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分装线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919833发布日期:2023-04-21 20:29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分装线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汽车智能输送系统的,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分装线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整个心脏,其制造技术是整车制造技术的集中体现。而汽车发动机装配线的工艺规程对产品质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然而,现有的发动机分装线大多是由辊道线和托盘组成,例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 208916005u”的一种发动机分装线,其包括第一辊筒线、第二辊筒线、顶升移载机、分装线托盘、盖板系统、气路、停止器、脚踏开关、止退器和顶升移载。在装配不同部位的零件时,通过托盘的流动或旋转托盘将需要装配的部位旋转至辊道两侧,再由人工利用线边的气动扳手、拧紧枪等工具将零部件安装在发动机的主体上。在遇到复杂部位时,装配人员需要弯腰低头才能进行装配,效率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同时,由于发动机的装配工艺较为复杂,为提高装配的效率,通常需要将发动机分装线拆解成10到20个工位进行流水线作业,每个工位长度一般设置为2米,遇到流水线工位多的线体,传统的发动机分装辊道线就会很长,或者是分成2条分装线,其进而导致需要配备较长的厂房,占用了大量的厂房面积,给厂房的设计布局增加了难度,设计布局较为单一。进一步,现有的发动机分装线,由于辊道线大多采用链轮和链条的配合传动,其能实现定位,但是托盘与辊道线之间无定位,其到达工位的位置存在偏差,给装配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分装线及其使用方法,其通过改变传统发动机分装线的输送方式及安装模式,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来考虑装配工人的操作习惯,使得发动机零部件的装配和操作更加的便捷,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占地面积大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发动机分装线,包括分装线本体,所述分装线本体上平行设置有上轨道和下轨道,所述分装线本体的上端还设置有主滑触线总成,所述分装线本体包括左分装线本体和右分装线本体,所述左分装线本体和右分装线本体上均设置有多组行走小车,所述分装线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转轨机构,所述分装线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转轨机构,所述左分装线本体、右分装线本体、多组所述行走小车、第一转轨机构以及第二转轨机构形成一环形的发动机分装线。所述主滑触线总成给所述行走小车的移动行走提供电源电路,所述上轨道和下轨道给所述行走小车的移动行走提供轨道支承与导向,所述第一转轨机构以及第二转轨机构给所述行走小车提供转轨通道,实现所述行走小车从所述左分装线本体移动至所述右分装线本体,从所述右分装线本体移动至所述左分装线本体,从而实现环形的装配作业,节省空间,更利于厂房的设计与布局。

4、所述行走小车包括行走小车支架、行走驱动机构、发动机安装回转组件以及电控系统,所述行走驱动机构安装于行走小车支架的两侧,所述发动机安装回转组件位于所述行走小车支架的中部,所述电控系统位于所述行走小车支架的一端;所述行走小车支架上端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夹紧柱,所述行走小车支架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偏载导向轮系,所述偏载导向轮系分别跨接于所述上轨道和下轨道的两侧,能有效实现所述发动机安装回转组件的偏载,便于操作工的安装作业。同时,所述发动机安装回转组件的设置,能实现待装配发动机的旋转,使得待装配的发动机旋转至利于装配作业的操作方向,从而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所述电控系统为常规控制系统,其主要包括电控箱、操作按钮、plc、控制电路板等,其用于接收反馈信息,实现行走小车的启停等。

5、所述第一转轨机构和第二转轨机构均包括中心柱总成、旋转框架总成以及轨道总成,所述中心柱总成位于所述旋转框架总成的旋转中心上,所述轨道总成位于所述旋转框架总成的下方。所述中心柱总成用于所述旋转框架总成的旋转支承,所述轨道总成提供所述旋转框架总成旋转运动的轨道。

