢反绳轮靠近所述对重的一侧,所述轿厢导向轮安装于所述支承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机房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绳的一端设有轿厢绳头,所述轿厢绳头设于所述轿厢反绳轮远离所述轿厢导向轮的一侧,所述轿厢绳头安装于所述支承梁,或者所述轿厢绳头安装于所述电梯井道的顶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机房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井道包括第一井道侧壁、第二井道侧壁及井道后壁,所述第一井道侧壁和所述第二井道侧壁相对设置,所述井道后壁设于所述第一井道侧壁和所述第二井道侧壁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一井道侧壁和所述第二井道侧壁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机房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梁沿所述轿厢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支承梁的两侧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轿厢导轨和所述第二轿厢导轨,或者所述支承梁的两侧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井道侧壁和所述第二井道侧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机房电梯,包括电梯井道、设于电梯井道内的曳引机、轿厢、对重和绳轮组件。曳引机设于轿厢和对重的上方,对重设于轿厢背离轿门的一侧。绳轮组件包括曳引绳、轿厢反绳轮、对重反绳轮、设于对重上方的对重导向轮及设于轿厢上方的轿厢导向轮,轿厢反绳轮安装于轿厢的顶部,对重反绳轮安装于对重的顶部,曳引机的曳引轮、对重反绳轮、对重导向轮、轿厢反绳轮和轿厢导向轮沿轿厢深度方向的中心线接近于或位于同一平面,曳引绳绕装于轿厢反绳轮、轿厢导向轮、对重导向轮、曳引机的曳引轮和对重反绳轮,以使轿厢和对重能够在电梯井道内做升降运动。如此,采用较少的导向轮,实现对重后置,减少曳引绳的弯折次数,延长曳引绳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黄宗耀,陈东,唐电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