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机车轨道轮对装置

文档序号:35384224发布日期:2023-09-09 12:01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铁路机车轨道轮对装置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轮对测量,具体为一种铁路机车轨道轮对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的发展,轨道交通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类型,不仅遍布于长距离的陆地运输,也广泛运用于中短距离的城市公共交通中。轨道交通一般分成国家铁路系统、城际轨道交通和城市轨道交通三大类。轨道交通普遍具有运量大、速度快、班次密、安全舒适、准点率高、全天候、运费低和节能环保等优点。

2、为了保证轨道车辆的安全运行,需要定期对轨道车辆进行检测,而轮对检测是轨道车辆检测的重要步骤,但是,目前的轨道车辆轮对检测由人工进行,针对轮对轮缘和踏面的异常磨损和擦伤等微缺陷,人工检测效率低,且受个人技术影响较大,检测效果不理想,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汇总提出的问题,公开号为cn106458236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用于轨道车辆轮对的轮对测量装置,通过该装置,轨道车辆的轮对可被检查,以供在被结合至轨道车辆内时的运行安全状态并满足运行限制尺寸,但是上述轮对装置在对轮对总成进行对轮检测时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3、1、不便于轮对总成在对轮装置中的快速上下料;

4、2、不便于多规格轮对总成的通用性对轮作业;

5、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路机车轨道轮对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铁路机车轨道轮对装置来解决现有轮对装置不便于轮对总成在对轮装置中的快速上下料的问题。

2、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铁路机车轨道轮对装置,分别包括轮对总成和机架,所述机架的内表面之间分别固定安装有纵向丝杆驱动模块和调距模块,所述纵向丝杆驱动模块的周侧面传动连接有纵向移架,所述纵向移架的内壁与机架滑动连接,所述纵向移架的内表面之间安装有轴向丝杆驱动模块,所述轴向丝杆驱动模块的周侧面传动连接有移轮组件,所述调距模块的周侧面传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且间距可调的对轮机构,所述机架的内壁且对应两个对轮机构之间的位置安装有限位组件,所述机架的端面安装有中控主机。

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4、1)本发明中,当需要将轮对总成上料至机架及两个对轮机构之间时,在人力辅助下,轮对总成经由引导台进入载台的作用区域,轮对总成上料前,举升推杆充分下移,举升推杆下移后,轮对总成中的轮轴进入载台的正上方,轮对总成进入完毕后,举升推杆将轮对总成举升至设定高度,轮对总成被举升至设定高度后,轴向丝杆驱动模块通过与纵向丝杆驱动模块的配合,从而将轮对总成移动至两个对位机构的正中位置,当轮对总成对轮完毕后,反向操作,继而可完成轮对总成的快速下料。

5、2)本发明中,通过调距模块的设置,便于对多规格的轮对做工程进行通用性检测作业,通过上述通用性检测功能的实现,从而有效提高本装置的实用性机适用性,通过监测模组的设置,则能在对轮检测时完成对轮对的多向量和多因素测量检测作业,通过上述功能的实现,从而有效提高本装置的多功能性。

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7、进一步,所述轮对总成包括轮轴,所述轮轴的两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轨道轮。

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轮对总成为现有铁轮机车中的常用机构,此处不再赘述。

9、进一步,所述移轮组件分别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载台和移动台,所述移动台的内壁与轴向丝杆驱动模块传动连接,所述移动台的表面与纵向移架滑动连接,两个所述载台的侧面均固定安装有水平设置的测距探头a,两个所述载台与移动台的相对表面之间均安装有一组竖直设置的举升推杆,两个所述载台的顶面均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载轮,所述载轮的轴线与水平线平行。

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需要将轮对总成上料至机架及两个对轮机构之间时,在人力辅助下,轮对总成经由引导台进入载台的作用区域,轮对总成上料前,举升推杆充分下移,举升推杆下移后,轮对总成中的轮轴进入载台的正上方,轮对总成进入完毕后,举升推杆将轮对总成举升至设定高度,轮对总成被举升至设定高度后,轴向丝杆驱动模块通过与纵向丝杆驱动模块的配合,从而将轮对总成移动至两个对位机构的正中位置,当轮对总成对轮完毕后,反向操作,继而可完成轮对总成的快速下料;

11、轮对总成上料时,两个测距探头a用于实时检测载台与相邻位置的轨道轮之间的间距,通过两个测距探头a的数据反馈,继而辅助测得两个轨道轮的内间距,测距探头a工作时,将监测到的实时信号反馈至中控主机。

12、进一步,所述纵向丝杆驱动模块和轴向丝杆驱动模块均分别包括驱动电机和驱动丝杆,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与驱动丝杆固定连接,所述纵向丝杆驱动模块中驱动丝杆的轴线与轴向丝杆驱动模块中驱动丝杆的轴线垂直。

