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链条组合往返驱动的线箱绕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35474发布日期:2023-10-06 04:49阅读:25来源:国知局
齿轮链条组合往返驱动的线箱绕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变电运维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齿轮链条组合往返驱动的线箱绕线机构及其工作方法,可有效防止绕线中出现卡线现象的发生。


背景技术:

1、在输变电线路的运维中,经常需要将电源线从绕线盘上放出,或将电源线收回绕线盘的操作工作;绕线收线时,需要将很长的电源线绕在绕线盘上,在绕线过程中,电源线必须均匀地缠绕在电源线盘的线辊上;如果收线有问题,线体分布不均匀,就会导致收线失败,或者在下次放线时由于绕线体卡滞而无法顺利放线,这时往往需要至少二人配合,将整个缠线箱体拆解开,从头开始将线理整齐;因此,在将电源线缠绕进入线箱的过程中,须要电源线在绕线辊上,即沿纵向绕线的同时,还需要电源线沿横向往复移动缠绕,以确保绕线杆上的绕线均匀;如何使电源线进入电源箱后均匀地缠绕在线辊上,并在绕线过程中不会出现绕线卡滞的现象,成为现场绕线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齿轮链条组合往返驱动的线箱绕线机构,解决了如何实现电源线进入电源箱后能均匀地缠绕在线辊上的技术问题。

2、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

3、一种齿轮链条组合往返驱动的线箱绕线机构,包括长方体形电源箱壳体,在长方体形电源箱壳体的后侧立板顶端,设置有水平长条过线通孔,在长方体形电源箱壳体内的底板上,设置有一对绕线辊支架,在绕线辊支架上设置有绕线辊中心轴支撑轴承,在两绕线辊中心轴支撑轴承之间,设置有绕线辊中心轴,在绕线辊中心轴上套接有绕线辊;在绕线辊右侧长方体形电源箱壳体内的底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一传动轴的一对支撑立柱,在绕线辊后侧的长方体形电源箱壳体后侧立板上,连接有传动轴承安装立板,传动轴承安装立板设置在水平长条过线通孔的正下方,在传动轴承安装立板的下部,分别设置有第三传动轴支撑轴承和第二传动轴支撑轴承,在传动轴承安装立板的上部,分别设置有第四传动轴支撑轴承和第五传动轴支撑轴承;在支撑立柱的顶端设置有第一传动轴支撑轴承,在两个第一传动轴支撑轴承之间,设置有第一传动轴,在第一传动轴的前端连接有锥形大齿轮,在第一传动轴的后端连接有第一直齿轮,在第二传动轴支撑轴承中设置有第二传动轴,在第三传动轴支撑轴承中设置有第三传动轴,在第四传动轴支撑轴承中设置有第四传动轴,在第五传动轴支撑轴承中设置有第五传动轴;在第二传动轴的前端设置有第二直齿轮,在第二传动轴的中部固定设置有右链轮,右链轮的外圆周上半周有齿,另半周无齿,在第二传动轴的后端设置有第三直齿轮;在第三传动轴的前端设置有左链轮,左链轮的外圆周上半周有齿,另半周无齿,在第三传动轴的后端设置有第四直齿轮,在第四传动轴上设置有左上链轮,在第五传动轴上设置有右上链轮;在绕线辊中心轴的右端设置有锥形小齿轮;锥形小齿轮与锥形大齿轮啮合在一起,第一直齿轮与第二直齿轮啮合在一起,第三直齿轮与第四直齿轮啮合在一起,在左上链轮与右上链轮之间,设置有环形封闭链条,在环形封闭链条的上半链条上设置有口字形导线框,口字形导线框与水平长条过线通孔是对应设置的;右链轮与左链轮是轮流交替地与环形封闭链条啮合在一起的。