6、较佳的,所述分装线本体的一端还设置有定位夹紧机构,所述定位夹紧机构包括定位夹紧支架、主夹紧组件和副夹紧组件,所述主夹紧组件位于所述定位夹紧支架的下端,所述副夹紧组件位于所述定位夹紧支架的一端,所述主夹紧组件和副夹紧组件的配合使用,形成一前后动作的夹爪,用于所述行走小车的夹紧定位,使得所述行走小车运行的更加安全、可靠。

7、进一步的,所述主夹紧组件包括主夹紧驱动气缸、夹紧支座滑轨、主夹紧支座以及主夹紧块,所述主夹紧驱动气缸和所述夹紧支座滑轨固定于所述定位夹紧支架的下端,且所述主夹紧驱动气缸位于所述定位夹紧支架和所述夹紧支座滑轨之间,所述主夹紧支座滑动连接于所述夹紧支座滑轨中,且所述主夹紧驱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于所述主夹紧支座,所述主夹紧块铰接于所述主夹紧支座。

8、所述副夹紧组件包括副夹紧驱动气缸、副夹紧支座、l型的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以及副夹紧块,所述副夹紧驱动气缸连接于所述定位夹紧支架的一端面,所述副夹紧支座连接于所述定位夹紧支架的下端,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副夹紧驱动气缸的活塞杆,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副夹紧支座,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中部,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副夹紧块的中部,且所述副夹紧块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定位夹紧支架下端的吊架上。

9、在所述主夹紧驱动气缸和副夹紧驱动气缸上均设置有磁感应开关,其将气缸的工作状态(伸出状态或收缩状态)反馈给发动机分装线的控制系统。

10、进一步的,所述分装线本体的两端均设置有两组对接装置,所述对接装置包括对轨驱动气缸、对轨杆、对轨导向座以及对轨座,所述对轨驱动气缸和所述对轨导向座连接于所述分装线本体两端的下方,所述对轨杆滑动连接于所述对轨导向座的内部,且所述对轨驱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于所述对轨杆的一端,多组所述对轨座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轨机构和第二转轨机构上。在所述第一转轨机构和第二转轨机构停止动作时,所述对轨杆始终配合插接于所述对轨座内,实现所述第一转轨机构和第二转轨机构与所述左分装线本体和右分装线本体的定位,确保所述行走小车顺利、平稳的进入到所述第一转轨机构和第二转轨机构内,便于所述行走小车后续转轨的实现。

11、进一步的,所述行走驱动机构包括行走驱动电机、行走驱动轮系和行走从动轮系,所述行走驱动轮系连接于所述行走小车支架的一端,所述行走从动轮系连接于所述行走小车支架的另一端,且所述行走驱动轮系和所述行走从动轮系均骑行在所述下轨道上,所述行走驱动电机连接于所述行走驱动轮系上,给所述行走驱动轮系提供驱动动力,所述行走驱动轮系和行走从动轮系中的滚轮均为尼龙材料,其与所述下轨道之间的摩擦系数较大,在所述行走小车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其能给予较大的驱动动力,即停即走。

12、进一步的,所述发动机安装回转组件包括回转驱动电机、回转轴承座、发动机固定组件以及回转位置检测组件,所述回转轴承座固定于所述行走小车支架的下端,所述回转驱动电机固定于所述回转轴承座的一端,所述发动机固定组件连接于所述回转轴承座的另一端,所述回转位置检测组件设置于所述回转驱动电机的外端。所述回转位置检测组件可采用接近开关与感应块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采用角度编码器的方式来实现,其目的在于给电控系统提供一个角度的反馈信号。

13、进一步的,所述中心柱总成包括中心座、转轨驱动组件、中心齿轮,所述中心座安装于地面上,所述转轨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中心座的一侧,所述中心齿轮旋转连接于所述中心座的上端面。所述转轨驱动组件采用电机驱动齿轮的方式,其带动所述中心齿轮旋转,从而带动所述旋转框架总成旋转,所述旋转框架总成带动进入到所述第一转轨机构或第二转轨机构内部的行走小车旋转,从而实现转轨的目的。

