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槽料仓高效清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00425发布日期:2023-05-31 15:40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矿槽料仓高效清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矿槽料仓清渣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矿槽料仓高效清渣装置。


背景技术:

1、高炉矿槽是承担供给高炉原料的重要生产设施,矿槽主体由上料装置,卸料装置、矿槽料仓、称量装置、排料装置及相应控制和自动化系统等组成,矿槽料仓主要用于放置矿料。

2、矿槽料仓一般为方形,由钢板焊接而成,矿槽料仓的顶部密封设置,并留有检修口。矿槽料仓底部呈倒梯形设置,并留有出料口。由于矿料在输送中会通过撒水进行抑尘,导致进入料仓的矿料较为潮湿,一些潮湿的料渣不仅容易粘附在料仓的侧壁上,还容易跟矿料结团堵住出料口。当前一般通过人工从检修口进入料仓内部,利用钢钎戳矿料以疏通出料口。

3、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人工进入料仓进行作业,不仅作业效率低,而且劳动强度高,还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高效清理料仓内部的料渣,本技术提供一种矿槽料仓高效清渣装置。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矿槽料仓高效清渣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矿槽料仓高效清渣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包括旋转套筒和设置在旋转套筒两端的基板;

4、支撑模块,所述支撑模块包括连接在所述基座上的若干支撑腿,若干所述支撑腿沿所述旋转套筒圆周方向部分,每个所述支撑腿均包括与所述旋转套筒平行设置的连接轴、一端铰接在连接轴上的支撑套筒和滑动设置在支撑套筒内部的支撑杆,所述连接轴上设置有驱动所述支撑套筒转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支撑套筒上设置有驱动所述支撑杆滑动的滑动驱动件,所述支撑杆端部与料仓侧壁抵触;

5、清渣模块,所述清渣模块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旋转套筒内部的转动套筒、固定设置在转动套筒上的连接臂、铰接在连接臂上的清理臂以及铰接在清理臂上的清渣头,所述连接臂上设置有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清理臂转动,所述清理臂上设置有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清渣头转动,所述清渣头上转动设置有取料斗轮。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渣装置在使用前,若干支撑腿远离基座的一端互相靠拢,使支撑腿收起,整个清渣装置变成长条形,而后将清渣模块朝下,利用行车将清渣装置吊入料仓内部。

7、清渣装置进入料仓内部后,第一驱动件驱动支撑套筒转动,同时滑动驱动件驱动支撑杆伸出,使支撑腿打开,直至支撑杆与料仓倾斜的侧壁抵触,此时支撑腿远离基座的一端向下倾斜,使基座和支撑腿配合形成上小下大的架构,在呈斗状的料仓底部对基座实现稳定支撑。而后第二驱动件和第三驱动件配合工作,使连接臂和清渣头均可转动,并通过连接臂和清渣头的转动调节清渣头的高度和位置,使带有取料斗轮的清渣头靠近堵料的位置,利用转动的取料斗轮对堆积的矿料进行挖取,使堵料位置的矿料散开,从而疏通出料口。

8、此外,转动的取料斗轮还可对粘附在料仓侧壁上的矿料进行刮取,实现对料仓的清理,并在完成清理后,进行收起,最后吊出料仓。

9、可选的,所述连接轴与所述基座转动配合,且靠近所述连接臂的一端延伸出所述基座,所述基座上靠近所述连接臂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油缸,所述驱动油缸的缸体与所述基板铰接,所述驱动油缸的活塞杆上铰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远离所述驱动油缸的活塞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轴固定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连接轴与基座转动连接,当驱动油缸工作时,通过驱动油缸活塞杆的伸缩带动连接轴转动,从而使整个支撑腿转动,以适应不用的料仓形状,也便于调整至更加稳定的支撑角度,提升作业的稳定性。

11、可选的,所述支撑腿还包括铰接在所述连接轴和所述支撑套筒之间的中间支撑臂,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在所述连接轴上,用于驱动所述中间支撑臂转动,所述中间支撑臂上设置有驱动所述支撑套筒转动的中间驱动件。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增加的中间支撑臂使支撑腿变成多节转动、可伸缩的形式,从而在工作时使中间支撑臂处于水平状态,使若干中间支撑臂和基座形成稳定的基础,使整个清渣装置工作更加稳定。同时还可通过中间支撑臂的转动使支撑套筒的调节范围更加,以适应不同尺寸、不同坡度的料仓。

13、可选的,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支撑套筒的一端铰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料仓侧壁抵触。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撑杆的端部铰接支撑板,从而通过支撑板增大支撑杆与料仓侧壁的接触面积,提升支撑的稳定性,可转动的支撑板可适配不用斜度的料仓侧壁,提升支撑的稳定性。