4、在绕线辊上缠绕有电源线的一端,电源线的另一端是依次穿过口字形导线框和水平长条过线通孔穿出到长方体形电源箱壳体外的;在绕线辊中心轴的左端连接有l形旋转摇把。

5、一种齿轮链条组合往返驱动的线箱绕线机构的工作方法,包括长方体形电源箱壳体,在长方体形电源箱壳体后侧立板的顶端设置有水平长条过线通孔,在长方体形绕线箱壳体内的底板上,固定设置有一对绕线辊支架,在绕线辊支架上设置有绕线辊中心轴支撑轴承,在两绕线辊中心轴支撑轴承之间设置有绕线辊中心轴,在绕线辊中心轴上套接有绕线辊,在绕线辊右侧的长方体形电源箱壳体内的底板上,设置有第一传动轴的一对支撑立柱,在绕线辊后侧的长方体形电源箱壳体的后侧立板上,连接有传动轴承安装立板,传动轴承安装立板设置在水平长条过线通孔的正下方,在传动轴承安装立板的下部,分别设置有第三传动轴支撑轴承和第二传动轴支撑轴承,在传动轴承安装立板的上部,分别设置有第四传动轴支撑轴承和第五传动轴支撑轴承;在支撑立柱的顶端设置有第一传动轴支撑轴承,在两个第一传动轴支撑轴承之间,设置有第一传动轴,在第一传动轴的前端连接有锥形大齿轮,在第一传动轴的后端连接有第一直齿轮,在第二传动轴支撑轴承中设置有第二传动轴,在第三传动轴支撑轴承中设置有第三传动轴,在第四传动轴支撑轴承中设置有第四传动轴,在第五传动轴支撑轴承中设置有第五传动轴;在第二传动轴的前端设置第二直齿轮,在第二传动轴的中部固定设置右链轮,右链轮的外圆周上半周有齿,另半周无齿,在第二传动轴的后端设置有第三直齿轮;在第三传动轴的前端设置有左链轮,左链轮的外圆周上半周有齿,另半周无齿,在第三传动轴的后端设置有第四直齿轮,在第四传动轴上设置有左上链轮,在第五传动轴上设置有右上链轮;在绕线辊中心轴的右端设置有锥形小齿轮;锥形小齿轮与锥形大齿轮啮合在一起,第一直齿轮与第二直齿轮啮合在一起,第三直齿轮与第四直齿轮啮合在一起,在左上链轮与右上链轮之间,设置有环形封闭链条,在环形封闭链条的上半链条上设置有口字形导线框,口字形导线框与水平长条过线通孔是对应设置的;右链轮与左链轮是轮流交替地与环形封闭链条啮合在一起的;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

6、第一步、将电源线的一端缠绕在绕线辊上,将电源线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口字形导线框和水平长条过线通孔后,穿出到长方体形绕线箱壳体外;在绕线辊中心轴左端连接l形旋转摇把;

7、第二步、顺时针旋转l形旋转摇把,使绕线辊连续旋转,与此同时,锥形小齿轮带动锥形大齿轮旋转,锥形大齿轮通过第一传动轴带动第一直齿轮旋转,第一直齿轮带动第二直齿轮旋转,第二直齿轮通过第二传动轴同时带动右链轮和第三直齿轮旋转,这时右链轮上的半周齿与环形封闭链条啮合,右链轮上的半周齿带动环形封闭链条逆时针旋转,口字形导线框随环形封闭链条的上半链条向左移动,口字形导线框将口中的电源线向左移动,使电源线缠绕在绕线辊时,均匀地向左移动;在上述过程中,第三直齿轮带动第四直齿轮旋转,第四直齿轮通过第三传动轴带动左链轮旋转,左链轮上的半周齿与环形封闭链条不啮合;

8、第三步、继续顺时针旋转l形旋转摇把,锥形小齿轮、锥形大齿轮、第一直齿轮、第二直齿轮、第三直齿轮和第四直齿轮,仍按啮合关系继续旋转,此时右链轮上的半周齿与环形封闭链条脱离,与此同时,左链轮上的半周齿与环形封闭链条啮合,由于左链轮与右链轮旋转方向相反,右链轮上的半周齿带动环形封闭链条反向旋转,使口字形导线框随环形封闭链条的上半链条向右移动,使电源线缠绕在绕线辊时均匀向右移动;

9、第四步、继续顺时针旋转l形旋转摇把,右链轮上的半周齿与环形封闭链条第二次啮合,口字形导线框随环形封闭链条的上半链条第二次向左移动,使电源线缠绕在绕线辊时第二次均匀向左移动;

10、第五步、继续顺时针旋转l形旋转摇把,右链轮上的半周齿与环形封闭链条第二次脱离,左链轮上的半周齿上的半周齿与环形封闭链条第二次啮合,使口字形导线框随环形封闭链条的上半链条第二次向右移动,使电源线缠绕在绕线辊时第二次均匀向右移动;实现了电源线在缠绕在绕线辊时,从左向右,再从右向左,重复往返地均匀缠绕。

11、本发明是通过以手摇箱外的l形旋转摇把,将电源线缠绕在绕线辊上,摇把轴端的锥形齿轮将旋转动力通过啮合齿轮依次传递给第二传动轴和第三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和第三传动轴以相反的方向与绕线辊中心轴同步旋转,被动设置在左上链轮与右上链轮之间的环形封闭链条,轮流被第二传动轴上的拥有半圆外齿的右链轮和左链轮驱动,实现了环形封闭链条上半链条上的口字形导线框的往复左右移动,从而带动口字形导线框中电源线在绕线辊上依次轮流向左和向右移动下的缠绕,使绕线不会出现卡滞现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