14、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框架总成连接于所述中心齿轮上,所述旋转框架总成的上端设置有小车锁定组件和分滑触线总成,所述旋转框架总成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滚轮组件。所述小车锁定组件将进入到所述第一转轨机构或第二转轨机构内部的行走小车锁紧固定,避免在所述第一转轨机构或第二转轨机构旋转过程中行走小车发生滑动的现象,消除安全隐患,其可以采用气缸与插销相配合使用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夹爪的方式。所述主滑触线总成和分滑触线总成两端的滑触端头成斜面状,在所述第一转轨机构或第二转轨机构旋转180°后,实现所述主滑触线总成和分滑触线总成的对接。

15、进一步的,所述轨道总成呈弧形状,所述支撑滚轮组件在所述轨道总成上滚动,其运动更加的平稳。

16、本发明专利还提供一种发动机分装线的使用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7、s1、在上料工位(也即第一个工位)将待装配的发动机用螺钉安装(或者采用卡接的方式)在发动机固定组件上,行走小车上的行走驱动机构将所述待装配的发动机输送至第二个工位,并进行零部件的装配,此时其他的行走小车也相应的移动一个工位,并且定位夹紧机构夹紧与之相对应的行走小车支架;

18、s2、在上述装配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回转驱动电机的启停操作,使回转轴承座带动所述待装配的发动机旋转至适合装配的角度再进行零部件的装配;

19、s3、在第二个工位的安装作业完成后,多组行走小车同步移动至下一工位,并进行对应零部件的安装作业;在多组所述行走小车同步移动的过程中,左分装线本体上最后一个工位的行走小车进入到第一转轨机构内,此时所述第一转轨机构旋转180°,将最后一个工位的所述行走小车转移到右分装线本体上;同时,在下料工位将装配完成的发动机进行下料作业,第二转轨机构旋转180°,将右分装线本体上已完成下料作业的所述行走小车转移到左分装线本体上;

20、s4、在所述第二转轨机构将空的行走小车转移到左分装线本体上的所述上料工位后,继续进行下一轮的上件和装配的循环作业。

21、进一步的,在上述s3中小车锁定组件对进入所述第一转轨机构或第二转轨机构内部的行走小车进行锁紧固定,避免在所述第一转轨机构或第二转轨机构旋转过程中行走小车发生滑动的现象,消除安全隐患,运行更加的平稳。

2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利用左分装线本体、右分装线本体、多组所述行走小车、第一转轨机构以及第二转轨机构形成一环形的发动机分装线,从而实现环形的装配作业,节省空间,更利于厂房的设计与布局;(2)通过第一转轨机构、第二转轨机构以及所述对接装置的设置,使得所述第一转轨机构以及第二转轨机构在旋转对接过程中更加的牢靠、稳固,从而保证行走小车顺利、平稳的进入到所述第一转轨机构、第二转轨机构内,确保整条输送线的稳定工作;(3)所述主夹紧组件和副夹紧组件的配合使用,形成一前后动作的夹爪,用于行走小车的夹紧定位,并利用主夹紧驱动气缸和副夹紧驱动气缸上的磁感应开关给出反馈信号,判断行走小车处于工作工位还是处于移动状态,为整条分装线的运行提供信号反馈,使得行走小车运行的更加安全、可靠;(4)通过发动机安装回转组件的设置,能实现待装配发动机的旋转,使得待装配的发动机旋转至利于装配作业的操作方向,从而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5)通过在行走小车支架的上下两端设置有偏载导向轮系,所述偏载导向轮系分别跨接于所述上轨道和下轨道的两侧,能有效实现所述发动机安装回转组件的偏载,改变了待装配发动机的输送安装方式,使得发动机悬挂于发动机安装回转组件上,操作高度适中,且面向于操作工,操作工无需弯腰低头作业,进一步降低了劳动强度,便于装配,提高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