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垃圾存储机构的垃圾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4381778发布日期:2023-06-08 02:49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垃圾存储机构的垃圾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垃圾分类处理,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垃圾存储机构的垃圾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1、目前,对垃圾的分类多为在室外用不同的放置在地面的垃圾桶进行分类投放。

2、容易出现垃圾散落在垃圾桶周围,并且受限于垃圾桶的尺寸和容量限制,不仅需要专人值守在垃圾桶前进行管理,而且在垃圾尺寸过大无法投放至垃圾桶内或没有与垃圾类型对应的垃圾桶无法对垃圾进行投放时,只能放置在地面上时,无法及时通知工作人员进行处理,导致垃圾裸露时间过长,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垃圾存储机构的垃圾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能够通过对垃圾存储机构负极区域的图像进行识别,根据被丢弃垃圾的垃圾类型和垃圾尺寸,及时通知对应的工作人员进行处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需要专人值守在垃圾桶前进行管理,而且在垃圾尺寸过大无法投放至垃圾桶内或没有与垃圾类型对应的垃圾桶无法对垃圾进行投放时,只能放置在地面上时,无法及时通知工作人员进行处理,导致垃圾裸露时间过长,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达到即可以保护环境避免垃圾长时间裸露,及时对被丢弃垃圾进行处理,又避免了需要人员对垃圾桶进行实时值守的效果。

2、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垃圾存储机构的垃圾处理方法,所述垃圾存储机构包括,多个垃圾桶和多个垃圾投放口,所述多个垃圾桶设置于所述垃圾存储机构的地下安装槽内,每个垃圾投放口与一个垃圾桶相对设置,每个垃圾桶用于存储一种垃圾,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摄像头所拍摄的目标区域的区域图像,所述目标区域包括垃圾存储机构以及预先设定的所述垃圾存储机构附近的区域;对所述目标区域的区域图像进行识别,确定至少一个被丢弃垃圾的实际尺寸和垃圾类型;根据至少一个被丢弃垃圾实际尺寸和垃圾类型,生成第一报警信息和/或第二报警信息,所述垃圾类型包括第一类垃圾和第二类垃圾,其中,第一类垃圾为可以通过任意一个垃圾投放口投放入存储一种垃圾的一个垃圾桶中的垃圾,第二类垃圾为无法通过任意一个垃圾投放口投放入存储一种垃圾的一个垃圾桶中的垃圾;将第一报警信息发送至第一移动设备中,以使第一类工作人员基于第一报警信息对第一类垃圾进行处理;将第二报警信息发送至第二移动设备中,以使第二类工作人员基于第二报警信息对第二类垃圾进行处理。

3、可选地,通过以下方式确定每个被丢弃垃圾的实际尺寸:从所述区域图像中提取出该被丢弃垃圾对应的切割图像;确定所述切割图像中的该被丢弃垃圾的旋转角度和所述切割图像中的该被丢弃垃圾的占用尺寸,所述该被丢弃垃圾的旋转角度用于指示目标垃圾在目标图像中相对于该被丢弃垃圾正面的旋转角度;根据该被丢弃垃圾的旋转角度和占用尺寸,确定所述被丢弃垃圾的实际尺寸。

4、可选地,从所述区域图像中提取出该被丢弃垃圾对应的切割图像的步骤包括:对所述区域图像进行识别,从所述区域图像中确定出所述区域图像中的每个被丢弃垃圾在所述区域图像中的参考坐标以及每个被丢弃垃圾的图像切割尺寸;根据每个被丢弃垃圾在所述区域图像中的参考坐标以及每个被丢弃垃圾的图像切割尺寸,得到每个被丢弃垃圾对应的切割图像。

5、可选地,通过以下方式确定每个被丢弃垃圾的参考坐标:对所述切割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得到第一中间图像;去除第一中间图像中超过预设亮度值的像素点,得到第二中间图像;将第二中间图像以预设的尺寸进行分割,得到多个第三中间图像;将多个第三中间图像按照位置顺序依次输入至训练后的图片处理模型中,得到该被丢弃垃圾在所述区域图像中的参考坐标。

6、可选地,通过以下方式确定所述切割图像中的被丢弃垃圾的旋转角度:对所述切割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并从二值化处理后的切割图像中确定出垃圾占用图像;对所述垃圾占用图像进行边沿检测,得到至少一个二值化连通区域;根据预设的过滤规则对至少一个二值化连通区域进行筛选,得到目标二值化连通区域;基于训练后的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根据目标二值化连通区域,确定所述目标图像中的该被丢弃垃圾的旋转角度和所述目标图像中的该被丢弃垃圾的占用尺寸。