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纵向丝杆驱动模块和轴向丝杆驱动模块均为现有技术中的常用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14、进一步,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压台,所述压台与机架的相对表面之间安装有一组竖直设置的施压推杆,所述压台的底面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施压轮,所述压台两侧均设置有制动弧片,两个所述制动弧片与压台的相对表面之间均固定安装有水平设置的制动推杆,所述制动弧片的表面固定设置有摩擦纹路。

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轮对总成移动至压台的正下方时,压台在施压推杆的作用下充分下移,压台被施压推杆充分作用后,从而使轮对总成中的轮轴被有效限位于施压轮和载轮之间;

16、当需要在轮对总成对轮过程中对某一侧的轨道轮进行制动作业时,该侧的制动推杆工作,并驱动该侧的制动弧片与轨道轮充分贴合,继而对该侧的轨道轮进行有效制动与限位。

17、进一步,所述调距组件分别包括调节电机和转动连接于机架内表面之间的调距丝杆,所述调距丝杆的两端均与机架转动连接,所述调节电机的表面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电机的输出轴端与调距丝杆固定连接,所述调距丝杆的周侧面对称设置有正向螺纹部和反向螺纹部,所述正向螺纹部和反向螺纹部的周侧面分别与两个对轮机构传动连接。

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通过正向螺纹部和反向螺纹部的设置,从而使两个对轮机构能够同步相互靠近或同步相互远离,通过两个对轮机构的相互靠近或同步相互远离,继而改变两个对轮机构之间的间距,通过两个对轮机构之间间距的调节,继而使两个对轮机构的间距能够与轮轨总成的长度适配。

19、进一步,所述对轮机构包括对位台,所述对位台的内壁与调距丝杆传动连接,所述对位台的周侧面与机架滑动连接,所述对位台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驱动轮,所述对位台的顶面安装有蜗杆电机,所述蜗杆电机的输出轴端与一所述驱动轮固定连接,所述对位台的上方设置有检架,所述检架与对位台的相对表面之间安装有竖直设置的调位推杆,所述检架的内侧设置有内架,所述内架与检架的相对表面之间安装有一组水平设置且通过联管而相互连通的气动缓冲件,所述内架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与轨道轮配合的从动夹环,所述内架的表面安装有监测模组。

2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需要在对轮过程中,对轮对总成中的某一侧轨道轮进行对位后的检测作业时,该侧对轮机构中的蜗杆电机以设定速度输出转速,另一侧对轮机构中的蜗杆电机对该侧的轨道轮进行自制动,从而便于对待检测的轨道轮进行有效限位;

21、通过气动缓冲件的设置,从而使从动夹环的表面能够与轨道轮的表面充分紧贴,当从动夹环的表面与轨道轮充分紧贴后,继而对轨道轮进行有效限位。

22、进一步,所述监测模组分别包括水平设置且与内架螺纹连接的测距探头b、测距探头c和温度探头、竖直设置且与内架螺纹连接的超声波探伤头,所述监测模组还包括与内架滑动连接的电子千分表a和电子千分表b,所述电子千分表a的轴线与电子千分表b的轴线垂直,所述内架的表面且对应电子千分表a和电子千分表b的位置均螺纹连接有锁止旋扭。

2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通过测距探头b、测距探头c、温度探头、超声波探伤头与内架的螺纹连接设置,从而能够快速改变测距探头b、测距探头c、温度探头、超声波探伤头的监测位置;

24、测距探头b、测距探头c和测距探头a的本质均为激光测距传感器;

25、工作时,两个测距探头b相互配合,从而检测量轨道轮外表面的相对间距,两个测距探头c则用于检测轨道轮中轮面的宽度;

26、测距探头b、测距探头c、测距探头a、超声波探伤头和温度探头的型号均可依据实际需求定制或进行型号的选用;

27、温度探头用于实时监测轨道轮转动过程中,轨道轮表面的温度变化数据;

28、超声波探伤头用于在轨道轮静止状态下,对轨道轮的表面进行超声波探伤,电子千分表a通过与电子千分表b的配合从而能够辅助监测轨道轮转动时的横向跳动值和纵向跳动值,继而辅助检测轨道轮的运行性能;

29、所述气动缓冲件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座,所述活塞座的端面固定安装有与套筒滑动连接的缓冲杆,所述缓冲杆的端部与内架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杆的周侧面且对应套筒外侧的位置套设有抗压弹簧,所述活塞座的背面与套筒的相对表面之间固定设置有与联管连通的气腔,所述联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与中控主机电连接的气压探头。

3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气压探头的设置,能够智能判断两个从动夹环对轮对总成的夹持强度,气压探头的反控值越高则从动夹环对轮对总成的夹持强度越高。

31、进一步,所述机架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引导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