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闭式无尘建筑垃圾垂直运输及储存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69592发布日期:2023-08-30 12:08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封闭式无尘建筑垃圾垂直运输及储存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垃圾运输,具体是一种封闭式无尘建筑垃圾垂直运输及储存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国家全面推进生态环保工作,绿色建造既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发力点之一,又在建筑行业内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建筑垃圾的清运及储存,是工程建设中难免遇到的问题。为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必须对运输及储存全过程进行优化,以满足绿色施工的各项要求。

2、传统的工程建设,或不设封闭式运输装置、或不设封闭式垃圾站,即使采取了垂直运输方式,运输管道的位置也常受结构形式制约,只能布置在楼层内的管井、电梯井等特定位置,一旦此类空间投入使用,运输管道就需要移位甚至拆除,不能实现全周期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出一种封闭式无尘建筑垃圾垂直运输及储存系统,以解决传统建筑垃圾清运交通不便、易产扬尘等问题。

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封闭式无尘建筑垃圾垂直运输及储存系统,其制作及工作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3、s1、设置运输管道:制作竖向的运输管道,运输管道包括数个分节管道,在各分节管道的两端设置法兰,在各分节管道的侧壁开孔并通过数个紧固螺栓安装侧盖板,在各分节管道的外壁设置固定支座;

4、s2、安装运输管道:将制作好的各分节管道通过固定支座和固定支架固定在外立面防护上,运输管道安装时,在相邻两个分节管道之间设置橡胶垫片,再用螺栓紧固;

5、s3、设置投料口:将楼板附近的分节管道的侧盖板替换为投料口;

6、s4、设置封闭式垃圾站:在首层室外设置封闭式垃圾站,在封闭式垃圾站的内部设置垃圾储存箱,所述垃圾储存箱通过支架进行支设,所述垃圾储存箱的出入口及周边道路均设置电控的喷淋系统,所述运输管道经由不规则的转换管道与垃圾储存箱直接连接;

7、s5、喷淋系统开启:在垃圾储存箱内设置持续时间传感器和重量传感器,当垃圾清运时长或清运重量达到阈值,由传感器发出信号,打开电磁阀控制周围喷淋系统开始工作,以雾化喷淋的方式降低清运过程造成的扬尘污染;

8、s6、喷淋系统关闭:传感器在一段时间内未监测到有信号输入,系统判定垃圾清运完成,传感器发出信号关闭电磁阀,喷淋系统停止工作。

9、优选的,s1中,所述分节管道采用不锈钢制成。

10、优选的,s1中,所述分节管道的长度为1.2m,管径为0.8m。

11、优选的,s1中,在所述侧盖板与分节管道之间设置柔性衬垫。

12、优选的,s3中,在所述投料口的出口处设置柔性防尘帘。

1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一种封闭式无尘建筑垃圾垂直运输及储存系统,设置的竖向运输管道依附于外立面定型化防护,可沿建筑外立面灵活布置,不必占用建筑内部各类管井,从而实现了较长的使用周期;分节管道之间通过法兰连接,又均连接于外立面定型化防护,保证了多节管道连接的垂直度;侧盖板和投料口可通过紧固螺栓实现相互转换,使用布置更加灵活。本发明将运输管道与定型化防护、抑尘系统结合,形成一套自动监测、自动控制的综合系统。



技术特征:

1.一种封闭式无尘建筑垃圾垂直运输及储存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制作及工作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式无尘建筑垃圾垂直运输及储存系统,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分节管道采用不锈钢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封闭式无尘建筑垃圾垂直运输及储存系统,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分节管道的长度为1.2m,管径为0.8m。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封闭式无尘建筑垃圾垂直运输及储存系统,其特征在于,s1中,在所述侧盖板与分节管道之间设置柔性衬垫。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封闭式无尘建筑垃圾垂直运输及储存系统,其特征在于,s3中,在所述投料口的出口处设置柔性防尘帘。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封闭式无尘建筑垃圾垂直运输及储存系统,其制作及工作方法包括设置运输管道、安装运输管道、设置投料口、设置封闭式垃圾站、喷淋系统开启、喷淋系统关闭等步骤。本发明将运输管道与定型化防护、抑尘系统结合,形成一套自动监测、自动控制的综合系统。

技术研发人员:许斌,毛成欢,马怀章,于凯,成龙,王思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