15、可选的,所述清渣模块还包括铰接在所述清理臂和所述清渣头之间的中间延伸臂,所述中间延伸臂靠近所述清理臂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凸片,所述清理臂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凸出部,所述第三驱动件为油缸,所述油缸的缸体与所述凸出部铰接,所述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连接凸片铰接,所述连接凸片上铰接有第四驱动件,所述第四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清渣头转动。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增加中间延伸臂之后,首先整个清渣模块的整体长度增加,从而加大了取料斗轮进行清渣挖取的深度。其次,增加中间延伸臂会使清渣模块形成四节结构,从而使取料斗轮工作更加灵活,且取料斗轮的挖取方向可控,增大了挖掘范围,以覆盖料仓内部的所有位置。

17、可选的,所述第四驱动件为油缸,所述油缸的缸体与所述连接凸片铰接,所述油缸的活塞杆上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油缸的一端与所述清渣头铰接,所述连接杆靠近所述油缸的一端和所述中间延伸臂之间铰接有稳定杆,且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稳定杆的铰接点重合与所述连接杆和所述油缸活塞杆的铰接点。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杆和中间延伸臂之间铰接稳定杆,使连接杆、清渣头、中间延伸臂和稳定杆四者形成平行四边形,而油缸的活塞杆铰接在该平行四边形上,从而在活塞杆伸缩时利用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点实现清渣头的运动。

19、在中间延伸臂保持不动的情况下,若油缸的活塞杆伸出,会使清渣头向最低处运动,当清渣头转动至一定角度平行四边形无法继续变形,处于极限位置,此时清渣头受到稳定杆和连接杆的限位,无法继续转动,从而卸除了清渣头对油缸的拉力,从而减小油缸的负荷,提升油缸的使用寿命。

20、可选的,所述转动套筒远离所述清理臂的一端延伸出所述旋转套筒,并固定套设有从动齿轮,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液压马达,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液压马达驱动转动套筒转动,从而调节取料斗轮的取料方向,提升清理料渣的效率。

22、可选的,所述转动套筒外圈设置有加强环,所述加强环的两端均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套设在所述转动套筒上,所述轴承的外圈设置在所述旋转套筒内部,两个所述轴承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外圈与所述旋转套筒固定连接。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限位环对轴承进行限位,且轴承对加强环进行限位,最终在方便转动套筒转动的同时,还可对转动套筒进行限位,减小限位套筒产生轴向位移的可能性。

24、可选的,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操纵台、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摄像头和设置在所述转动套筒内部的电磁阀组,所述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和所述滑动驱动件均为油缸,所述油缸与所述电磁阀组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摄像头和所述电磁阀组均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操纵台。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摄像头对料仓内部进行实时摄像,并在控制操纵台上显示摄像画面,而后工作人员根据实时图像操纵控制操纵台,以控制各个油缸的工作。

26、可选的,所述取料斗轮上设置有振动传感器,所述振动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操纵台电连接。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振动传感器检测取料斗轮的工作状态,当取料斗轮与料仓侧壁发生碰撞,产生振动时,则将信号传递至控制操纵台,而后控制操纵台自动控制清渣头远离料仓的侧壁,且取料斗轮停转,减小料仓和取料斗轮产生损坏的可能性。

28、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9、1.清渣装置在使用前,若干支撑腿远离基座的一端互相靠拢,使支撑腿收起,整个清渣装置变成长条形,而后将清渣模块朝向,利用行车将清渣装置吊入料仓内部。清渣装置进入料仓内部后,第一驱动件驱动支撑套筒转动,同时滑动驱动件驱动支撑杆伸出,使支撑腿打开,直至支撑杆与料仓倾斜的侧壁抵触,此时支撑腿远离基座的一端向下倾斜,使基座和支撑腿配合形成上小下大的架构,在呈斗状的料仓底部稳定,实现对基座的稳定支撑。而后第二驱动件和第三驱动件配合工作,使连接臂和清渣头均可转动,并通过连接臂和清渣头的转动调节清渣头的高度和位置,使带有取料斗轮的清渣头靠近堵料的位置,利用转动的取料斗轮对堆积的矿料进行挖取,使堵料位置的矿料散开,从而疏通出料口。此外,转动的取料斗轮还可对粘附在料仓侧壁上的矿料进行刮取,实现对料仓的清理,并在完成清理后,进行收起,最后吊出料仓。

30、2.利用中间支撑臂使支撑腿变成多节转动、可伸缩的形式,从而在工作时使中间支撑臂处于水平状态,使若干中间支撑臂和基座形成稳定的基础,使整个清渣装置工作更加稳定。同时还可通过中间支撑臂的转动使支撑套筒的调节范围更加,以适应不同尺寸、不同坡度的料仓。

31、3.在连接杆和中间延伸臂之间铰接稳定杆,使连接杆、清渣头、中间延伸臂和稳定杆四者形成平行四边形,而油缸的活塞杆铰接在该平行四边形上,从而在活塞杆伸缩时利用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点实现清渣头的运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