7、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所述被丢弃垃圾的实际尺寸是否大于预设的被丢弃垃圾最大值;若所述被丢弃垃圾的实际尺寸大于预设的被丢弃垃圾最大值,则删除所述被丢弃垃圾;若所述被丢弃垃圾的实际尺寸小于或等于预设的被丢弃垃圾最大值,则判断所述被丢弃垃圾的实际尺寸是否小于预设的被丢弃垃圾最小值;若所述被丢弃垃圾的实际尺寸小于预设的被丢弃垃圾最小值,则删除该被丢弃垃圾。

8、可选地,每个垃圾投放口配有垃圾桶盖,每个垃圾桶盖上设置有主动红外信号探测器,所述主动红外信号探测器用于探测是否有垃圾投放人靠近该垃圾桶,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所述主动红外信号探测器所探测到的垃圾投放人的距离是否处于预设的投放限制距离内,并判断所述主动红外信号探测器所探测到投放人的时间是否大于预设的正常投放时间;若所述主动红外信号探测器所探测到的垃圾投放人的距离处于预设的投放限制距离内,且所述主动红外信号探测器所探测到投放人的时间大于预设的正常投放时间,则打开垃圾桶盖,并在预设时间后关闭垃圾桶盖;若所述主动红外信号探测器所探测到的垃圾投放人的距离不处于预设的投放限制距离内,且所述主动红外信号探测器所探测到投放人的时间小于预设的正常投放时间,则不打开垃圾桶盖。

9、可选地,每个垃圾桶内设置有超声波探测器,所述超声波探测器用于检测该垃圾桶内的垃圾量,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该垃圾桶的垃圾桶盖的打开次数,并判断该垃圾桶的垃圾桶盖的打开次数是否大于预设的标准次数阈值;若是,则通过所述超声波探测器检测该垃圾桶内的当前垃圾量;判断所述当前垃圾量是否大于前一次垃圾量,并判断所述当前垃圾量是否大于前二次垃圾量;若所述当前垃圾量大于前一次垃圾量且大于前二次垃圾量,则存储当前垃圾量,并判断当前垃圾量是否大于或等于该垃圾桶的额定垃圾量;若是,则将当前垃圾量发送至报警设备中,以使工作人员对该垃圾桶内的垃圾进行处理;若否,则判断当前距离上次向报警设备发送垃圾量的时间是否大于预设的时间阈值;若是,则将当前垃圾量发送至第三移动设备中,以使第三类工作人员对该垃圾桶内的垃圾进行处理。

10、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垃圾存储机构的垃圾处理装置,所述垃圾存储机构包括,多个垃圾桶和多个垃圾投放口,所述多个垃圾桶设置于所述垃圾存储机构的地下安装槽内,每个垃圾投放口与一个垃圾桶相对设置,每个垃圾桶用于存储一种垃圾,其中,所述装置包括:

11、区域图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摄像头所拍摄的目标区域的区域图像,所述目标区域包括垃圾存储机构以及预先设定的所述垃圾存储机构附近的区域;

12、区域图像识别模块,用于对所述目标区域的区域图像进行识别,确定至少一个被丢弃垃圾的实际尺寸和垃圾类型;

13、报警信息生成模块,用于根据至少一个被丢弃垃圾实际尺寸和垃圾类型,生成第一报警信息和/或第二报警信息,所述垃圾类型包括第一类垃圾和第二类垃圾,其中,第一类垃圾为可以通过任意一个垃圾投放口投放入存储一种垃圾的一个垃圾桶中的垃圾,第二类垃圾为无法通过任意一个垃圾投放口投放入存储一种垃圾的一个垃圾桶中的垃圾;

14、第一报警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将第一报警信息发送至第一移动设备中,以使第一类工作人员基于第一报警信息对第一类垃圾进行处理;

15、第二报警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将第二报警信息发送至第二移动设备中,以使第二类工作人员基于第二报警信息对第二类垃圾进行处理。

16、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上述的用于垃圾存储机构的垃圾处理方法的步骤。

17、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上述的用于垃圾存储机构的垃圾处理方法的步骤。

1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垃圾存储机构的垃圾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能够通过对垃圾存储机构负极区域的图像进行识别,根据被丢弃垃圾的垃圾类型和垃圾尺寸,及时通知对应的工作人员进行处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需要专人值守在垃圾桶前进行管理,而且在垃圾尺寸过大无法投放至垃圾桶内或没有与垃圾类型对应的垃圾桶无法对垃圾进行投放时,只能放置在地面上时,无法及时通知工作人员进行处理,导致垃圾裸露时间过长,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达到即可以保护环境避免垃圾长时间裸露,及时对被丢弃垃圾进行处理,又避免了需要人员对垃圾桶进行实时值守的效果。

19、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